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硬盘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375.50 KB
- 文档页数:3
硬盘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的区别,这次总算弄明白
了!
我们在安装电脑系统或者对电脑分区进行操作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逻辑分区”和“主分区”这样的概念,但似乎我们对电脑分区的这些概念从来就没弄明白过。
电脑硬盘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一个东西,因此,弄清楚逻辑分区和主分区的区别,对我们提高对电脑硬件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分区
主分区也叫引导分区,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同时创建4个主分区,当创建完四个主分区后,就无法再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了。
Windows系统一般安装在这个主分区中,比我我们的“C”盘就是主分区。
要弄清楚什么是逻辑分区,那么我们就要先看什么是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是一个概念,除了主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
因此,如果当一块硬盘将所有容量都分给了主分区,那就没有扩展分区了。
所以,仅当主分区容量小于硬盘容量时,剩下的空间就属于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可以进行扩展切割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
在扩展分区上面,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比如我们的D盘,E盘等都属于扩展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
以我们大多数人的电脑为例,都是分了一个C盘主分区,然后其他的D盘、E盘和F盘等都属于逻辑分区。
D盘、E盘、F盘等除了主分区之外的磁盘组合,则就属于一个扩展分区。
硬盘区分
硬盘区分包括主区分、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和活动分区4种,在划分这些分区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通常情况下我们应按以下顺序进行操作:创建主分区、创建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创建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
1主分区
主要用于安装操作系统。
由于每个硬盘的MBR(主引导记录)中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所以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划分4个主分区(如果有一个扩展分区,则最多有3个主分区)。
2扩展分区
是一种特殊的主分区,只能用于划分逻辑分区,而不能被直接使用。
通常一个硬盘只能建立一个扩展分区,建议将主分区以外的磁盘空间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以方便管理。
3逻辑分区
是从扩展分区中划分出来的分区,主要用于存储数据。
在扩展分区中最多可以建立23个逻辑分区,个逻辑分区可以获得唯一的盘符(D~Z),且可以当做独立的存储器来使用。
4活动分区
是用于加载系统启动信息的分区。
主分区需要激活活动分区后,才能正常启动操作系统。
如果硬盘中没有一个主分区被设置为活动分区,该硬盘无法正常启动操作系统。
硬盘区分建议
1主区分的容量不宜太大
2划分系统、程序和资料分区
3至少创建一个容量较大的分区
4为下载或备份创建一个分区
5考虑预留备用系统分区
6逻辑分区尽量使用NTFS格式。
Linux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区别在Linux系统下(其他操作系统也有类似的规定),磁盘的分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等等。
Linux系统管理员在部署系统时,必须要对这三个分区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否则的话会浪费宝贵的硬盘空间。
通常情况下,一个硬盘中最多能够分割四个主分区。
因为硬盘中分区表的大小只有64Bytes,而分割一个分区就需要利用16Bytes空间来存储这个分区的相关信息。
由于这个分区表大小的限制,硬盘之能够分给为四个主分区。
如果此时一块硬盘有120个G,而管理员划分了4个主分区,每个主分区的空间为20个G。
那么总共才用去了80G的空间。
这块硬盘剩余的40G空间就将无法使用。
这显然浪费了硬盘的空间。
为了突破这最多四个主分区的限制,Linux系统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即管理员可以把其中一个主分区设置为扩展分区(注意只能够使用一个扩展分区)来进行扩充。
而在扩充分区下,又可以建立多个逻辑分区。
也就是说,扩展分区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必须在细分成逻辑分区才可以用来存储数据。
通常情况下,逻辑分区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记录在每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这也叫做扩展分区表。
在扩展分区下,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个逻辑分区,将一个扩展分区划割成多个区域来使用。
所以在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帮助下,一块硬盘可以被划分为六个、七个甚至更多的分区。
有时候由于磁盘限额的需要,要给不同的用户或者应用对应不同的分区。
用户主目录的规划,这也需要用到一个独立的分区。
故系统管理员需要在部署系统之前,先考虑一下系统到底有分几个区合适。
故硬盘分区空间该如何规划,这是系统管理员在部署Linux系统之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MBR、主引导扇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的区别详解什么是MBR和主引导引导扇区?什么是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什么是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一下子罗列这么多概念,恐怕很多人都搞不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吧。
网上虽然不少解释,但很多是模棱两可甚至是错误的,反而越弄越糊涂。
煞费苦心的把这一大串概念研究了很长时间,试图搞明白,为了以后查阅方便,于是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总结了一下。
