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
- 格式:doc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22
诗人典故l. 锦囊贮诗中唐诗人李贺,其人纤瘦,但作诗异常刻苦,常清晨骑弱马,一小奴背破锦囊相随,边行边吟,每得佳句,即写下投于囊中。
日暮归家后,取出诗句,构成全篇。
除有重大事故外,日日如此。
其母使婢女检讨锦囊,见所书诗句甚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后人称好诗为“锦囊佳句”者本此。
2. 酒脯祭诗中唐诗人贾岛,一生仕途失意,穷愁潦倒。
其为诗以苦吟闻名,致力于锤炼而归于平淡,其用意在于矫正当时浮艳的诗风。
贾岛对平生所作异常珍惜,每年除夕,必将一年中所作诗。
置于几案之上、以酒肉为祭,焚香再拜,口中念词祝祷。
祭毕痛饮,长歌而度岁。
3. 斗酒学士初唐诗人王绩、隋大业间举孝廉。
唐朝建国后,王绩应高祖征召,待诏于门下省。
旧例、待诏每日由官府供酒三升;王绩性嗜酒,语其弟王静曰:“待诏虽俸薄,但三升好酒可恋。
”侍中陈叔达得悉后,破例将王绩的酒增为每日一斗。
王绩遂得“斗酒学士”之称。
4. 梅妻鹤子北宋诗人林逋,为诗风格淡远,其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传诵人口的名句。
他不趋荣利,终身未仕。
初放浪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的孤山,二十多年足不及城市。
死后赐谥和靖先生。
终身未婚娶,终日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后遂以“梅妻鹤子”为隐者清心寡欲的象征。
5. 人面桃花唐代的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花木丛萃,寂无人声。
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
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讨,惟见门院如故,户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代诗文中因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避逅一女子,后来不复再见的怅惘心情。
6. 奉旨填词宋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
擅作慢词长调,每为教坊乐伎所传唱,当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谣。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八位文学大家,他们各自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八位文学大家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介绍唐代的四大家。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老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以豪放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慷慨豪放著称,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接下来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著称,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再者是王维,字摩诘,号鸿渐,被誉为“山水诗宗”。
他的诗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著称,代表作有《鸟鸣涧》、《鹿柴》等。
最后是孟浩然,字东篱,号浩然先生,被誉为“田园诗人”。
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著称,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宋代的四大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被誉为“苏子”。
他的诗作以豪放率真、清新隽永著称,代表作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赤壁赋》等。
接着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被誉为“辛文公”。
他的诗作以豪放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激昂慷慨,慷慨豪放著称,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然后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被誉为“欧阳文忠”。
他的诗作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著称,代表作有《蝶恋花·春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最后是文天祥,字伯英,号笃实,被誉为“文学宗师”。
他的诗作以豪放率真、清新隽永著称,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着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朴质自然,对促进五律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有《王子安集》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性格豪放旷达,喜欢喝醉了酒以后挥笔写诗,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善于描写塞外风光和征战生活。
他的七绝《凉州词》与五绝《登鹳雀楼》都是唐诗和中国诗史上的绝唱。
王昌龄(约698—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年间进士。
因担任过江宁丞和龙标尉的职位,后人也称他为“王江宁”或“王龙标”。
善于写七言绝句,被人称作“七绝圣手”。
有《王昌龄集》。
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
天宝年间进士,曾任检校祠部员外郎。
他的诗以写景居多,风格清丽,朴实自然。
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十首,以这首《枫桥夜泊》最为有名。
有《张祠部诗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官至吏部尚书。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诗风奇崛雄伟,对宋代诗歌影响很大。
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他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重要人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
后官至太子宾客。
他的诗歌在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古代诗词中十大著名隐士典故】古代诗词中的十大隐士典故五柳先生陶潜这个典故出自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就成了高人逸士的代名词。
诗词中“五柳先生”除经常借指高人逸士外,“五柳”也成为高人逸士隐居之地的代称。
变体用“五柳”、“先生柳”。
唐、王维《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五湖客范蠡五湖,说法不一。
一说,指胥湖、蠡湖、洮湖、湖和太湖;又一说,指湖、洮湖、射湖、贵湖和太湖。
郦道元以长荡湖、射湖、菱湖、湖、太湖为五湖。
各湖都在太湖附近。
“五湖客”指春秋时范蠡。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竞灭吴,报会稽之耻。
……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又,《国语·越语》载,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亦有相似记载。
又,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平吴之后,取西子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古代诗人常引用这个典故表示功成名就之后,便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个典故的变体较多,如“五湖倦客”、“五湖扁舟”、“五湖归去”、“五湖烟水”等;上下文中有“范蠡”、“陶朱”、“鸱夷子”等(后二者为范蠡别名)以资识别。
唐、李白《古风十五首》之十八:何如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高卧东山谢安《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字安石,“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屡违朝旨,高卧东山。
”“高卧东山”或“东山”与其他词搭配,构成典故,如“东山岁晚”、“东山风月”等。
这个典故表现游憩山水,淡泊仕进的生活情趣,常作为赞颂位尊爵显的官吏的比喻之词;有时,作者也用来披露自己的心情。
宋、辛弃疾《念奴娇·岁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衣筝曲。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1.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其《离骚》等作品著名,开创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2.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飘逸、豪放,富有想象力。
