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doc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能够参与到故事的情节中。
2. 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好朋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等特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等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如何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倾听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好朋友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关注。
2. 观察描述法:通过观察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等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交流中表达自己,倾听他人。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我的好朋友》。
2. 好朋友图片:准备一些好朋友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3. 记录卡:用于幼儿记录好朋友的特征。
4. 画笔、彩纸等绘画材料:让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
5. 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小组讨论时,让幼儿有序表达自己。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我的好朋友》,引导幼儿听故事。
2.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二、观察描述(10分钟)1. 教师出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等特征。
2. 邀请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好朋友的特点,如:“我的好朋友是小明,他长得高高的,喜欢笑。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小组讨论卡片。
2. 引导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并用语言描述好朋友的特点。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幼儿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绘制好朋友(5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邀请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
2. 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好朋友的特征。
幼儿园中班谈话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社会领域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社会领域活动,幼儿将学会以下技能:
1.与他人分享自己最好的朋友
2.发现与他人不同之处,并接受不同
3.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带来自己的玩具或宠物照片
2.本节课所学语言表达物品颜色的知识点
3.幼儿园中班学生名单表
教学过程
第一步:模拟场景
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好朋友”。
2.让幼儿根据所带来的玩具或宠物照片,选择一个最好的朋友,并分享给大家。
3.教师发现幼儿们所分享的朋友有不同的颜色,引导幼儿果决不同之处。
4.教师指导幼儿用所学的表达颜色的知识点描述各自的朋友。
第二步:绘画活动
1.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画笔,绘制出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依次询问每个幼儿所绘制出来的朋友,比较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引导幼儿学会接受、欣赏不同。
第三步:小组讨论
1.将幼儿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让幼儿们表述出他们自己的朋友。
2.鼓励幼儿们分享朋友的优点和闪光点,教授他们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步:分享反思
1.鼓励每个幼儿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反思这次活动中学到的内容。
2.教师和家长一起参与讨论,检验活动效果。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幼儿在分享自己的好朋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发掘优点、接受不同和欣赏之美的快乐,掌握了表达想法和感受的方法,培养了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为社交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体验与同伴相互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2. 引导幼儿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好朋友的特点和趣事。
3. 帮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好朋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画纸、彩笔、贴纸等绘画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相处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好朋友手指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2. 主题活动一:我的好朋友(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说出好朋友的特点和趣事。
2. 幼儿互相画画,画出好朋友的模样,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主题活动二:好朋友的特点(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好朋友的特点,如善良、勇敢、聪明等。
2. 幼儿互相交流,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主题活动三:好朋友在一起(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好朋友在一起发生的趣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幼儿互相分享,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5. 总结与反思(3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好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珍惜友谊的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与同伴相处的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友谊培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我的好朋友”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和好朋友的画作,增进同伴间的了解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好朋友的认识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与同伴相处的情况,综合评价幼儿的友谊培养效果。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互动的经历。
七、活动过程1. 主题活动四:制作友谊卡片(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友谊卡片,写上对好朋友的祝福和感谢之情。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好朋友》教案附反思一、活动目标1.知道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体验朋友间纯真的友谊。
2.能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3.感受与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2.难点: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关心和帮助。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好朋友主题PPT、画纸、画笔、好朋友互动游戏道具。
2.经验准备:幼儿已具有与好朋友相处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好朋友主题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引发幼儿对好朋友的思考。
