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井成井作业7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338.50 KB
- 文档页数:1
水源井成井施工方案引言概述:水源井是指通过井筒向地下水层开采地下水资源的设施,是人类获取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水源井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到井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进行水源井施工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
一、前期准备1.1 确定井位:根据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结果,选择适合开井的位置,避免地质灾害和水质污染。
1.2 选择井径:根据地下水位、水质及需求量确定井径,普通情况下,直径为0.5米至1米的井较为常见。
1.3 确定井深:根据地下水位和水质情况,确定井的深度,普通情况下,井深在30米至100米之间。
二、井筒施工2.1 井筒材料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水质情况选择适合的井筒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等。
2.2 井筒施工工艺:采用适当的井筒施工工艺,包括挖井、支护、灌浆等环节,确保井筒结构坚固。
2.3 井筒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井筒质量进行检测,确保井筒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井口装置3.1 井盖选用:选择适合的井盖,保证井口安全,并防止污染。
3.2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杆或者围栏,确保井口周围安全。
3.3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因地表水灌入而导致井水受污染。
四、井水提取设备安装4.1 泵选型:选择适合的泵,根据地下水位和需求量确定泵的型号和规格。
4.2 泵安装:根据泵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4.3 电气连接:进行泵的电气连接,确保泵的供电正常。
五、运行管理5.1 日常维护:定期对水源井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井的正常运行。
5.2 水质监测:定期对井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5.3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井水污染或者其他突发情况,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总结:水源井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质情况和需求量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施工,确保水源井的质量和效率,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提供保障。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水文地质钻探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水文地质钻探与水井钻探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工作要求及有关工艺操作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普查、水文地质初步勘探与详细勘探以及水井(含矿泉水井及低温地热井)钻探工程,是进行钻探设计、施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本规程不适用于高温地下热水和地热能开发钻井工程。
2 引用标准2.1 直接引用标准GBJ 2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9808 水文水井钻探管材系列GB 9809 水文水井钻探用套管、岩心管、取粉管螺纹GB 9810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BG 9811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铤BG 9812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接头DZ 1.3 硬质合金岩心钻探管材螺纹DZ/T 0008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柱特种接头DZ/T 0017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 0055 水文水井钻探用硬质合金钻头DZ/T 0056 水文水井钻探用三牙轮钻头DZ/T 0057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粒钻头2.2 配合使用的标准GBJ 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水文地质普查、勘探规范岩心钻探规程3 总则3.1 目的、任务水文地质钻探是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取得地下水文地质资料的主要技术方法,也是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进行钻井工程的唯一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含水层的岩性、层次、构造、厚度、埋深分布及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和参数,解决和验证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遥感工作中难以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
同时,在“以探为主、探采结合”成井或专门打井后开采地下水,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城镇居民及干旱地区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或矿泉水饮料,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3.2 钻探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3.2.1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先水文地质测绘与物探,后钻探施工以及坚持“先踏勘、后设计”和“先设计、后施工”的工作程序,即必须在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布置水文地质钻孔,以及坚持没有地质、施工设计,不准施工开钻的原则。
确定成井方案 泥浆调制 泥浆开挖 通刷孔 场地平整 设备安装 机械钻进 成 孔 排 管 水井打井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一、水井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平整场地—设备安装调试—口径成孔—通孔—换浆—下管—换浆—投砾—固井—洗井—抽水试验—交工验收—退场。
