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住宅销售面积的计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8.25 KB
- 文档页数:4
一、承德市房屋面积测算实施细则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分为: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一下规定计算:
1、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
间、储藏室、突出墙体外的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井道均计入使用面积
4、内墙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
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城中墙体或其他城中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按墙体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按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套内阳台面积
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为整栋房屋服务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房屋服务的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部分外墙体。
不分摊的共有建筑
1、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2、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公共用
房,设备用房。
3、设计要求为设备用房,现场丈量时无设备的空房间。
分摊原则:
仅限于分摊本栋房屋内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本栋不相连的不得分摊。
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的测算方式
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的测算方式涉及到多个因素,如建筑设计、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公共区域面积等。
一般来说,销售面积包括私人使用的室内面积和共用的公共设施面积。
首先,计算土地面积,通常采用准确测量的方法,测算出建筑物可以占用的土地面积,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计算。
其次,计算建筑面积,包括室内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
室内面积指的是净面积,即房间内可供居住或办公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壁、门窗、阳台等部分。
而公共设施面积则包括走廊、楼梯、电梯、大厅等区域,这些区域是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
最后,计算销售面积,即将建筑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相加,再减去共用部分的比例,得出最终的销售面积。
其中,公共设施面积的比例一般由房屋所在地的规划部门或业主委员会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房地产销售面积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参考当地法律法规。
- 1 -。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很多人买了房子,但房子面积包括哪些部分,怎么算出来的,想必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不是都能搞得懂。
很多资料,说的不少,但条理不是很清。
在此本着用最简练的语言,用剥洋葱的方式,逐层梳理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构成。
辣眼睛也得耐心剥,开始剥……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和《房产测量规范》: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户型内墙面以内可以供人们活动使用的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非公用墙体面积+公用墙体的一半;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墙体的一半+为本幢服务的公共部分。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及分摊公用建筑面积销售面积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指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建筑面积,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即:销售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套内建筑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 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住宅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范的方法或参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计算。
(2)套内墙体面积:商品房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1]共用墙包括各套之间的分隔封墙,与公用建筑面积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2]非共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其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设施用房和管理用房之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房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下列空间不得计入公用建筑面积:(1)作为独立使用空间租、售的地下室、车棚等。
(2)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公用建筑面积= 整栋建筑的面积- 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租售的地下室、车棚、人防工程地下室。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面积系数= 公用建筑面积÷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各套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分摊系数。
