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能源与清洁能源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87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一、典例引领1.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生产总量B.能源消费总量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就越高。
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核能开发缓慢,太阳能资源分布较少。
]二、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1)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的特点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上升。
(2)煤炭资源的优点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及其建设原因①主要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
②建设原因:缺少常规能源;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⑥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能源消耗与清洁能源高中地理重要概念详解能源消耗与清洁能源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概念,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并探讨它们在高中地理中的重要性。
一、能源消耗的定义和影响能源消耗是指人类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的过程。
能源消耗的主要形式包括化石燃料的使用,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电力的使用。
能源消耗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室气体排放: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2. 空气污染: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废气和颗粒物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3. 水资源消耗:能源生产和使用需要大量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
4. 生态系统破坏:开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二、清洁能源的定义和类型清洁能源是指使用和产生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小,且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
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清洁能源类型包括:1.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2. 风能:利用风力转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风能发电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之一。
3. 水力能源:利用水流或水头转动涡轮机产生电能,如水力发电站。
4. 核能:利用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核能,核能发电被认为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
5. 生物能源:利用植物和有机物质转化产生的能量,如生物质能、生物燃料等。
三、能源消耗与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消耗和清洁能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首先,学习能源消耗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能源消耗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学习清洁能源的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母题十二:能源资源的开发【母题来源】2022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37题【母题原题】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整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整电站的缘由。
(4分)【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沉没等问题。
(3分)(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3分)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宽敞(充分)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分)(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有)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2分)(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整、把握,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削减热电站发电量)。
(4分)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命题意图】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重要话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学问模块,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整电站的缘由”四个问题,重点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学问的拓展和迁移。
课时69中国的能源安全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______为重心”。
(2)我国石油供需关系变化20世纪以来,我国石油供需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阶段时间原因及特点供应短缺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石油资源______和产量不足自给有余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______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进口依赖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需求快速________,战略储量________,稳产难度加大,新增探明储量有限,生产量的增长明显________消费量的增长(3)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原因①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____________: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____________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②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概念解读石油危机石油危机是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危机,不是石油资源的枯竭。
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______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我国煤炭资源供需空间错位,导致________安全风险。
(3)煤炭开发______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
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①能源生产、______、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
②能源利用向清洁、______、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______。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①充分发掘______能源的资源潜力。
②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______能源。
③开辟多元、稳定的______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
④加强国家战略能源______。
特别提醒我国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原因我国的经济逐年增长,石油进口量逐渐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大了石油供应的风险;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储存足够的石油,一旦石油通道发生问题或者石油供应发生问题,大量的石油供应就会被切断,一旦我国没有足够的石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
高中地理复习:能源专题【热点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
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风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沼气: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地热能: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考点分析一、考点分析1.常见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的类型能源统计图可分为静态统计图和动态统计图,静态统计图主要用于呈现某时期能源构成或对比,如对比某时期不同能源类型或不同区域的差异。
动态统计图主要呈现不同时期能源构成情况,一定有时间变化要素。
如:2.“三步”读图能源消费结构图的判读关键是“三找三析”和“三步”三找:一找坐标,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找范围,分析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找变化,分析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读图一般步骤如下:预备:粗看图形和组成要素。
图1为扇形图,只呈现了百分比关系;图2为柱状图,可呈现不同主体(国家)不同能源类型的比重;图3为多要素组合图,既呈现了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柱状图),也呈现了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曲线图)。
第一步:找图例、坐标和点线柱。
①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3中纵坐标分别为能源消费量和单位GDP 能耗,横坐标为时间。
②看图3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意单位GDP能耗的变化。
③观察图3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成,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柱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大小。
第二步:析构成和变化,借原理析前因后果。
图1没有过多构成要素,较简单,重点抓住几种能源消费比重的大小差异;图2纵轴为百分比,要抓住各国间不同能源消费比重的差异;图3纵轴有两个,代表不同的构成要素,横轴为时间,可表示变化,因此要抓住两个要素随时间的变化。
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对题干进行分析。
第三步:比较选项确定答案,或按解题思路用术语规范答题。
二、例题分析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1.上图为某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对比图中四个国家各种能源消费比重,可知丙国水电比重最大,化石能源比重最小,水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碳排放量比重小,所以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丙国。
清洁能源的定义及分类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了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清洁能源?它又有哪些分类呢?清洁能源,简单来说,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产生较少污染物排放的能源。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相比,清洁能源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更少的环境污染和更可持续的特点。
清洁能源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太阳能是最为常见和广泛利用的一种。
太阳每天都向地球辐射巨大的能量,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我们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应用,从家庭屋顶的小型发电装置到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
此外,太阳能热水器也是利用太阳能的常见方式,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热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风能也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的力量驱动着巨大的风力涡轮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风力发电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风能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只要有风的存在,就能够持续发电。
水能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水力发电通过利用水流的落差和势能来推动水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大型的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为我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小型的水电站在一些山区和河流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清洁能源,生物质能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城市垃圾等)通过燃烧、发酵等方式转化为能源。
例如,生物质发电可以将废弃的生物质材料转化为电能,同时减少垃圾的堆积和环境污染。
生物质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也可以替代传统的燃油,降低碳排放。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在一些地区,地下存在着高温的热水或蒸汽,通过钻井将其引出地面,可以用于发电或供暖。
地热能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只有在特定的地区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
海洋能则是利用海洋的各种能量形式,包括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流能等。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三看”: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典型例题】(2013·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
能源安全一、单选题1.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决定了我国的能源供需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是( )A.煤炭和天然气丰富B.水能和风能丰富C.天然气和太阳能缺乏D.石油和风能缺乏(2)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 )A.生产量居世界第一B.消费量居世界第二C.生产量大于消费量D.生产量与消费量持平2.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有(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全面使用新能源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据此回答下题。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D.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2023年,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在湖北应城开建。
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在压力容器(如密封的报废矿井、盐穴、山洞)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
应城是我国最大井盐产区,废弃的盐穴空腔有170多个。
下图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该储能电站落户应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技术C.交通D.市场5.空气储能电站的运行( )①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③通常白天压缩空气来储能④储能发电量有明显日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陕京输气管道是由陕甘宁气田供应天然气至北京的输气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有干、支线管道和压缩机站以及地下储气库的完整配套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首条陕京输气管道工程于1997年9月竣工投产,目前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