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方法1.水井施工准备排渣换浆 下 管 填 砾 洗 井 抽水试验 井位定位 验 收 换 浆 水质分析 资料整编1.1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进行第一次技术复核,发现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2)编制单井成井方案,明确工程水文地质技术工作方案及钻探技术工作方案,确定成井工艺。
(3)由技术人员写出书面技术交底卡,并召技术交底会。
(4)召开机台技术交底会议,通报工作内容,提出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明确施工工艺方案及注意事项。
1.2测量定位由测量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组成测量组统一放线。
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孔位,用水准仪进行精确测量。
确定孔位的水平坐标和高程。
井位处应打入木桩标识。
经过校核无误后再报请注册监理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验收。
1.3设备造选型与进场、安装(1)根据管井结构和地层情况,选用型钻机采取正循环方法进行施工。
(2)设备安装做到水平、周正、稳固、到位。
电器放置在防雨防潮位置,动力线、照明线和照明灯具、电器和安装符合安全生产规范,接地良好。
(3)钻机底脚要打夯实,并注意水平。
其它地基均应平整坚实,支撑部位受力均匀并避免雨水和泥浆浸泡。
(4)钻机安装要保持三点一线和转盘水平。
钻压仪应防震、避水。
泥浆管线密封、耐压、高压管固定在外事塔上的适当位置,发现漏水、破损及时修理或更换。
(5)施工现场布置紧凑、整齐、合理、管材、工具和附属设施摆放整齐,所有物资材料不得随意朝堆放。
(6)设备安装完毕,经业主和公司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1.4.材料准备在业主和注册监理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确定材料供应厂商,并报业主和注册监理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批准。
传统地下水监测井施工的成井工艺及施工要求传统地下水监测井施工的成井工艺主要分为设计成井结构、电测井、下管、填砾、封闭止水及洗井。
施工要求按照《水文地质钻探规程》、《管井技术规范》及《地下水监测规范》等。
标签:设计成井结构;电测井;下管;填砾;封闭止水;洗井一、设计成井结构根据钻进中取得的地层岩性鉴别资料及电测井结果,核定监测井结构设计中井壁管、过滤管、沉淀管的长度和下置位置,目标含水层采用过滤管,其它层位采用井壁管。
当地下水监测目标含水层为松散岩层孔隙水,滤管所处位置的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砾石、卵石时,宜采用骨架过滤器或缠丝过滤器;滤管所处位置的含水层岩性为细砂、粉细砂时,宜采用填砾过滤器。
当地下水监测目标含水层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时,滤管采用骨架滤管或缠丝滤管,若岩层稳定可不安装过滤器。
二、电测井为确保地层勘察数据的准确性,监测井需开展物探测井工作,测井工作于成孔后下管前进行。
监测井每孔都做视电阻率结合自然电位的测井方法测井。
根据岩性的复杂程度和钻孔深度确定水文物探测井成果曲线的比例尺。
现场完成测井成果草图并与岩芯资料对比,保证解译成果正确。
三、下管下管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如下:1 扫孔:钻到预计深度后,用原孔径钻头扫孔。
扫孔的时间与程度应根据下管的时间、地层的稳定性等具体条件掌握。
扫孔时宜用轻钻压、快转速、大泵量方法进行,遇含水层井段钻具宜上下提动。
2 换浆:目的是彻底清除孔内沉砂和泥皮,确保钻孔与地下水连通性。
当扫孔工作完成后,及时向井孔内送入稀泥浆,以替换稠泥浆。
送入井孔内的泥浆应由稠变稀,循序渐进,不得突变。
泥浆密度应小于1.1,出孔泥浆与入孔泥浆性能应接近一致,孔口捞取泥浆样应达到无粉砂沉淀的要求。
如果孔壁上形成的泥皮过厚,需用焊在钻杆上的钢丝刷适度刮刷泥皮。
3 检查:下管前对井壁管、滤水管、砾料及所用机具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校对,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下入井内。
4 排管:按照钻孔的实际地层资料和物探测井资料,调整井管安装设计,然后进行井管次序排列、丈量及编号。
水井知识点总结一、水井的分类1. 按照用途分类水井可以按照其用途分为生活用水井、灌溉用水井和工业用水井等。
生活用水井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水、洗涤和烹饪等;灌溉用水井用于农业灌溉,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工业用水井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水资源供应。
2. 按照井筒结构分类水井可以根据井筒的结构分为浅井和深井。
浅井一般指井深在30米以内的水井,其井筒结构简单,施工工艺相对较为简单;深井则指井深在30米以上的水井,需要采用深层钻探技术和专业设备进行施工,井筒结构复杂。
3. 按照水源分类根据水源的不同,水井可以分为地下水井和地表水井。
地下水井是通过在地下岩层或含水层中挖掘而成的,主要用于获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井则是直接利用地表水源进行挖掘或钻探,如河流、湖泊等。
二、水井的建造方法1. 浅井的建造方法浅井的建造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
具体步骤包括:选址、布设井口、挖掘井井筒、井壁加固、井底处理和井筒封堵等。
在挖掘井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井筒壁体的加固,以防止坍塌。
2. 深井的建造方法深井的建造方法相对复杂,需要采用深层钻探技术和专业设备进行施工。
其具体步骤包括:地质勘探、井位选定、井筒钻进、钻井液循环和井底处理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规划。
三、水井的维护管理1. 定期清理水井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清除井底淤泥、杂物和微生物等,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定期清理井筒和井口,清除泥沙和杂草等,确保水井的畅通和正常使用。
2. 水质监测定期对水井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水质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指标、微生物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等,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应。
3. 井筒加固水井的井筒需要定期进行加固和维修,确保井筒的完整和稳固。
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需要加强井筒的支护和防护,以防止井筒坍塌和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