因此,商品房销售面积公式还可表达为:商品房销售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1 +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防止房屋使用面积缩水签约及入住时应注意:坚持要求开发商在交房时出示《房屋实测面积》;认真审查合同附件中关于分摊面积部位、范围的确定。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的新规定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新规定:一是要在房屋产权证书附图上注明测绘单位的名称,并明确房产测绘单位将对其完成的房产测绘结果的质量负责;二是要在房屋产权证书附图上注明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房屋分摊的共有面积;三是有关房屋建筑面积计算问题,《房产测量规范》未作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作了规定,如房屋层高方面规定,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层高(高度)均应在2.20米以上(含2.20米);房屋屋顶斜面结构(坡屋顶)的,层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由建设部制定和管理,旨在规范商品房销售市场,并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进行详细解析。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规则:1.销售面积定义: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指房屋建筑面积中,售卖给购房者的实际使用面积,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等用途的房间。
2.计价面积:商品房的计价面积是指计算房价和收取按揭贷款利息的基础面积,一般以住宅房屋扣除墙体厚度和檐口后的面积为准。
3.公摊面积:商品房的公摊面积是指为购房者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而规划设置的面积,包括走廊、大堂、电梯间、楼梯间等公共空间。
4.地下室面积:地下室是不得计入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部分,但可以计入公共建筑面积中。
5.附属设施面积:附属设施面积包括购房者专用的车库、储藏间等,并不计入商品房销售面积。
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1.公用建筑面积定义:公用建筑面积是指为购房者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而规划设置的面积,包括公共走廊、大堂、电梯间、楼梯间、消防通道等。
2.公摊比例:公用建筑面积按照房屋实际面积小数点后一位及以下四舍五入后计算,一般不超过房屋实际面积的10%。
3.公摊面积分摊方式:公摊面积按照不同用途进行分摊,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等。
分摊方式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购房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4.公摊费用分摊方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摊费用是由购房者共同承担的,一般按照公摊面积所占比例进行分摊,并纳入物业费等相关费用中。
5.公摊面积示范图: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时应提供公摊面积示范图,清楚标明公共设施或服务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结: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旨在保护购房者的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运作。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需注意销售面积和计价面积的差异,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规则及费用分摊方式,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留意相关条款。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购房过程中,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是购房者需要了解和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的相关规定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具体规则。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规定通常,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指建筑面积减去公用部分面积后的净面积。
建筑面积包括房屋内部的净面积以及公共部分的面积,而公用部分则是指供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场所,如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一般遵循以下规定:1.计算方法:按照建筑设计方案的图纸标准测算,以平方米为单位。
2.建筑面积:是指商品房建筑外边界线以及内墙、外墙、阳台、共用部位等周围构成的总面积。
3.净面积:是指除去公共部分后的实际使用面积,即购房者实际可以享用的私人空间。
在购买商品房时,购房者应当仔细核对销售合同中关于销售面积计算的相关信息,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商品房项目中,公用部分的面积是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所以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遵循以下原则:1.计算方法:公用部分面积一般按照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计算,比如按照公共设施的面积比例或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来分摊。
2.公用部分定义:公用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楼梯间、电梯间、走廊、装修水电管线等共同使用的区域和设施。
3.公用部分费用:业主需要按照自己购买的房屋面积比例来分担公用建筑面积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相关费用。
这些费用一般纳入物业管理费用中,由物业公司统一收取。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应当了解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是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应当仔细核对上述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同时,购房者也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销售面积计算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方案,以便在购房过程中能够明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房屋买卖中的房屋面积计算在房地产交易中,房屋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价格和使用价值。
准确计算房屋面积对于买卖双方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房屋买卖中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
一、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的区别房屋面积计算中常常出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两个概念,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建筑面积是指整个房屋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全部占地面积,包括房屋外墙、阳台、共用部分等。
