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核酸具体结构与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65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一、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二、授课对象:临床医学、预防、法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种核酸分子即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理化性质的特点和应用。
三、授课学时本章共安排3学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
讲授安排如下:1学时:概述+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和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中的第一部分: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2学时: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二部分: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和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一点:信使RNA(mRNA)的结构与功能3学时: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二点: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和第二点: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和第二点:核蛋白体RNA(rRNA)的结构与功能及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第五节核酸酶四、教学目的与要求五、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核酸的分类、分布及生物学意义。
掌握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掌握DNA 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功能,RNA的一级结构以及三种RNA的功能。
掌握DNA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的概念。
难点:核酸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几种重要的RNA的结构)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大致安排以讲授为主,授课结束前作适当的小节,帮助学生消化当天所学的内容,另外课前穿插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七、主要外文专业词汇八、思考题1、试比较两类核酸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
3、简述真核细胞的mRNA的结构特点和功用。
4、简述tRNA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什么是TM值?他有何生物学意义?6、什么是核酶?他在医学发展中有何意义?7、什么是DNA变性、复性、分子杂交和增色效应?有何实际意义?九、教材与教具: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六版十、授课提纲(或基本内容)概述Introduction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信息大分子。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核酸 2.核苷 3.核苷酸 4.稀有碱基 5.碱基对 6.DNA的一级结构 7.核酸的变性 8.Tm值 9.DNA的复性 10.核酸的杂交二、填空题11.核酸可分为 ____和____两大类,其中____主要存在于____中,而____主要存在于____。
12.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有____、____和____,其中糖基有____、____,碱基有____和____两大类. 13.生物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____和____,嘧啶碱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____.14.DNA和RNA分子在物质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和____的不同,DNA分子中存在的是____和____,RNA分子中存在的是____和____。
15.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通过____键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16.DNA的二级结构是____结构,其中碱基组成的共同特点是(若按摩尔数计算)____、____、____。
17.测知某一DNA样品中,A=0。
53mol、C=0.25mol、那么T= ____mol,G= ____mol。
18.嘌呤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9.嘧啶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20.体内有两个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理功用是____。
21.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____、dCDP____。
22.DNA分子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____相连,碱基间的配对原则是____对____、____对____.23.DNA二级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形成____结构,此结构属于____螺旋,此结构内部是由____通过____相连维持,其纵向结构的维系力是____。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991。
核小体6。
核酶2。
碱基互补7。
核酸分子杂交3。
增色效应。
反码环4。
商标值9。
脱氧核糖核酸5。
核糖体2。
填空题1。
在典型的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 ________ ,碱基为____________ 2.tRNA都具有 __________ _的二级结构和 ___________ 的普通三级结构。
3.成熟基因的结构特征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的基本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5。
Tm值与DNA的___________ 口所含碱基的___________ 正比6。
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在水平方向由___________ 保持,在垂直方向由 _________ 保持。
7.当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3',5'磷酸二酯键总是由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形成。
8.嘌呤和嘧啶环都含有 ___________ ,所以它们对____________ 有很强的吸收。
9.核糖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____________ 键形成核苷。
3。
选择题(1)键入问题1。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为a.2 ‘,3'-磷酸二酯键b.3 ‘,5'-磷酸二酯键c.2 ‘,5'-磷酸二酯键d . 糖苷键 e .氢键2。
与pCAGCT 互补的DNA 序列是_ _ _a . pagctgb . pgtcgac . pgucgad . pagcuge . paggugg |哪一个描述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不正确的?腺嘌呤的摩尔数等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组织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非常相似。
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中的碱基对位于外侧。
