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现场制备系统、成品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液氯消毒方式运行成本比较(福建浩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7
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侯宝芹;张秋勉;宋丽利;倪杭娟
【期刊名称】《供水技术》
【年(卷),期】2017(011)004
【摘要】对使用同一水源的两种相同净水工艺分别采用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对比了不同消毒方式下的运行效果以及对出厂水水质和净水工艺指标的影响.对耗氧量、硝酸盐氮、三卤甲烷等出厂水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对水中还原
性物质的氧化作用略低,同时能够减少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不同浓度次氯酸钠的
衰减变化趋势表明,选用有效氯5%的次氯酸钠溶液可有效减少衰减速率.采用次氯
酸钠替代液氯消毒,投入成本低,操作维护简单,能有效降低水厂生产安全隐患,同时保证出厂水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侯宝芹;张秋勉;宋丽利;倪杭娟
【作者单位】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3;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浙
江杭州311203;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3;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25
【相关文献】
1.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在柳南水厂的应用及优化 [J], 吕竹;韦兰华
2.液氯和次氯酸钠对饮用水消毒效果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J], 李述茂;吴德礼
3.自来水厂采用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效果研究 [J], 漆文光
4.南方某水厂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可行性研究 [J], 张晓娜; 何嘉莉; 陈卓华; 巢猛
5.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在水厂的应用与优化 [J], 陈轶妍;彭佳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次氯酸钠消毒在大型水厂的优化与创新王庆松;宋淑芬;柯丞东【摘要】介绍宋六陵水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改造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次氯酸钠现场制备升级改造方案,分析了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成品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运行成本和优劣势分析.【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9(038)008【总页数】6页(P130-134,138)【关键词】次氯酸钠;消毒;现场制备;水厂【作者】王庆松;宋淑芬;柯丞东【作者单位】绍兴市制水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绍兴市制水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绍兴市制水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消毒是水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常见的消毒方式有液氯消毒、次钠酸钠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等,其中次氯酸钠由于投加方便、运行安全、消毒效果好且持久、更低的消毒副产物等优点[1],在浙江省内迅速推广。
目前,浙江省内95%以上水厂均采用了次氯酸钠消毒,国内其他城市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宋六陵水厂原设计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液氯属剧毒品,且日常储备量大,属重大危险源。
为解决安全隐患,2016年底水厂对液氯消毒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了更为安全高效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消毒剂,本文对次氯酸钠消毒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次氯酸钠现场制备升级改造的可行性方案。
1 成品次氯酸钠系统概况宋六陵水厂设计日供水70万t(按80万t校核),其中一期40万t/d,二期30万t/d(按40万t/d校核)。
原水为水库水,采用常规工艺,因原水pH值较低投加石灰进行酸碱度调节。
原液氯投加量为2.0 mg/L。
改造后采用10%商品次氯酸钠溶液,经在线自来水稀释至5%有效氯溶液并储备在原料桶内,通过精确计量将次氯酸钠输送到水厂各工艺投加点,分别在沉前、滤前、滤后、出厂四点投加,共计有数字泵22台,其中375 L/h流量12台,60 L/h流量10台。
水厂次氯酸钠储备系统有30 t储罐10只,最大储备量300 t,可满足高峰时期10 d的用量。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改造及效果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次氯酸钠溶液挥发性低、腐蚀性小,便于采购、运输和储存。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能够降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获得更好的出水水质,运行成本会有一定上升。
为保障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供水可靠性,使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作为自来水厂的消毒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次氯酸钠;自来水厂;消毒引言目前,自来水厂在消毒工艺环节常见的方案有液氯消毒与次氯酸钠消毒。
