初三物理功与功率复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4
电功、电功率复习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 电功率的计算2. 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3. 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
4. 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过程方法1. 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理解、认识电能表及电功率的含义和计算。
2. 通过巩固练习,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电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3. 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的大小,具有节能意识。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 电能的单位;理解电能表上各参数的含义和读数,计算、使用电能表。
2. 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计算典型例题讲解交给学生方法,对比(或类比)分析,强化训练教学难点1、电功率的含义和计算2 、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出示问题:将一个标有“ 220V,40W”的灯泡接入220V的电路中,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将它分别接在220V 与110V 的电路中,哪种情况下灯比较亮?为什么?若把“ 220V、100W”与“ 110V,100W”的两灯泡分别接在110V 的电器中,哪个灯亮?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知识?二、复习内容及过程(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UQ=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W 1:W2= 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功率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辨别不同场景中力是否做功。
2.能够利用公式完成功的相关计算。
3.知道功率的概念、单位。
4.能够利用公式完成功率的相关计算。
【学习准备】准备一个笔记本、铅笔、橡皮、刻度尺和红笔。
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计算。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观看视频知道力学中功的概念→结合情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总结做功的必要因素和典型的不做功情况→知道功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解决功的相关计算→通过实例引入做功快慢的比较→类比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知道功率的概念、单位以及公式→运用多种方法比较做功的快慢→利用公式解决功率的相关计算→课堂小结并完成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A.N (牛顿) B.Pa (帕斯卡) C.W(瓦特) D.J(焦耳)2.下列情境中,对是否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A.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功B.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司机对汽车做功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的过程中,女孩对箱子做功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学生对书包做功3.一位普通中学生沿教学楼的楼梯爬到了 10m 高的楼上,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A.5J B.50J C.500J D.5000J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器做功一定快B.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工作时做功越快C.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工作时做功越多D.相同时间内,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多5.一辆装满货物的汽车总重为 5×104N,发动机的功率为 7×104W,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0min,已知汽车所受阻力是车总重的0.1倍。
求:(1)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2)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3)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参考答案】1.D2.C3.D4.BD5.(1)F 牵=5×103N (2)v=14m/s (3)W=4.2×107J解:。
图1单相电能表220V 10(40)A4 4 0 3 5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电功 电功率(复习)考点聚焦: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知道电功及其单位;会正确使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2.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探究影响电功率的因素。
4.进一步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测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知道怎样测算家庭电费。
中考预测电功和电功率是中考的热点,也是教师和学生备考的重点。
近年来已将考查的侧重点转移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电功和电功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电、热结合的计算题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基础知识梳理】 一、电能(电功)1.电流做功的多少叫电功.在电流做功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流做多少功,就消耗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多少与 、 、 有关,所以电功的计算公式W = 。
2.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 ,生活中电功的常用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
3.家庭电路中所消耗的电能多少用 来测量。
二、电功率4.电流在________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它是表示_____ ___的物理量.5.公式:P= = .6.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主单位是______,1kw=________w 。
7.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即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明的电压值)叫做用电器的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值(即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明的电流值)叫做用电器的 ,与用电器的 电压或 电流对应的功率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叫做 功率。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 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才等于它的 功率. 三、测量电功率8.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是________.需要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 、 等。
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等于____电压,这时小灯泡____发光,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通过公式 可以计算出它的额定功率。
班级九课题第15讲功功率课型复习课总课时29 编制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第7周星期二使用者教学流程具体内容学法指导德育3分钟: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机械功!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3、知道功的原理。
重点: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难点:知道功的原理。
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石头推而未动,人是否对石头做功?二、新课教学1、复习导航:(知识储备)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50N·m= J。
2.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二是。
3.某同学用100N的水平拉力把重为5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拉动了4m,拉力所做的功 J;重力做的功是。
4.功的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5.在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对人们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和的总和叫总功。
6.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提桶做的功是;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8.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叫功率。
功率的公式是。
9.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主单位是,简称;1W= J/s。
