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思路_刘建民
- 格式:pdf
- 大小:27.93 KB
- 文档页数:3
高钙血症肾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高钙血症肾病是指高钙血症(血清钙>2).8mmol/L)肾脏器质性损伤和功能变化。
主要表现为小管间质性病变。
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是高钙血症肾病最明显、最早的功能障碍。
一、发病原因高血钙的常见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吸收不良性骨软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嗜铬细胞瘤、恶性肿瘤、钙摄入过多、维生素D、A中毒;维生素D高钙血症、肉芽肿、结节病、结核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等突发性婴儿敏感性增加。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是高血钙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高血钙病例的50例%。
原发性甲亢患者每年约有250/100万。
虽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老年人和妇女。
85%患者为甲状旁腺单一良性腺瘤,其他患者为四个甲状旁腺增生。
癌症在腺体中非常罕见。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生化特征是PTH,1.25(OH)2D3升高及其结果。
PTH刺激破骨细胞消融,减少尿钙排泄,引起高血钙。
PTH增加尿磷排泄和碳酸氢盐排泄,导致高氯中毒,增加尿磷排泄cAMP排泄。
许多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许多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在常规实验室中被发现,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
有症状的患者主要是由高尿钙引起的肾结石;偶尔手骨膜消融和颅骨弥散性骨减少,囊性骨炎;部分患者Ⅱ型肌萎缩引起的肌无力;急性胰腺炎偶尔发生。
原发性甲亢也可作为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之一表现出来。
Ⅱ类型包括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分泌胰岛素或促胃酸激素的胰岛细胞瘤。
Ⅱ类型包括甲亢、甲状腺髓癌和嗜铬细胞瘤。
这两种类型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恶性肿瘤引起的高血钙是高血钙的第二大原因。
癌症患者的高血钙可能与大多数应激症状有关,如恶心、呕吐和精神障碍。
建议通过加强来减少血钙,以改善症状。
有些肿瘤更容易引起高钙血症。
最常见的是肺鳞状细胞癌和乳腺癌。
高钙血症的原因与治疗引言:高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由体内钙离子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引起。
它可能是多种疾病或生理情况的结果,其中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和药物引起的等。
本文将探讨高钙血症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行的治疗方法。
一、高钙血症的常见原因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是一种因为甲状腺过度活跃而导致代谢速率过高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甲状旁腺激素释放增加,通过增加肠道对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重吸收来提高血清钙水平。
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是最常见导致高钙血症的原因之一。
它由于单个或多个异常活跃的甲状旁腺导致血清钙水平升高。
这通常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的存在所致。
3.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可以触发高钙血症,其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
这些肿瘤会释放出一种叫做细胞因子的物质,它们会干扰正常钙离子代谢并导致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
4. 药物引起的高钙血症:某些药物使用也可导致高钙血症,如利尿剂(例如氢氯噻嗪)、锂盐、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和激素替代治疗(如大剂量甾体激素)。
这些药物的使用可以影响肾小管对钙重吸收以及其他与钙代谢相关的机制。
二、治疗高钙血症的方法1. 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果高钙血症是由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那么手术切除异常活跃的甲状旁腺组织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将血清钙水平调整到正常范围,并减少相关症状的发生。
2. 控制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应以抑制肿瘤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切除等不同治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静脉给予液体来提高尿液产量并增加钙排泄。
3. 调整药物使用:如果高钙血症是由药物引起的,医生可能会推荐停用或减少使用该药物。
4. 其他治疗方法:如果无法解决高钙血症的原因或无法控制相关症状,医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血清钙水平。
高钙血症(非常实用)概述高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体内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
高钙血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本文将介绍高钙血症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症状高钙血症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1. 骨骼疼痛:高钙血症可能导致骨骼疼痛,尤其是在骨头压迫性疼痛的区域。
2. 多尿和口渴:由于高钙血症影响肾脏功能,患者可能频繁排尿并感到口渴。
3. 消化系统问题:高钙血症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如恶心、呕吐、便秘等。
4. 精神状态变化: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迷糊等精神状态的变化。
