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昌城市地图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7.42 MB
- 文档页数:282
收稿日期:2016-09-30;修订日期:2016-11-21作者简介:吴 琼(1991-),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人文地理。
第34卷 第6期2016年12月江 西 科 学JIANGXI SCIENCEVol.34No.6Dec.2016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6.06.017基于GIS 的南昌市地名景观统计与空间分布吴 琼袁周林图(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30013,南昌)摘要: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不仅可揭示区域的地名文脉,反映区域的历史文化,而且可揭示地区的功能分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以南昌市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GIS 技术、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方法,按照地名的类型进行分类,对该市的地名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的地名稠密度与人口分布的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东部和南部自然景观类地名分布较少,这与南昌市的自然地貌特征一致;中部以及下属各个县政府所在地为文化景观类地名集中区。
关键词:南昌市;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79(2016)06-809-05Statistic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ce NamesLandscape for Nanchang City Base on GISWU Qiong,ZHOU Lintu(School of Earth Science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330013,Nanchang,PRC)Abstract :As a kind of cultural landscape names,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culture of place names,it can not only reveal the names of the regional context,reflect the reg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but also can reveal the functional zoning of the area.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human geography perspec⁃tive,the research object in Nanchang City names,using GIS technology,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the analysis method,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names of the types is analyzed by the city of Nanchang around the name:names of density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ens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landscape names l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landscape and the city of Nanchang was consistent;central and subordinate the location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located i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lass name concentration area.Key words :Nanchang city;landscape of place names;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0 引言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地名文化是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调研报告南昌南昌市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南昌市位于中国江西省的中部,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心位置,是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该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南昌市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以及居民生活状况。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用了以下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南昌市发展、旅游资源和居民生活状况的问卷,并在南昌市的不同区域进行了调查。
2. 现场观察:我们参观了南昌市的一些标志性景点和居民居住区,以观察和了解当地的现状。
3. 网络调查:我们在互联网上对南昌市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三、南昌市的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经济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南昌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政府支持:南昌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并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3. 人才引进:南昌市近年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南昌市的旅游资源1. 历史文化遗迹:南昌市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遗迹,如八一起义纪念馆、洪都古街等。
2. 自然景观:南昌市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秋水广场、滕王阁、星子县天池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 特色文化:南昌市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如南昌起义、南昌八一起义等,这些特色文化对于吸引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五、居民生活状况1. 教育:南昌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
居民对教育资源的满意度较高。
2. 医疗保障:南昌市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居民能够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3. 交通便利:南昌市交通便利,公交线路覆盖面广,同时有高铁和机场,方便人们的出行。
4. 生态环境:南昌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拥有一些城市公园和绿道,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南昌市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居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南昌变化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中部地区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昌市发生了许多变化。
为了了解南昌变化的情况,本次调研对南昌市的人口、经济、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调查。
二、人口变化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南昌市的人口数量在过去十年间呈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
其中,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明显。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昌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经济变化南昌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速度。
传统产业逐渐减少,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这些变化带来了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等积极影响。
