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我们的校园
- 格式:ppt
- 大小:4.96 MB
- 文档页数:27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的环境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学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区域进行观察和描述。
2. 学生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校园景色和设施。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其他学生听后猜猜是哪个校园区域。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环境。
活动准备:1. 画笔和纸2. 校园地图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观察。
2. 学生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校园景色和设施。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其他学生猜猜是哪个校园区域。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环境。
第二章:我们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庭结构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关系。
2. 学生将照片贴在卡片上,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描述和感受。
3. 学生将卡片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分享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和感情。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心和爱护家人。
活动准备:1. 家庭成员的照片2. 卡片和彩笔活动步骤:1. 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关系。
2. 学生将照片贴在卡片上,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描述和感受。
3. 学生将卡片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分享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和感情。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心和爱护家人。
第三章: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并了解该节日的历史和习俗。
2. 学生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了解到的节日习俗和活动。
3. 学生分享他们的了解和描述,其他学生听后猜猜是哪个节日。
综合与实践我们的校园▶教学内容教科书P99~100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综合运用面积、搭配、运算等相关知识解决“铺草坪”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意识以及有序思考的习惯。
2.在借助与时间相关的知识解决“设计赛程安排”的活动中,巩固计算时间的方法,体会用表格表达信息的优点。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知识之间的关系,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学习、生活,校园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我们校园里的一些问题吧!(板书课题:综合与实践我们的校园)【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就是自己的家,每一位同学都是家的成员,学校的每一件事情也跟自己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提出问题,探究解决1.更换草皮建议。
课件出示教科书P99例题情境图。
师:瞧,我们校园的东西两块草坪比较陈旧,学校想更换一下这里的草皮。
要想更换这两块草皮,必须知道什么信息?从这幅图中能得到你想要的信息吗?【学情预设】同学们都能说出:学校共有东西两块草坪需要更换草皮,两块草坪面积相同,长28米,宽16米。
还知道A、B和C这三种草皮的每平方米的价格。
师:现在,学校计划用8000元把这两块草皮换好,你觉得怎样选择草皮能做到既美观又实用?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下我们的方案。
【教学提示】以解决熟悉的校园问题为主线,放手让学生大胆设计方案。
◎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预设1:用A铺两块草坪,因为A的单价最少,铺起来便宜。
预设2:我不同意,因为那样铺的草皮太单一,不美观,要搭配来铺才好看。
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同学同意用不同草皮搭配来铺草坪。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铺法,并在各自的随堂本上算出来需要多少费用。
人教版数学三下8.3《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校园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够应用几何知识,通过观察校园内不同建筑的形状,理解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
4.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在校园中的应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建筑物,并运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校园内不同建筑物的图片或实地观察的安排。
2.几何图形相关的教学素材或工具。
3.学生的学习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约15分钟)1.老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些校园中常见的建筑物,引入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一个问题:校园中有哪些几何图形的建筑物?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步:观察与分析(约30分钟)1.学生分组或两人一组,到校园内观察不同建筑物的形状。
2.让学生用学习笔记本记录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第三步: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1.学生回到教室,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几何图形,并解释其特征和性质。
2.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和补充。
第四步:拓展应用(约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其他建筑物的几何特征,并探讨几何图形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反思与总结(约15分钟)1.学生完成一份反思作业,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堂延伸1.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活动,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2.学生可以利用校园中的几何图形建筑物,设计和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六、课后作业1.以自己学校为例,绘制一份校园平面图,并标注不同建筑物的几何形状。
2.思考校园规划中几何图形的应用,写一篇短文。
2活动课我们的校园课时目标导航活动导航一、活动内容我们的校园。
(教材第106~107页)二、活动目标1.进一步巩固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校园的良好情感。
3.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体验整个实践活动。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复式统计表、乘除法、面积、时间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将各种知识的应用融入其中。
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许多问题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同学们,看了我们的校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校园,一起去探索其中隐藏的问题。
