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考前辅导
- 格式:ppt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69
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通过研究和应用科学、工程和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在环境工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些环境工程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的内容。
1.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前景-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环境污染与控制- 大气污染的来源、特点和治理技术- 水污染的类型、影响和处理方法- 土壤污染的成因、评估和修复技术- 噪声污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3.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目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评估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指标体系- 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4.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 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分类、利用和管理- 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实践6.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项目计划、实施和控制- 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 环境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价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同时,还可以巩固和扩展我们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环境工程师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除了以上的复习资料,我们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学术论文和实践案例,深入研究和理解环境工程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实地考察,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工程概论重点知识点(必背)环境:指周围所在的条件,人们所在的周围地方与有关事物,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环境的功能特性1. 整体性2. 有限性3. 不可逆性4. 隐显性5. 持续反应性6.灾害放大性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等现象,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研究内容1水环境特征2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3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循环和积累的过程与规律4水污染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监测5水污染的控制与规划6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7环境影响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特征:(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3)生产力高效性(4)效益的综合性(5)生态系统的易变性湿地三要素:湿地水文、生物物理化学、湿地生物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三个平衡点:1、结构上的平衡2、功能上的平衡3、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1)自我调节机制(内部反馈机制)2)人工调节机制保护生态平衡的基本途径:1、对自然资源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制定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开民利用方案。
2、开展生态系统全面研究,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3、防灾、减灾,整治生态环境,尤其对人为污染而造成的生态恶化区域。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目录绪论第一章大气污染第二章水体污染第三章土壤污染第四章噪声污染第五章固体废物绪论1、简述环境的概念与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环境分类(1)按性质分类: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2)按空间范围划分: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空间环境)2、简述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环境问题:广义: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1)原生环境问题由环境自身变化引起,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损害的环境问题。
特点:自然力是主要控制力,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孕育过程。
(2)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①环境破坏(生态破坏)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物环境破坏②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③环境干扰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特点:局部性、区域性、在环境中没有残余物质。
3、简述环境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环境科学的定义:研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研究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正确解决环境问题,确保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调演化,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的科学。
研究内容(1)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3)确定当前环境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4)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章大气污染1、什么叫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环境标准与环境基准)程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全球环境问题辅导材料之二一内容提要1、海洋污染(1)海洋污染问题:海产品资源的枯竭、有害化学物质、漂浮的废弃物、原油污染等。
(2)海洋污染物种类➢石油及其产品——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
➢重金属和酸碱➢农药——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易形成赤潮。
➢放射性核素——海洋生物通过体表吸附或通过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逐渐积累在器官中,通过食物链作用传递给人类。
➢固体废物——严重损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资源和破坏沿岸景观。
➢废热——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温高出4摄氏度以上的热废水常年流入时,就会产生热污染,将破坏生态平衡和减少水中溶解氧。
(3)海洋生态系统➢在海域中碳元素非常充分,故氮、磷、硅及铁的某一个将成为限制因素。
➢每当营养级增高,就会发生有害化学物质的生物体富集现象。
(4)污染物质进入海洋的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由陆地通过河川流入海中,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随河水流入海洋。
➢其次是污染物质先扩散到大气中,再被带入海水,如农药(DDT、BHC、狄氏杀虫剂等)、核试验的放射性物质等,这种途径会使局部海域的海水污染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展为全球规模的污染。
➢第三种途径是工业废水或生活废弃物直接向海水中排放或投弃,或由航行中的船舶排弃或海底管道发生事故泄露排放等,其中以油污染和废热污染尤其严重。
(5)生物泵➢浮游生物等的尸体从有光层向下沉降,在下层细菌的作用下分解。
从此时到完全分解变回无机营养盐为止,其中大部分作为可溶性有机物长时间存在。
象这样海洋中的生物活动即为物质由上层向下层单方向的输送运动,这种运动又可称之为生物泵。
由于生物泵作用,外洋表层的营养盐枯竭的现象较多。
(6)海洋作为环境资源的机能➢海洋不仅具有水产资源和埋藏在地下的资源。
还具有筛分和缓冲两个重要的机能。
由于原始生命发生于海洋,故还可以说海洋具有生殖机能。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Environment:The surroundings of, and influences on, a particular item of interest.All the elements over which a designer has no control and that affect a system or its inputs and outputs.环境:围绕着某一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客体)。
environmental issues: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harmfu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ty on the biophysical environment.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Pollution: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minants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t cause adverse change.Pollution can take the form of chemical substances or energy, such as noise, heat or light.环境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water quality:che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It is a measure of the condition of water relativ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one or more biotic species and or to any human need or purpose.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1.世界环境主要问题:(1)人口问题。