10.一台拖拉机在lmin内做了3.6×106J的功,它的功率是 W,合kw。
三、中考链接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为()领会目标(课前3分钟)课堂积极展示(5分钟)教学流程A.50J B.25J C.100J D.200J4.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D.F1<F2、W1=W四、课堂练习1.一个质量为0.25kg的苹果,从离地面3m高的树枝上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力对它做了 J的功.(g取10N/kg)2.某人用动滑轮将重100N的物体提高了5m,其中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人所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机械效率是。
《功和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目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
〈三〉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四〉 复习过程:一、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或势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板书) 老师启发:分析观察结果,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没做功? 师生互动:归纳出物体是否做功的规律。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2、对物体没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没有移动;(2)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3)物体凭惯性运动。
老师启发:如何计算出功的大小呢?如图:我们可以从水平方向拉车前进(电脑平台展示图示)看其动能增加多少来得出功的大小。
分析作用在车上的力为F ,在沿力方向通过距离为s ,力对车做功为:W=Fs如图2:我们可以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看其势能增加多少来得出功的多少综合得出3、功的大小计算水平方向W = F s竖直方向W = G h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做功,等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
老师启发:做功有快慢之分,物理学上如何去表示做功的快慢呢?向学生展示图片(书本143-4)及爬竿图示。
学生回答问题:1、两分重G 相等,上升的高相同,且所用时间不同,两人所做功的快慢一样吗?2、两人上升高度相同,所用时间相等,且两人体重不等,做功相等吗?师生互动:给出功率的概念二、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公式P=W/t2、比较功率大小方法 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五〉中考热点题型分析(2017摸底21题)工人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所用拉力为150N。
电功与电功率拟使用时间:下周班级小组姓名:教师寄语:世界绚丽多姿、未来五彩斑斓,相信自己也非常出色。
复习目标:1、掌握电功的概念:知道电流做功的常见形式是推动机械做功,使导体发热发光2. 能综合欧姆定律和电功公式及电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重点)3、知道电度表的读数和作用。
知道触电发生的原因,安全用电常识4、家庭电路的正确连接,家庭用电的计算,家庭电路常见故障的判断分析,白炽灯的安装与功率的计算问题。
(难点)一、复习导航:复习九年级上册90—100页和下册27—44页,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A)1电功的定义:。
电功实质:能转化为的能公式国际单位常用单位俗称。
测量电功用(A)2、电功率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定义:公式:或国际单位其它单位(A)3、额定功率实际功率:(A)4、焦耳定律内容:公式(B) 5、家庭电路靠低压供电线供电,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间的低压是,火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
(B)6、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
(B)7、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A)8、安全用电:只有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安全用电原则:(B)9.保险丝应______联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在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之前______电路,更换保险丝时,一定要先______电源.待解决的问题:发现的新问题:一、【认定目标】生读出。
二、【自主探究】(一)先组内交流预习导航中存在的问题,质疑的问题提出在班内讨论交流。
(二)题组训练:(10分钟独立完成,组内核对答案,一小组公布答案,有争议的交流,释疑)(B)1.额定电压相同的甲乙两灯,串联在电路上,甲灯比乙灯亮。
下列正确的是 ( )A.甲灯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大B.乙灯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大C.甲灯额定功率小实际功率大D.乙灯额定功率小,实际功率大(B)2.某电热器电阻是220欧,通过它的电流是2A,在10S内这个电热器放出的热量是______ (B)3.一个标有“220V100W”的电灯,正常工作40小时,消耗的电能是 ______千瓦时(C) 4.把“6V 3W”与“6V 1W”的电灯串联接入某一电路中,如果让其中一个灯泡发光,电路两端的电压应是_____伏.(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C)5.一烤箱正常工作电流为5安,电功率为1千瓦,该烤箱的电阻为___欧,半小时耗电____度(C)6.小明将额定电压是220V的甲乙二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则:甲乙二灯中的电流比为____;甲灯电阻____乙灯的电阻,甲灯两端电压_____乙灯两端的电压(填“大于”“小于”“等于”)((C)7.有两条电阻丝,它们的电阻之比是2:1,把它们并联后接入电压为 U的电路中,则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A.1:2B.2:1C.1:4D.4:1(C)8.家用电能表(电度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转/千瓦时”字样,接入一个“220V300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分钟内电能表的转盘转( ) A. 0转 B.5转 C.15转 D.30转(C)9. 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能防止人触电B.电灯的开关装再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C.使用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D.保险丝被烧断,可能是电路中使用了大功率用电器或出现了短路故障(B)10.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电原则的是A.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B.使用空调时不关闭门窗C.使用电子高效节能灯D.使用冰箱时尽量少开冰箱门三、【精讲点拨】师生总结归纳本章知识。
九年级物理学案功、功率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会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功和功率的综合运用。
难点:功和功率的综合运用教具:习题投影片教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一、基础诊测:1、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是:(1) ;(2) .2.计算功的公式及单位是:公式,单位。
3、功率的定义是:,所描述的物理意义是:。
4、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单位:公式,单位。
二、例题解析:(引导生分析与讨论,侧重一题多解,总结思路与方法)题型一:关于功的概念及计算:例1、重2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5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桌面移动了1米,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题型二:关于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例2、一电梯在10秒内可将1.5t货物由楼房底层匀速运至四楼地面,如果每层楼的高为4m,那么电梯的功率至少为多少千瓦?(g=10N/Kg)(18Kw)三、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人用力推桌子,桌子不动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 C.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D.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2.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越大,力做的功越多B.距离一定,力越大,力做的功越多C.力越大,距离越大,力做功越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用20牛的水平踢力将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足球踢出,球在水平方向运动5米,踢力做的功是()A.100焦 B.150焦 C.250焦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4.甲、乙两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这说明()A.甲做功一定比乙多 B.甲做功一定比乙快 C.甲做功一定比乙用的时间少D.做相同的功,甲一定比乙用的时间多5.有甲、乙两台机器,甲做功是乙的2倍,但乙所用时间是甲的1/4,比较甲、乙两机器的功率,则P甲 : P乙是()A. 3 : 2B. 2 : 3C. 1 : 2D. 1 : 36.“五一”假期,小林和爸爸一起去登红山,小林用了15min登到山顶,爸爸用了20min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林的1.5倍,则小林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A.9∶8 B.8∶9 C.1∶2 D.2∶17.用大小恒为2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着重5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5m,该拉力所做的功是 ( )A.100J B.250J C.350J D.0J8.在中考体育测试的跳绳项目中,某同学取得了每分钟跳150次的好成绩。
