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气基直接还原论文
- 格式:ppt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20
安徽农业科学,J o ur na l ofAnhui A面.Sci.2013,41(21):9063—9064,9067 责任编辑李菲菲责任校对况玲玲茶叶中甲氨基丁酸的功效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殷美华1,陈孝权2,赵亚华3,刘敏4 (大益集团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0)摘要1一氨基丁酸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降血压、抗焦虑、治疗哮喘、治疗癫痫、调节激素分泌等作用。
对茶叶中’·氨基丁酸的性质、保健功效、含量测定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y-氨基丁酸;茶叶;功效;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3)21—09063—02Tl他Research Progress of v-aminobu tyric Acid’S Efficiency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in TeaYIN Mei-hua et al(r11le Center lab of Menghai Tea Indus try,Ta et ea Group,Menghai,Y unnan 666200)Abstrac t^y-am inobu tyric acid,one of important materials in tea,benefits people with high blood pre ss u re,a nx ie t y,a s th ma,e pi l ep sy an d hormone secretion disorder.ne char act ers,h eal th functions,content dete rm in a ti on were re vi ew e d,t h e future d e v el o p m en t of.y-amin obuty ric acid was forecasted.Ke y w or ds_Y.aminobutyric;Tea;Efficacy;Determination method1一氨基丁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均有发现,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抑制性递质或递质前体,参与神经活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基于样条插值与曲波变换压缩感知的井下微地震监测数据重建常凯;张海江;林叶【摘要】对于非常规油气开发水力压裂井下微地震监测,由于井中布设的检波器数量有限而导致空间采样不够,致使在进行偏移成像时产生空间假频。
为消除假频现象,需要对空间欠采样的数据进行内插。
目前基于曲波变换(Curvelet)稀疏约束的地震道插值方法(即压缩感知)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井下微地震监测数据,由于检波器数量过少,其在时间上的采样点数要远远大于检波器数。
在这种情况下,曲波基函数在一定尺度下所能取到的方向信息是有限的,致使其基函数各向异性特征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插值效果不好。
为解决该问题,我们提出了结合样条插值的基于曲波变换稀疏约束地震道插值方法。
对于井下微地震监测数据,首先利用样条插值方法对每道数据的特定震相到达时间进行插值,在达到曲波基函数可以取到的方向后(如水平方向),此时曲波基函数可以更稀疏地表示微地震数据体,然后再进行基于曲波变换稀疏约束的道间插值,并进行方向滤波,即可以达到较好的插值效果。
我们基于一个井下微地震监测合成数据进行了测试,与数据加密前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对比,内插之后数据偏移成像中的假频得到了压制。
%For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unconventional oil/gas reservoirs,the number of borehole receivers is limited and as a result the spatial sampling of seismic wavefield is sparse,which can lead to artifacts in the seismic migration image for downhole microseismic migration.To mitigate this spatial aliasing issue,spatial interpolation is needed.Currently,compressive sensing using the curvelet-based sparsity constraint has been gradually widely used for seis-mic trace interpolation.However,for the case of downholemicroseismic monitoring,because the temporal sampling is much denser than the spatial sampling,the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obtained for curvelet bases at certain scales is limited,making it difficult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anisotropic features of curvelet bases.As a result,the result of seismic trace interpolation is poor.To solve this issue,we propose a hybrid method that combines spline interpolation and curvelet-based compressive sensing.First,spline interpo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flection of interpolated traces using those of existing traces.Then the traces are shifted to a certain direction that could well be represented by the curvelet basis,such as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After shifting the traces,the seismic gather is sparse in the curvelet domain and thus the curvelet-based spar-tisty constrained interpolation can then be used to more accurately reconstruct more traces in the space domain.We tested the hybrid method on a synthetic downhole microseismic dataset.It shows that the artifacts on seismic migration image using inter-polated microseismic data are greatly reduced compare to the migration image from the original sparse data.【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16(038)006【总页数】8页(P788-795)【关键词】井下微地震监测;样条插值;曲波变换;压缩感知;数据重建【作者】常凯;张海江;林叶【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万泰微地震实验室,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万泰微地震实验室,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万泰微地震实验室,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合肥 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对于非常规油气开发来说,例如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的开采,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必须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使地层产生裂缝以提供油气运移的通道。