5. 肌肉无力:高钙血症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感。
诊断诊断高钙血症的关键是进行一系列的血液检查。
常用的检查包括:1. 血钙水平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来确定高钙血症是否存在。
2.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血钙水平的重要激素,其检测结果可以帮助确定高钙血症的原因。
3. 尿液分析:尿液中的钙排泄量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功能和钙代谢的重要信息。
治疗治疗高钙血症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水合疗法:通过增加饮水量来促进尿液排钙,从而降低血钙水平。
2. 药物治疗:根据高钙血症的原因,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甲状旁腺功能或抑制肿瘤生长。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来解决问题。
结论高钙血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高钙血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这一疾病。
注:本文为概述性介绍,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高钙血症的原因文章目录*一、高钙血症的简介*二、高钙血症的原因*三、高钙血症的危害*四、高钙血症的高发人群*五、高钙血症的预防方法高钙血症的简介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
由于通常所测定的是总钙,而不是离子钙,因此必须注意影响离子钙的因素。
血清白蛋白浓度是临床上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白蛋白是血循环中主要的钙结合蛋白。
在血清白蛋白严重降低的情况下(如在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的血清总钙浓度实际上代表着异常增高的离子钙浓度。
PH值也会影响血清钙和蛋白质的结合。
碱中毒会降低离子钙的浓度,而酸中毒会增加离子钙的浓度。
当进入细胞外液(肠骨)的钙超过排出的钙(肠和肾)且血钙浓度高于2.75mmol/l时,就会发生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原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散发性和遗传性。
前者包括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增生、腺瘤和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维生素d长期缺乏),少数为分泌pth或pth相关肽(pthrp)的肿瘤。
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钙受体(casr)基因发生突变而使钙受体失活,使pth分泌阈值下降。
表现有轻度高血钙、低血镁、高氯性酸中毒。
锂盐中毒:在血钙增加后,锂会增加PTH分泌的钙设定值第1页PTH分泌持续,可能伴有甲状旁腺增生和腺瘤形成。
维生素D中毒:在治疗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肾性骨营养不良时,过量的维生素D会增加肠道钙吸收,导致高钙血症。
一般情况下病情轻微,无症状,停药后可恢复。
高钙血症的危害对神经肌肉的影响:高钙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乏力、表情淡漠、腱反射减弱,严重病人可出现精神障碍、木僵和昏迷。
对心肌的影响:Ca2+对心肌细胞内Na+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效应。
高钙血症时,膜屏障增加,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降低。
钙离子内流的加速缩短了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加速了复极。
心电图显示Q-T间期缩短和房室传导阻滞。
高钙血症成人血清蛋白正常时,血清钙正常值为2.25-2.75mmol/L,多次超过2.75mmol/L即为高钙血症。
一、病因根据甲状旁腺功能是否紊乱分为两大类,即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和非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
(一)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旁亢)因甲状旁腺增生、腺瘤或腺癌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导致高钙血症。
2.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低血钙或高血磷(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维生素D缺乏)刺激甲状旁腺过度分泌,最终形成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自主性PTH分泌使血钙升高。
3.家族性低尿钙高钙血症少见,为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钙受体(CaR)基因发生失活性突变致PTH分泌阈值下调,在正常[Ca2+]浓度条件下即可刺激PTH分泌。
表现为轻度高血钙、低血磷、高血镁、轻度高氯性酸中毒。
4.锂盐中毒长期用锂盐治疗躁狂抑郁症可引起高钙血症,多数在停用锂制剂后恢复正常。
(二)非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1.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伴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仅次于甲旁亢,在骨转移性肿瘤中约为70%,血液系统肿瘤约20%,无转移性肿瘤10%。
发生机制是一方面肿瘤细胞直接溶解骨质,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释放体液性或局部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使血钙升高。
一般与下列体液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①PTH/PTH相关肽(PTHrP) :PTHrP的N 端13个氨基酸与PTH有70%同源,可与PTH受体结合,发挥PTH样作用。
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肾癌及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等均能产生此类物质,极少数肿瘤亦可合成PTH。
②肿瘤相关因子:肿瘤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6、TGFα、TNF、PGE等,这些细胞因子均能促进骨吸收。
③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steoclast activating factor, OAF):肿瘤细胞可直接产生OAF或通过分泌上述肿瘤相关因子刺激成骨细胞分泌OAF,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活化。
