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黑河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0
写作专题大庆市13.(50分)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哈尔滨24.从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那一步,可能是决定,可能是行为……迈出那一步,也许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是不断实践的必然……迈出那一步并不容易。
请以“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有一家生产布鞋的企业,在创办之初就有一个做法:每卖出一双鞋子,就捐赠一双鞋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
企业起步阶段,尽管他们生产的布鞋质优价廉,但销量并不高,再加上他们每卖出一双,就要捐出一双,企业还一度出现了亏损。
后来,有报纸报道了这家企业“卖一双,捐一双”的爱心之举。
人们知道后深受感动,纷纷去购买这家企业的鞋子,鞋子的销量迅速增加。
这家企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虽然他们从来不做广告,但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他们卖出的鞋子越来越多。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成千上万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再光着脚丫。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还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赞誉认可,是最好的宣传;助人其实就是助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答案】(1)我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夜空像是被泼了墨汁一般,唯见一轮明月。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下了一室清冷。
室内,我独坐于黑暗之中,任凭黑暗吞噬着寂寞。
彼时,室外,母亲蜷缩在沙发上,任凭无声的电视画面斑驳了她的面孔。
曾几何时,家变得如此寂静,没有一点人气,宛如一座坟墓,充斥着压抑的气息。
二〇一九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D.抽噎.(yè)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2.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羸弱要诀名副其实走头无路B.贮蓄盘桓轻歌曼舞郑重其事C.练达愧怍谈笑风声李代桃僵D.纯粹遏制鸠占雀巢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面对那句“人的心灵....”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都更为博大..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秽。
文学类文本阅读大庆市12.(16分)阅读《最精彩的表演》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精彩的表演陈炳熙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
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
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
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⑥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深度学习,也叫深层学习,指学习者,,,,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①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②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③基于理解,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④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A.②①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的热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成为最亮眼的角色之一,他遇事总爱推脱,是个坦荡如砥....的人。
B.北京世园会举行塞尔维亚民谣、捷克木偶剧、京剧表演、天津快板、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眼.花缭乱...。
C.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火灾,30名扑火人员首当其冲....,不顾自身安危上山救火,最终不幸全部牺牲。
D.“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众多国家趋之若鹜....,纷纷加入合作,分享贸易红利。
3.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B.《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C.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
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D.《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燥致密茅塞顿开前赴后继B.分岐诘难不屑置辨无精打采C.狼藉温驯雕梁画栋正襟危坐D.侧隐峥嵘器宇轩昂抑扬顿措5.下列句子填写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C.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D.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二、名句名篇默写6.填空。
专题05 名著阅读(解析版)1.(2020·黑龙江黑河市·中考真题)“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
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
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他成功了。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被他的家人辑录为《________》,他在书信中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答案】傅雷《傅雷家书》做人生活(艺术)【详解】由“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然而他成功了”可以判断出这个“他”指的是傅雷。
这段话是施蛰存对傅雷的评价。
在傅雷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2.(2020·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水浒传》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些人物的性格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如鲁智深和李逵,林冲和武松。
请从所给的示例中,任选一组人物分析其性格的异同。
【答案】示例一:人物:鲁智深和李逵相同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示例二:人物:林冲和武松相同点:刚烈正直,有勇有谋;不同点:林冲安分守已,循规蹈矩:武松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
【详解】答题要点:在所给的两组人物中选择一组,根据对相关情节的了解,分析两个人物性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示范一:人物:鲁智深和李逵。
相同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下金家父女,看出他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李逵遇到冒充自己打劫的李鬼,听李鬼说要赡养九十老母,便没有杀李鬼,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后来得知受骗,李鬼并没有九十老母,才杀了李鬼,李鬼妻逃走。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大庆(四)阅读下面叙述性文本,完成22~24题。
(13分)好一朵木槿花宗璞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
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
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
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
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
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得来的枝条,偶然生长起来。
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
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
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
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
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
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
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
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
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
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⑤这是木槿。
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⑥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
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
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⑦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
水很快渗下去了。
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⑧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
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B.就结构而言,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组成。
C.《回延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是抒写家国情怀的现代诗,作者分别是贺敬之和舒婷。
D.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晏殊等。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组是()。
①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②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③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
