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施工工法编写与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23.58 KB
- 文档页数:11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及编写要点摘自:安徽省工程建设工法交流会议讲座1、工法的定义: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 1.2 工法定义的内涵:⏹⑴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与施工。
工法是从施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进实用的施工方法,又要回到施工实践中去应用。
⏹⑵工法的核心是工艺,是核心部分的关键技术与原理,而不是材料设备或组织管理。
⏹⑶工法是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施工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
因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使用性。
⏹⑷工法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而是由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技术。
⏹⑸工法具有强烈的专业性。
⏹⑹工法具有技术的创新性。
⏹⑺工法是企业的专利。
⏹⑻工法要有推广价值和经济效益。
⏹ 1.3开发编写与推广工法的作用⏹①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技术积累和技术跟踪,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
⏹③工法便于新技术的推介与应用。
-⏹④工法具有系统性、通用性和可宣传性的特点。
⏹⑤工法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
⏹⑥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简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提高其编制质量和编制效率。
⏹⑦企业要注意技术跟踪,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工法在应用中的改进,及时对原编工法进行修订,以保持工法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2、当前我国工法的评审:自1999年建设部将国家级工法具体管理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承担以来,也已组织了5次工法评审。
这五次分别是:⏹ 1997~1998年共申报111项工法,评审通过62项。
⏹ 1999~2000年共申报102项工法,评审通过61项。
⏹ 2001~2002年共申报136项工法,评审通过83项。
⏹ 2003~2004年共申报232项工法,评审通过120项。
附件7山东省工程建设工法编写指南一、省级工法内容省级工法的内容主要分为前言、工法特点及创新、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及创新: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和工法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技术政策,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节能环保、造价等方面的先进性、创新性、提升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1)应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编制工艺流程,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
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2)操作要点应清楚地对工艺流程中的每项内容分别加以描述,以便于施工中指导具体操作。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
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行业和山东省地方标准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我省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工程建设工法研发与推广应用工程建设工法研发与推广应用工程建设工法研发与推广应用是指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创新,开发新的工程建设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在工程建设中,不断推广应用新的工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面将从研发、推广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工程建设工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研发新的工程建设工法是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突破传统的施工方法,开发出更加先进、高效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比如,在土木工程中,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方式繁琐且效率较低,而新型的振动桩施工工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而在建筑工程中,传统的砌筑工艺需要人工搬运砖块,而现代化的砌筑机械可以极大地提高砌筑速度和质量。
其次,推广新的工程建设工法是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新工法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工程从中受益,并加快行业的发展速度。
推广新工法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还需要加强与工程建设行业的合作,共同培养和建设一支具备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的科研和技术队伍。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推广机制,通过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向各级工程建设从业人员传授新工法的知识和技术。
最后,应用新的工程建设工法是将研发成果运用于实际工程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新工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
同时,对工程建设行业来说,应用新工法也可以提高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新工法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确保工程能够按时、按质进行。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工法研发与推广应用是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开发新的工程建设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在推广和应用新工法时,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加强与工程建设行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工程建设工法编写与应用一、我国推行工法的历史背景1984年11月,日本大成建设公司以低于标底43%勺价格中标云南鲁布格水电站,1988年12月竣工。
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要求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和工法经验,由此揭开了我国施工企业建立和推行工法制度的序幕。
1989年,建设部印发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1996 年修改为《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
1999 年,工法管理工作由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承办。
截止目前,先后组织了9次国家级工法的评审,共评定和公布了约869项国家级工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等三大部分,其有效期为6年。
2005 —2006年评审的国家级工法中有20项升级版国家级工法。
二、工法的基本内容、意义和作用1.工法的含义(定义)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应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
工法的五个特征:(1)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建设。
(2)工法既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也不是单项技术,而是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综合配套的施工技术。
(3)工法是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总结出来的施工经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4)工法的核心是工艺,而不是材料、设备,也不是组织管理。
(5)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经验总结,是企业的宝贵的技术财富,并为工程管理服务。
工法的特点:(1)先进性: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或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2)科学性:其工艺原理要有科学依据。
(3)实用性: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安全、环保等措施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推广应用,有较普遍的应用价值。
