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案例分析与总结3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0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案例分析摘要:目前,企业越来越重视本钱操纵和本钱管理,其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把关注点放在传统的本钱管理模式上,这种传统模式曾经在降低企业本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经不适应当今企业的开展要求。
本文采取个案分析方法,对A企业近五年的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分析了A企业的本钱管理现状以及战略本钱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根底上,提出相应的战略本钱管理方案和措施,最终创造更高的价值,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价值链;战略本钱管理;本钱动因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根底(一)战略本钱管理的定义。
战略本钱管理是一种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开展战略并随时进行动态调整的本钱管理模式,在这过程中,企业可以掌握产品整个制造过程的本钱信息,将企业决策与本钱信息相结合,并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保持长期的低本钱优势,增强整个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战略本钱管理特点。
第一,可持续性,战略本钱管理则更侧重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开展,不会因为眼前的巨大利益而选择不恰当的管理手段。
第二,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指的是在整体战略的指导下,企业的本钱管理摆脱了生产经营销售等根底环节的桎梏,企业从长期开展的战略目标动身,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框架和外部环境的各个方面分析影响企业本钱的因素并进行计算和管理,使企业的本钱管理更具有全面性。
第三,前瞻性,企业的前瞻性呈现在企业的超前目光,在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开展的战略的根底上保持自然资源及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开展的净效益。
二、A公司战略本钱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产量下降。
产品的产量与企业的营收利润息息相关,近五年来,A 公司的总体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在2016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实现大幅上涨,按理来说,营业本钱也呈涨势,但这三年的营业本钱却是一年比一年低,2016年营业本钱占营业总本钱的比例为64%,2017年营业本钱占营业总本钱的比例为57%,2018年营业本钱占营业总本钱的比例仅为42%。
战略成本管理案例分析—以新希望集团为例一、新希望简介新希望集团是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农牧与食品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综合农牧商社。
集团从创业初期的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
目前,新希望集团有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四大产业集群,这四大产业集群像四个车轮一般快速驱动,使集团拥有稳定的增长曲线、良好的现金流量、强大的资产储备,能够拥抱机会,应对挑战,为仁人志士提供施展商业才华和实现产业理想的基业常青大平台。
2010年底,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总资产361亿元,集团资信评等级为AAA级,已连续6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之一(2010年列第134位)。
集团拥有420家法人实体,8万余名员工,其中有近4万人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专业大专以上员工近2万人,同时带动超过450万农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
新希望集团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559.58亿元,企业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近35%;年饲料生产能力达2000万吨,销售量超过120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年屠宰和加工鸡鸭能力10亿只,居行业领先地位;在养殖业、乳业和肉食加工业等领域都有重大发展;现在,新希望集团已拥有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个中国名牌,4个中国驰名商标和2个奥运品牌。
新希望的“美好”牌火腿肠被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雄”牌猪、水产饲料均是中国名牌。
“千喜鹤”牌冷鲜猪肉为中国名牌、2008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新希望”、“美好”、“蝶泉”均为国家驰名商标。
(一)集团化的组织架构新希望集团的管理制度随着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而不断完善。
如今,新希望集团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基准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并聘请有独立董事,构建比较完善的“两权分离”管理体系,集团总部与各专业事业部之间严密分工,充分授权,体现了科学、严谨、专业、高效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