而要想分清这些概念,真要费一点脑筋啊!一、MBR和主引导扇区首先简要介绍MBR和主引导扇区的关系。
主引导扇区是硬盘0号柱面,0号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注:硬盘可以用柱面、磁头和扇区定位)MBR,占用主引导扇区的前446字节,紧随其后的64字节是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最后还剩两个字节则恒为55AA,表示结束符号。
(下图,演示了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具体说说MBR和分区表。
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MBR,共446字节,一般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但它并不属于操作系统。
MBR就是一段引导程序,用于检测磁盘的分区合法性和加载操作系统,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识别活动分区,并引导操作系统。
分区表DPT,全称为Disk Partition Table,共64字节,记录了硬盘有多少分区以及分区的各种属性。
由于一个分区的信息要占用16字节,所以分区表只能定义4个分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硬盘一般最多只能分为4个主分区(这里说“一般”是对基本磁盘而言,而对于动态磁盘则无此限制,但大部分都在使用基本磁盘,可以暂不考虑)。
分区表的16个字节意义如下:计算机开机后BIOS加电自检,一切正常后,找到第一个启动设备(一般就是硬盘),然后从这个启动设备的主引导扇区读取MBR。
MBR这段引导程序识别活动分区,引导操作系统。
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有什么区别一、什么是分区?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
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首先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
许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是分区就一定要把硬盘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
不过,不论我们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这样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二、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DOS和FAT文件系统最初都被设计成可以支持在一块硬盘上最多建立24个分区,分别使用从C到Z 24个驱动器盘符。
但是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DOS的分区命令FDISK允许用户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在扩展分区内在建立最多23个逻辑分区,其中的每个分区都单独分配一个盘符,可以被计算机作为独立的物理设备使用。
关于逻辑分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盘的MBR内。
这也就是说无论硬盘有多少个分区,其主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也就是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的信息硬盘分区方式我们平时说到的分区概念,不外乎三种: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 磁盘。
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
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
主分区,也称为主磁盘分区,和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样,是一种分区类型。
主分区中不能再划分其他类型的分区,因此每个主分区都相当于一个逻辑磁盘(在这一点上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很相似,但主分区是直接在硬盘上划分的,逻辑分区则必须建立于扩展分区中)。
1. 一个硬盘可以有1到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主分区而没有扩展分区,但主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扩展分区则最多只有1个,且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
逻辑分区可以有若干个。
2.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剩下的部分就浪费了。
3.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4. 由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构成的逻辑磁盘称为驱动器(Drive)或卷(Volume)。
5. 激活的主分区会成为“引导分区”(或称为“启动分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第一个逻辑磁盘(在DOS/Windows中会被识别为“驱动器C:”或“本地磁盘C:”,即通称的C盘)。
有关DOS/Windows启动的重要文件,如引导记录、boot.ini、ntldr、等,必须放在引导分区中。
6. DOS/Windows 中无法看到非激活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但Windows 2000/Vista等NT内核的版本可以在磁盘管理中查看所有的分区。
盘里多个回收站属于正常,就比如你删了E盘的东西,那你可以在回收站上拿回。
(当然,我指的不是那种用Shift+Delete这样直接删除)那个在你盘里面的回收站就是存放你删掉的东西!参考资料:/view/1304004.htm。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概念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电脑硬盘里那些让人有点晕乎的分区概念,什么主分区、扩展分区还有逻辑分区。
咱先说主分区,你就把它想象成家里的主卧。
这主卧可是有特殊地位的,它重要得很!就像电脑启动的时候,系统得从主分区里找“入口”才能开始工作。
一个硬盘可以有好几个主分区,但是能用来启动系统的主分区一般就一个。
这就好比家里房子再大,主人睡的卧室通常也就那么一间,对吧?再来说说扩展分区。
它呀,就像是家里预留出来准备盖新房间的空地。
它自己可不能直接用,得在这空地上再细分出能用的区域,这细分出来的就是逻辑分区。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块预留的空地,家里房间不够住了可咋办?扩展分区就是给咱们硬盘空间留了个后路,方便咱们以后根据需要来扩展存储空间。
那逻辑分区呢,就是在扩展分区这块“空地”上盖出来的一间间小屋子。
它们能存各种文件、资料,就像小屋子里能放各种家具和物品一样。