而套内面积则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供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共用部分。
在购房合同中,通常以套内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因此了解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的关系十分重要。
二、常见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1. 传统测量法传统测量法是指通过仪器和工具对房屋实际面积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常,在房屋建设完成后,开发商会聘请专业的测量师使用该方法进行房屋面积的测算。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可以得出相对可靠的面积数据。
2. 面积计算公式法面积计算公式法是一种相对简便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常见的房屋户型。
具体方法如下:(1)矩形房屋面积计算公式:房屋面积 = 长 ×宽(2)套型为多个矩形的房屋面积计算公式:房屋面积 = 矩形1面积 + 矩形2面积 + ... + 矩形n面积(3)非规则形状房屋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将房屋分割成小区域,分别计算各个小区域的面积,最后将各个小区域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总面积。
3. 数字化测量法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量法逐渐应用于房屋面积的计算。
这种方法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获取房屋的各项数据。
数字化测量法准确度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三、房屋面积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注意核实面积计算方法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双方应认真核实面积计算的具体方法,并在购房合同中明确约定使用何种计算方法。
避免因计算方法的不同而引发的纠纷。
2. 确认面积计算的准确性购房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房屋面积计算的准确性,例如请专业人士进行核实测量,或者提供开发商提供的测量报告等。
房屋销售⾯积是如何计算的房屋⾯积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切⾝利益,如何知道房屋销售⾯积多了还是少了,如何计算房屋的销售⾯积呢?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12⽉22⽇批准实施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8-1998)《商品房销售⾯积测算与计算》的规定,商品房销售⾯积以建筑⾯积计算。
建筑⾯积是套内或单元内建筑⾯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积之和。
套内建筑⾯积系指套内使⽤⾯积、套内墙体⾯积及套内阳台建筑⾯积之和。
套内使⽤⾯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的空间⾯积,按房屋的内墙线⽔平投影计算。
套内墙体⾯积包括本套独⽤墙体⾯积和套与套之间的分隔墙的⼀半、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的⼀半及外墙(包括⼭墙)的⼀半⾯积。
套内阳台建筑⾯积系指阳台地⾯底板外沿在⽔平⾯的投影。
套内有多个阳台的,全部计算。
该技术规范没有区分开放式阳台和封闭式阳台、外挑式阳台和内含式阳台。
按照上海市有关规定,原始设计为封闭式阳台的,全部计算建筑⾯积;原始设计为开放式阳台的,计算⼀半。
共有建筑⾯积系指各产权⼈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的建筑⾯积,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公共⽤房和管理⽤房的建筑⾯积;2、套(单元)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墙)墙体⽔平投影⾯积的⼀半,已作为独⽴使⽤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计⼊公⽤建筑⾯积部分,作为⼈防⼯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公⽤销售⾯积。
购房者单靠⾃⾝⼒量要测量、计算公(共)⽤建筑⾯积及本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积是相当困难的,但可以测算本套套内建筑⾯积。
如果套内建筑⾯积与合同约定的⾯积或开发商出⽰的测绘报告显⽰的⾯积出⼊过⼤,应向测绘机构问明原因或要求复测。
实测⾯积与合同约定⾯积存在误差的,应按合同约定办法处理;合同没有约定的,应按《上海市房地产转让办法》的规定处理。
商品房销售⾯积怎么计算
对于中国传统观念下,房⼦也成为家的象征,在很多⼈的思想观念⾥,有了房⼦才会有家的感觉,有温馨的感觉,所以,中国的习俗中,很多地⽅,如果家⾥搬了新房⼦,⼀定要请亲戚朋友吃饭,共同贺乔迁之喜。
因此,买房⼦对于许多⼈来说,也是⼈⽣中的⼤事,那么,你是否了解购房相关知识,商品房销售⾯积⼜该如何计算。
以下为店铺⼩编给你整理的相关内容。
1.商品房销售⾯积怎么计算
⼀般商品房的销售⾯积是套内建筑⾯积和分摊的公⽤⾯积之和,套内建筑⾯积,指的是套内房屋使⽤空间的⾯积,以⽔平投影⾯积计算。
其是由套内房屋使⽤⾯积,套内墙体⾯积,套内阳台建筑⾯积三部分组成。
分摊的公⽤⾯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部分的建筑⾯积,如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等。
⽽对购房者最为有⽤的是套内的房屋使⽤⾯积,因为这种⾯积是购房者真真切切能够具体使⽤的。
所以,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候,要把套内的建筑⾯积和公摊的⾯积写清楚。
购房者⼀定要明明⽩⽩、真真切切的在合同⾥写清楚我本⾝的使⽤⾯积是多少、分摊的公⽤⾯积是多少,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使⽤⾯积缩⽔给消费者带来的坏处。
2.购房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要充分;贷款尽量贷整数;买房前尽量少辞职;尽量让开放商挑银⾏。
买房是⼀件⾮常重要的事,也是⾮常开⼼的⼀件事,但是在购房过程中,⼀定要考虑全⾯,包括个⼈情况,房屋路段,基础设施及房租价格等等,多⽅咨询,切勿因为贪⼩便宜或者道听途说⽽上当受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购房⽅⾯的法律相关知识,欢迎在线咨询店铺专业律师,他们会给您最全⾯权威的解答。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购买商品房时,销售面积的计算方式以及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对购房者来说至关重要。
了解这些规则可以帮助购房者在选择商品房时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指购买商品房时实际计算出来的使用面积。
通常情况下,商品房销售面积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公摊面积和套内外墙面积。
1.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是指购房者购买的实际使用面积,包括房间、走道、厨房、卫生间等属于私人使用部分的面积。
