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计校准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
1 目的规范温湿度计校准的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温湿度计和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4.1 机械式湿度计:利用毛发、尼龙及有机物高分子镀膜材料等作感湿元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
4.2 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或干湿表)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4.3 数字式湿度计由电子式湿度传感器和指示仪表所组成,用于环境条件的相对湿度测量。
湿度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和电阻式两种,其安装形式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
5 内容5.1 计量性能要求5.1.1 数字式温湿度计:Δ=±a%F.S.;式中:Δ—数字式温湿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a—准确度等级,它常选用的选取值为2、3、5,也可按照制造厂的规定;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之差(℃)。
5.1.2 机械式温湿度计: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RH。
5.2 外观5.2.1 温湿度计外形结构完好,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或允许基本误差、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编号等应有明确的标记。
5.2.2 指针式温湿度计表盘所用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5.2.3 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字显示器应显示清晰、无缺笔划、闪烁等影响读数的缺陷。
5.2.4 指针式温湿度计的其他要求5.2.4.1 刻度盘位置应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5.2.4.2 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5%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
每整10%RH或20%RH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5.2.4.3 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保证可读数至0.5 ℃。
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已检定的温湿度计在有效期之间进行的期间核查工作,以及其他温湿度计的内部比对校准工作,以确定是否符合使用要求.2、概述利用已检定的温湿度计对其他温湿度计的温度、湿度偏差进行检测、评价.3、核查项目温度偏差、湿度偏差4、核查步骤4.1标准件美德时JR593温湿度表,***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4.1.1将已外校合格的温湿度计作为标准件,用来比对待校件的准确性;4。
1。
2标准件外检校准结果:注:以上湿度点为温度在20℃时的值,示值误差符合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第5。
2条的要求.注:温度示值误差符合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第5.1条的要求。
4.2示值误差4.2.1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
0℃。
4.2。
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4.2。
2。
1 ±5%RH(40%RH-70%RH,20℃);4。
2.2。
2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
4。
3待校件外观检查4。
3。
1待校件各部件完好,无明显损伤,表面无刮痕、锈蚀等。
4。
3。
2标识完整,无掉落、撕裂。
4。
3.3读数、刻度线清晰可辨,指针平直,可灵活转动.4.4待校件测量比对4。
4。
1将待校件及标准件放入同一房间,静置2小时后分别读数,先读标准件,再读待校件,间隔30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4。
4。
2所读实际示值减去1。
2条所示的偏差值为本次标准件的示值。
4.4。
3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件和待校件的温度示值(TB 和T)及湿度示值(HB和H),示值误差分别为△T=T—TB ;△H=H-HB(△T与△H分别满足2.1和2。
2的要求).4。
5核查周期机械式温湿度计的核查周期定为6个月。
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检定。
编制: *** 审核:******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ZL-060温湿度计内部比对校准记录表第 3 页共3 页。
温湿度计校正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温湿度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气象、农业、工业等。
准确的温湿度测量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和生产至关重要。
为确保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定期进行校正是必要的。
本文档作为温湿度计校正作业的指导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进行温湿度计校正操作。
二、校正前准备1.选购合适的校正设备: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温湿度校正设备,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2.确保工作环境稳定:警报系统和其他外部干扰应该在校正过程中被关闭,确保校正环境的稳定性。
3.查看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书:仔细阅读和理解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并了解所需校正参数的范围和准确性要求。
三、校正步骤1.稳定温湿度计:将温湿度计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等待其读数稳定。
建议等待至少30分钟。
2.校正温度:将校正设备的温度探头置于温湿度计的探头附近。
等待温度读数稳定后,记录下温度值。
3.校正湿度:将校正设备的湿度探头置于温湿度计的探头附近。
等待湿度读数稳定后,记录下湿度值。
4.比较和修正:将温湿度计的读数与校正设备的读数进行比较。
如果温湿度计的读数偏差较大,根据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相应的修正。
5.重复校正:根据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温湿度计的读数和校正设备的读数基本一致。
四、校正记录在校正过程中,应当记录所采取的措施和测量结果。
校正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校正日期和时间;2.校正设备的型号和序列号;3.温湿度计的型号和序列号;4.校正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范围;5.校正设备的温度和湿度读数;6.温湿度计的温度和湿度读数。
校正记录的保存应妥善保管,以备将来参考。
五、校正周期温湿度计的校正周期应根据其使用环境和所需准确性来确定。
一般建议在关键环境下,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对于特殊要求的环境,建议缩短校正周期。
六、校正后验证在完成校正后,应进行校正后验证,以确保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得到了改善。
方法如下:1.稳定温湿度计:将温湿度计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等待其读数稳定。