自来水厂生产用液氯是黄绿色的液体,储存于液化氯瓶中,常温常压下会气化成浓度含量大于98%的高纯氯气,高浓度氯气具有剧毒与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人体危害极大。
次氯酸钠能与水相互溶解,生产用10%次氯酸钠水溶液是一种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似氯气的气味,但其对人体的危害远低于氯气。
1液氯消毒与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概况以乌鲁木齐水业集团甘泉堡水厂为例,该水厂取用该地区500平原水库为源水,供水量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天,其处理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除常规处理工艺外。
生产制水主要涉及的系统有混凝剂投加系统、消毒剂投加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水厂规划建设时选用的是液氯消毒工艺,氯瓶中的液氯先通过蒸发器汽化成氯气,经由加氯机控制具体投加量,然后通过水射器投放到水体中。
自2018年初起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天源西城水厂将原有液氯消毒系统改造为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将厂家配送的次氯酸钠溶液储存于PE罐中,以液位计监测其库存量,计量泵控制投加量,直接将其投放到水体中。
投加点分为前投加、主投加、补投加。
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因没有氯气泄漏的隐患,在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可以撤除漏氯吸收装置、漏氯抢险小组、碱液池等配置,大大降低了维护的成本与难度。
2分析内容与方法介绍2.1分析内容对实际生产中的次氯酸钠进行周期取样分析测定其有效氯,分析有效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衰减速度,绘制衰减曲线。
选取该水厂生产中砂滤后水、炭滤后水混合水样,梯度投加次氯酸钠溶液,利用实验搅拌器模拟自来水厂实际生产中主投加过程,对比分析水样投加前后的余氯与pH值。
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在柳南水厂的应用及优化吕竹;韦兰华【摘要】针对液氯钢瓶这一危险源,用次氯酸钠替代液氯可以从源头上消除使用氯瓶带来的安全隐患.柳南水厂次氯酸钠改造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用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作为柳州市第一座以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的水厂,该改造项目为柳州市今后消毒剂的使用提供了新方向,也为柳州市新建水厂消毒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供水技术》【年(卷),期】2017(011)006【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次氯酸钠;改造;消毒;安全可靠性【作者】吕竹;韦兰华【作者单位】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5氯气消毒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经济的消毒方法。
氯气杀毒效果好,容易获取,投加相对简单,占地较小。
但氯气本身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刺激性、高危险性的有毒气体,并且液氯钢瓶有1MPa左右的高压,所以液氯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高风险,是相关部门重点管控的危险化学品。
液氯钢瓶爆炸、泄露事故,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其大、中型水厂中氯气的使用量在逐年减少,次氯酸钠的使用率则迅速上升,达到20.3%[1]。
氯气泄露乃至爆炸所带来的危及附近环境和人员的隐患,已经得到了重视,使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已成为一种趋势。
柳南水厂隶属于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日均供水量为8×104m3。
厂区地处市中心,周围环绕居民楼,氯库设计容量≤5 t,因此常年存放6~9瓶单瓶容量为0.5 t的钢瓶,对附近环境是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液氯钢瓶的运输过程中存在风险,且随着对钢瓶管制的更为严格,液氯的进货较之前更加困难,使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溶液替代液氯消毒势在必行。
为提高供水安全性,公司于2016年进行了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替代液氯的可行性研究。
次氯酸钠和液氯在中小型水厂运用过程中的综合性比较发表时间:2020-07-23T15:55:43.96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作者:陆征峰周勇马林林王奕岚[导读] 在自来水的处理工艺过程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摘要:在自来水的处理工艺过程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目前国内外水厂主要采用液氯方式进行消毒,次氯酸钠消毒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其应用效果有待考察。
本文对比分析了两座中小型水厂分别采用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时其消毒效果、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及消毒成本、安全性等因素。
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消毒不仅提高了生产流程上的安全性,而且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水质状况要优于液氯消毒。
