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复习资料民法: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第八章共有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一)共有的概念共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标的物共同享有所有权。
(二)共有的特征1、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
2、共有是一个所有权,是所有权量上的分割而不是质上的分割所以不违反一物一权的原则。
3、两种共有形式,即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297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
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二、按份共有(一)按份共有的概念与特征1、按份共有的概念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标的物按照一定的份额分享所有权。
298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308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309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按份共有是最常见的共有关系,它可以发生在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公民和法人之间。
2、按份共有的特征具有与共同共有不同的法律特征:(1)各个共有人对于共有物按照份额享有所有权。
各个共有人的份额,称为应有份。
其数额在共有关系产生时,共有人就应当将之明确。
如甲与乙为农地用水共同出资建一个水井,两人按出资比例确定其应有份额。
(2)各个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物分享权利、分担义务。
各个共有人的应有份是多少,就依该份额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分担相应的义务。
由此可见,按份共有并不是把共有物分为若干份,各共有人各享有一个所有权;而是共有人对共有物按各自的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3)各个共有人虽然拥有一定的份额,但共有人的权利并不仅限于共有物的某一部分上,而是及于共有物的全部。
按份共有的性质就是共有人按各自的份额对共有物共享所有权。
这种份额,确定了各共有人对共有物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范围,任何共有人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第十七章共有17.1 复习笔记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所有权。
其特征包括:(1)共有的主体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
(2)共有的客体即共有物是特定的,它可以是独立物,也可以是集合物。
(3)在内容方面,共有人对共有物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二、按份共有1.按份共有的概念按份共有,又称分别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其法律特征是:(1)各个共有人对共有物按份额享有不同的权利。
(2)各个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是依据其不同的份额确定的。
(3)各个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有财产的全部。
2.按份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1)按份共有人的权利①按份共有人有权依其份额对共有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②按份共有人有权按照约定管理其共有财产。
③按份共有人享有物权请求权。
④按份共有人有权处分其份额。
⑤按份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
⑥全体共有人有权处分共有财产。
(2)按份共有人的义务共有人在依据份额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该义务主要是承担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
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
3.约定不明视为按份共有(1)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2)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三、共同共有1.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根据某种共同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其特征是:(1)共同共有根据共同关系而产生,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法律知识考试:民法所有权共有理解思路一、主要内容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共有主体称为共有人,共有的客体称为共有物。
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一)按份共有1.按份共有的概念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财产按照各自份额享有所有权。
《物权法》第103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2.按份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1)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①共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各共有人应当在其份额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否则,就是对其他共有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其他共有人可要求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
②共有物的管理及费用负担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额负担。
1 / 7对共有物进行重大修缮、改良行为,由拥有共有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
③共有物的处分按份共有人对自己份额的处分,无需征得其他共有人同意,同等条件下,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
按份共有人对整个共有物的处分,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
(2)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承担连带债务,偿还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按份共有人,有权向其他共有人追偿。
(二)共同共有1.共同共有的概念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基于共同关系对同一财产平等地享有所有权。
2.共同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1)共同共有的内部关系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
(2)共同共有的外部关系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3.共同共有的类型2 / 7(1)基于夫妻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共有(2)基于家庭共同生活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共有(3)基于继承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共有(4)基于合伙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共有二、理解思路3 / 7这部分文字部分很多,没必要一个个去读,直接划出框架就能理解里面的知识和考点了,框架如下:(一)考点考点①共有的分类。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按份共有亦称分别共有,是指共有人按照确定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的共有。