【2017 年物理总复习学案】授课时间:2018.4.19 授课人:第十一章 功和功率复习学案 第一节 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能熟练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目标一: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 移动了一段_______,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 “劳而无功”物体受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____(“有”、“没有”)通过距离。
② “不劳无功”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_______(“受”、“不受”)力的作用。
③ “垂直无功”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______。
知识应用:4、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B 、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C 、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D 、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5、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 、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C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 、用300N 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目标二:能熟练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功的计算公式:W=_________,各物理量单位及符号 推导公式:F=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用来计算重力做功公式:W=__________知识应用:2、小明用10N 的水平拉力,使重为50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前进了40m ;接着又将此重物匀速抬高1m 。
在这段过程中:求:(1) 小明的拉力做了多少功?(2) 小明克服物体的重力做了多少功?3、如图,物体重为50N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0N ,斜面长为2m ,高50cm ,在将物体拉至顶端的过程中。
班级九课题功、功率1 课型知识点复习总课时29 编制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第7周使用者教学流程具体内容学法指导德育3分钟《中考励志》学习目标1.理解功、功率的概念、单位。
2.理解应用功、功率的计算。
重点:功、功率的计算。
难点:功的原理一、导入新课(5min)功、功率中考热点分析二、新课教学(15min)一、功1.力学中的功———理解(重点):①功——当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通过了,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
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二是物体在上移动的。
2.功的计算————会(重点):。
①功——力与距离的乘积叫做功②公式:W= ,其中:F表示,单位是();S表示,单位是();W表示,单位是()。
功的两个单位:焦耳和牛·米等价。
即:1J=1N·m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有力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劳而无功):F≠0,S=0b.移动了距离,但没有力作用(不劳无功):F=0,S≠0c.既有力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 F≠0,S≠0.但 F⊥S。
二、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物理量。
2、功率(定义):与之比,叫做功率。
用符号表示。
3、公式:P= = 。
①国际单位:();1W= J/s4、单位:②常用单位:();1KW= W。
对照课本小组内互助完成后展示教学流程三、中考链接(10min)1.在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并说明理由:⑴将重物从地面上提起放到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将重物提在手中沿水平方向移动50米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⑶扛着重物登上三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站着坚持3秒钟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⑸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功率》导学案(第1课时)一、了解中考命题角度(1)结合实例理解机械功和功率的概念;(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3)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4) 运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自主学习1、认真阅读课本<八年级下册> P78--80①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图片及对图片的介绍解说,都要求认真阅读;②用笔标记重要概念、重点公式,及相关的重点解析。
2、对照课本,把下列要点知识填写完整并识记1.功的概念:物体受力且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计算公式是:;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1J=1 。
注意: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 F、s的单位分别是、,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3. 物体做了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要有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必须移动了一段距离,且这段距离必须与力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4.不做功的情形有:①有力无距离,如推物体但没推动;举着物体不动等。
②有距离无力,如空中飞行的铅球,无水平推力,是让它水平向前飞行。
③有力也有距离,但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如手提水桶水平运动。
5.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的物理量。
6.功率的概念:完成的。
7.功率的公式:;国际单位,符号是。
1W=1 。
三、小试牛刀(各学生独立思考完成)1.(10年中考)下列情况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手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C.人推着车在马路上向前匀速运动D.人用力推木箱却没有推动2.(08年中考)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N,某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m,撤消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m,全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J,重力做功J。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了功B.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C.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D.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4.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A.做功多B.做功少C.做功快D.做功慢四、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原理,只写出结果的不给分)1.某物体在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10 s内前进了6 m。
初三物理课堂导学案
课题: 机械功与功率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 徐永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人:
班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物体做功情况;
2、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能计算物体做功的大小;
3、理解功率的概念,会比较和计算物体做功时的功率;
4、知道功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1.在物理学中规定 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等于 ,它的计算公式是 ,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
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三种情况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⑴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
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
例如,用力推车,车没有推动。
又如,一个人举着重物不动,他对重物的举力没有对重物做功。
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
3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4. 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符号是 .