逻辑分区的数量一般没什么严格限制,只要硬盘空间够,你想分几个就分几个。
比如说,你的电脑硬盘就像一个大仓库,主分区是仓库的大门,系统从这里进出;扩展分区是仓库里特意划出来准备扩建的区域;逻辑分区就是在这个准备扩建的区域里盖的一间间小库房。
现在明白了不?这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它们在硬盘里各司其职,共同为咱们的电脑存储服务。
要是搞不清楚它们,电脑硬盘的空间规划可就乱套啦,文件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所以说,搞清楚这些分区概念,对咱们合理使用电脑硬盘空间,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咱们得让电脑这个好帮手,更好地为咱们工作,可不能因为不懂这些分区知识,让电脑的存储变得乱糟糟的!。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硬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存储设备,它的结构由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组成。
首先,主分区是硬盘上最重要的分区,它是硬盘上的第一个分区,也是硬盘上唯一的可引导分区,它的作用是存放操作系统,以便计算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
其次,扩展分区是硬盘上的第二个分区,它可以用来存放用户数据,也可以用来创建逻辑分区。
它的优点是可以把一个大的硬盘分割成多个小的分区,以便更好地管理硬盘空间。
最后,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上创建的,它可以用来存放用户数据,也可以用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以便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切换。
总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是硬盘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硬盘空间,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硬盘的分区结构及其数据储存原理介绍硬盘的分区结构1、主分区主分区,也称为主磁盘分区,和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样,是一种分区类型。
主分区中不能再划分其他类型的分区,因此每个主分区都相当于一个逻辑磁盘(在这一点上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很相似,但主分区是直接在硬盘上划分的,逻辑分区则必须建立于扩展分区中)一个硬盘主分区至少有1个,最多4个。
激活的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2、扩展分区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它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3、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硬盘上一块连续的区域,不同之处在于,每个主分区只能分成一个驱动器,每个主分区都有各自独立的引导块,可以用fdisk设定为启动区。
一个硬盘上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而扩展分区上可以划分出多个逻辑驱动器。
这些逻辑驱动器没有独立的引导块,不能用fdisk设定为启动区。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都是dos分区。
数据存储原理1、文件的读取操作系统从目录区中读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名、后缀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和文件在数据区保存的第一个簇的簇号),我们这里假设第一个簇号是0023。
操作系统从0023簇读取相应的数据,然后再找到FAT的0023单元,如果内容是文件结束标志(FF),则表示文件结束,否则内容保存数据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重复下去直到遇到文件结束标志。
2、文件的写入当我们要保存文件时,操作系统首先在DIR区中找到空区写入文件名、大小和创建时间等相应信息,然后在Data区找到闲置空间将文件保存,并将Data区的第一个簇写入DIR区,其余的动作和上边的读取动作差不多。
3、文件的删除文件删除工作是很简单的,简单到只在目录区做了一点小改动――将目录区的文件的第一个字符改成了E5就表示将改文件删除了。
硬盘分区 DM硬盘分区图解用DM工具给硬盘分区一、分区的基本知识新买回来的硬盘相当于一张白纸,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它,我们要在白纸上划分出若干小块,然后打上格子。
如此一来,用户在白纸上写字或作画时,不仅有条有理,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1.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用DM工具给硬盘分区一、分区的基本知识新买回来的硬盘相当于一张“白纸”,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它,我们要在“白纸”上划分出若干小块,然后打上格子。
如此一来,用户在“白纸”上写字或作画时,不仅有条有理,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1.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个硬盘的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得有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
逻辑分区也就是我们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
2.分区格式“格式化就相当于在白纸上打上格子”,而这分区格式就如同这“格子”的样式,不同的操作系统打“格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目前Windows所用的分区格式主要有FAT16、FAT32、NTFS,其中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FAT16。
但采用FAT16分区格式的硬盘实际利用效率低,因此如今该分区格式已经很少用了。
FAT32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它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分区格式,Win98/Me/2000/XP都支持它。
一般情况下,在分区时,阿King 建议大家最好将分区都设置为FAT32的格式,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兼容性。
NTFS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