(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二、活动方案1.铺草坪。
(课件出示教材第106页情境图)(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得如下信息:①学校共有东、西两块草坪需要更换草皮,这两块草坪的长都是28米,宽都是16米。
②草皮的种类和价格如下:(2)师:如果只有3000(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①用相同的草皮铺草坪。
两块草坪的面积:28×16×2=896(平方米)买白三叶需要:896×2=1792(元)买高羊茅需要:896×3=2688(元)买天堂草需要:896×4=3584(元)1792<2688<3000<3584结论:经过比较,可以用白三叶或高羊茅铺草坪,全部铺白三叶最省钱。
②用不同的草皮铺草坪。
每块草坪的面积:28×16=448(平方米)买白三叶和高羊茅需要:448×(2+3)=2240(元)买白三叶和天堂草需要:448×(2+4)=2688(元)买天堂草和高羊茅需要:448×(4+3)=3136(元)2240<2688<3000<3136结论:经过比较,前两种方案可行,如果想省钱,选第一种方案,即:两块草坪分别铺白三叶和高羊茅。
我们的校园【教学内容】我们的校园(教材第106页及相关习题)。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1.能认真仔细的观察插图(见教材第106页例题),解决“如果只有3000元,如何铺草皮”的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铺草皮的方法计算出相应的费用。
2.在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现“用数学”的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1.解决“只有3000元,如何铺草皮”的问题;2.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渗透优化思想。
【情景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园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
绿茵茵的草坪多么可爱啊!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场所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校园中的一个个数学问题,看谁最灵活,好吗?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新课讲授】(一)课件出示铺草皮例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生1:两块草坪同样大,长28米,宽16米。
铺草皮有3种种类:白三叶每平方米2元,高羊茅每平方米3元,天堂草每平方米4元。
只有3000元的费用。
师:有哪些铺草皮的建议?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先算出草地的面积。
生2:因为两块地同样大,是长方形的,根据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列式为:28×16×2=896(平方米)(2)铺草皮的建议。
生3: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
生4:全部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
生5: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
生6:一半铺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
(3)计算不同铺法的费用。
方法一: 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
生7:896×2=1792(元)1792元<3000元方法二: 全部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
《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6—107页。
【教材分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是学生在学生学习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学习了面积与面积单位,学习了年、月、日相关知识,学习了简单的搭配排列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回忆、巩固及综合运用。
真正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为主题,引发了校园教学设施的描述、铺草皮、赛程设计等数学问题的解决,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探讨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加深理解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身边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2、通过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合作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校园中的数学问题。
3、引导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主调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校园内的数学问题。
难点: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校园内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实物投影、答题纸(每两人一张)【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1、猜一猜。
出示PPT,让同学们尝试说说图中的建筑物大概位置。
要求:说清楚在某处的哪个方向?不完整不具体的学生补充。
2、教师归纳揭示新课,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学生口答补充。
了解自己可爱美丽的校园。
一是通过猜一猜,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为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是以校园为例,学生更易产生兴趣。
1、校园的教学设施(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调查本校或其他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你们完成了吗?谁来说说?(2)教师出示我们校园的平面图,请同学们用东、南、西、1、学生展示交流。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我们的校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来自一所城郊小学,大部分学生家庭都是农民家庭,数学基础较薄弱。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我们的校园》,属于数学下册中的第五章,主要涉及到校园中的空间与方向知识。
教学目标: - 了解和掌握两点间的方位关系,能够将方向词语与方向相应的表示法相互转换。
- 能够在平面上利用简单的几何工具把场地、建筑物和环境组合成能反映校园布局情况的简图。
- 能够利用简图或实景图解决查找和描述校园中各处的方位关系、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2.1 教学设计本节课采用“问答交互+拓展活动”教学模式。
2.1.1 引入环节在教室中播放校园的全景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寻找自己的学校,并提出问题:“我们认不认识这里?这是什么地方?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这个地方靠近哪里?”让学生在猜测、发问中,引导他们关注方位、位置、朝向等概念。
2.1.2 讲解知识点通过展示教科书上的图片和地图,向学生介绍方位、位置、大小、朝向等概念。
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分类方向词汇,如上下左右、东南西北、前后等。
在具体的示例中让学生理解方向词语与方向相应的表示法相互转换,同时加深对方位、位置等概念的理解。
2.1.3 巩固练习1.听音辨方向:通过播放声音,考察学生对方位词汇的反应能力。
2.校园方位练习: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在班内或学校某个区域进行绘图训练,并在图上标注方向词汇,加深对方位、位置、大小等概念的理解。
3.校园导航:独立或组队,学生利用简图或实景图解决查找和描述校园中各处的方位关系、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题目不限于校园,也可以拓展到周边环境、社会中的方位关系等。
2.1.4 拓展活动通过参观校园、访问老师、调查家庭、阅读故事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方位、位置、大小、朝向等概念的理解。