关键词:次氯酸钠消毒;液氯消毒;中小型水厂Abstract:Disinfec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tap water. At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water plants mainly use liquid chlorine to disinfec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 a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remains to b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of the two small and medium water pla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the product of disinfection and the sterilization cost and safe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sodium hypochlorite not only enhances the safet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ut also the water quality is better than chlorine disinfection.Keywords:Disinfection of sodium hypochlorite;liquid Chlorine disinfection;mall and medium-sized waterworks;目前,国内大多数自来水厂采用的是液氯消毒,其作为传统消毒剂来讲,工艺成熟,成本低。
次氯酸钠发生器与AB投加器消毒方案之比较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一种利用电解盐的工作原理将盐转化成次氯酸钠溶液暂存并按计划投加量进行投加至水中消毒的一种产品。
AB剂投加器是一种将A、B两种原料进行活化并按一定比例投加至水中进行水处理消毒的一种产品。
A剂和B剂两种原料分别是加入了稳定剂的二氧化氯和活化剂(通常是酸)。
以下分析主要是用于水消毒:一、消毒效果分析比较: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于水消毒时,次氯酸钠发生器边生产消毒药剂,边对水体进行消毒药剂投加。
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的消毒剂的含量常规设计为8000-10000ppm的不变浓度。
因此投加入于水中的消毒剂的量是稳定的,且容易实现精确控制。
AB剂消毒主要是成品消毒剂,即使里面加入了稳定剂,不会在空气中快速氧化失效,但是遇到水后仍然会迅速氧化,以致很难达到很长的生命周期。
因为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氯气等常用的消毒类产品都属于强氧化剂,遇氧就开始发生氧化反应。
虽然二氧化氯的氧化强度是次氯酸钠的2.63倍,理论上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比次氯酸钠强,但实际用于水消毒时会出现二氧化氯极不稳定的状况。
在利用同一型号的加药泵、在相同频率的情况下投加AB剂消毒液,刚开始消毒效果会比较好,2天后、3天后消毒效果将会迅速下降,甚至将会在1周左右消毒效果会降低到刚开始的50%,因此AB剂消毒效果不易控制。
而次氯酸钠则随时生产随时使用,而目其浓度也是基本不会发生变化,消毒效果稳定,同时也非常便于控制消毒效果。
二、消毒安全性比较使用AB剂消毒,首先有一个混合活化过程,这个过程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另一方法是采用AB剂投加器混合,人工搅拌的方式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挥发的二氧化氯强力刺激人体呼吸系统而损害人体。
采用AB剂投加器混合时间短,不足以使两者充分混合,因此其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三、费用分析比较:举例说明:2000吨/天的自来水消毒有效氯需求量为:2000吨/24小时*3g有效氯=83g/h。
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氯气等剧毒危险化学品管制越来越严格,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对防恐要求越来越高,液氯消毒在运输、贮存方面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已经给社会造成影响,因此企业通过对比水处理中的消毒技术选取替代氯气的消毒技术。
本文对常用的三种消毒方式的原理、优缺点、及运行成本综合比对,来探究电解制备次氯酸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工业水装置选取合适的消毒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工业水;电解食盐水;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效果引言水气厂工业水装置工业水供给化工区部分食堂使用,要求水中余氯保持在0.01—0.1mg/L之间。
现在的工艺是向3、4系列清水池投加氯气。
液氯是自来水生产采用的传统消毒剂,其消毒效果好,持续消毒能力强及低廉的运行成本给生产带来方便,同时其剧毒化学品的特性给操作、生产运行带来特别重大的风险和隐患。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对防恐要求越来越高,液氯消毒在运输、贮存方面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已经给社会造成影响。
2015年4月15日上午,扬州仪征市青山镇一家水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附近两所学校及周围居民共千余人被紧急疏散。
我装置使用的液氯消毒也存在泄漏的风险。
我车间通过比较几种消毒方法的优劣来选择适用于我工业水装置的消毒方法。
现今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的消毒环节分为紫外消毒,臭氧消毒,氯气消毒。
臭氧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在水处理方面局限性很大且成本较高,而氯气消毒技术能够有效杀灭水体中的大肠杆菌,对其中的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成本低廉,效果稳定因而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安全隐患较大,正在逐步被淘汰。
