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M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安装及操作
- 格式:docx
- 大小:11.34 MB
- 文档页数:8
中继装备操作与使用教案一、介绍中继装备是一种用来扩展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设备。
本教案旨在向读者介绍中继装备的操作与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继装备。
二、中继装备的基本原理中继装备通过接收原始无线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放大与转发,以增加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中继装备一般由无线信号接收器、信号放大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组成。
三、中继装备的操作步骤1. 安装中继装备1.寻找最佳位置:找到一个距离原有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边缘较近的位置,以确保信号能够被中继装备接收到。
2.连接电源:将中继装备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供电正常。
3.连接网络:将中继装备的网络端口通过网线与原有无线网络的路由器或交换机连接。
2. 配置中继装备1.登录中继装备管理界面:通过电脑或手机浏览器输入中继装备的默认IP地址,在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进入管理界面。
2.设置工作模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中继装备的工作模式,一般有中继模式、桥接模式等。
3.配置无线网络参数:设置中继装备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保持与原有无线网络一致。
4.确认配置:保存配置并重启中继装备,确保设置生效。
3. 测试中继装备1.检查信号强度:使用手机或电脑等设备,测量距离中继装备的信号强度,以确保信号覆盖范围正常。
2.进行网络连接测试:连接到中继装备所扩展的无线网络,测试网络连接正常与否。
3.验证中继装备的功能:检查中继装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与健康。
四、中继装备的使用注意事项1.适量使用中继装备:中继装备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避免过分依赖中继装备影响网络性能。
2.避免干扰源:中继装备应远离可能引起无线网络干扰的设备或环境,如微波炉、电视机等。
3.定期维护与更新:定期检查中继装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同时,及时更新中继装备的固件版本,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安全保障。
五、中继装备的优缺点1. 优点•扩展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中继装备能够有效地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使得网络信号能够覆盖到原有无线网络无法到达的地区。
中间继电器详解、使用及注意事项,满满的全是干货中间继电器,英文是:intermediate relay,主要用于控制回路当中,它可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并且还可以完成如:互锁电路、常开转常闭等控制回路常用的功能。
因为中间继电器是没有主触头的,也没有灭弧室,所以它带载能力很差。
不能用在主回路内,只有当主回路电流小于5A时,中间继电器才可以代替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所有触头都是辅助触头,并且它的数量比较多。
国标对中间继电器的定义是K,在老国标里是KA,所以在图中无论是K还是KA都是指中间继电器。
其在原理图上一般为:中间继电器一般有以下参数:1.动作电压:这里指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电压最小不大于70%额定电压就可以动作。
2.返回电压:这里是指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电压在不小于5%额定电压就可以返回。
3.动作时间:指中间继电器线圈在额定电压下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02S。
4.返回时间:在额定电压下返回时间不大于0.02S5.电气寿命:中间继电器在正常负荷下,继电器线圈吸合次数不低于1万次。
6.功率消耗:直流中间继电器一般不大于4W,而交流的中间继电器的功率一般不大于5VA。
7.触点容量:触头一般允许长期接通5A电流,这也是为什么负载电流小于5A时,中间继电器可以用作接触器使用。
中间继电器一般有2对触点的和4对触点的,下图为4对触点的中间继电器:以下为中间继电器的接线图:首先先说2对触点的中间继电器:其13-14为线圈,使用中间继电器时需注意其电压等级与电源需一致。
再来看辅助触点这一侧,9与12为公共端。
那么9与5是一对常开触点,而9与1是一对常闭触点。
12与8是一对常开触点,而12与4是一对常闭触点。
而4对触点的中间继电器与2对触点的基本一致,除了多出来2对点:13-14为线圈,9、10、11、12为公共端。
9与5是一对常开的触点,而9与1是一对常闭触点。
10与6是一对常开触点,而10与2是一对常闭触点。
11与7是一对常开触点,而11与3是一对常闭触点。
选型手册2011.07SCDOC1630RXM p CB小型中间继电器施耐德电气中国版权所有RXM p CB 小型中间继电器技术参数小型中间继电器选型指南一般特性符合标准IEC/EN 61810-1, UL 508产品认证UL, GOST 存储度温境环°C - 40… + 70工作°C- 40… + 55没有夹子动振抗 1 mm 3g (10...55 Hz)符合IEC/EN 60068-2-6有夹子1 mm 5g (10...55 Hz)合符级等护保IEC/EN 60529IP 40抗冲击符合IEC/EN 60068-2-27打开10 gn (11 ms)闭合10 gn (11 ms)保护类别RT I 安装位置任意绝缘特性额定绝缘电压 (Ui)V 250 (IEC), 300 (UL)额定耐冲击电压 (Uimp) kV 3.6 (2 C/O); 2.5 (4 C/O)耐压强度(rms 电压)在线圈和触点之间 a V 1800在电极之间 a V 1550在触点之间a V1000触点特性继电器类型RXM 2CB RXM 4CB 触点数目与类型 2 C/O 4 C/O 触点材料AgNi 常规热电流(Ith)环境温度y 55 °C A105AC-1和DC-1时的额定工作电流符合IEC N/O 105N/C5 2.5符合UL 105小最流电关开mA 10大最压电关开V a /c 250最小V 17额定负载A 10 / 250 a V 5 / 250 a V A 10 / 30 c V 5 / 30 c V 大最量容开断a VA 25001250cW 300150最小mW170最大工作频率(次/小时)空载18 000加载1200利用系数20 %机械寿命(单位:百万次)10电气寿命(单位:百万次)电阻负载0.1电感负载参见以下曲线线圈特性平均功耗a VA 1.55 (不带LED), 1.90(带有LED)c W0.90 (不带LED), 1.00(带有LED)压降阈值a u 0.15 Uc c u 0.1 Uc 工作时间(响应时间)线圈通电和常开触点接通之间a ms 20c ms 20线圈断电和常闭触点接通之间a ms 20cms 20控制电路电压 Uc V 122448110120220230继电器控制电压代码JD BD ED FD –MD –DC 在20°C ±10%时的平均电阻Ω160630260011000–42000–极限工作电压最小V 9.619.238.488–176–最大V 13.226.452.8121–242–继电器控制电压代码–B7E7F7–P7AC 在20°C ±15%时的平均电阻Ω–160600–4500–15 000极限工作电压最小V –19.238.4–96–184最大V–26.452.8–132–253触点数量额定电流测试按钮与锁定LED 灯RXM* LB2CO/4CO 5A/3A -有RXM*CB2CO/4CO 10A/5A 有有RXM*AB2CO/3CO/4CO 12A/10A/6A有有所有插座和附件可通用小型中间继电器选型表电气寿命电气寿命电流 (A)电气寿命电流 (A)最大开断容量电流(A )电压 (V)电流(A )电压 (V)。