④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
⑤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
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A.③②④①⑤B.③②④⑤①C.②③④①⑤D.②④③⑤①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从铁路梦、大桥梦、大学梦、机场梦,到触手可及....的高铁梦,一个个美梦成为现实,引领泰州一次次跨越赶超……B.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竹在现代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中美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D.巴黎圣母院大火,令人扼腕叹息....,但世间好物的摧毁,绝不是头一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位志愿者值守西湖边两平方米的“微笑亭”,多年来风雨无阻,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超过1.1万小时以上,让各地游客备感暖心。
B.如果吃饭时玩手机,血液就要分出一大部分供应给大脑和眼睛,这会严重导致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造成消化不良。
C.在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方面,杭州积极发挥了试点市、示范市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D.以APP为主要形态的电子家庭作业或许具备即时上传、实时交互、大数据分析等优势,但归根结底由商业的利益在驱动是无疑的。
专题02:词语(包括成语)1.【2019年中考湖南娄底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说任重道远....。
【答案】A【解析】A项,劫后余生:意思是大灾大难后留存下的人或物。
使用不恰当。
B项,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
使用恰当;C项,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使用恰当;D项,任重道远:意思是路程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使用恰当。
2.【2019年中考广东广州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给当的一项是()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答案】A【解析】“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鱼目混珠”用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它适用的对象一般是物(事),不是人;联系上文“这些培训机构”应是好坏难辨,故填“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休戚与共”适用对象较狭小,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故此处填“息息相关”。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故此处填“刻不容缓”。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
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②⑤④①③2.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制度设计并不能让教育减负一蹴而就....,教育减负首当其冲的就是家长望子成龙、....、一日为功。
不言而喻①“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切心理。
教育是有规律的,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拔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但一二十年后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依然抑制不住希望孩子快速、全面成长的冲动:②时间上要让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③空间上只能让孩子走在“学校——④家”的两点一线;内容上不仅要有学科知识教育,还必需..有课外辅导强化以及多才多艺的各类技能培养。
孩子累,家长也累,纵然..教育体制有不足,但谁又能说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错呢?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B.不言而喻C.必需D.纵然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词语字形和括号前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è)娴熟殚(dān)精竭虑眼花瞭乱B.作揖(jī)窈窕杳(yǎo)无音信强聒不舍C.慰藉(jiè)滞留深恶(wù)痛绝越俎代庖D.荣膺(yīng)濒临心无旁骛(wǜ)油光可签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重创./创.造劲.敌/疾风劲.草十二生肖./惟妙惟肖.B.处.理/处.境癖.好/开天辟.地相濡.以沫/妇孺.皆知C.钥匙./汤匙.弄.堂/弄.巧成拙亲密无间./字里行间.D.取缔./谛.听饷.银/一声不响.径.渭分明/不胫.而走二、名句名篇默写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尊为“武圣”的是关羽。
B.《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有着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C.《老人与海》中的小男孩儿从老人那里学到了捕鱼的本领和自尊自强的精神。
D.《草房子》中细马经历家境败落,在被迫辍学后,随父亲远走放鸭。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②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③对客观事物不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④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富..。
两季《中国诗词大会》①冠军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惊艳了无数人。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不..。
三毛曾说:②“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为了昙花一现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③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④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丰富B.从容C.滋养D.昙花一现2.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学校策划和组织了“我身边最美的人”系列采访宣传。
B.这个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由于它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场景让人思考。
二〇一九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D.抽噎(yè)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2.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羸弱要诀名副其实走头无路B.贮蓄盘桓轻歌曼舞郑重其事C.练达愧怍谈笑风声李代桃僵D.纯粹遏制鸠占雀巢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A.文中“心灵”“广袤”和“比”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介词。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2)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②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④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⑤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A.③⑤①②④B.③②⑤④①C.②③①⑤④D.②③⑤④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修茸无可奈何根深蒂固和言悦色B.诡谲雕粱画栋腐草为萤藏污纳诟C.燎原面面斯觑人情事故为富不仁D.震撼画龙点睛戛然而止抑扬顿挫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自前年在市文化交流会上认识您的令尊..后,我深深地折服于他的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
B.这本书是我今年出版的第四本书,送您一本,请惠存..。
C.张教授殷殷送别美院院长一行,当时他的内人..——曹教授也与他站在一起。
D.他是个十分节俭的人,对靴袜毛巾等日用品,即使已经半旧不新,他也总是敝帚自珍....,舍不得扔掉。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B.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通揖陷阱跷跷板开诚布公共商国是B.寒喧呕歌抱佛脚以逸待劳贪赃枉法C.绸缎雄辩画外音病人膏肓再接再厉D.孱弱婵联干燥剂鬼斧神工经纶世务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嗔视桑梓.(zǐ)吹毛求疵.(cī)汗流浃背B.匮乏羸.弱(yíng)浪敛.波平(liǎn)眼花嘹乱C.耷拉慰藉.(jiè)屏.气凝神(bǐng)钟灵毓秀D.磕绊窒.息(zhì)入不敷.出(fū)栩栩如生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俯瞰.(kàn)风韵.(yùn)具体而微.(wēi)戛.然而止(gá)B.愤懑.(mèn)怪诞.(dàn)筋.疲力尽(jīng)毛骨悚.然(sǒng)C.观瞻.(zhān)亘.古(gèn)期期艾.艾(ài)强聒.不舍(guō)D.勾.当(gòu)犷.野(guǎng)皮开肉绽.(zhàn)若即.若离(jì)3.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A.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洋兴叹....,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B.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精神抖擞....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C.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栩栩如生....,都要费许多笔墨。
2019年黑省部分市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9年大庆市中考题6.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2)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3)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4)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5)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险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来写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2)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3)不知天上宫阙,(苏轼《水调歌头》)(4)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