两条多核苷酸链在连接..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本文将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的介绍。
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核苷酸由一种五碳糖(如脱氧核糖或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根据五碳糖的种类,核酸可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类。
DNA是生物体内贮存遗传信息的化学物质,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指导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实施。
DNA的核苷酸单元由脱氧核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组成。
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螺旋梯状的结构,类似于一条扭转的梯子。
DNA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通过两个氢键连接,胞嘧啶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结构使得DNA能够进行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RNA是一类功能多样的分子,它在生物体内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等过程。
RNA的核苷酸单元由核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组成。
RNA的结构多样,可分为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和rRNA(核糖体RNA)等多种类型。
mRNA是由DNA模板直接合成的,它携带了DNA上的遗传信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了模板。
tRNA是一类小分子RNA,它能够将氨基酸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将氨基酸带到合成蛋白质的位置。
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核酸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储存遗传信息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首先,核酸通过携带遗传信息来储存生物体的基因信息。
DNA中的碱基序列编码了生物体的基因信息,通过复制和传递这些信息,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得以传递。
DNA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将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序列,进而决定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进而影响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其次,核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线性多聚生物信息分子。
分为DNA和RNA两大类。
其化学组成见下表:DNA RNA碱基①嘌呤碱 A、G A、G②嘧啶碱 C、T C、U戊糖β-D-2 脱氧核糖β-D-核糖磷酸磷酸磷酸碱基与戊糖通过糖苷键相连,形成核苷。
核苷的磷酸酯为核苷酸。
根据核苷酸分子的戊糖种类不同,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前者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后者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是核酸的基本结构。
多核苷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多核苷酸链的两端分别称为3’-末端与5’-末端。
DNA的二级结构即双螺旋结构的特点:⑴两条链走向相反,反向平行,为右手螺旋结构;⑵脱氧核糖和磷酸在双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⑶两链通过氢键相连,必须A与T、G与C配对形成氢键,称为碱基互补规律。
⑷大(深)沟,小(浅)沟。
⑸螺旋一周包含10个bp,碱基平面间的距离为0.34nm,螺旋为3.4nm,螺旋直径2nm;⑹疏水作用。
氢键及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其稳定性。
D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并作为基因复制转录的模板。
mRNA分子中有密码,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真核生物的mRNA一级结构特点:5’-末端“帽”,3’-末端“尾”。
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其一级结构特点: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3’-CCA-OH,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结构。
rR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
细胞的不同部位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种类小分子RNA,统称为非mRNA小RNA(snmRNAs),对细胞中snmRNA 种类、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称为RNA组学。
具有催化作用的某些小RNA称为核酶。
碱基、核苷、核苷酸及核酸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加热可使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变为单链称为DNA变性。
DNA变性时,OD260增高。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本章重点核酸前言:1.真核生物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的方式将遗传信息进行传代;真核生物RNA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
2.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以及一级结构(一)、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①DNA中的碱基:A\T\C\G。
②RNA中的碱基:S\U\C\G。
★这五种碱基的酮基或氨基受所处环境的pH是影响可以形成酮-烯醇互变异构体或氨基-亚2.核糖①β-D-核糖:C-2’原子上有一个羟基。
②β-D-脱氧核糖:C-2’原子上没有羟基☆脱氧核糖的化学稳定性比核糖好,这使DNA成为了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苷①核苷②脱氧核苷③核糖的C-1’原子和嘌呤的N-9原子或者嘧啶的N-1原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了β-N-糖苷键。
在天然条件下,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核糖和碱基处在反式构象上。
3.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①核苷或脱氧核苷C-5’原子上的羟基可以与磷酸反应,脱水后形成磷酸键,生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②根据连接的磷酸基团的数目不同,核苷酸可分为核苷一磷酸(NMP)、核苷二磷酸(NDP)、核苷三磷酸(NTP)。
③生物体内游离存在的多是5’核苷酸★细胞内一些参与物质代谢的酶分子的辅酶结构中都含有腺苷酸,如辅酶Ⅰ(NAD+),它们是生物氧化体系的重要成分,在传递质子或电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大分子1.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C-3’原子的羟基能够与另一个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α-磷酸基团缩合,形成了一个含有3’,5’-磷酸二酯键的脱氧核苷酸分子。
2.脱氧核苷酸分子保留着C-5’原子的磷酸基团和C-3’原子的羟基。
3.多聚体核苷酸链的5’-端是磷酸基团,3’-端是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