四、城市规划变化为了应对快速的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南昌市进行了相应的城市规划调整。
目前,南昌市的建筑物高度、道路规划等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
城市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市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
五、社会变化南昌市的社会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城市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娱乐、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六、环境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南昌市的环境变化也不可忽视。
城市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空气质量下降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七、总结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南昌市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也要注意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希望南昌市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南昌市中心城区空间使用特征评价□ 徐见微,邹源飞,钱天乐,梁 燕[摘 要]文章将百度热力时空数据应用到南昌市中心城区空间使用特征评价的研究中,首先通过百度热力时空数据研究人口集聚区域分级面积变化情况、人口集聚区域的空间位置变化情况及人口分布的重心变化情况,得到人口在中心城区集聚的空间位置与变化规律;其次基于人口活动规律对中心城区的职住与游住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心城区现状中心体系及空间活力进行评价。
百度热力时空数据是对传统城市空间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为城市空间的使用特征评价提供了时实、全面、客观的视角。
[关键词]百度热力时空数据;城市空间使用特征;南昌市[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8-0120-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 徐见微,邹源飞,钱天乐,等.南昌市中心城区空间使用特征评价[J].规划师,2018(8):120-125.Evaluation Of Downtow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chang/Xu Jianwei, Zou Yuanfei, Qian Tianle, Liang Y an[Abstract]The assess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ce use by Baidu’s thermal space-time data has brought anunprecedented new perspective. In Nanchang downtown area, for example, firstly Baidu’s thermal time-space data is used to studythe change in the grading area of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the change in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change i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population to obtain its rules. Then the employment-residence structur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rules. Finally, it evaluat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entral city system and its spatial vitality.[Key words] Baidu thermal time-space data, Urban space use characteristics, Nanchang city0引言传统的城市空间使用特征评价依赖于地形数据、统计数据,以及现状踏勘、问卷访谈等手段,存在单一静态、时间滞后、耗时费力和有失偏颇等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内部空间使用特征更加多元复杂,传统调研手段的局限性愈加显著。
南昌市城市规划区各土地级别分布商业用地级别分布一级地:大致范围是北至江西省第一人民医院、江西化纤厂、贤士湖一线;南抵南昌油泵厂、江西拖拉机厂南昌耐火材料厂附近,东起南昌西车站、江西广播电视中心、南昌火车站;西邻抚河.二级地:位于一级的外围。
主要分布在东湖区省委办公楼、省监狱管理局、二七北路,西湖区的洪都中大道以西。
三级地:位于二级的外围。
主要分布在东湖区的滨江宾馆、青山南路、洪都北大道,西湖区的上海路,青云谱区的南昌大众印刷厂、洪都南大道、何坊西路以北,桃花镇的青云水厂、建设西路、沿江中大道以东,红谷滩区的中心区。
四级地:位于三级的外围.主要分布在东湖区的聆江花园、青山支路、青山北路、湖滨西路,青山湖区南昌大学、青山湖南大道、创业路至高新大道南段,青云谱区的蒋村、洪都中学、新溪桥西一路、省火电建设公司、江铃东一路、江铃西一路,桃花镇黄家舍、朝阳北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红谷滩区的丰和大道丰和立交桥北段以东、二十六中、市委市政府办公楼。
五级地:位于四级的外围.主要分布在高新区的富有大堤以南、民营大道、城东二路、京东大道南段、艾溪湖以西,青云谱区的墅溪胡村、江西服装学院、南昌保险学校、武警江西总队医院,红谷滩区的学府大道、东方家园、卫东、达尔曼公司、省水利学校,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国际汽车城、江西客车厂、南昌航天现代科教仪器厂。
六级地:位于五级的外围。
主要分布在高新区的民营大道、高新大道、京东大道南段,青山湖区的昌东大道中段、南塘熊杨村、南昌钢铁厂、闵家,青云谱区的卢村、上杨村、江西省第一测绘院、南隔墙西段、青云谱路,南昌县的省农业干部学校、澄湖东路、博物馆,桃花镇的象湖水产厂、宋家,红角洲区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前湖大道东段、十九中,红谷滩区的昌九高速公路以东,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球公园、麦庐大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双港西大街、江西财大、双港东大街、华东交大、太子庙、沙里邓家、江西省城建技校、江西富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南昌市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南昌市位于江西省偏北部,赣江、抚河流过南昌市区,并临靠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并且还是京九线唯一一个省会城市。
东与南昌县、进贤县毗邻,西与新建县、安义县交界,北距九江市170公里,东离鹰潭市160公里。
2、气候南昌市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年降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地形地貌南昌市靠近赣江和鄱阳湖,地形以河流的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有青山湖、贤士湖、艾溪湖等。
由此可见,南昌市的自然区位条件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南昌市和九江市依靠鄱阳湖优越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城市的发展很早就开始了。
二、南昌市的空间扩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考古学家南昌市安义县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古城墙,城市最早的雏形就是在那时期开始发展过来。
商周时期,青云谱和艾溪湖附近的城属于扬州之城。
到了秦汉时期,南昌属于九江郡,刘邦的大将灌婴以南昌作为根据地,古称为“灌婴城”,南昌城开始设市。
唐朝的时候,南昌以叠山路(东西走向)和象山路(南北走向)为主干道发展,当时的城镇的面积仅为6平方公里,并在赣江边修建了滕王阁。
宋朝的南昌不断扩张,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是古代最鼎盛的时候。
到了明清时期,南昌城门七座,并修建富大有堤,以叠山路和现在的八一大道为主干道发展。
2、近代南昌的扩张1905年南昌修建了的第一条铁路九江—南昌,南昌的格局开始沿着铁路线不断扩张,1937年在八一桥位置修架了第一座跨江大桥,南昌开始慢慢向昌北发展,基本形成现在城市格局。
3、现代南昌的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南昌在城北青山路设立了城北工业区,但是当时的工业水平也是比较低。
90年代南昌先后建立了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南工业园和昌东工业园。
到了21世纪初,南昌开始快速地跨江发展,并且市区的重心开始慢慢往红谷滩发展,市政府迁到红谷滩。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报告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城乡规划2班吴丹135100302017/6/23该市土地利用分别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未利用用地这六大类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一)南昌市地理位置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29°11'之间。