按份共有可发生在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问、法人与法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自然人和法人之间。
其特征主要是:1.共有人在共有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以其在共有财产中一定的份额为依据的。
2.按份共有发生的根据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协议。
根据《民法通则》第78条,《物权法》第94条的规定,按份共有的性质就是共有人按各自的份额对共有物共享所有权。
这种份额,确定了各共有人对共有物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范围,任何共有人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二、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1.共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法律教育网各共有人依其份额对共有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这种权利的行使及于共有物的全部。
根据共有物的本身性质,全体共有人不能同时对共有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时,应由共有人对占有、使用、收益的方法进行协商,并按协商一致的方法处理。
如果不能协商一致的,则根据对共有物的具体情况,在处分共有物或者对共有物作重大修缮时按照拥有共有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共有人的意见办理,共有人对共有物的任何意见都不得损害其他共有人的利益。
各共有人应当在其份额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共有人超过份额范围行使权利侵害了其他共有人的合法权益,则其他共有人可要求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
2.共有物的处分共有人对按份共有物的处分包括两种:一是对其享有的份额的处分;二是对整个共有物的处分。
(1)按份共有人有权处分其份额。
按份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对其份额进行处分而不必征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但如果共有人事先约定了处分限制而某一共有人违反了该合法的限制性约定的,应对其他共有人承担违约责任。
按份共有人对其份额进行处分通常包括分出、转让、设定负担、抛弃等。
①分出,指共有人将自己存于共有物的份额分割出去,退出共有。
分出时,在不损害共有物的使用性能和其他共有人的权利的前提下,可以分出实物;否则只能由其他共有人作价补偿。
⼀、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于共同关系,共同享有⼀物的所有权。
2、特征。
法律特征有: (1)共同共有根据共同关系产⽣,必须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这种共同关系,或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如夫妻关系、家庭关系,或是由合同约定的如合伙合同。
没有共同关系这个前提,共同共有就不会产⽣;⽽丧失这个前提,共同共有就会解体。
(2)共同共有没有共有份额。
共同共有是不确定份额的共有,只要共同共有关系存在,共有⼈就不能划分⾃⼰对财产的份额。
只有在共同共有关系消灭⽽对共有财产进⾏分割时,才能确定各个共有⼈应得的份额。
所以,在共同共有中,各个共有⼈的份额是⼀种潜在的份额。
(3)共同共有的共有⼈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各个共有⼈对于共有物,平等地享有占有、使⽤、收益、处分权,并平等地承担义务。
但是,在合伙关系中,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的特别约定,合伙⼈可以按⼀定的份额享有表决权,也可以按照约定的⽐例分配利润。
我国物权法还特别规定,共有⼈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注:这是⼀个新的变化之处) ⼆、共同共有的内外部关系 共同共有⼈的权利,及于共有物的全部。
共有⼈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某个或者某些共有⼈有权代表全体共有⼈管理共有财产时,则该共有⼈可以依法或者依合同对共有财产进⾏管理。
例如,家庭共有财产的管理可以由家庭成员中推举出⼀⼈为之,⽽不必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进⾏。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修缮的,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同意,但共有⼈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共同共有⼈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对于共有物的管理费⽤及其他费⽤的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共同共有⼈共同负担。
【tips】本文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的司法考试重要知识点,大家定要好好复习!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民法: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民法: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要参加司法考试的朋友已经开始紧张复习,要合理调整备考节奏和备考重点,民法作为重中之重,一定要认真对待,在复习中投入更大精力。
共有是两个以上的人(公民或法人)对同一项财产享有所有权。
共有的法律特征是:
第一,共有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公民和法人,如某一所房屋属于甲、乙两人所有。
在这一点上共有与其他财产所有权形态不同,它的主体是多数人,而不是单一主体。
第二,共有的客体也是特定的独立物。
共有物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能分割为各个部分由各个共有人分别享有所有权,而是由各个共有人共同享有其所有权,各个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有物的全部。
第三,共有人对共有物或者按照各自的份额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
但是,共有人对于自己权利的行使,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许多情况下要体现全体共有人的意志,要受其他共有人的利益的制约。
共有和公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共有财产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的共有人,各个共有人依法律的规定或者约定享有所有权,他们是共有财产的共同所有人。
而公有则不同,公有财产的主体是单一的。
在我们国家,国家所有的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都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
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只有国家才能代表全体人民享有国家财产所有权,任何一个公民、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
集体组织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组织,只有集体组织才享有集体组织财产所有权.集体组织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享有这种权利。
共有不是一种独立种类的所有权,而是同种类或者不同种类的所有权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