2.2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操作性强、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校园中的空间与方向知识。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增强对校园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准备:1. 事先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漫步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环境和设施。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校园。
3. 学生互相展示画作,并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和感受。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关心班级成员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1. 事先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如班级人数、成员特点等。
2. 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班级的基本情况,如班级人数、成员特点等。
2. 学生根据班级情况,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心中的班级。
3. 学生互相展示画作,并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和感受。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增进家庭亲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庭成员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1. 事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如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
2. 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家庭背景,如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
2. 学生根据家庭情况,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心中的家庭。
3. 学生互相展示画作,并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和感受。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1. 事先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描述校园环境。
-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测量校园内物体的长度。
- 掌握基本的计量单位(如米、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地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教学内容1. 校园内的几何图形:- 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校园内的各种几何图形,如操场的正方形、教室的长方形等。
-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2. 测量工具的使用:- 介绍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的使用方法。
-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测量,测量校园内的一些物体(如桌子、椅子、窗户等)的长度。
3. 计量单位的学习:- 介绍计量单位(如米、厘米)的概念。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图形知识。
- 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如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我们的校园。
2. 新课讲解:- 讲解校园内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这些图形。
- 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测量,测量校园内的一些物体长度。
-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总结与拓展:- 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总结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测量活动。
2. 测量准确性:- 检查学生的测量结果,评估其准确性和数据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我们的校园教材第106〜107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校园》。
1.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棗捞|喳世通过解决校园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羁槽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数学、热爱校园的良好情感。
一、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学校的美景,说一说校园里的建筑物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的更美?生答:建筑物中间的空地上要种上草皮就会更美了。
2那要如何铺草皮呢?需要我们用哪些知识解决呢?弓|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二、换草皮1课件展示教材第106页的活动内容。
2.学生小组内交流。
如果只有3000元的费用,草皮应该如何铺,有哪些铺法?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方法一:两块全部种白三叶:28 X 16X 2X 2= 1792 (元)方法二:两块全部种高羊茅:28 X 16X 2X 3= 2688 (元)方法三:一块种白三叶,一块种天堂草:28 X 16X 2+ 28X 16X 4 = 2688 (元)方法四:一块种白三叶,一块种高羊茅:28 X 16X 2+ 28X 16X 3 = 2240 (元)4.教师总结:在生活中,你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设计赛程表1.课件展示教材第107页的活动内容。
2从活动内容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汇报:三年级有4个班,比赛地点在东西两个草坪,比赛安排在15:00〜16:30之间进行,每场比赛要用20分钟,准备10分钟。
3.三年级4个班该怎样比呢?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交流,板书最好的办法。
可以用表格的形式通知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4.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综合实践课,你复习巩固了本册中的哪些知识点?。
师:经过刚才的探究,大家找到一共有几种设计方案了吗?生1:我觉得如果两块草坪铺不同的草皮,共有3种不同的铺法。
生2:我认为如果两块草坪铺不同的草皮,共有6种不同的铺法。
因为这两块草坪虽然一样大,但并不是同一块草坪,所以假如用A 种草皮和B种草皮铺的话,就有两种方案,一个铺A,另一个铺B ;一个铺B,另一个铺A。
所以应该是6种不同的铺法。
师:你的条理可真是太清晰了!大家给他点个赞吧!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不同的设计方案吧。
展示学生找到的6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师:哪个小组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呢?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结果[设计意图:在解决“铺草坪”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调用乘除法运算、积计算、搭配等相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算能力、应用意识以及有序思考的习惯。
在反思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环节三:合作探究,设计赛程安排。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完成了设计“铺草坪”,现在体育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事情需要同学们的帮助。