2.套内公摊面积:套内公摊面积是指商品房内共用部分的面积,如楼梯间、电梯间、大堂等。
3.套内外墙面积:套内外墙面积是指商品房外侧的墙体面积,不计入套内建筑面积。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需要根据上述计算方式计算销售面积,确保自己了解购买商品房的实际使用面积,以便合理评估房屋的性价比。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商品房中,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公用建筑面积,如大堂、楼梯间、电梯间等。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不仅需要支付自己购买的套内建筑面积,还需要按一定比例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费用。
1.分摊比例: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比例一般由开发商根据相关规定确定,购房者按照该比例支付公用建筑面积的费用。
2.分摊方式:公用建筑面积的费用一般是按照购房者购买的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来分摊的,购房者购买的套内建筑面积越大,分摊的费用也就越高。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需要关注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了解自己需要承担的费用,并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对相关规定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避免因为公用建筑面积的费用计算不清而造成纠纷。
综上所述,了解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算方式以及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对购房者来说至关重要。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应当注重对相关规定的了解,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商品房销售面积统计口径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统计口径是指在房地产领域,针对商品房销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时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和规则。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统计方法、数据收集、数据分类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数据来源、统计单位、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
首先,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统计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开发商、房地产中介等。
政府部门通过审核、登记、备案等手段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整理。
开发商作为商品房的提供者,对销售数据具有直接的获取和掌握能力。
房地产中介根据其与买卖双方的中介合同、买卖合同等,记录和收集销售面积相关信息。
其次,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统计单位是按照规定的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²)、平方尺(ft²)等。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中,一般采用平方米作为计量单位,方便数据对比和统计。
第三,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统计范围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种类型的房地产。
其中,住宅是最主要的销售对象,也是统计面积的重点。
商业和办公用房的销售面积也是统计的一部分,但在具体统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开计算和统计。
接下来,统计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方法有多种。
常见的方法包括:1. 网上登记和备案: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需要将相关信息在房地产监管部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登记备案,包括房屋的面积、楼层、户型等。
这些数据可以直接用于统计。
2. 实地勘测和测量:政府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房屋的面积,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开发商报备和销售合同:开发商作为销售商品房的主体,对于销售面积有直接掌控能力。
其报备材料和销售合同中的商品房面积也是统计的重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口径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计规定和指南。
在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统计口径由国家统计局制定并颁布相关规定。
同时,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统计要求和标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根据中国建设部发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计算方法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如下:一、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方法:1.建筑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包括建筑面积和公用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商品房的各层面积之和,包括住宅房屋、车库、露台、阳台等。
2.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是指商品房内部分墙面以内的实际使用面积,包括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等。
不包括阳台、外墙体、柱子和构筑物。
3.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关系: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关系是合理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具体来说,建筑面积除以(1+公摊系数)得到套内建筑面积。
其中,公摊系数是根据不同项目确定的。
4.负面积:若商品房内一些部分因挂墙、柱子等结构因素或安全、绿化等要求不得进行私摊,计算结果为负面积,则需要将全部负面积面积从建筑面积中扣除。
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1.公用建筑面积是指不属于套内建筑面积部分的建筑面积,主要包括共用的走廊、电梯、楼梯、垃圾处理间、物业管理用房、门厅、大堂等。