不过除了WinNT/2000/XP外,其它的操作系统都不能识别该分区格式,因此在DOS、Win9X中是看不到采用该格式的分区的。
3.分区原则不管使用哪种分区软件,我们在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硬盘分区软件DM的基本使用对于一个新硬盘来说,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就是进行分区,只有这样才能正常使用,同时分区也是为方便我们进行资料的管理。
硬盘分区的相关概念(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MBR,DBR)简介:指定⽂件系统格式前需要分区,分区概念,对理解操作系统启动很有必要,分区是硬盘被系统使⽤的前置条件。
记录并且归纳了⼀下,可能存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些概念的混淆,欢迎指正1,系统启动过程简介BIOS在知道了哪些硬件基本信息后开始读硬盘,⾸先读取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然后从MBR中了解操作的位置从⽽加载操作系统。
⽽这个MBR的内容是在分区操作的时候确定的。
MBR的在硬盘的位置和格式是固定的(即硬盘上第0磁道的第⼀个扇区)。
补充内容:硬盘⾸扇区:即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每块硬盘(不是每个分区)都只有⼀个主引导扇区,即该硬盘0号柱⾯,0号磁头的第⼀个扇区,⼤⼩为512字节。
主引导扇区包含的MBR(硬盘主引导记MBR占446bytes)、DPT(分区表DP占64bytes)、MN(硬盘有效标志Magic Numbe占2byte。
AA和55被称为幻数(Magic Number),BOIS读取MBR的时候总是检查最后是不是有这两个幻数,如果没有就被认为是⼀个没有被分区的硬盘),这3个区域是操作系统⽆关的,在每块硬盘上都存在;MBR是⼀段可执⾏程序,由各个操作系统写⼊不同的代码。
MBR的存储空间限制为446字节,MBR所做的唯⼀的事情就是装载第⼆引导装载程序。
Windows产⽣的MBR装载运⾏PBR;GRUB产⽣的MBR装载运⾏grldrMBR:它是⼀段程序,长度为446字节,作⽤是加载bootloader的。
主引导扇区2,为什么要分区2.1,对数据隔离,⽅便格式化和数据安全主要⽅⾯:系统需要重装⾸先系统分区需要进⾏格式化,所在分区数据需要提前处理次要⽅⾯:读取越频繁,磁盘越容易受损,把读写频繁的⽬录挂载到⼀个单独的分区关于Linux分区,⽐较赞成单独分区的列出来(按优先级排列):1.根⽬录(/),必须挂载到分区!2.家⽬录(/home):⾮常建议挂载的单独分区!3./SWAP(交换分区/虚拟内存):根据本机内存决定若本机实体内存较⼤,⽽且系统应⽤环境对内存需求不⾼(如本机内存有4G,⽽只是⽤于⽇常练习),可以不需要该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计算机硬盘是存储数据的重要设备,它可以被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的分区在计算机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一、主分区主分区是计算机硬盘中最基本的一种分区类型,它是硬盘上第一个被创建的分区。
每个硬盘最多可以有四个主分区,其中只有一个可以被激活。
主分区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文件,也可以存储用户数据和程序等信息。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每个主分区都会被赋予一个驱动器号(如C、D、E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驱动器号来访问不同的硬盘空间。
如果需要安装多个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则需要将主分区划分为多个逻辑驱动器。
二、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是一种特殊的主分区,它允许用户创建多个逻辑驱动器。
每个硬盘上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必须与其他主分区共享空间。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存储文件或数据,而是用来划定逻辑驱动器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扩展分区会被赋予一个驱动器号,但是用户无法直接访问它。
如果需要创建多个逻辑驱动器,则必须将它们划分在扩展分区内。
三、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划分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存储空间,它可以被格式化并用于存储文件和数据。
每个扩展分区最多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这些逻辑分区实际上是共享同一个硬盘空间的不同部分。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每个逻辑分区都会被赋予一个驱动器号,并且可以像主分区一样直接访问。
用户可以将文件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逻辑驱动器中,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它们。
总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是计算机硬盘中常见的三种分区类型。
通过合理地使用这些不同类型的分区,用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硬盘空间,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应用程序对硬盘空间的需求。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1、概念主分区:也叫引导分区,最多能创建4个,最少有1个,当主分区创建了4个后,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理由了。
扩展分区:最多⼀个。
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分区,它仅仅是⼀个指向下⼀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个单向链表。
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个分区(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
⽆论系统中建⽴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个逻辑磁盘。
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相当于⼀块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还有别的逻辑分区、主分区没有什么关系,是独⽴的。
1.1 为什么可以有4个主分区但只能有1个扩展分区?⼀个主分区能够独占⼀个磁盘的全部空间,或其中⼀部分。
⼀个硬盘最多可有4个分区,并且所有这4个分区都可以是主分区,⼀个主分区能被格式化成⼀个单独的逻辑驱动器(⽽⾮多个逻辑驱动器)。