3.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深沉、内敛,反映社会现实。
4. 白居易: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通俗易懂。
5. 王维: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佛”,其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6. 杜牧:唐代诗人,以咏史诗和妇女诗著名,其诗歌锋利、深沉。
7. 李商隐:唐代诗人,以爱情诗和咏史诗著名,其诗歌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8. 刘禹锡:唐代诗人,风格独特,善于以民歌体裁写诗。
9. 孟浩然: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名,其诗歌清新自然。
10. 王昌龄: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著名,被誉为“七绝圣手”。
11. 高适: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名,其诗歌豪放、激昂。
12. 岑参:唐代诗人,也是边塞诗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富有奇情逸兴。
13. 苏轼: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以其词和散文著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14. 辛弃疾:宋代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词慷慨激昂、情感深沉。
15. 陆游:宋代诗人,以诗歌表达爱国主义情怀。
16. 杨万里: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诗著名,其诗歌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17. 范成大:宋代诗人,以田园诗著名,其诗歌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18. 文天祥:宋代诗人、民族英雄,以诗歌表达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以上仅是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的部分代表人物,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诗人如李清照、黄庭坚等也有着卓越的文学成就。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阅文学史相关书籍或文献。
中国历朝历代著名诗人大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店铺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点击查看代表诗词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介绍及代表作】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介绍及代表作】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介绍及代表作】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介绍及代表作】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介绍及代表作】8、刘桢(?—217),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介绍及代表作】9、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初中所有古代诗人的朝代不知道大家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他的作者?他们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代诗人的朝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古代诗人的朝代(一)唐朝(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白(720xx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简介按出生先后顺序整理,清晰明了,方便记忆。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P取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修订《春秋》。
他的学生将其言行记录在《论语》中。
《论语》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2.孟子(约前372 —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刍B (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3.吕不韦(?一前235):战国末年秦国相国,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4.屈原(约前340 —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天问》《九歌》。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5.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主要作品为《史记》,全书130篇。
6.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死后被他的儿子追尊为魏武帝。
他的诗歌有《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等篇,诗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的苦难生活。
7.曹植(192-232):字子建。
曹操子。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三国魏诗人。
主要代表作为《七步诗》《洛神赋》等,原有集,己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8. 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洱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按朝代排列古代诗人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按朝代排列古代诗人,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按朝代排列古代诗人篇1虞世南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1]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
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
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
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
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2] ,配葬昭陵。
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3]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
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四明丛书》。
按朝代排列古代诗人篇2上官仪编辑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
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与诗人有关的典故
1.李白醉酒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喜欢喝酒,传说中他曾经在酒醉后捉月而溺,成为千古佳话。
李白的许多诗作都是在醉酒中完成,他在酒醉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2.杜甫夜读
杜甫是唐代另一位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生活贫困,但他的诗歌却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传说中,杜甫曾在夜晚秉烛夜读,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诗篇。
他的夜读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3.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登鹳雀楼》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篇。
据传,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被楼上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4.白居易写《琵琶行》
白居易是唐代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琵琶行》是一首描写音乐的经典诗篇。