1 电解食盐水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杀菌系统1.1构成及运行过程电解食盐水生产次氯酸钠现在已经模块化,由冷水机组,盐水投加站,溶盐罐,电解柜,整流柜,带传感器的脱气储存罐和气体报警器系统几大模块组成,其运行过程为,饱和食盐水通过盐水投加站进入电解柜与软水以一定的配比溶合,稀释后的盐水经过整流柜出来的电流电解成为次氯酸钠和氢气,混合物再进入脱气储存罐,其中的脱气风机将氢气稀释至安全范围内再排放至外部排放点,次氯酸钠溶液则直接泵送至投加点。
次氯酸钠消毒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孙亚全;宋子明;司徒菲【摘要】次氯酸钠溶液挥发性低、腐蚀性小,便于采购、运输和储存.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能够降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获得更好的出水水质,运行成本会有一定上升.为保障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供水可靠性,使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作为自来水厂的消毒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期刊名称】《工业用水与废水》【年(卷),期】2019(050)001【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次氯酸钠;自来水厂;消毒【作者】孙亚全;宋子明;司徒菲【作者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10;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10;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05;R123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为了去除水中致病微生物,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国内大多数自来水厂采用液氯进行消毒,液氯作为传统消毒剂具有消毒效果好、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应用历史最久也最为广泛。
但液氯有剧烈刺激作用、腐蚀性和剧毒,属于第二类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次氯酸钠与液氯消毒效果相当,但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较液氯更为安全[1]。
目前,次氯酸钠在水厂升级改造或新建水厂中替代液氯消毒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
本文主要介绍了次氯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消毒效果、消毒副产物,以及次氯酸钠消毒运行成本。
1 次氯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次氯酸钠溶液为微黄色液体,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有似氯气的气味,具有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等,属于第八类危险化学品,无爆炸风险,接触本品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次氯酸钠溶液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光受热均易分解。
在15℃以下时,次氯酸钠溶液较稳定,温度稍高即发生分解。
当温度升高到70℃以上时,次氯酸钠溶液分解强烈,甚至可能发生爆炸[3]。
消毒药剂氯气和次氯酸钠的比较
张春雷;许光;王俊波;宋乔建
【期刊名称】《城镇供水》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次氯酸钠和氯气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饮用水消毒药剂.本文以北方B市J水厂活性炭滤池出水为原水,比较了分别采用这两种消毒药剂后饮用水在感官刺激、消毒效果、消毒剂有效成分(有效氯)衰减周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有效氯投加量前提下,次氯酸钠在嗅味的感官刺激性上比氯气稍有降低;而次氯酸钠在投加初期的衰减更为缓慢,长期(>4h)则差异不明显.在本实验中次氯酸钠和氯气均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但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短时间内的灭菌能力表现更为突出,可能与两者的衰减特性有关.适当的投加氨均能有效地降低两者的冷嗅值并减缓其衰减,但对热嗅值影响不大.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张春雷;许光;王俊波;宋乔建
【作者单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采用湿氯气生产次氯酸钠并用于水合肼合成的工艺路线探讨 [J], 刘利德;宁鹏;张元金;向元瑜;李存善;于雪峰;光显成;白荣
2.氯气回收中的次氯酸钠密度测量计算的分析 [J], 覃德光
3.废氯气处理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用于清净乙炔 [J], 罗红;王奋斗
4.钴电积氯气回收副产次氯酸钠系统的优化改造 [J], 张爱青;王振文;江培海;尹飞;阮书锋;叶圣毅
5.现场制取次氯酸钠代替氯气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 [J], 左安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将消毒剂液氯改为次氯酸钠的可行性论证集团各水厂现使用的消毒剂为液氯,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广谱杀菌灭藻剂,集团经营管理部了解到上海15座水厂消毒剂全部使用了次氯酸钠充分说明次氯酸钠消毒已逐渐替代了现有的液氯消毒技术。
一、液氯改为次钠的必要性1.消毒现状液氯是各生产中一直使用的消毒剂,氯气作为一种成熟的消毒剂在长期应用中,液氯以其消毒效果好、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技术工艺成熟等优势在长春市各水厂的水处理消毒工艺中一直在应用。
