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7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提高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立体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
2.准备展开图的示例,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如纸箱、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体的展开图。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能找出这些展开图的特点吗?”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展开图的边、角、面的关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将模型展开。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例3,例4及第37页练一练第1, 2, 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经历展开g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开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箴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开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危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开展空间观念。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PPT课件出不漂晃: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矣: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自主探究活动1.引发猜测,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O(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①长另体1正方体展开图中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同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稳固练习——.第2题,让学生按要求独立操作,然后全班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3题,是一道挑战性很强的题目。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图上相对面的特点和鸟的位置,对照正方体上相对、相邻的面上的图案,作出判断。
(核心问题)问题4:通过观察,你觉得这些正方体展开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展开图中寻找相同特点,侧重体会相对面的位置特点。
】
学生尝试后,明确并板书:相对的面中间隔着一个面或者隔着一行(一列)。
第3页“试一试”问题5:长方体展开图
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对比中再
次突出体会相对面的
位置特点。
】学生尝试交流后,得出:相对的面中间隔着一个面或者隔着一行(一列)。
3. 练习巩固练一练第1题
学生按要求标出长方
体的下面、后面和左
面。
练一练第2题
问题6:哪些图形沿虚
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
体?
学生交流理由,结合课
件演示验证。
练习一第7题
练习一第8题
学生观察联想并连线,
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计算面积。
练习一第9题
问题7:你是根据长方
体和正方体什么特征
来思考的?
学生先填空,再根据问
题说明理由。
4. 反思活动问题8:通过学习,你
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展开图有了哪些认
识?
学生交流,相机补充正
方体的全部展开图。
1.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下面是我对1.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章节。
我会向学生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展开图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能够自己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能够通过展开图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自己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以及相关的展开图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引导他们发现这些物体的展开图。
2. 知识点讲解:我会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向学生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展开图是如何体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的。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通过展开图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
六、板书设计我会利用板书,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进行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出自己的文具盒的展开图,并描述文具盒的结构。
答案:文具盒的展开图应该包括上盖、下底和侧壁。
通过展开图,我们可以看到文具盒的结构。
2. 请学生画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并描述长方体的结构。
答案:长方体的展开图应该包括上盖、下底和四个侧面。
通过展开图,我们可以看到长方体的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并能够自己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