中间继电器接线方法
中间继电器接线方法如下:
1. 首先,确定中间继电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通常,中间继电器具有一个控制端和一个或多个输出端。
2. 将控制信号接入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端。
这可以通过将控制信号的正极连接到继电器的触点,将控制信号的负极连接到继电器的公共端来完成。
3. 将需要控制的设备或电路的输入信号接入中间继电器的输出端。
这意味着将这些信号的正极连接到继电器的触点,将信号的负极连接到继电器的公共端。
4. 确保使用正确的电缆或导线连接所有的继电器端点。
这样可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5. 测试继电器连接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或直接观察连接设备或电路的运行情况来完成。
请确保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具体的继电器型号和规格遵循制造商的安装指南。
第1篇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状态:操作前应检查中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源、信号、告警等功能是否正常。
2. 熟悉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应熟悉中继间操作规程,了解各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准备工具:根据操作需求,准备相应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万用表等。
二、中继间操作步骤1. 信号测试:使用测试仪器对中继间的信号进行测试,确保信号质量符合要求。
2. 接线操作:根据接线图,将中继间的各个端口按照规定进行接线,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3. 调试:调整中继间的各项参数,如增益、均衡、衰减等,使信号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4. 功能测试:对中继间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告警、信号强度、传输质量等,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5. 故障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按照故障排除流程进行处理。
6. 记录操作过程:对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三、操作后的注意事项1. 关闭电源:操作完成后,关闭中继间的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2. 整理现场:将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归位,保持现场整洁。
3. 通知相关人员:将操作结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4. 验收:操作完成后,由相关人员对操作结果进行验收,确保操作质量。
四、操作安全规范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安全帽等。
2. 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触电、烫伤等安全事故。
3.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4. 如遇紧急情况,立即停止操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总之,中继间操作规程是保证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提高操作技能,确保通信质量。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2篇一、引言中继间操作规程是指在中继间进行通信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中继间是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信号的中转和交换,保证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
机床型号:TOS_WRD130_5机床名称:数控落地镗铣床床 机床用户:上海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第1页 共11页
机床型号:TOS_WRD130_5机床名称:数控落地镗铣床床 机床用户:上海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第2页 共11页
机床型号:TOS_WRD130_5机床名称:数控落地镗铣床床 机床用户:上海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第3页 共11
页
机床型号:TOS_WRD130_5机床名称:数控落地镗铣床床 机床用户:上海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第5页 共11
页
机床型号:TOS_WRD130_5机床名称:数控落地镗铣床床 机床用户:上海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第6页 共11
页
机床型号:TOS_WRD130_5机床名称:数控落地镗铣床床 机床用户:上海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第8页 共11
页。
RXM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安装及操作指导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设备 (3)
三、实验步骤 (4)
1.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 (4)
2.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安装 (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的安装
2)熟悉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
二、实验设备
中间继电器RXM4AB2BD一个
中间继电器RXM2AB1JD一个
压线框式插座RXZE2S108M一个
螺钉端子式插座RXZE2S114一个
二极管保护模块RXM040W一个
可变电阻保护模块RXM021RB一个
塑料保护夹子RXZR335一个
三、实验步骤
1、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
1> RXM*A系列中间继电器系统组成:
2> RXM*A系列中间继电器
RXM系列中间继电器的引脚俯视图如下:
左图是RXM2AB1JD(2CO)的引脚,右图是RXM4AB2BD(4CO)的引脚。
3> 插座
中间继电器插座分为混合式插座和分离式插座两种,混合式插座的控制线圈
与触点接线混合,两侧都有。
而分离式插座的控制线圈接线在一侧,触点接线在
另一侧。
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混合式插座,右图是分离式插座。
插座的接线方式也有两种:螺钉端子接线(如下左图)和压线框接线(如下右图)
4> 保护模块
保护模块直接插入继电器插座中
2、中间继电器及其附件的安装1)继电器安装步骤:
第一步:对位
第二步:插接
2)带保护夹子和保护模块的继电器安装步骤:第一步:在底座上固定保护夹子
第二步:安装继电器
第三步:卡紧保护夹子
第四步:插接保护模块
下图中显示保护模块的插孔
将保护模块插入插孔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