2.液氯消毒存在的弊端(1)氯气本身属于剧毒危险品,易产生消毒副产物(2)运输、存储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3)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进行漏氯演练(4)液氯属于危化品,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需安全审批,满足环保等行政部门监管要求。
3.次钠消毒具有的显著优点(1)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高,消毒效果好,有持续消毒功能(2)次钠消毒液在水中不产生游离氯,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游离氯而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3)液态低浓度投加,安全性好,可准确控制加氯量(4)最为安全的化学消毒方法,对环境无毒害(5)次氯酸钠消毒的管网余氯衰减要比氯气消毒游离余氯衰减略慢主要是次氯酸钠在水中的水解要比氯气慢,且呈碱性,更具有持续消毒能力(6)次氯酸钠安全风险较低不存在泄漏危害人体生命安全等问题,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有研究表明,次氯酸钠消毒时出厂水中二氯乙酸低于液氯消毒,而三氯乙酸二者基本相当。
次氯酸钠消毒时出厂水中三卤甲烷低于液氯,四氯化碳二者基本相当。
总体,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量低于液氯。
(7)对管道腐蚀性低次氯酸钠不会像氯气同水反应会最后形成盐酸那样,对金属管道构成严重腐蚀。
同时便于运输,原料易得。
从长远考虑,将原液氯消毒系统改造为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实施方案1.选择次钠的获得方式1.1商品次氯酸钠的缺点:(1)商品次钠,一般采购液体原料有效浓度为10%,自身消耗比较厉害。
(2)高浓度10%的次氯酸钠溶液含氯酸盐副产物太高,次氯酸钠投加稍大就会造成氯酸钠、溴酸钠超标。
污水处理站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定期外运,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4)污水处理站废气控制。
污水处理过程中,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以及污泥池有恶臭排放,主要污染物为H2S、NH3、臭气。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 号),“为防病毒从医院水处理构筑物表面挥发到大气中而造成病毒二次传播污染,将水处理池加盖板密闭起来,盖板上预留进、出气口,把处于自由扩散状态的气体组织起来”,排气高度不得低于15m,以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8、建议第一,废水处理装置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的要求,抽吸外运前应消毒处理,再按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进行集中处置。
第二,东方医院尚缺关于“污泥处理”的制度。
建议院方补充相关管理制度,并符合《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 号)第 6.1.5 条(污泥的最终处置)规定的要求。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经除臭处理达标后,楼顶上高空排放,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不会改变项目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脱水污泥的主要有害成分为病原微生物,属危险废物,拟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处理。
医用化粪池的污泥委托天津市塘沽区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统一处理。
经妥善处理后,固体废物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③医院内的污水处理站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含病毒、细菌的臭气,为减少污染,对调节池采取加盖措施,曝气池进行密闭处理,废气经收集并利用紫外线消毒及活性碳吸附除臭后经15m高的排气口排放。
本项目主要固体废物为医疗性固体废物、脱水污泥和生活垃圾。
根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不同性质,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要分类收集、及时转运、设立医疗垃圾暂存处,并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等医疗固废交给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理。
从隔油池、普通化粪池清理出来的污泥可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医用化粪池清理出来的污泥、污水处理站内的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接触池清理出来的污泥及栅渣,可能带有传染病菌,属危险废物,应交给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集中处置。
水厂电解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改造探析作者:何登学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08期摘要:传统大中型自来水厂一般采用液氯消毒,液氯消毒具有应用广泛、高效、低成本特点。
液氯作为危化品,其在运输、装卸、储存、使用及更换方面,均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属于水厂安全运行的重大危险源。
电解次氯酸钠工艺,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0.8%的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安全、可靠、投加精准优点,近年来得到业界重视并推广。
关键词:液氯;电解次氯酸钠;安全性;运行成本一、概况1890年,氯消毒剂首次应用在英国的水处理设施上;1908年,美国新泽西州水处理设施首次应用氯消毒剂。