摘要摘要由于二氧化碳具有丰富、无毒、可再生等特点,作为一种碳一资源已经被应用于合成化学领域,生产高附加值的能源产品和化学品。
其中,CO2还原功能化的策略自2012年被提出以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从还原的角度,可将CO2经过2-、4-、6-电子还原分别到甲酸、甲醛、甲醇水平;从官能团化(成键)的角度,可以构筑C–N、C–O、C–C键。
因此选择将CO2还原至不同的水平,并与亲核试剂反应将会得到多种多样的产物,这样大大拓宽了CO2的应用范围,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新方法。
ILs(离子液体)具有性质稳定、环境友好、便于回收以及可设计性等优点,是理想的绿色催化剂以及溶剂。
因此设计功能化ILs 应用于CO2的化学转化反应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策略。
在本论文中,通过设计合成多种功能化的ILs催化剂,在胺参与下将CO2选择性2-、4-、6-电子还原功能化得到甲酰胺、缩醛胺、甲胺产物。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并制备了咪唑基、DBU基等功能化的ILs,用于探究二级胺参与的CO2还原甲酰化反应。
其中十二烷基长链的溴代DBU,即[DBUC12]Br (1-dodecyl-2,3,4,5,7,8,9,10-octahydropyrido[1,2-a][1,3]diazepin-1-ium bromide)作催化剂时,以苯硅烷作还原剂,在0.5 MPa CO2、室温、无任何有机溶剂或者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最高以99%的收率得到甲酰胺。
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
通过DFT计算和控制实验证明,氢硅烷的活化在该反应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底物的活化相对来说不是必要的。
其中ILs的阴离子Br‾可以活化氢硅烷,但是有活性位点的阳离子可能会通过氢键作用抑制阴离子的亲核性,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由此证明双功能化ILs的说法可能不是很确切。
发展了醋酸基离子液体[n Bu4N]OAc(四丁基醋酸铵)催化的以CO2、二级胺或一级胺和苯硅烷为原料,通过巧妙地控制CO2的用量,最高以99%的收率选择性地合成缩醛胺以及甲基胺。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学生姓名:张华班级:078105131指导老师:许瑛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在外星探索、野外考察、军事、安全等全新的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采用,机器人技术由室内走向室外,由固定、人工的环境走向移动、非人工的环境。
本课题是机器人设计的基本环节,能够为后续关于机器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平台参考和有用的思路。
本文介绍了已有的机器人移动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操作手臂常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选定的方案对带有机械臂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进行本体设计,包括全方位车轮旋转机构的设计、车轮转向机构的设计和机器人操作臂的设计。
要求全方位移动机构转向、移动灵活,可以快速、有效的到达指定地点;机械臂操作范围广、运动灵活、结构简单紧凑且尺寸小,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指定工作。
设计完成后要分析全方位移动机构的性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字:机器人移动平台操作臂简单快速准确指导老师签名:Structure design of wheeled mobile robotsStudent name: Zhang hua Class: 0781051Supervisor: Xu yingAbstract:with the robot technology in an alien exploration, field survey, military and security new areas to be increasingly widely adopted, robot technology by indoor, outdoor by fixed, to move towards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is topic is the basic link, robot design for the follow-up about robots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useful ideas platform.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obot mobile platfor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operating the arm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common,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scheme of mechanical arm with ontology omni-directional mobile robots designed,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all-round wheel rotating mechanism,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of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robot manipulator. Request to change direction, move the omni-directional mobile institution,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flexible the reaches the specified location; Mechanical arm operation scope, sports flexible,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and size is small,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ompleted tasks. The design is complet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mni-directional mobile institution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and basis.Keywords: Robot mobile platform manipulator simple accurate and quickSignature of Supervisor:本文由闰土服务机械外文文献翻译成品淘宝店整理目录1.