机械式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对应的流程/规范1. 目的规范机械式温湿度计的内校作业, 使校验工作有据可依, 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及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概述适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湿度计的内校作业。
3. 术语4. 操作说明4.1使用标准件:标准温湿度表配套设备:恒定湿热试验箱4.2校验环境:温度: 24±2℃;湿度:40±20%RH;4.3校验周期:每年1次4.4校验步骤:4.4.1校验前4.4.1.1确认标准件外校日期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4.4.1.2确认校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4.4.2外观检查:4.4.2.1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表面应无划痕和锈蚀。
使用中的温湿度计可放宽要求,应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4.4.2.2温湿度计上应标有制造厂名、型号、出厂编号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4.4.2.3指针式温湿度计和干湿表的其他要求:4.4.2.3.1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4.4.2.3.2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5%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
每整10%RH或20%RH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4.4.2.3.3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
每整10℃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4.4.2.4记录式温湿度计的其他要求:4.4.2.4.1温湿度记录范围:湿度不小于30%RH-95%RH,温度不小于10℃-40℃;4.4.2.4.2湿度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
温度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
4.4.3温度误差校准:4.4.3.1将标准温湿度表置于恒定湿热试验箱的中心位置,被检仪器置于标准温湿度表的前后左右位置;4.4.3.2温度示值误差校准:4.4.3.2.1温度校准点:15℃、20℃、30℃;4.4.3.2.2试验箱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分钟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分钟后重复读数一次。
1. 目的1.1. 保证温湿度计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 适用范围2.1. 适用于公司内部校正的温湿度计3. 职责3.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3.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4. 作业流程4.1. 校准项目及要求﹕表14.2. 校准条件与设备:4.2.1校准条件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4.2.2校准用标准器:经校准机构校准的温湿度计4.3校准过程:4.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4.3.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等。
4.4温湿度示值误差4.4.1将需要校正温湿度计整齐的摆放在桌面上,打开空调,将温度分别设为40℃30℃、20℃、10℃,分别待温度稳定30分钟后读数,以后每隔5min读一次,重复读三次,取平均值.4.4.2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温度计算公式:T平均=T1+T2+T3/3温度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式中: △T----温湿度计的示值误差; ℃T平均----温湿度计测定的温度平均值; ℃T标准----已校准装置的温度值;℃相对湿度计算公式与温度计算公式类同,将相应的单位与字符替代即可。
5. 调整和检测5.1根据校对结果,实际记录时各表的变化情况,将与相差的数值记录,以后每次测定时将通过加减该数值校正。
6. 支持性文件6.1. XXX-QP-ZJ001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文件》7. 质量记录7.1. XXX-QR-ZJ014 《监视和测量装置校正记录》。
数字温湿度计使用与校准说明数字温湿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室内或室外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仪器。
它由数字显示屏、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工业环境中。
本文将介绍数字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步骤,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一、数字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数字温湿度计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其电池状态良好。
检查电池是否已正确安装,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暴露于高温或湿度的环境中,以免对数字温湿度计造成损害。
2. 温度测量打开数字温湿度计电源开关,并将其放置在待测区域中。
待温度稳定后,数字显示屏将显示出当前的温度值。
如果需要切换温度单位,可以按照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设置。
测量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开关以节省电池使用寿命。
3. 湿度测量与温度测量类似,打开数字温湿度计电源开关,并将其置于待测区域,等待湿度数值稳定后,数字显示屏将显示出当前的相对湿度值。
如果需要切换湿度单位,同样可以按照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设置。
测量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
二、数字温湿度计的校准步骤为确保数字温湿度计的准确度,我们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校准。
以下是数字温湿度计的校准步骤:1. 温度校准将数字温湿度计放置在一个已知稳定的温度环境中,比如一个已校准的温度计所在的区域。
待数字温湿度计显示屏上的温度数值稳定后,与已知的参考温度进行比对。
如果存在差异,根据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温度偏差的调整。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温度校准。
2. 湿度校准将数字温湿度计放置在一个已知稳定的湿度环境中,比如一个已校准的湿度计所在的区域。
待数字温湿度计显示屏上的湿度数值稳定后,与已知的参考湿度进行比对。
如果存在差异,根据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湿度偏差的调整。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湿度校准。
3. 持续监测在进行校准后,数字温湿度计应被放置在待测区域并持续监测。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数据或不稳定现象,建议重新进行校准。
同时,需要注意定期更换电池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严格执行JJG 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使校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机械式湿度计的计量性能的校准。