一份报告,三处疑点,你能解释吗?杨佳锦刘蕾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科案例经过某日夜班,一份高钙的生化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如下图(图1)。
图1生化检验报告单除了少见的高钙血症(TIH)以外,还能发现一些其它不同寻常的现象。
如CK不高,但CK-MB比例却非常高,尿素和尿酸高但肌酐不高。
作为一名合格的检验者,面对任何一份有疑点的报告,都要学会结合临床实际去分析,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
患者诊断为肺占位性病变,那这样的结果跟它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案例分析首先还是要从最明显的高钙说起,根据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高低可将TIH分为PTH依赖型和非PTH依赖型。
前者常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分泌过多,促进溶骨,升高血钙;后者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01恶性肿瘤约20%肿瘤患者晚期可发生肿瘤骨转移,直接破坏骨组织,释放血钙。
此外,有些肿瘤可以产生甲状旁腺素样物质、前列腺素E、维生素D样固醇及破骨细胞活化因子,使骨组织发生吸收而释放钙。
0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素增多,骨转换速度增快,骨组织吸收也相应增加。
03肾功能衰竭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钙无法随尿排出而沉积在软组织中,这时,低钙血症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加可产生骨吸收,从而导致高钙血症。
在多尿期,沉积在软组织中的钙一下子动员出来,可发生高钙血症。
04肢端肥大症为垂体功能亢进的一种,有肠道钙吸收增加,也可发生高钙血症。
05维生素D或其他代谢产物服用过多。
06噻嗪类利尿药可使体液排出过多引起低血容量,使肾小管内钙再吸收增加,尿钙排出减少,导致高钙血症。
在这些病因当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最为常见,占90%以上。
结合其诊断,提示这可能就是一个由肺癌引起癌性高钙血症。
那肺癌能解释其它的异常表现吗?之所以会在工作中遇到CM-MB比例异常升高,甚至CK-MB与总CK出现倒置的情况,跟CK-MB检测方法学的局限性有关。
CK由M亚基和B亚基组成,正常人血清中CK包括CK-MB (<5%)、CK-MM(94%-96%)和CK-BB。
高钙血症护理查房的重点讲解
1. 了解高钙血症的定义和病因
- 高钙血症是指血钙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 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维生素D中毒等。
2. 掌握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 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骨骼症状(骨痛、骨折)、消化
系统症状(恶心、呕吐、便秘)、泌尿系统症状(多尿、夜尿增多)、神经系统症状(淡漠、昏迷)等。
- 并发症包括:肾结石、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精神症状等。
3. 高钙血症的护理管理要点
-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输液,促进钙的排除。
-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
- 疼痛管理: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骨痛等疼痛症状。
- 饮食控制:限制高钙食物的摄入,增加低钙食物的摄入。
-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4. 高钙血症护理查房的注意事项
-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
-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钙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 教育患者及家属:提供关于高钙血症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以上是高钙血症护理查房的重点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钙血症的诊断标准高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高钙血症是指血清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骨骼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钙血症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呕吐、便秘、多尿、口渴、肌肉酸痛、精神异常等。
严重的高钙血症可导致昏迷、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高钙血症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钙浓度,血清钙浓度是诊断高钙血症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血清钙浓度范围为2.1-2.6mmol/L,超过此范围可诊断为高钙血症。
2.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高钙血症患者的血清PTH浓度通常较低,但也有部分患者伴有高PTH浓度。
因此,血清PTH浓度的测定有助于确定高钙血症的病因。
3. 尿钙排泄量,尿钙排泄量的增加是高钙血症的典型表现之一,尿钙排泄量超过300mg/24h可诊断为高钙血症。
4. 血清磷浓度,高钙血症患者的血清磷浓度通常较低,但也有部分患者伴有高磷血症。
因此,血清磷浓度的测定有助于确定高钙血症的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高钙血症的病因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骨骼疾病、恶性肿瘤等引起的高钙血症的病变,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高钙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医生在诊断高钙血症时应当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诊断高钙血症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贡献。