绪论1.1引言 (1)1.2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1.3主要研究内容 (5)2.全向移动机器人移动结构设计2.1引言 (5)2.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6)2.3全方位轮式移动机构的设计 (6)2.3.1移动机器人车轮旋转机构设计 (7)2.3.2移动机器人转向机构设计 (10)2.3.3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12)2.4移动机器人车体机构设计 (15)2.5本章小结 (16)3.机械手臂的设计3.1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16)3.1.1末端执行器的设计要求 (17)3.1.2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17)3.1.3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20)3.2机械手臂杆件的设计 (21)3.2.1腕部结构设计 (21)3.2.2臂部结构设计 (21)3.2.3机械臂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23)3.3本章小结 (23)4.机械材料的选择和零件的校核4.1机械材料的选用原则 (24)4.2零件材料选择和强度校核 (25)4.3本章小结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1 绪论1.1 引言移动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操作条件对整装Fe改性分子筛上丙烷还原N2O的影响摘要流化床氧化是N2O的主要排放源。
在实验室规模和真实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催化剂体积、温度、气体空速以及烷烃加入量)对整装Fe-ZSM-5催化剂催化N2O选择性还原时的活性、选择性、抗毒性的影响。
不论毒物(H2O,NO,SO2)是否存在,最优的操作条件都会使N2O还原的温度窗口变宽,使其更适用于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减少烃类的短时排放,使过程更加环保。
为获得适宜的N2O的分解程度,似乎需要很高的而反应温度。
相对的即使有毒物存在以及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下也能获得N2O还原转化率,因此更适用于静止燃烧源的环境污染物消除情形。
C3H8/N2O比例的最优值对N2O催化还原体系似乎是一致的,因为需要较高的N2O 转化率和较低的烃类多余排放,作为还原剂的丙烷的用量也会减少。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氧化亚氮;Fe-ZSM-5;丙烷;流化床燃烧;空速;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1.引言氧化亚氮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温室气体,并且是平流层臭氧消耗的罪魁祸首。
氧化亚氮的人为来源包括己二酸生产,硝酸生产,化石燃料,生物质,以及废物燃烧。
流化床燃烧(FBC)排放出相对较高的氧化亚氮浓度的废气,根据燃烧温度和燃料类型的不同浓度范围在10-600ppm间。
消除燃烧器下游N2O最有前景的方法是催化分解和用利用烃类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多种催化体系,包括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离子交换分子筛已见报导。
但由于这些催化剂的活性会被烃类,H2O,O2,NO等严重的抑制,并由于NO,SO2,H2O的存在而失活,这些气体都是存在于任何FBC尾气中的。
与之相对的,当Fe-ZSM-5催化剂催化分解的活性相对较低时,氧化亚氮的转化率随着烃类(或CO,NO,甚至SO2)的存在而提高,降低反应温度也增强烃类的稳定性以及对硫化物毒害的抵抗力。
另外铁也是一种廉价的活泼金属。
在需要添加少量烃类的特殊FBC情况下,廉价、易得的烃类如丙烷,被广泛的用于FBC工厂以满足过程的经济可行性。
“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石嘴山市丽日小学张华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产生的背景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现行的评价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于形成阻力。
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存在上述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也影响了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它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发展。
即必须关注人和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必须体现出尊重关爱,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必须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主体精神。
它的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即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进行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评价结果效益化,重视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反馈及使用,以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方式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强调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实施化,重评价实效。
因此,我校在开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积极推行评价方式改革,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为基础,以“学科模块综合评价表”为主要内容,以研究性学习评价和学校德育处开展的“美德少年评价体系”为重要补充,以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多主体互动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过程性、发展性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旨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环节小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不仅仅是一个记录档案,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过程的评价。
因此,在具体操作学校所制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我主要以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为主要内容,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评价来指导学生完善这项工作。
