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16.18 MB
- 文档页数:29
生态圈的分类生态圈是指由生物体及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
根据生态圈的不同特征和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生态圈的分类。
一、根据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圈可分为陆地生态圈和水域生态圈。
陆地生态圈是指位于陆地上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系统。
它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山地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圈是地球上最为广泛的生态圈之一,它由树木、动物、微生物等组成,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草原生态圈则主要由草原植被和草食动物组成,具有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对于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有着重要作用。
沙漠生态圈则是干旱地区的特殊生态系统,适应了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群落,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
山地生态圈则是高山地区的生态系统,由于海拔的变化,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水域生态圈是指位于水体中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系统。
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圈,占地球表面积的大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
湖泊生态圈则是由湖泊水体、湖泊岸线和湖泊周围的植被等组成,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生态圈则是由河流水体、河流周围的植被和动物等组成,对于水资源的调节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具有重要作用。
二、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圈可分为自然生态圈和人工生态圈。
自然生态圈是指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它具有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自然生态圈包括原始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湿地等。
原始森林是指未经过人类破坏和干扰的原始植被,具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物而设立的区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
自然湿地是指由湖泊、河流、沼泽等形成的湿润地区,具有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和生态保护功能。
陆地生态系统: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
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
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
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而水库实际上是“人工湖泊”,有与湖泊基本相同的特征。
对水域的划分,生态学中常依据对水生生物分布、生长等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水温、盐度等为依据。
科学地划分水域的类型是开展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水域类型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同,因而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和抵抗力亦不同。
例如,同是淡水水域,湖泊和河流这两个类型之间无论是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系统的功能特征还是抗干扰的能力(如自净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
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1.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
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来源:中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生态安全数据库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网页地址:/userfiles/file/%E7%94%9F% E6%80%81%E7%B3%BB%E7%BB%9F%E6%A0%87%E5%87%86/%E9%99%86 %E5%9C%B0%E7%94%9F%E6%80%81%E7%B3%BB%E7%BB%9F%E5%88%86 %E7%B1%BB%E4%BD%93%E7%B3%BB.htm1 目的建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为生态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技术规范,促进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数据的交流与共享。
2 术语和定义2.1 种群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2 群落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不同生物物种的集合。
2.3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2.4 生态系统结构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非生物环境要素。
2.5 生态系统过程是指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这样方式和机制,主要包括物质代谢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演替和信息反馈等过程。
3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3.1 数据库内容陆地生态系统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生态系统过程要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栅格要素、其他要素等。
3.2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分类与编码生态系统分类系统采用6级分类单位:生态系统型: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纲: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目:如针叶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科:如寒温带和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属:如落叶松林生态系统丛:如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编码方式(X-XX-XX-XX-XXX-XXX),见表1和表2表1 生态系统分类单位编码生态系统纲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生态系统目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其余分类单元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