(2)资源问题:①土地资源②森林资源③水资源。
(3)生态环境的恶化: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生物种消失。
(4)大气环境污染:①酸雨:a.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b.形成主要物质:SO2,NOx;c.危害: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与结构,破坏水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呼吸道系统和皮肤②臭氧层的破坏③温室气体及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能让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并能吸收地面反射回空间的红外辐射,是低层大气温度升高,使气温发生变化。
2.环境污染:(1)分类:①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②按来源造成污染性质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物、能源污染等。
(2)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皮肤。
(3)对人体危害:①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③远期危害。
3.第一部环境保护法:1979年9月13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予以颁布。
4.化学工业特点:产品多样化、原料线路多样化、生产方法多样化。
5.我国工业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占70% 。
6.化工污染物:(1)种类:①按污染物性质:有机化学工业污染、无机化学工业污染②按污染物形态:废气、废水、废渣。
(2)产生原因:①化学反应不完全产生的废料②副反应产生的废料③燃烧产生的废物④冷却水⑤设备和管道的泄漏⑥其他化工生产中排放的废物。
(3)主要来源:①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a.化学反应不完全b.原料不纯c.“跑、冒、滴、漏”②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物:a.燃烧过程b.冷却水c.副反应d.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7.化工污染的特点:(1)水污染:①有毒性和刺激性②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都较高③pH不稳定④营养化物质较多⑤废水温度较高⑥油污染较为普遍⑦恢复比较困难。
(2)大气污染:①易燃易爆气体较多②排放物大都有刺激性或腐蚀性③浮游粒子种类多、危害大。
环境工程复习重点5篇第一篇:环境工程复习重点第1章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复习内容有污水与废水的区别、了解污水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与指标。
重点掌握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可生化性B/C。
熟悉TOD、TOC及与BOD等的关系、大肠菌群指数。
第2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掌握水体污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作用、氧垂曲线、水环境容量的标准定义。
重点熟悉2.4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例如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的定义,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图等。
第2篇城市污水处理——是考试的主要内容,需要认真学懂。
第3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掌握格栅、(破碎机)、沉砂池和初沉池的类型、用途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位置。
掌握格栅、沉砂池(平流和曝气)和初沉池(平流、普通辐流式、竖流式和斜管沉淀池)的计算和设计。
理解并熟记沉淀的四种类型、斯托克斯公式、自由沉淀实验、平流理想沉淀池原理、斜管沉淀池的理论基础等。
第4章活性污泥法。
4.1全文了解,重点掌握活性污泥的形态、混合液、活性污泥的构成及作用、F/M、净化反应过程。
熟悉微生物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4.2 重点掌握BOD:N:P溶解氧含量、pH值范,污水系统的控制指标,如MLSS、MLVSS、沉降性能评定指标(SV与SVI)及其与回流比、污泥负荷的关系图,污泥龄、污泥负荷等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4.3 理解并掌握莫诺方程式,了解劳麦方程式。
4.4 熟悉各种曝气池的结构、运行方式、优缺点。
4.5 熟悉氧化沟、SBR等的结构、运行方式,特点及优缺点。
4.6 熟悉曝气的方法和作用,氧转移的影响因素;理解并掌握氧转移原理、转移速率和供气量计算。
4.7、4.8了解。
4.9 熟悉曝气池容积计算。
4.10 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第5章生物膜法。
掌握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生物膜的老化问题、生物膜处理的主要特征。
其余内容为了解,重点了解有哪些生物膜处理技术及其相较特点。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共15分)1.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 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 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 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 称为水体自净。
3.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4.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及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6.水体富营养化: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7. 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8.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 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 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及能源, 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10.环境保护: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及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11.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大气在一定环境功能条件下, 大气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2.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重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3、环境规划: 是人们为使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14、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 引起土壤质量恶化, 并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这种现象叫土壤污染。
15.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章1、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总自然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职业分工文化艺术卫生等建筑和生产关系等。
2、环境保护: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用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3、为什么将自然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负荷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被不断破坏和浪费,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现象,为了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5、为什么需要全球合作:因为每个地区和国家之间情况不同,资源的多少的分布影响着各地区的利用情况。
只有达成一致才能使得资源合理利用。
发达国家应注意不能过多的开采和利用某些落后地区的资源。
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应对实际情况分析,不能盲目的利用。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才能形成资源共享。
6、为什么说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的过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7、什么事清洁生产?什么是清洁产品?举例说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策略持续应用于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产品:指在的整个中,包括、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处置,不会造成、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
8、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物质循环,其特点如何?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9、当前人类的主要能源资源有哪些那些能源对环境污染最严重那些污染小一些最原始的木材干草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自然能源风能水能新型能源太阳能氢气然后是概念能源清洁能源:太阳能水、地热、天然气严重的:煤石油核裂变燃料10、新能源有哪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核聚变将会是21世纪以后重点发展能源11、节能途径:结构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第二章1、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污染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的问题?水体中的DO含量的多少也可反映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