2.分摊原则: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应该按照建筑物的共有部分和私有部分进行合理划分。
其中,共有部分的分摊应该根据房屋的面积进行均摊,私有部分的分摊应由私有部分的业主进行缴纳。
3.公摊系数:公摊系数是指商品房总建筑面积中,用于计算公用部分和套内部分的系数。
公摊系数一般根据购房人购买面积以及建筑物的共有部分来确定。
4.公摊系数的确定:公摊系数的确定应该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一般基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以及规划要求,并且要注明在商品房的立项资料和规划许可证中。
总之,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中国是根据建设部门发布的相关法规和办法进行的。
购房人在购买商品房时需要了解和了解相关规则,以便准确计算和确定购房面积,并了解公摊系数和分摊原则。
这样可以确保购房人的权益并有助于规范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概述房屋销售面积计算是购房者了解房屋实际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也是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定。
为规范房屋销售面积计算,确保购房者权益,本方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如下:二、计算原则1. 建筑面积:房屋销售面积以建筑面积计算,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2.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套内使用面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
(2)套内墙体面积:包括本套独用墙体面积和套与套之间的分隔墙的一半、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的一半及外墙(包括山墙)的一半面积。
(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指阳台地面底板外沿在水平面的投影。
套内有多个阳台的,全部计算。
3. 共有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2)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其功能上为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三、计算方法1. 套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 +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2. 共有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共有建筑面积 = 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50% + 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建筑面积之和3. 销售面积计算公式:销售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共有建筑面积四、注意事项1. 计算房屋销售面积时,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应向购房者提供详细的房屋销售面积计算依据,让购房者充分了解房屋实际使用面积。
3. 购房者有权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房屋销售面积计算依据,并对计算结果提出质疑。
4. 如遇争议,可依法向相关部门申请鉴定。
五、总结本方案旨在规范房屋销售面积计算,保障购房者权益。
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应共同遵守,确保房屋销售过程的公平、公正。
房屋的销售面积计算1、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买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销售者销售商品房,必须明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并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当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标注单位应当为平方米。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
按套或者单元销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单元销售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整幢商品房的实际总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成套商品房(单元房)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建筑面积不等于地毯面积,完全属于买房人个人私有;与套内使用面积相比,更能完事地反映买房人个人私有部分的产权。
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3.套内使用面积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间、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中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4、.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是指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所占的面积。
商品房的套内境况体分为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套内墙体面积的计算法为:(1)共用墙包括各套之间的分隔封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投影面积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共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2)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5、.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房屋买卖交易中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详解房屋买卖交易是我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而房屋面积作为购房者和卖家之间最重要的交易指标之一,对于购房者来说尤为关键。
然而,房屋面积的计算方法却不是一目了然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屋买卖交易中常见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以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
1. 建筑面积在房屋买卖交易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建筑面积。
所谓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在纵向、横向、高度上的外围尺寸,包括墙体所占据的面积。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通常将楼层、走廊、梯间等公共区域的面积计入其中。
建筑面积是最直观的一个指标,一般以平方米(㎡)作为单位。