本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运动场的东、西两侧举行三年级拔河比赛,请你们帮体育老师设计一份赛程安排,具体的设计要求请看大屏幕。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赛程安排的设计。
活动时,大家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
(1)说一说:一共需要安排几场比赛。
(2)想一想:怎样安排比赛时间和地点。
(3)议一议:哪种设计更合理。
(4)写一写:把你们组安排的赛程清晰地表示出来。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生:我们小组想到可以用用表格的形式通知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师:你的想法很不错,我们之前正好学习过复式统计表,对于以前的知识,你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展示学生成果师:这个小组设计的赛程安排既简洁又清晰,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设计意图:在设计赛程安排的过程中,学生借助与时间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计算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信息、描述信息,体会用表格形式表示数据比较清楚,。
人教版数学三下8.3《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是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校园的布局和功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校园布局图,学生需要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校园的具体布局和功能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校园布局图,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了解和掌握校园的布局和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校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根据校园布局图,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2.难点: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校园布局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校园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布局图、实践活动指导书、教学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布局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中的信息。
例如:“请大家观察这张校园布局图,看看能发现哪些有趣的信息?”3.操练(15分钟)教师根据校园布局图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图书馆在哪里?(2)食堂在哪里?”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答案,并引导学生解释答案的依据。
《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6—107页。
【教材分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是学生在学生学习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学习了面积与面积单位,学习了年、月、日相关知识,学习了简单的搭配排列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回忆、巩固及综合运用。
真正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为主题,引发了校园教学设施的描述、铺草皮、赛程设计等数学问题的解决,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探讨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加深理解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身边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2、通过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合作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校园中的数学问题。
3、引导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主调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校园内的数学问题。
难点: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校园内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实物投影、答题纸(每两人一张)【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1、猜一猜。
出示PPT,让同学们尝试说说图中的建筑物大概位置。
要求:说清楚在某处的哪个方向?不完整不具体的学生补充。
2、教师归纳揭示新课,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学生口答补充。
了解自己可爱美丽的校园。
一是通过猜一猜,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为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是以校园为例,学生更易产生兴趣。
1、校园的教学设施(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调查本校或其他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你们完成了吗?谁来说说?(2)教师出示我们校园的平面图,请同学们用东、南、西、1、学生展示交流。
综合实践《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肥光小学陈秋娟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我们的校园”,这是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的学校场所中的事例,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更换草皮”的问题,二是设计“拔河比赛赛程安排”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猜测、去验证、去交流讨论,让学生“动起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让课堂“活”起来。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适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面积、搭配、运算等相关知识解决“铺草坪”的问题。
2.借助与时间相关的知识解决“设计赛程安排”的活动,巩固计算时间的方法,体会用表格表达信息更加清晰、简洁。
3.在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现“用数学”的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活动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展示我校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照片,觉得熟悉吗?对,这是我们的校园,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园就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场所。
绿茵茵的草坪多么可爱啊!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场所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校园中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好吗?(板书:我们的校园)【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校园做主线,学生感到熟悉。
说到解决校园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的兴趣浓厚,带着很高的学习兴致进入新知探究状态。
二、新知探究(一)合作探究,解决“铺草坪”的问题。
(ppt展示出事教材第106页情境图)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要干什么?预设:学校要换草坪,有三种草可以换,但学校只有3000元钱,希望我们能想出一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