(4)应用效益明显:工法的应用,或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或能提高施工效率,或能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投资,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等,总之,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工法与专利、诀窍的关系编写时涉及到专利技术的,可直接写明专利号。
评审委员会应保守机密。
工法申报材料与公开刊登的资料不必强求一致。
3.工法的意义和作用可概括为:(1)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
(2)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3)工法是企业技术标准的一部分,具有新颖性、适用性和可宣传性的特点,对内可作为组织施工和普及技术教育的工具性文件,对外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投标竞争与企业的开拓经营。
(4)企业的工法体系形成后,可以大大简化施工组织的编制和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也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竞争。
(5)根据建设部2007年3月13日下发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以后申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将必须具有3项以上国家级工法(一级工法)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申请特级资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企业资信能力二、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三、科技进步水平四、代表工程业绩特级资质(三、科技进步水平)1.企业具有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水平)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
2.企业近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达到营业额的0.5%以上。
3.企业具有国家级工法3项以上;近五年具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专利3项以上,累计有效专利8项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发明专利。
4.企业近十年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或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
5.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三、工法编写的有关问题1.工法的编写注意事项(1)工法的成立是以成功的工程实践为基础的,而且被一定的工程实践证明是技术先进和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的。
必须实事求是。
(2)每项工法都是一个系统,系统有大有小,针对工程项目、单位工程的是大系统,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是子系统,工法成立与否不在于项目多大,而在于其技术的先进和实用,在于其实际效益。
(3)工法的编写不同于工程施工总结,施工总结往往先交代工程情况,然后讲施工方法和经验,再介绍施工体会,大多是工程的写实。
而工法是对施工规律性的剖析与总结,是同类工程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的升华与凝练。
要把工艺特点(或原理)放在前面,在最后引用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这样做并不是简单的顺序问题,它是与工法的成熟性和推广应用作用紧密相联的。
2.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 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①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
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
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②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
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
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
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0)效益分析:从工程实际效果(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等)以及文明施工中,综合分析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可与国内外类似施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另外,对工法内容是否符合满足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有关要求,是否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方面也有所交代。
(11)应用实例:说明应用工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能证明该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一项成熟的工法,一般应有三个工程实例对于在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材料与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内容, 在编写工法时可予以回避,申报国家工法时,须在申报材料中加以说明,但有关部门 在审定时,应当按照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秘密加以保护。
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分明,数据要可靠,用词用句应准确、规范。
其 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
4、国家级工法文本要求(1) 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 以限制词。
(2) 工法题目层次要求:工法名称、完成单位名称、完成人(3) 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① 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 “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 节 条 款 项② 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5 I (2)工法中的表格6 ---------- L 1*0, 1 —— ---- 1 K 0.2 11. 0. 3 1— 1-0-4 6.4. 1i 乩4・2 6.1 ! 4* 3 l 16. 2 | 6.4.4 | 2 L 1) 插图应有名称,图 、表的使用要! 3 丨2) 6.4 ———|6 - 4 - 6 - ‘一—| 4 — ------ 16.5 \ 6*4.7 | 51 4) 6- 6 |6+4. 8 [ 6 」5) 6-7! 6. 4. 9 1— 7 6-4- 10E _ 6* 4・ 11曾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③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A=Q/B X100% (1.1.1-1)式中 A —安全事故频率;B —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Q —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④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2 m3 kg、d、h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⑤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四、企业编写和应用工法的保证措施1、各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工法工作,真正把它视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进入市场严峻挑战的有力措施,指定人员管理,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最后还要出成果。
2、认真学习工法编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熟练地掌握,争取编写的工法上报后不需大的改动。
3、对技术含量高的工程项目,从工程一开始就落实工法题目和编写人员。
4、严格工法评审标准,同时对真正符合标准的工法应按照规定给予编写人以奖励,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以鼓励和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编写工法的积极性。
一般由工法所有权企业给予奖励。
5、对于企业已形成的工法,要印制下发,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企业负责人、各级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都应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就是在编制一个工程的标书或者组织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首先看有否相同或类似的工法,有的话,就充分利用其与本工程相同的地方,对不同的部分再加以研究,就可快速、高速、高质量地完成标书编制或施工组织设计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