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模型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8.57 MB
- 文档页数:46
全球21个外形独特的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是国家⽂明的标志,也是民族⽂化基因的宝库。
博物馆建筑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建筑来说,其独特的⽂化与社会属性更容易展现出别样的个性。
优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除了为博物馆本⾝增光添彩,还很可能成为⼀个城市乃⾄⼀个国家的标志符号。
现在,就让我们⼀起领略全球经典博物馆建筑所体现的⾃然之美、简约之美、个性之美和⼏何之美。
01.路易斯·威登博物馆地点⼁法国巴黎设计⼁弗兰克盖⾥摄影⼁Iwan Baan , Todd Eberle项⽬位于巴黎布罗涅森林区的动植物公园,该建筑是对19世纪玻璃花园建筑的致敬。
建筑重塑了花园(Jardin)在法国⽂化(尤其是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学作品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满⾜了城市对⼀个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需求----为那些常来花园度过共同时光的家庭和孩⼦们提供共享空间。
临岸于为项⽬特别设计的⽔景花园,建筑表⽪由⼀块巨⼤的预应⼒混凝⼟板所组成,从外观上看如同⼀个⽩⾊⽚状物组成的艺术装置(被称为“冰⼭”)。
建筑周围12⽚巨⼤的玻璃“帆”由⽊结构梁⽀撑。
“帆”表⽪给予了路易斯威登博物馆以透明性和动态性——⽔、⽊结构和花园景观的反射以及不断变换的光影效果。
02.Sheikh Abdullah Al Salem⽂化中⼼地点⼁科威特设计⼁SSH项⽬不仅展现了⼈类的科技和⽂化成果,更致敬了科威特,穆斯林和阿拉伯⽂化历史。
该项⽬包含6座主体建筑:国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穆斯林历史博物馆,太空博物馆,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剧院。
这栋科威特建筑以“街道”为符号,表达了对传统“Ferej”的回应。
这种设计⽅式打造出独特的伊斯兰式城市肌理,通道和道路转⾓,映射出⼈在繁忙的科威特⼤街中的⾏⾛体验。
03.蔡茨⾮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地点⼁南⾮开普敦设计⼁Heatherwick Studio摄影⼁©Iwan Baan ©Antonia Steyn ©Navigator Films蔡茨⾮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是世界上最⼤的致⼒于⾮洲及其侨民当代艺术的博物馆。
中华庭院建筑模型设计构思1. 前言中华庭院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如今的设计领域中,中华庭院建筑模型也成为了一种热门的设计元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围绕中华庭院建筑模型的设计构思展开讨论,深入探讨其内涵和设计要素,以及我个人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2. 中华庭院建筑模型的设计内涵中华庭院建筑模型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庭院文化,融合了东方美学的精髓。
其设计内涵包括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依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表达,以及对美学理念的体现和传承。
在模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以及庭院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
设计师需要对传统庭院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确保设计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内涵,又能够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意义。
3. 中华庭院建筑模型的设计要素中华庭院建筑模型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了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装饰元素和园林景观。
在建筑结构方面,需要考虑到传统的木质结构和斗拱檐柱的特点,同时还需要注重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在空间布局方面,需要体现出庭院建筑的开放性和通透性,使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自然和空间的融合。
在装饰元素方面,需要运用我国传统的雕刻、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为建筑模型赋予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园林景观则是庭院建筑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考虑到自然植被、水池和石景等元素,为庭院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华庭院建筑模型的设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设计师具备极高的审美水平和创意能力。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过去和未来的交织,是我认为设计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创新的基础上寻求传统的精髓。
也需要关注到功能性和实用性,不能一味地追求艺术的表现而忽略了建筑的实际使用需求。
综合来看,中华庭院建筑模型的设计既需要保持传统建筑的精髓,又需要注入现代建筑的理念和技术,以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作品。
2008年04月04日星期五 16:37先自己好好欣赏一番。
做完这个模型我的脑细胞都死了大半不过做完后自我感觉还不错~哈哈!(小小的自恋一下)先介绍一下这个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全名为Hugo Alvar Herik Aalto)阿尔托(Alvar Aalto)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物。
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四位大师一样高,而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没有的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1898年2月3日生于库奥尔塔内(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
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
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阿尔托于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
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一1957)。
1931~1932年,阿尔托设计了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他的最初设计的现代化家具也在那里亮相,这是阿尔托的家具设计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