2. 套内面积套内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供使用的面积,也即实际居住面积。
在计算套内面积时,常常会将公共走廊、电梯间、空调设备间等面积从建筑面积中剔除,以获取真实的使用空间。
套内面积通常也以平方米(㎡)作为单位。
3. 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在房屋开发过程中,购房者所能得到的实际使用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得房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帮助购房者评估房屋的实际使用价值。
一般来说,得房率越高,则购房者所能使用的实际面积也就越大。
4. 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指在整个房屋建筑中,各个购房者共同使用的公共区域的面积。
包括但不限于走廊、电梯间、楼道等。
在计算套内面积时,需要将公摊面积从建筑面积中扣除。
购房者在购房时,通常需要缴纳公摊面积所占比例的公共维修基金。
5. 依法取得的面积证明在房屋买卖交易中,购房者通常需要提供一份依法取得的面积证明。
这份证明由相关部门出具,用于确认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
购房者在收到面积证明后,可以与实际看房时的情况进行核对,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了解房屋买卖交易中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对于购房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购房者应该了解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得房率、公摊面积等概念,并通过依法取得的面积证明来核实房屋实际使用面积。
只有在充分了解和确认的情况下,购房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在房屋买卖交易中遭受损失。
商品房面积如何计算?核心提示:商品房面积计算方法规则有三个,一个是按套计价,一个是按建筑面积计价,还有一个是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值。
具体内容由小编为您介绍。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算问题,有三种计算方式。
一个是按套计价,一个是按建筑面积计价,还有一个是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值。
通常,按套内面积计价的方法比较少用,而通常用的是按照建筑面积,它是指按住宅面积外围线来计算。
一般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套内销售面积和分摊的公用面积之和,是对购房者最为有用的是套内的使用面积,因为这种面积是购房者真真切切能够具体使用的。
所以,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候,要把套内的建筑面积和公摊的面积写清楚。
购房的时候购房者特别关注面积,一定要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在合同里写清楚我本身的使用面积是多少、分摊的公用面积是多少,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使用面积缩水给消费者带来的坏处。
在购房过程中,怎么处理面积的误差呢?通常在标准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里,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双方自行约定,只要双方约定使用面积不能大于1%,或者0.5%,都可以,只要是双方约定都可以,多了怎么办、少了怎么办都可以约定。
通常,现在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房屋购销合同都不是这样,都有一个比的绝对值,通常是3%。
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通常约定据实结算房款,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购房者或者退房或者是约定开发商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当然,如果约定得这么明确,建议还是可以接受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没有超过据实结算房款,如果超过的话,开发商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允许购房者退房。
还有一个问题,在商品房购销合同中,通常里面约定有一个不可抗力条款。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里,开发商对于延期交房的免责理由一般说是不可抗力。
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定,不可抗力应该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说地震、发洪水等等,这种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种不可抗力才能够免除开发商延期交付房屋的责任,也就是说免责。
房地产房屋面积计算在房地产领域中,准确计算房屋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房屋的实际面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房屋面积的方法,以及一些应考虑的因素。
1.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最常见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之一。
它包括房屋内部的所有空间,包括墙体、楼梯、走廊等。
建筑面积常用于开发商宣传和销售中,用于衡量房屋的总体大小。
购房者在购房时也常以建筑面积作为参考指标。
2. 实际使用面积实际使用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可供使用的实际面积,它排除了墙体、楼梯等非居住空间。
实际使用面积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房屋的实际可利用空间大小,对于购房者来说更有实际意义。
3.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除去外墙体积和共用空间后的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通常用于公寓、住宅小区等多房源共用设备的情况,如公共走廊、大堂等。
4.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是指套内建筑面积减去房屋内的墙体厚度后的实际使用面积。
这种计算方法会更为精准,减去了墙体厚度对实际使用面积的影响。
5. 公摊面积在住宅小区或商业综合体中,公摊面积是指共用设施和区域分摊到每个房屋的面积。
这包括走廊、电梯、楼梯等公共空间。
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要注意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比例,以免影响到自己的使用权益。
除了以上常见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考虑到一些特殊因素。
首先是各地的统一计算标准。
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房屋面积计算标准,购房者应根据当地规定和标准进行选择。
其次是建筑设计和结构所带来的影响。
一些特殊的房屋结构设计,如挑高层、阁楼等,可能会对面积计算产生影响。
购房者在了解相关设计时应仔细核对面积计算的方法。
最后,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应密切关注开发商的广告宣传,以及购房合同中的面积计算条款。