江苏省2014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名单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1禅宗北宗研究韩传强南京大学赖永海2WTO规范特惠贸易协定问题研究许多南京大学肖冰3权力、动员与困境——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救灾与重建的研究樊佩佩南京大学周晓虹4困境下的多重博弈:战后上海卷烟业的发展与制约(1945~1949)魏晓锴南京大学李玉5转型时代知识分子的立国诉求——张君劢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王尤清南京大学申晓云6正定Hamilton系统的反KAM理论王林南京大学程崇庆7二维拓扑绝缘体的自旋陈数与拓扑性质的研究李会超南京大学邢定钰8新型自由基阳离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陈小雨南京大学王新平9后过渡金属催化的惰性碳氢键官能化研究谢劲南京大学朱成建10伽玛射线暴多信使手段的研究——高能光子、中微子及宇宙射线贺昊宁南京大学王祥玉11长三角地区土壤——小麦系统微量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特征王成南京大学季峻峰12植物免疫受体激酶作用机理研究刘自旭南京大学田兴军13几种铁电存储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温峥南京大学吴迪14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的研究李宇峰南京大学周志华15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的环境调查、致毒机制及其基于芳烃受体活性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苏冠勇南京大学于红霞16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王丹丹南京大学孙凌云17高绩效工作系统、工会与管理层关系氛围以及雇佣关系氛围的实证研究林亚清南京大学赵曙明18复杂介质的散射问题及其数值解王海兵东南大学刘继军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19神经电信号建模分析与三维影像技术杨仁桓东南大学宋爱国20分子基铁电材料的合成、结构相变、介电与铁电性质研究付大伟东南大学熊仁根21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与工艺研究张会岩东南大学肖睿22粗糙表面的分形构建及其对微纳流动与传热影响机理的研究张程宾东南大学陈永平23功率SOI-LIGBT器件可靠性机理研究钱钦松东南大学时龙兴24硅基130GHz收发前端关键元器件研究侯德彬东南大学洪伟25变分PDE超分辨率模型及在交通图像重建中的应用曾维理东南大学路小波26稀土荧光探针与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分析研究谭宏亮东南大学陈扬27多壁碳纳米管的免疫毒性作用与机制张婷东南大学浦跃朴28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定向广告策略研究张建强东南大学仲伟俊29能量转换材料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与结构相调制王祥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颜晓红30基于功率流分析与重构的直流变换器拓扑衍生理论和方法吴红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邢岩31切换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杜董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斌32基于热致变色原理的表面辐射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范德松南京理工大学宣益民33电磁仿真中的低秩分解技术研究姜兆能南京理工大学陈如山34几类动态网络系统的同步与一致性研究马倩南京理工大学徐胜元35石墨烯-磁性尖晶石型铁氧体多功能异质结的控制合成及性质研究付永胜南京理工大学汪信36水介质中多组分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陆国平南京理工大学蔡春37一个牧区的环境与社会变迁王婧河海大学陈阿江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38波传播问题的半解析无网格边界配点法傅卓佳河海大学陈文39基于时间编码的spiking神经网络有监督学习机制的研究徐彦河海大学曾晓勤40工程场地一致输入和多点输入地震动的人工模拟吴勇信河海大学高玉峰41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受水库影响及其保护理论研究黄峰河海大学夏自强42氮素穗肥调控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分子机制丁承强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43水稻粒长基因qGL3的定位克隆、功能分析及育种利用研究张晓军南京农业大学张红生44萝卜镉吸收累积性状QTLs定位与相关基因鉴定徐良南京农业大学柳李旺45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膜在青枯病生防中的功能研究及Cyclic-di-GMP信号通路初探陈云南京农业大学郭坚华46棉铃虫Bt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及钙粘蛋白胞质区突变基因的功能表达张浩男南京农业大学吴益东47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诱导拒食和呕吐的机理研究吴文达南京农业大学张海彬48基于不确定性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李鑫南京农业大学欧名豪49苯胺嘧啶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NSCLC活性研究韩春中国药科大学彭司勋张奕华50仿生病毒纳米凝胶用于肿瘤深层递药的研究鞠曹云中国药科大学张灿51近红外光触发的上转换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光学力学治疗中的应用崔思思中国药科大学顾月清52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王彦强南京师范大学蔡道通53现代教育与恐惧制造的研究章乐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54元明词选研究朱志远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55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魏兰南京师范大学姚君伟56B介子半轻衰变及纯湮灭衰变过程研究王文飞南京师范大学肖振军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57基于钙信号和氧化应激关联mTOR/MAPKs通路和自噬激活的镉神经毒性及调控分子机理研究陈素娟南京师范大学陈龙58耐有机溶剂蛋白酶的筛选、性质及其催化小肽与水凝胶合成的研究许家兴南京工业大学何冰芳59基于碳氢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材料的研究王纬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60系列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应用周翼南京工业大学姚成61磷光过度金属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调控与应用研究孙会彬南京邮电大学黄维62含磷光铱配合物的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