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
(二)南昌市地形地貌南昌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积达2204.37㎞²,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
全境以平原为主,占35.8%,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三)南昌市的水文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市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
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南昌市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南昌市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
2017年南昌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一、城市基本状况(一)区域状况南昌现辖三县(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六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临空经济区、赣江新区)、两个省级开发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
2017年,南昌四大主城区(西湖区、东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主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速老城复兴。
各区路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南昌地铁2号线开通红谷滩新区地铁大厦至南昌万达城路段,大大缩短人们出行游玩的时间,并推动九龙湖片区的楼市和经济的发展。
当然,2017年较为火热的区域当属赣江新区,该区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
2017年1至6月,赣江新区GDP达283.97亿元,增速达9.5%,在18个国家级新区(不含雄安新区)中排第8位,比上年前移4个位次,呈现出乘势而上的发展态势。
9月,省住建厅出台20条措施促赣江新区发展,赋予新区更大发展自主权,将赣江新区作为设区市计划单列,鼓励并支持城乡建设方面的改革在新区先行先试,支持赣江新区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工程等。
儒乐湖新城规划建设及周边整治工程、健康文旅产业园两个重点项目都已动工,周边整治工程已施工半年,儒乐湖公园也在有条不稳的推进施工中。
今年的楼市调控高频,除了“五限”外,近期在租售并举的政策引导下,南昌市国土资源局上线一宗位于赣江新区内带有“租售并举”性质的商住用地,这是南昌第一次出现“租售并举”形式的建设用地。
(二)经济状况2017年南昌市财政收入继续领跑,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1-11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43.79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
其中,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82亿元,增长2.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两项收入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截止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234.46亿元,比年初增长6.3个百分点,增速与1-10月持平;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194.11亿元,比年初增长17.1个百分点,高于1-10月0.7个百分点。
南昌地理环境探究报告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调查南昌市地处XX省中部偏北、XX、XX河下游冲积平原,滨临XX湖。
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京九铁路经过的唯一省会城市,XX河流经市区XX湖可达我国黄金水道长江,航空运输发展迅速,有多条空中航线通向各地。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
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城占29.8%,岗地、低丘占34.4%。
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
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XX主峰XXX,海拔841.4米。
地形地貌南昌地区地处XX抚河XX,东北滨临XX湖。
地势总体西北高、南东低,依次发育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呈现层状地貌特征。
以XX为界,XX西北部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岗地,XX以东为河流侵蚀堆积平原,河湖港汉纷布,辫状水系发育。
1、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分布于西北部的梅岭一带,星北东向展布,海拔一般为标高300-500米,梅岭主峰海拔标高为841.4米,树木葱翠,风光旖旎为南昌市自然风景区。
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
由于受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地势起伏,沟谷纵横,沟谷切割深度200-500米。
2、风化剥蚀岗地位于图区西北部的新建县、乐化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南昌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
主要由残坡积红土、上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和前震旦系千枚岩、板岩组成。
岗顶标高30-50米,相对高程5-10米。
地面坡度5-10度,局部为15-20度,放射状小冲沟发育,沟谷宽而短。
3、侵蚀堆积平原地形分布于XX以东的广大地区,由全新统、中上更新统冲积层组,地势平坦。
区内发育有漫滩、1级堆积阶地和I级堆积阶地。
II级阶地:分布于XX、XXX、XXX、XXX等地。
呈南北向垄岗状分布,主要由上更新统下段和中更新冲积层组成,阶面宽约1-4公里,地面标高30-54米,相对比高5-10米。
南昌区位分析1、青山湖区青山湖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青山湖畔。
全区呈城乡合一的格局。
青山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区的中部,境内地形开阔平坦,相对高差小,属赣抚河流冲积平积平原地貌。
海拔高度一般在18—30米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冬季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
青山湖区位于英雄城南昌的城东, 经济实力雄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全市前茅,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市、区)”,“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全省工业崛起十强县(市、区)”,“全省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市、区)”、全省和全市“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县区党政领导班子”等市级以上荣誉210多个,是南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区位最优、成本最低、环境最好、发展最快的城区。
2、湾里区湾里区位于南昌西郊,距市中央18千米。
东南邻新建县,西毗安义县,北接永修县,属南昌市近郊,距市中心18公里。
占有省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地理优势,国土面积25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丰富,年平均气温14.5℃-17.6℃。
湾里区地处南昌城西北部的西山山脉中段。
主要河流有锦江、赣江尾闾和修水支流潦河。
属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雨量充沛,日照丰硕,年降水量1700毫米,年均匀气温14.5℃-17.6℃。
古“豫章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天宁古寺,洗药湖避暑山庄等。
3、东湖区东湖区地处南昌市东北部,区划调整后的东湖行政区域呈不规则扇面,东以北京西路与洪都大道的交会点、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线、青山北路、青山湖闸与富大有堤交会点为界;南以北京西路、八一广场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桥、中山西路为界;西、北均以赣江南航道中心线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