消毒有效的降低了病原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成为饮用水处理最重要的步骤。
传统大中型自来水厂一般采用液氯消毒,液氯消毒具有应用广泛、高效、低成本特点。
液氯作为危化品,其在运输、装卸、储存、使用及更换方面,均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属于水厂安全运行的重大危险源。
小型水厂多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具有更加高效、广谱的特点。
研究表明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现场制备二氧化氯原材料一般采用氯酸钠和盐酸。
其中盐酸属于易制毒品,其采购、运输、储存及使用均受到严格监管。
次氯酸钠消毒主要分为现场电解生成与成品投加两种。
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具有运行安全、可靠、投加准确的优点,国内现在越来越多新建及改造水厂采用。
二、消毒方式介绍及比较饮用水消毒方式有多种,其消毒机理不尽相同,每种消毒方式均有其优劣,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不同的副产物。
目前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饮用水消毒技术,在应用时选择那种消毒方式,需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下表将现有主要的消毒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三、电解次氯酸钠改造方案液氯作为水厂安全运行的重大危险源,已经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
二氧化氯的物理特性及制备原材料情况,导致其必然无法大规模应用。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有机附着物的形成主要由微生物的滋长所致,因为微生物在成长和繁殖过程中放出的黏液会成为媒介物,将水中的粘泥和植物残骸等一起粘附在冷却水通道中。
防止凝汽器铜管内产生有机附着物的主要方法是杀死冷却水中的微生物,使其丧失附着在管壁上的能力。
杀死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投加杀菌剂。
由于生长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冷却水的杀菌问题比较复杂。
根据循环水水质特点及杀菌剂的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目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中常用的杀菌处理方式是加液氯或次氯酸钠,有些电厂还间断地配合使用有机胺类杀菌剂,以防止微生物对常用杀菌剂产生抵抗力,增强系统的杀菌效果。
本文对杀菌剂的种类和常用的杀菌处理系统进行简介。
1 杀菌剂的种类1.1 氧化型杀菌剂a.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破坏细菌、真菌及藻类的酶系,是冷却水系统常用的广谱性杀菌剂。
具有价格低廉、杀菌力强、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其缺点是有腐蚀性,杀菌作用缺乏持久性,与非氧化型杀菌剂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另外,当冷却水中的余氯量为0.5~1mg/L时,氯不能穿透粘泥层,因此,余氯量控制非常严格。
b.次氯酸钠其杀菌机理和氯是相同的。
c.二氧化氯与水中有机物接触,能分解残留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起到防止或除去粘泥的作用。
它具有剂量小、作用快、杀菌力强等特点。
缺点是沸点较低(11℃),气体或液体均不能运输,必须配专门的发生器在现场制作和使用。
1.2 非氧化型杀菌剂a.氯酚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使用的是三氯酚和五氯酚,它们的杀菌灭藻效果非常好。
通常用它们喷洒冷水塔,以增加木材对真菌的抵抗能力;直接加进冷却水中,其杀生效果也很好。
b.季胺盐是一种有机胺盐,具有阳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由于它的杀菌性能及表面活性作用,穿透性强,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
其缺点是易与水中的阴离子型水处理剂发生反应,降低杀菌效果,且杀真菌效果差,当系统中霉菌、真菌较多时,要考虑与杀真菌效果好的杀菌剂共同使用。
2 常用的杀菌处理系统2.1 加液氯系统2.1.1 系统简介本系统由液氯钢瓶、气液汇流排组件、液压秤、自动压力切换器、液氯蒸发器、真空加氯机、加氯扩散器等组成。
污水处理消毒工艺次氯酸钠的正确投加方式如果说在污水处理中用哪种药剂消毒用的多,那含氯消毒剂一定榜上有名;如果说这些含氯消毒剂里哪种最好用,那一定要考虑次氯酸钠。
现在很多水厂的消毒方式都是以液氯为主,这玩意杀菌能力强、价格低还投加方便,大家用起来都比较顺手。
但是弊端也是相当明显:•一是含氯消毒副产物的问题;•二是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温度低时投加不上氯;•三是存在比较重大的安全隐患,如液氯管理难、运输过程风险大,液氯爆炸可不是闹着玩的。
次氯酸钠就不一样了,虽然和氯气的消毒原理差不多,都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
不同的是氯气水解会在水中产生致癌的氯代有机化合物,而次氯酸钠的消毒则相对安全,换句话说就是用次氯酸钠消毒的水质会比用液氯消毒的水质更好。
1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它的消毒作用主要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的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主要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分子小,不带电荷故可侵入细胞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致细胞死亡。
目前在利用次氯酸钠消毒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应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在线生成次氯酸钠溶液;二是采用次氯酸钠成品溶液。
不论用何种投加方式,因其安全性高,广受各地水司的青睐。