史慧芳南京邮电大学黄维63利用数值预报场和GPS掩星资料对风云三号微波温度探测仪资料进行质量评估和在轨校准王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邹晓蕾64南亚高压的生成和形态变异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影响刘伯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何金海吴国雄65耐高温纤维水解酶的研究时号南京林业大学王飞66杨生褐盘二孢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构建及转录组分析朱嵊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黄敏仁67AMPK超家族成员:SAD-A蛋白激酶调控胰岛β细胞功能机制的研究聂佳南京医科大学韩晓68NF-B/p65介导的炎症相关疾病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方飞南京医科大学徐涌69酚类物质暴露对男性生殖危害的流行病学与代谢组学研究陈敏健南京医科大学王心如70PKCλ在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任思强南京医科大学陆巍71金欣口服液对RSV诱导的TLR7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研究戴启刚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72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和川芎嗪作用于肝星状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机理研究张峰南京中医药大学郑仕中73生存与创物——黎族造物研究袁晓莉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74激光喷丸强化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及延寿机理研究黄舒江苏大学周建忠75先驱体转化多孔硅氧碳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潘建梅江苏大学程晓农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76离心泵瞬态水力激振流固耦合机理及流动非定常强度研究裴吉江苏大学袁寿其77五味子多糖的结构、生物活性及免疫机制研究赵婷江苏大学仰榴青78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肖璐江苏大学范明79基于原位修饰杂化硅溶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殷允杰江南大学王潮霞80基于纳米组装的DNA增敏传感检测原理与方法马伟江南大学胥传来81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和企业互动研究袁建军苏州大学金太军82小天地与大世界——当代澳大利亚女权主义小说研究黄洁苏州大学王腊宝83一类约化信用风险模型的风险分析及应用梁雪苏州大学王过京84铁电薄膜的光电转换机制及效率提高曹大威苏州大学沈明荣85含氮共轭有机小分子多进制电存储材料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缪世峰苏州大学路建美86上调和激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的钙敏感受体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郭强苏州大学黄建安87转铁蛋白修饰的载阿霉素转化石墨烯纳米粒抗胶质瘤实验研究刘国栋苏州大学杨建平88宋词音乐专题研究伍三土扬州大学王小盾89某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解的空间结构研究张闪扬州大学刘祖汉90断奶仔猪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功能分析叶兰扬州大学王金玉吴圣龙91钢丝的微动损伤行为及其微动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王大刚中国矿业大学张德坤92遥感数据可靠性分类方法研究张华中国矿业大学史文中93固体密实充填采煤采场矿压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黄艳利中国矿业大学缪协兴94空间碎片光学观测中若干问题研究孙荣煜中国科学院大学赵长印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95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摇蚊亚化石时空分布及环境意义曹艳敏中国科学院大学沈吉张恩楼96海河流域水文循环要素演变机理及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鲍振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97四维变分同化中弱约束理论研究和数值试验钟剑解放军理工大学费建芳98军用桥梁架设机构减阻复合涂层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蔡滨解放军理工大学谭业发99无线中继通信中的重传技术及其性能研究徐坤解放军理工大学益晓新100美国的帝国思想及其对外政策含义——对国家身份、意识形态和国际秩序观的一种历史解读胡欣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周桂银。
(生物科技行业)增添生物质气化气选择性自动催化复原技术增添生物质气化气选择性自动催化复原技术王启志,卢银盛,郭浩然,苏俊伟能源学院刘辉1研究目的选择性非催化复原( SNCR )技术是一种低成本的电站锅炉烟气脱氮技术,该技术在900— 1100 ℃范围内才能保证较高的脱硝效率。
本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提出以生物质气化气为SNCR 反响的增添剂,提升低温条件下的SNCR 脱硝反响效率,同时实现了可重生的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2研制背景燃煤电站锅炉产生的氮氧化物(NOx) 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氮氧化物除了形成酸雨,损坏生态环境,还可以形成光化学烟雾,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2004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达到 1600 万吨,火电机组排放量约占一半。
本作品以生物质气化气为SNCR 反响的增添剂,利用丰富的能够重生的生物质资源实现提升 SNCR 技术的脱硝率,旨在发展一种煤粉锅炉高效、低成本的低NOx 排放方法。
典型的 SNCR 系统如图1,本项目提出的以生物质气化气为增添剂的SACR 技术系统图见图 2 ,本项目提出的脱硝系统,不需要催化剂,系统简单靠谱,低成本,高脱硝率,便于实行,同时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而生物质气化技术相对成熟,技术风险低。
图 1SNCR 工艺原理表示图图2增添生物质气化气SACR 原理表示图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本项目经过试验研究和化学反响动力学计算来认识CH 4、H 2、CO 等成分独自与共同作用下的 SNCR 脱硝反响机理,为生物质气化气为增添剂的SNCR 技术供给理论依照。
3.1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在携带流反响器长进行,试验系统见图 3 ,包含模拟烟气配气系统、反响系统和烟气成分剖析系统三部分。
利用气瓶气经过质量流量计控制反响气体的构成,配气系统送出两股气流,一股主气流包含N 2、O 2和 NO ,另一股气流包含NH 3和增添剂。
这两股气流在反响系统的预热段被加热至反响温度,而后在反响段的进口开始混淆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