JDiagnConceptsPract2006,Vol.5,No.6·专家论坛·高钙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思路刘建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200025)关键词: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图分类号:R582.1;R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870(2006)06-0474-03随着全自动生化检测的广泛应用,高钙血症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有些患者甚至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由于高钙血症病因众多,治疗方法和预后各不相同,因此迅速而准确地找出病因是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正常血钙浓度及其调节骨骼系统储存着全身98%的钙,另2%在血液中循环,其中一半是游离状态的离子钙,发挥着生理效应,其余的则与白蛋白、球蛋白等无机分子结合成为结合钙。
显然,低白蛋白血症会影响血清总钙的测定结果。
可通过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血清总钙:校正后的血清钙(mmol/L)=[40g/L(血清白蛋白)]×0.02+测得血清钙(mmol/L)。
需注意的是这仅仅是根据血清白蛋白的校正结果,如有条件可检测离子钙。
正常血清钙为2~2.5mmol/L,正常离子钙为1~1.4mmol/L。
血清钙受甲状旁腺激素(PTH)、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和降钙素的共同调节。
血清钙下降时,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PTH,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增加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泄,并促进肾脏生成1,25(OH)2D3,从而升高血钙。
降钙素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可迅速抑制骨吸收,降低血清钙。
维生素D先后经肝脏和肾脏的羟化,成为1,25(OH)2D3,刺激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骨吸收,升高血钙。
此外,由实质性肿瘤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也会造成高钙血症。
血清钙超过3.5mmol/L时为高钙危象。
高血钙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言,当患者血清钙在2.6~3.0mmol/L时常无症状,但超过此范围便会有明显的多系统症状。
一、肠道高血钙可引起厌食、胃肠道蠕动减弱、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全身软弱无力、反射迟钝、吞咽困难等。
高血钙刺激胃黏膜,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增高,患者常有消化性溃疡。
在高血钙刺激下,胰管内钙盐沉积,引起阻塞,可导致胰腺炎。
二、泌尿系统由于PTH分泌过多,骨质脱钙,血钙增高,肾小球对钙的滤过增加,即使PTH促进肾小管中钙的重吸收,尿钙仍增多。
同时PTH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尿磷排出也增多。
高水平的尿钙、磷易形成尿路结石或肾实质钙盐沉着。
本病所致尿路结石的特点是双侧性和多发性,表现为肾绞痛、血尿或继发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
三、骨骼系统早期仅有疼痛,局部压痛,长期患病可出现椎体压缩、骨骼畸形,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过高的PTH会引起纤维囊性骨炎,远端指骨骨膜下吸收,锁骨远端变细,颅骨斑点样脱钙,牙槽骨吸收及骨囊肿和棕色瘤等。
骨密度测定往往显示皮质骨骨密度下降,而松质骨一般正常。
患者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一般均升高。
四、神经肌肉系统高血清钙可引起乏力、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忧郁和精神疾病等症状。
五、心血管系统高血钙在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血管钙化、QT间期缩短等。
高血清钙的鉴别诊断高血清钙最常见的原因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肿瘤性高钙血症、维生素D中毒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前两者占高钙血症的474··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卷第6期90%以上;其他病因包括用药、内分泌疾病和一些遗传性疾病[1,2]。
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0~60岁最多见,儿童患此病多为遗传性内分泌病变,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Ⅰ型或Ⅱ型。
男女比例为1∶3。
病变以单个良性甲状旁腺腺瘤居多(>80%),增生所致者占15%~20%,甲状旁腺癌<1%,甲状旁腺多发性腺瘤、囊肿及PTH异位分泌引起的更为罕见。
大多PHPT患者的病程缓慢。
西方国家近年的资料显示,无症状轻度高钙血症者越来越多,患者血钙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0.25mmol/L。
而国内患者,特别是PHPT患者就诊时往往表现为较严重的高钙血症及其相应症状。
PHPT患者的血清钙升高、血清磷降低,血PTH升高,24h尿钙正常或升高。
定位诊断方法有B超、CT,特别是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扫描,其灵敏度高达90%。
90%的甲状旁腺位于颈部的正常位置,但也可异位于咽后、食管后、食管旁、气管-食管沟、甲状腺内、颈动脉鞘、胸腺、心包内。
因此,在进行定位诊断时除颈部外,还应注意胸部,以发现位于纵隔内的肿瘤。
慢性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肾脏1α羟化酶活性降低,25-OH-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减少,使钙吸收减少。
此外这类患者还多存在高磷血症,一方面造成低血钙,另一方面又持续刺激甲状旁腺。
约90%的肾功能衰竭者都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随病情发展,甲状旁腺过度活跃,会形成自主性腺瘤,最终造成高血钙,形成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二、维生素D中毒当怀疑有维生素D中毒时,需检测血25(OH)D3。
霍奇金淋巴瘤、结核病、结节病等患者25(OH)D3向1,25(OH)2D3转化增加,造成维生素D相关性高钙血症。
这类患者的血PTH一般降低。
三、肿瘤性高钙血症[3]肿瘤性高钙血症患者血PTH也降低,其高钙血症由肿瘤细胞所分泌的PTHrP引起,后者的受体结合域氨基酸序列与PTH相同,能结合PTH受体。
大量骨溶解也是造成高钙血症的原因之一。
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白介素(IL)-1、IL-6、IL-11或肿瘤坏死因子等也上升。