次氯酸钠消毒的优越性高效:消毒效果与液氯相差不大,且具有持续消毒能力。
安全:对环境无毒无害,无泄漏或爆炸危险。
次氯酸钠消毒的其它作用1、通过氧化作用去除铁和镁;2、通过氧化作用与滤池配合去除锰;3、将H2S转化为H2SO有效去除水中硫化氢臭味(尤其是地下水源);4、通过氧化作用脱除废水中的氨氮。
2次氯酸钠检测方法间接碘量法测定由于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一定量的样品于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而释出相当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来滴定碘,然后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耗用量来计算出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含量。
浅谈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张贤;虞力【摘要】氯气消毒曾是自来水厂普遍采用的消毒方式,但是液氯在运输、储存和操作过程中的潜在不安全性,使新的消毒方式逐渐得到推广.次氯酸钠消毒就是主流新消毒方式之一.下文就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在水厂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应用进行探讨.【期刊名称】《城镇供水》【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次氯酸钠;应用;解决方案【作者】张贤;虞力【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嘉定 201800;上海市嘉定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嘉定 201800【正文语种】中文1.次氯酸钠消毒原理通常,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由储罐、计量泵投加系统和加注管路及附件组成[1]。
以下为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流程图:(图1)次氯酸钠经计量泵注入水中后会迅速水解并发生分解,其中的次氯酸根会与水中氢离子结合形成次氯酸,钠离子与氢氧离子结合成为氢氧化钠。
其中次氯酸也会进一步分解,从而形成盐酸和新鲜的氧原子。
次氯酸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会吸附在细菌或病毒的表面,通过渗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改变细菌或病毒内部的蛋白质,从而起到杀菌和消毒作用。
2.次氯酸钠的分解一般自来水厂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是制备厂家的出厂原液,有效氯浓度为11%左右,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次氯酸钠会见光或受热分解[2]。
在浓度、温度和压力不同的条件下,次氯酸钠发生分解的速度也不相同。
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次氯酸钠分解越快,反之则越慢。
图1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流程图次氯酸钠化学性质不稳定,光照受热后会自身分解:同时,次氯酸钠水解产生的次氯酸也会发生分解:分解产生的盐酸还会和次氯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次氯酸钠产生的气体会与液体混合在一起进入消毒投加系统。
当气体积聚到一定量以后,系统内的气体会直接对加注系统的工作性能、控制参数产生影响,可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控制结果,以致影响水厂的出厂水质。
次氯酸钠现场制备与10%成品溶液消毒方式运行成本分析(4万吨/日污水厂,投加量7.0ppm)(1)总结4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投加量7.0ppm(7.0公斤/千吨),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备比10%成品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每年运行成本节约90.082万元,每天运行成本节约2468元。
(2)10%有效氯浓度成品次氯酸钠溶液成本分析10%成品次氯酸钠溶液单价:1200元/吨10%成品溶液,存储10天浓度已降至9.03%(降解损耗率10%)10%成品次氯酸钠溶液浓度衰减斜率图直接材料成本(元/kgCl2):12×(1+10%)=13.2元/ kgCl2每吨污水消毒单耗成本(元/吨):13.2元/ kgCl2÷1000×7=0.0924元/吨注:7mg/L投氯量计算(7.0公斤/千吨)4万吨污水厂每天消耗成本:0.0924元/吨×40000吨=3696元4万吨污水厂每年消耗成本:3696元×365天=134.904万元(3)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备成本分析盐的成本每公斤有效氯盐耗: 3.5kg/kgCl2工业盐价格:500元/吨盐的成本为:3.5×0.5=1.75元/ kgCl2电的成本每公斤有效氯电耗: 4.4kW/kgCl2电价:0.6元/度电的成本为:4.4×0.6=2.64元/ kgCl2每公斤有效氯总成本(盐+电):1.75+2.64=4.39元/ kgCl2每吨污水消毒单耗成本(元/吨):4.39元/ kgCl2÷1000×7=0.0307元/吨注:7mg/L投氯量计算(7.0公斤/千吨)4万吨污水厂每天消耗成本:0.0307元/吨×40000吨=1228元4万吨污水厂每年消耗成本:1228元×365天=44.822万元序号项目分类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10%有效氯浓度成品次氯酸钠溶液数值计算权值备注数值计算权值备注1 成品次氯酸钠单价(元/kgCl2)/ 12.000 1200.00010%成品次氯酸钠溶液1200元/吨2 每公斤有效氯盐耗(kgNaCl/kgCl2)3.500 /3 每公斤有效氯耗盐成本(元/kgCl2)1.750 0.500 工业盐单价:500元/吨/4 每公斤有效氯电耗(kwh/kgCl2)4.400 可忽略5 每公斤有效氯耗电成本(元/kgCl2)2.640 0.600 日均电价:0.6元/千瓦时可忽略6 成品消毒剂有效氯损失率/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溶液短期内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