在计算机第⼀个硬盘上的任何⼀个主分区都可以指定为活动分区,激活分区很重要,因为在计算机启动时,它试从计算机的第⼀个硬盘上的活动主分区上加载操作系统,Windows2000的操作系统必须位于计算机的第⼀个硬盘上的活动主分区中。
⼀个硬盘上只能有⼀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作为⼀台计算机的系统分区扩展分区能够格式化成⼀个或多个逻辑驱动器,每⼀个分区被赋予不同的驱动器符。
逻辑驱动器能被格式化成FAT或NTFS格式,⽤户可以使⼀个逻辑驱动器格式化为FAT格式,⽽将另⼀个位于同⼀扩展分区的逻辑驱动器格式化为NTFS格式。
2、创建分区给新硬盘建⽴分区时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主分区——>建⽴扩展分区——>建⽴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format所有分区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种格式化。
硬盘分区全程图解一、分区的基本知识新买回来的硬盘相当于一张“白纸”,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它,我们要在“白纸”上划分出若干小块,然后打上格子。
如此一来,用户在“白纸”上写字或作画时,不仅有条有理,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1.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个硬盘的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得有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
逻辑分区也就是我们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
2.分区格式“格式化就相当于在白纸上打上格子”,而这分区格式就如同这“格子”的样式,不同的操作系统打“格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目前Windows所用的分区格式主要有FAT16、FAT32、NTFS,其中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FAT16。
但采用FAT16分区格式的硬盘实际利用效率低,因此如今该分区格式已经很少用了。
FAT32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它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分区格式,Win98/Me/2000/XP都支持它。
一般情况下,在分区时,阿King建议大家最好将分区都设置为FAT32的格式,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兼容性。
NTFS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
不过除了WinNT/2000/XP外,其它的操作系统都不能识别该分区格式,因此在DOS、Win9X中是看不到采用该格式的分区的。
3.分区原则不管使用哪种分区软件,我们在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硬盘分区软件DM的基本使用对于一个新硬盘来说,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就是进行分区,只有这样才能正常使用,同时分区也是为方便我们进行资料的管理。
DOS中的Fdisk是一个很小巧的工具,但是在使用上有些麻烦,特别是在进行大硬盘分区的工作时,速度很慢难以忍受。
硬盘各种分区的区别现在购买的新电脑大多是预装有win7系统,网友会发现电脑上500G的硬盘大多只有两个分区C盘和D盘,这时网友们都会想多分出几个分区,那么硬盘的这些分区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1、主分区主分区也叫引导分区,Windows系统一般需要安装在这个主分区中,这样才能保*开机自动进入系统。
简单来说,主分区就是可以引导电脑开机读取文件的一个磁盘分区,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同时创建4个主分区,当创建完四个主分区后,就无法再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了。
此外,主分区是*的,对应磁盘上的第一个分区,目前绝大多数电脑,在分区的时候,一般都是将C分分成主分区。
2、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是一个概念,实际在硬盘中是看不到的,也无法直接使用扩展分区。
除了主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了。
当一块硬盘将所有容量都分给了主分区,那就没有扩展分区了,仅当主分区容量小于硬盘容量,剩下的空间就属于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可以继续进行扩展切割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3、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上面,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相当于一块存储截止,和*作系统还有别的逻辑分区、主分区没有什么关系,是“*的”。
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简单来说,我们大多数电脑,都是分为了一个C盘主分区,然后其他的D盘、E盘和F盘等都属于逻辑分区,将D盘、E盘、F盘等出了主分区之外的磁盘组合,则就属于一个扩展分区。
文至于此,相信大家对于硬盘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了。
如果还不明白,小编下面为大家演示一下,一块新硬盘,通常都是如何分区的。
新硬盘上创建分区时,一般要遵循以下的顺序:新建【主分区】→然后再建【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里面,再创建【逻辑分区】→之后再激活【主分区】→最后格式化所有分区,就完成了。
linux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概述在Linux系统中,磁盘分区是一种将物理硬盘分割成不同区域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磁盘空间。
在Linux中,主要有四种类型的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和LVM分区。
1.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是最基本的分区类型,每个硬盘最多只能有四个主分区。
主分区可以直接用作文件系统的挂载点,即可作为磁盘上的一个独立分区进行使用。
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在安装时,通常会要求用户选择主分区安装系统。
2.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扩展分区是为了解决主分区数量有限的问题而引入的。