(19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
10.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3分)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B.②③⑤①④C.⑤②③①④D.⑤①②③④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我校新一届学生会人选顺利产生。
B.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
C.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D.央视《朗读者》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过纸面,这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凝重波动淌B.顿挫缓急凝重波澜涌C.抑扬顿挫厚重波澜淌D.顿挫缓急厚重波动涌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陡峭烦躁三角架坦荡如砥巧妙绝伦B.取谛呜咽换气扇杂乱无章震耳欲聋C.草率指望斑马线遥无音信不可思议D.典范娴熟及时雨眼花缭乱一丝不苟5.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凝.成(níng)迸.溅(bèng)训诫.(jiè)收敛(jián)B.呢.喃(ní)堕.落(duò) 厄.运(è)懊.恼(ào)C.酝酿.(niàng)贮.蓄(chù)祈.求(qí)肥硕.(shuò)D.黄晕.(yùn)应和.(hè)倔.强(jǘé)屡.次(lǚ)二、名句名篇默写6.古诗文名句填空。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曹操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事业上是英雄,在做诗方面也是天才。
他在诗史上的作风与其他人不甚相同,因其永远是睁开眼正视现实,其他人在大部分的诗作中都是醉眼的。
在很多人心中,他是个反面形象,总给人以的印象,殊不知这种印象,完全是身旁无人可商可量、无人能帮忙的结果。
他的思想、行为不易为人所了解、同情,他的也无人可代为解决。
A.而恍惚特立独行艰巨B.而朦胧一意孤行艰难C.且朦胧特立独行艰难D.且恍惚一意孤行艰巨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大明湖“明湖秀”工程于2017年底开工,工程紧锣密鼓,将于今年初一气呵成....。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4.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
下列诗句与温州....”.无关的一..“.民俗风物项是()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B.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赵师秀《约客》)D.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方鼎锐《温州竹枝词》)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场春雨不期而至....,滋润了大地,给农作物带来了勃勃生机。
B.他是个爱整洁的人,回到家,看到屋里一片狼藉,顿时大发雷霆....。
C.他不会做饭,便上网查了菜谱来做饭,结果吃起来味同嚼蜡....。
D.多年来,作家刘慈欣心无旁骛....地创作,完成了多部深受人们喜爱的科幻作品。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舞台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啊!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不少家长反映:作业多,作业时间长,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好的情绪,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消极情绪出现时,不要压抑它,而要通过如转移注意的焦点、自我安慰、适当发泄等方法调节或控制它。
①这样的人能让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欢乐之中②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③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④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⑤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并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⑥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情绪,反而会使它在内心深处沉寂下来A.③①④⑤⑥②B.③④⑥②⑤①C.⑤①③④⑥②D.⑤④③①⑥②4.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B.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宾宾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廷——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2019年黑龙江省黑河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D.抽噎.(yè)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2.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羸弱要诀名副其实走头无路B.贮蓄盘桓轻歌曼舞郑重其事C.练达愧怍谈笑风声李代桃僵D.纯粹遏制鸠占雀巢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面对那句“人的心灵....”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都更为博大..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秽。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A.文中“心灵”“广袤”和“比”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介词。
B.文中“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分别是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
C.“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一句中的主语是“人们”。
D.“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中两个“、”应改为“,”。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持节”“揖”“拜”“改容式车”都是与古代礼仪有关的词语。
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C.雨果,法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7.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3)《渔家傲·秋思》中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游山西村》中写景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8.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匡超人、虞育德等。
C.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
有一次在送走一位女客人之后,因杨太太的无礼,忍无可忍的祥子愤怒地辞掉了这份工作。
D.《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称它们为清道夫。
(2)《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快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的共性和个性。
请你分析同时武官出身,做过都头、提辖、殿司制使得鲁智深和杨志的不同性格。
再分别写出一个与他们各自相关的故事情节。
(“智取生辰纲”除外)(4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9—11题,共7分)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70华诞,为此我校九年(5)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班级举办以“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具体步骤。
(3分)10.活动开始前,班主任委派你邀请张校长参加本次活动,你将怎样邀请?(2分)11.参加本次活动后,请你写一句座右铭,激烈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2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8题,共3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
(共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12.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分)(1)尝趋.百里外趋:(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材:13.翻译下列句子。
(2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14.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人之为学有难易乎15.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
(2分)16.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
(3分)(二)阅读《“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一文,回答第17—20题。
(共7分)①何尊①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注释】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17.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分)18.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分)19.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B.《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
C.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D.“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
(三)阅读《不老的额头》一文,回答第21—24题。
(共9分)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
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
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
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
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
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
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