据传,白居易在听到一位琵琶手的演奏后,被其美妙的音乐所感动,便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诗描绘了音乐的美丽和演奏者的技艺,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范仲淹苏轼李白张岱刘禹锡文言故事
一、范仲淹(1029年-1097年)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河南省,以清廉正直闻名,被尊为“范文正”,主张“挽乱归治”,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在政治上有着重要影响。
二、苏轼(1037年-1101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学才子,他在文学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
他的诗词作品富有情趣和哲理,被尊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是唐朝时期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豪放奔放,情感激荡,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壮丽场景为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四、张岱(1597年-1688年)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人、书画家,有“泰州立地山水临帖宗”之称,擅长山水画和书法。
他主张描绘自然山水的壮丽和恢弘,注重笔墨的运用和传神的表达,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五、刘禹锡(772年-842年)
刘禹锡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有抒发个人感慨的爱国主义诗作,也有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
他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曾经担任过多个官职,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盘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100位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标题:盘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100位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先秦1.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2.宋玉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
生于屈原之后,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汉末三国3.曹操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4.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5.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6.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7.班固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8.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618年—907年)和宋(960年—1279年)两朝时期,"三国志"的诗歌——杜甫,李白,王维等,以其沉沉沉沉沉沉的作品,主导了文学舞台。
然而,正是在元朝时期(1271年—1368年),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被称为"桑qu"(意为"叙事")风格,其特点是使用方言,注重讲故事。
这个时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是卢汝霖,他的作品经常描写普通百姓的艰辛和个体的情感斗争。
进入明(1368年—1644年)和清(1644年—1912年)两朝时,文学场面不断演变。
明朝时期,被称为"qu"(意为"ric")的诗歌风格蓬勃发展,著名诗人龚子贞为这种形式的诗歌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作品以情感深度和语言的复杂运用而闻名,他仍然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受人称颂的人物。
进入清朝,遇到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作家梁Q曹。
虽然他并非主要以诗歌著称,但梁Q曹对我国文学的贡献是显著的。
他的散文和政治评论在塑造晚清王朝思想风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主张现代化和社会改革的主张在今天继续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现代,我国的文学风貌是由各种声音塑造的,每个声音都为我国文学丰富的挂毯做出了贡献。
一个显著的人物是当代诗人王赞平,他的作品探索了身份,记忆和社会变化的主题。
他的诗歌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我国文学跨越不同王朝和不同时期的演变反映了创造力和表达力的动态性。
从唐,宋两朝的古典诗歌,到元,明两朝时期出现了"桑qu","qu"等新形式,以及王仲平等诗人的现代声音,我国文学不断演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风貌。
每个作家和思想家都为我国文学传统不断的叙事作出贡献,为集体作品增添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古代关于诗人的小故事1.喜欢游山玩水的风流才子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年轻时,他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风流才子。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故欧阳修常以“庐陵欧阳修”自居,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六月二十一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五十六岁,三年后,即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父亲去世。
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因为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到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
可是,天才少年的科举之路却很坎坷。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和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欧阳修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了。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春天,由胥偃(翰林学士)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在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
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金榜题名时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时年十九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古代才子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有许多才子,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经典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古代才子的故事:
1.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创作了《离骚》《天问》等文学作品,被誉为“楚辞之祖”。
屈原忠于楚国,但却被奸臣排挤,最终投江自尽。
2. 司马迁: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创作了《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意境奇妙,代表作有《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
4. 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5. 曹雪芹: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些才子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背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8、刘桢(?—217),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9、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
12、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