如果发现任何虚假宣传或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应及时与开发商沟通,保护自己的权益。
总结起来,房地产房屋面积计算是购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购房者应了解不同的面积计算方法,理性判断,并核实合同中的面积计算条款。
几种常见住宅销售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普通砖混住宅楼: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套内面积;(住宅)2.计算公摊面积:(1)外墙皮一半面积;(2)楼梯间面积;3.计算公摊系数K 外=外墙皮一半面积/ 套内面积(包含楼梯间面积)计算公摊系数K21=共有面积(楼梯间面积)+共有分摊面积(楼梯面积*K外)/ (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公摊系数K21 )二、底层框架、上部砖混住宅楼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各套套内面积;(商业、住宅)2.计算公摊面积:(1)一至顶层外墙皮一半面积;(2)商用部位楼梯间面积(不含商业自用的);(3)住宅部位的楼梯间面积(不含住宅自用的);3.计算公摊系数:(1)计算公摊系数K外=外墙皮一半面积/ 套内面积(包含楼梯间面积)(2)计算全楼公摊系数K21=商用部位楼梯间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商业部位楼梯间*K外)/ 住宅套内面积+商业套内面积(3)计算住宅公摊系数K22=住宅部位的楼梯间面积+共有分摊面积(住宅部位楼梯间*K外)/ 住宅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商业销售面积=商业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全楼公摊系数K21 )住宅销售面积=住宅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全楼公摊系数K21 + 住宅公摊系数K22 )三、纯住宅的小高层、高层住宅楼(带地下室)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各套套内面积(地下室各套面积、住宅各套面积)2.计算公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无粉刷及外保温);(2)地下室公摊面积: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
±0.00以上公摊面积(1)±0.00以上外墙皮一半
面积(2)全楼公摊面积:为本楼服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公共部分面积;(3)±0.00以上公摊面积:±0.00以上楼梯间、电梯间、走道等公共面积;3.计算公摊系数:(1)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外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 地下室套内面积(包含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2)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11=地下室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 K外1)/地下室套内面积(3)计算±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 =±0.00以上外墙皮一半面积/ ±0.00以上套内面积(包含±0.00以上楼梯间、电梯间、走道、为本楼服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公共部分等公共面积)(4)计算全楼公摊系数K21=全楼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全楼公摊面积* K外2 )/(地下室套内面积+地上套内面积)(5)±0.00以上公摊系数K22=±0.00以上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0.00以上公摊面积* K外2 )/地上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地下室销售面积=地下室套内面积*(1+地下室公摊系数K 外1+全楼公摊系数21 +地下室公摊系数K11 )±0.00以上住宅销售面积=±0.00以上住宅套内面积*(1+±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全楼公摊系数K21 +±0.00以上公摊系数K22 )四、底部商业、上部住宅结构住宅楼的销售面积(带地下室)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各套套内面积(地下室各套面积、商业套内面积、住宅各套面积)2.计算公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无粉刷及外保温);(2)地下室公摊面积: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
±0.00以上公摊面积(1)±0.00以上外墙皮一半面积;(2)全楼公摊面积:为本楼服
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公共部分面积,(3)±0.00以上公摊面积:商用部位楼梯间、电梯间等面积(不含商业自用的);(4)±0.00以上住宅公摊面积:±0.00以上住宅部位的楼梯间、电梯间、走道等面积(不含住宅自用的)。
3.计算公摊系数:(1)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外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 地下室套内面积(包含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2)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11=地下室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K外1)/地下室套内面积(3)计算±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0.00以上外墙皮一半面积/ ±0.00以上套内面积(包含±0.00以上楼梯间、电梯间、走道、为本楼服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共有共用部分面积)(4)计算全楼公摊系数K21=全楼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全楼公摊面积* K外2 )/(地下室套内面积+地上套内面积)(5)计算±0.00以上商业及住宅公摊系数K22= ±0.00以上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0.00以上公摊面积* K外2 )(6)±0.00以上住宅公摊系数K23= ±0.00以上住宅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0.00以上住宅公摊面积* K外2 )/地上住宅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地下室销售面积=地下室套内面积*(1+地下室公摊系数K外1+全楼公摊系数K21 +地下室公摊系数K11 )±0.00以上商业销售面积=商业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2+全楼公摊系K21 + ±0.00以上公摊系数K22 )±0.00以上住宅销售面积=±0.00以上住宅套内面积*(1+ ±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全楼公摊系数K21 ±0.00以上公摊系数K22 + ±0.00以上住宅公摊系数K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