这类高钙血症并非一定伴有骨转移,病变以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乳腺癌及肺、食管、皮肤、肾脏、胰腺、肝脏、结肠或卵巢癌多见。
四、用药噻嗪类利尿剂会增加肾脏对钙的重吸收,造成轻度高钙血症,停药后一般能好转。
大量服用含钙抑酸剂也会造成高钙血症、碱中毒和肾功能减退,如乳碱综合征,同时存在的碱中毒和高尿钙会造成肾实质钙化和小管损害,引发高血钙。
锂制剂会升高PTH的调定点,机体需要更高的血清钙才能抑制PTH分泌,也是高钙血症的原因。
大剂量维生素A会增加骨吸收,升高血钙。
五、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造成高钙血症,因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对骨骼有直接作用,可加快骨转换,增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且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更为显著,使骨吸收增加,血钙升高。
MENⅠ型包括甲状旁腺肿瘤、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垂体肿瘤等。
约85%MENⅠ型患者存在甲状旁腺腺瘤,35%~50%有胃泌素瘤、胰岛素瘤等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25%有垂体泌乳素瘤。
MENⅡa型主要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瘤。
约70%MENⅡa患者在70岁前有PHPT,但血清钙往往仅轻度升高。
六、家族性低尿钙性高血清钙家族性低尿钙性高血清钙(FH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由钙感受受体基因灭活性突变引起。
患者血钙升高,24h尿钙正常或降低,一般多无高血钙的临床表现。
由于患者血PTH正常或轻度上升,常被误诊为PHPT。
24h尿钙测定是有用的鉴别方法。
FHH患者尿钙降低,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尿钙升高或正常。
需说明的是,仍有10%的FHH患者无法通过24h尿钙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鉴别。
当临床疑诊本病时,应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筛查。
由于轻型患者即使切除甲状旁腺,高钙血症仍然存在,因此不宜采取手术方法。
但纯合子突变患者可能从小就有严重的高钙血症,对这类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七、新生儿重症PHPT是一种严重的PHPT,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钙感受受体基因的纯合性突变是其发病机制。
患儿甲状旁腺均明显增大,血清PTH和血清钙极高(超过4mmol/L),有生命危险,需手术治疗。
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颌骨肿瘤综合征该病属罕见病,致病基因定位于1q24,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该病的特征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75··JDiagnConceptsPract2006,Vol.5,No.6颌骨肿瘤、肾囊肿、Wilm瘤等。
80%患者在40岁时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0%为甲状旁腺癌。
开始时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仅为一个甲状旁腺肿瘤,但也可同时或逐步出现多个肿瘤。
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思路当临床上遇到高血清钙患者时,首先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因和用药,特别是有无自行购买服用各种含钙制剂,如有,则在停服钙剂后复查血清钙[4,5]。
检测血电解质的同时,应测定血PTH和24h尿电解质和肾功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等。
若血PTH升高或正常,而尿钙也升高,就应考虑原发性或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若尿钙低于正常,则考虑家族性低尿钙性高血清钙。
如患者血PTH降低,有条件者可测PTHrP,从病因上首先考虑实质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等。
血常规、血沉和血清蛋白电泳,及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示和发现肿瘤。
如无肿瘤依据,则应考虑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并进行相应的激素测定。
[参考文献][1]AriyanCE,SosaJA.Assessmentand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bnormalcalcium[J].CritCareMed,2004,32(4Suppl):S146-S154.[2]MarxST.Hyperparathyroidandhypoparathyroiddisor-ders[J].NEnglJMed,2000,343(25):1863-1875.[3]StewartAF.Clinicalpractice.Hypercalcemiaassociatedwithcancer[J].NEnglJMed,2005,352(4):373-379.[4]CarrollMF,SchadeDS.Apracticalapproachtohyper-calcemia[J].AmFamPhysician,2003,67(9):1959-1966.[5]RalstonSH,ColemanR,FraserWD,etal.Medicalmanagementofhypercalcemia[J].CalcifTissueInt,2004,74(1):1-11.(收稿日期:2006-10-19)《癌症》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
月刊,大16开,112页,随文插放彩图、印刷精美。
国内外公开发行。
目前,《癌症》具有如下优势及特色:一、确立了其在国内的核心地位,目前是:①中文核心期刊;②中国科技核心期刊;③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④中国肿瘤学核心期刊。
二、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目前主要有:①被美国权威数据库MEDLINE收录;②被“中国科技精品数据库”收录;③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④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⑤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⑥被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⑦被《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⑧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