在磁盘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它占用一个主分区的位置。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用于存储数据,它只是用来容纳逻辑分区。
3.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逻辑分区是存在于扩展分区内的分区,允许用户在一个扩展分区内划分多个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可以被格式化并用作文件系统的挂载点,与主分区的挂载方式相同。
Linux系统中,一个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62个逻辑分区。
4. LVM分区(Logical Volume Management Partition)LVM是一种用于管理磁盘空间的工具,在LVM分区中,磁盘空间被划分为物理卷(Physical Volume)、卷组(Volume Group)和逻辑卷(Logical Volume)。
物理卷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磁盘分区组成的,卷组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的,而逻辑卷则可以对应于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通过LVM,可以非常灵活地管理磁盘空间,支持在线扩容和分区大小的变更。
在Linux系统中,分区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不同操作系统提供独立的存储空间通过将不同的操作系统安装在不同的主分区上,可以实现多重引导,让用户在启动时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
每个操作系统都可以独立地使用自己所在的主分区来存储和管理系统文件。
1、什么是主分区?主分区也称为主磁盘分区,是一种分区类型。
主要用来安装和加载操作系统,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开机即可自动进入系统。
在基于MBR 分区形式的硬盘中,最多可以创建4个主分区,用户也可以选择创建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
而在基于GPT分区形式的硬盘中,主分区最多可以创建128个。
主分区中无法再划分其他类型的分区。
2、什么是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在基于基本主引导记录(MBR)的磁盘上的扩展分区内创建的卷,在磁盘空间足够大的前提下,逻辑分区的数量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逻辑分区数只会因为磁盘空间不足而无法继续创建。
逻辑分区只能在扩展分区中创建,如果磁盘上尚不存在扩展分区,或者指定的逻辑分区大小超过扩展分区,则无法创建成功。
3、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有以下几点区别:①主分区可以用来加载操作系统、存储数据,并且可以设置为活动分区;而逻辑分区无法加载操作系统,无法设置为活动分区,但可以存储数据。
②可创建数量不同,主分区在MBR磁盘上只能创建4个,在GPT 磁盘上能创建128个。
而逻辑分区在MBR磁盘的扩展分区中能创建无数个。
③主分区在MBR和GPT磁盘上都可以创建。
而逻辑分区只能在MBR 磁盘的扩展分区中创建,在GPT磁盘上以及无扩展分区的MBR磁盘上则无法创建。
以上就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相关介绍。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创建逻辑分区呢?一般是需要在MBR磁盘上创建4个以上分区的时候创建逻辑分区。
因为MBR分区形式的磁盘中,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您若需要更多分区数量,则可以选择创建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图解硬盘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区别.
百度深色键盘原创
班上一同学刚开始接触电脑,对硬盘分区的概念还不理解,硬着头皮在百科上找答案,哪知其高深的解释对他来说有如“天书”一般,遂找到我来“不耻下问”,我半玩笑半“揶揄”的点通了他。
忽然想到这类常识对一个电脑老手来说是多么的简单,但每个高手不都是从菜鸟一步步走过来的吗?更何况像我同学这样“还在路上”的菜鸟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这里特书一文,用尽量浅显、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硬盘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于关系,以献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小鸟们。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可以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可以有一个主分区和若干逻辑分区。
(图1为大家最常见硬盘分区类型)
[图1]
主分区
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情况下,我们常说的“C盘”就是硬盘上的主分区。
主分区也可称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
(图2)
[图2]
扩展分区
除去主分区所占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就被认定为扩展分区(也可以这么讲:一块硬盘除去主分区外的容量后,如果对剩下的容量进行了再分区,那么,这个再分区就是扩展分区)。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主分区是主人,而扩展分区是仆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为主从关系。
(图3)
[图3]
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以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
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扩展分区如果不再进行分区了,那么扩展分区就是逻辑分区了。
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在仆人(扩展分区)中进行细分类,分成洗衣服的(逻辑分区D盘)、扫地的(逻辑分区E盘)、做饭的(逻辑分区F盘)等
等。
所以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关系相当于再分类关系。
(图4)
[图4]
最后我们假定扩展分区为字母X,用一个公式来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硬盘=C盘+X)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X=D盘+E盘+F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