5.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
∵W=F ˙S ∴P=
t
S F t W ⋅== .
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 。
当汽车上坡时,司机采取换挡的办法,减小 ,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二、堂上训练:
1.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所做的功各是多少?
(1)手用向前的力F 推质量为m 的小车,没有推动,手做功为 J. (2)手托一个重为25 N 的铅球,平移3 m ,手对铅球做的功为 J.
(3)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从高为h的树上落下,重力做功为J.
2.一个人提着重物沿水平路面行走,如果物体距地面的水平高度始终不变,从力学角度讲人向上的提力并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_______________.起重机挂钩把500 N的物体提高6 m,再水平移动4 m,则挂钩向上的提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J.
3.一个质量是100g的小球从高为1 m,长为1.5m 的斜坡的顶端滚到底端,重力做的功是J。
4.举重运动员在5 s内将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则可知他对杠铃做的功为,功率是.
5.用一个滑轮组在6 s内把84 N的重物匀速提升6 m时,绳的自由端所加拉力的大小为50 N,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18 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kW.
6.下面的四个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做了功
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做了功
C.起重机挂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
D.马拉动圆木,马做了功
7.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500 N的小车,在10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5 m,则在这一过程中()
A.车受到的阻力为600 N
B.车受到的阻力为500 N
C.拉力对车做功是500 J
D.重力对车做功为2500 J
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
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拉力F做的功 ( )
A.50J B.25J C.100J D.200J
9.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
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
10.一个同学用120 N的力,将一个4 N重的足球踢到25 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300 J
B.做功100 J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11.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杆顶用时9 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杆顶用时10 s,若甲、乙两人体重之比是5∶6,则他们爬杆的功率之比是()
A.4∶3
B.3∶4
C.27∶25
D.25∶27
12.一电梯在10 s内可以将质量为1.2 t的货物由底层地面匀速运至四楼楼顶,若每层楼的高度是3.5 m,那么电梯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取10 N/kg)
13、一台拖拉机耕地的最大牵引力是2.5410⨯N ,若每小时拖拉机行驶7.2千m ,它的功率多大?每小时作功多少?
三、巩固与提高训练
1 、功率相等的两辆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1,则:( ) A 、两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2,做功之比为1:
2 B 、两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2,做功之比为1:1 C 、两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2:1,做功之比为2:1 D 、两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2:1,做功之比为1:1
2、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 N ,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 N 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 m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 1做的功大于F 2做的功
B.F 1和F 2做的功相等
C.F 1做功的功率小于F 2做功的功率
D.F 1和F 2做功的功率相等
3、 用卷扬机将一个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
用输出功率为P 1的卷扬机需时间t 1, 而用
输出功率为P 2的卷扬机需时间t 2才能完成,若用输出功率为P 1+ P 2的卷扬机去完成,则所需的时间为:( )
A 、t 1 +t 2
B 、t 1 · t 2
C 、
D 、
2121t t t t +⋅2
121t t t
t ⋅+
4.如图所示,A为弹簧秤,m是质量5 kg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1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弹簧秤读数为2 N,则:
(1)拉力F是多大?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少?
(3)3 s内F做功是多少?
(4)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四、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