3、编写依据JJG 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4、环境条件温度:(15~25)℃,温度波动度应不超过±3℃/6h湿度:≤75%RH5、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6、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表2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备注:温度回差/湿滞误差和重复性为首次校准项目,后续校准可不做。
7、校准方法7.1外观检查用目测和手动方式检查温湿度计应符合表2中外观的技术要求。
7.2示值误差校准将精密露点仪的探头至于温湿度检定箱工作室的中心位置,将被检仪器置于温湿度检定箱的有效空间内,放置的方式与数量应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
检定箱的工作室应保持气密性,且不得放置潮湿或强吸湿性材料。
温度校准点为:15,20,30℃。
检定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T标准和T平均)。
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d1,其中d1为标准器的温度修正值。
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温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相对湿度校准点为:40%,60%,80%,箱内温度设置在20℃。
检定箱的湿度达到设置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H标准和H平均)。
示值误差:△H= H平均- H标准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湿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7.2.4其它说明温湿度校准可同时进行。
被检仪器读数均以目视方式进行,对于指针式仪器,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盘;对于记录仪,应以记录纸上的记录位置为准。
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严格执行JJG 205-2005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使校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机械式湿度计的计量性能的校准。
3、编写依据JJG 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4、环境条件温度:(15~25)℃,温度波动度应不超过±3℃/6h湿度:≤75%RH5、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6、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备注:温度回差/湿滞误差和重复性为首次校准项目,后续校准可不做。
7、校准方法外观检查用目测和手动方式检查温湿度计应符合表2中外观的技术要求。
示值误差校准将精密露点仪的探头至于温湿度检定箱工作室的中心位置,将被检仪器置于温湿度检定箱的有效空间内,放置的方式与数量应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
检定箱的工作室应保持气密性,且不得放置潮湿或强吸湿性材料。
温度校准点为:15,20,30℃。
检定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T标准和T平均)。
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d1,其中d1为标准器的温度修正值。
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温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相对湿度校准点为:40%,60%,80%,箱内温度设置在20℃。
检定箱的湿度达到设置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H标准和H平均)。
示值误差:△H= H平均- H标准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湿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目的:藉由定期校正使仪器维持稳定性及量测质量,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各厂牌型号温湿度计之校验。
3.校正环境条件:室温4.校正周期:一年5.作业内容:5.1校正所需设备:标准器选用标准: 干湿球温度表精度: ±0.4℃5.2外观检查1.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损。
2.温湿度计度盘刻度线及数字应清晰。
5.3误差校准1.将温湿度计与干湿球温度表放置于同一环境条件下。
平衡一段时间后(约30分钟左右)观察两者之间的变化。
首先在干湿球温度表上直接读取干球与湿球的实际温度值,读数时应注意视线与刻度线水平。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实际值之差即为干湿差度。
依据干湿差度与刻湿表温度,运用<<相对湿度查对表>>(见后页)就能查出所需的相对温度,查表时,湿表温度即可通过湿球温度的实际值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得出。
干湿差度则取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实际值之差与查对表中最接近的一个。
2.从温湿度计度盘上直接读取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数值,然后再与干湿球温度表之温湿度进行比较。
3.示值误差: 温度误差=温湿度计温度-干球温度相对温度误差=温湿度计湿度-干湿球相对温度4.允许误差: 温度: ±2℃湿度: ±10%5.4判定:经外观检查,示值误差校准均符合要求则判定其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5.5误差修正:校准合格的温湿度计,当其显示温度值与标准温度有一定偏差时,用改锥通过表盒侧面右下调整孔调节温度校准拔片,使指标示值温度与干湿表温度相符,如果温湿度表湿度的显示值与标准湿度有偏差,在相对湿度大于50%时,用改锥通过盒体侧面左下调整孔调整湿度校准螺钉,使指标指示值与干湿表的相对湿度相符。
5.6维护及注意事项:1.定期对干湿球温度表进行加水。
2.标准器干湿球温度表是高值易碎品,使用时应轻拿轻放,勿倾斜,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玻璃棒和金属球。
相对温度查对表。
文件变更履历表
1.目的:
明确公司内温湿度计的校正方法,确保温湿度计之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温湿度计校正
3.定义:
无
4.工作内容:
4.1校正标准件:
标准温湿度计
4.2 校正环境: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0%RH﹔.
4.3校正步骤:
4.3.1外观检验
a、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b、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4.3.2 温湿度示值误差
a、测量点为:三个不同的温湿度环境。
b、待校温湿度计与标准温湿度计一起放入校正點之場所,
c.静置1H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件,再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湿度示值(T B和T/ H B和H)。
d、示值误差:△T =T - T B
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0℃。
c、示值误差:△H =H - H B
温湿度计的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RH。
4 .3.3校正周期
a、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一年。
4.3.4 外观检验,示值误差校准均符合要求则判断合格,否则判断不合格。
5.注意事项:
a、使用完成后必须用干净的无尘布清洁干净,以免水渍,灰尘会损坏仪器表面
6.参考文件: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JJG205-2005
7.附件及表格:
温湿度计校正记录 TQ-3-147 -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