2.讲述好朋友的故事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好朋友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好朋友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与互助。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游戏中的感受,进一步强化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4.绘画好朋友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好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画面,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爱。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
五、活动反思1.活动导入环节,通过好朋友主题PPT的展示,成功引发了幼儿对好朋友的思考,为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2.在讲述好朋友的故事环节,幼儿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
3.好朋友互动游戏环节,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与互助,进一步强化了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但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引导。
4.绘画好朋友环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爱。
但在描述画面时,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培养。
1.在讲述好朋友的故事环节,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在好朋友互动游戏环节,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的好朋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说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了解好朋友的兴趣爱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好朋友。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谊,懂得分享和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主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用语言表达好朋友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好朋友图片、姓名贴纸、小礼物等。
2. 环境准备: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座位排列便于幼儿互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如《好朋友拍拍手》,活跃课堂气氛。
2.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出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好朋友的名字,介绍好朋友的特点。
3. 主体部分(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幼儿上台,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回应。
4. 实践活动(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环节(2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互动情况,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4. 课堂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愉快的氛围,从而更好地参与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好朋友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3. 通过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分享好朋友的故事。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好朋友日”活动,让幼儿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园,共同参与游戏和活动。
2. 组织“好朋友分享会”,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小礼物,与同伴一起分享好朋友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语言《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朋友。
2.掌握谈论朋友的表达方式。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朋友和朋友间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我的好朋友》绘本、图片、卡片、幼儿针线包、绸布、剪刀、胶水等。
环境准备:锯末、桌子、椅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在教室内撒上一些锯末,引导孩子们来寻找它们的“足迹”。
教师问道:“大家看到这些锯末了吗?有没有孩子知道它们是什么足迹?”(孩子们一阵欢呼,纷纷拾起锯末,感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教师继续引导,并提问:“锯末是锯木头的时候留下的,你们能想到别的什么足迹吗?”孩子们踌躇了一下,一个小朋友说:“伯父种菜的地里,也会有。
就像我们在沙河滩玩耍的时候,几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足迹,深浅有序。
”老师欣慰地点头,继续引导孩子讨论朋友,从而逐渐过渡到本次教学内容。
2.表扬好朋友引入《我的好朋友》这本绘本,老师随意挑选几个人物,介绍其特点,鼓励孩子们去思考自己的好朋友,并表达出来。
老师问孩子:“你们有好朋友吗?你们喜欢他们的哪些特点呢?”孩子们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热烈地参与讨论:“我最好的朋友大眼睛,很聪明;还有一个朋友小眼睛,超级勇敢……”孩子们描述的特点多种多样,有的互相赞扬,也有的自我赞扬,这时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帮助孩子们从别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优点。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呈现好朋友拿出一个小的布袋子,囊括着一些各种颜色的材料卡片,随意选择一个,让小朋友描述,可以上带上幼儿的自我设想(如:黄色是我的好朋友,他喜欢吃糖果),要求语句简单明了,做到达到分类有条理的表述。
让孩子们练习编排表述,从一些简单的叙述开始,最后到自己的,慢慢的提高语言表述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手工——做一个简单的深色布面上缝红色心形图案,弄成类似“情侣物”联系起来,感觉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坚实的。
4.教师出题布面上用胶水艺术字写上“我喜欢我的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我的好朋友》教案名称:我的好朋友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记忆并朗读课文《我的好朋友》。
2. 能够理解课文表达的简单有关好朋友的内容。
3.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好朋友》的图片或卡片。
2. 打印或制作课文内容的PPT。
3. 课堂上常用的教具: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引导幼儿们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图片或问答的方式激发幼儿们对好朋友的思考,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并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他们。
Step 2:呈现课文(约10分钟)通过展示课文《我的好朋友》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们注意图片上的人物和动作,让他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并逐句读出课文。
Step 3:课文理解(约10分钟)将课文内容呈现在PPT上,并引导幼儿们一起朗读,然后通过问题提醒幼儿们注意关键信息,例如:1. 他的好朋友是谁?2. 他们一起做了什么?3. 他为什么喜欢他的好朋友?鼓励幼儿们回答问题,并逐个解释问题的答案,确保幼儿们的理解。
Step 4:拓展活动(约15分钟)1. 角色扮演: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主人公,其他人扮演他的好朋友,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的活动。
2. 制作好朋友海报:发放剪纸、颜料等工具,让幼儿们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副关于自己好朋友的海报。
鼓励幼儿们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他们与好朋友一起做过的事情和他们为什么喜欢好朋友。
Step 5:巩固训练(约15分钟)1. 课文复述:邀请若干名幼儿上台复述课文内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情节。
2. 句型操练: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们学会使用句型“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___/我们一起___/我喜欢他”,并结合自己的好朋友,进行简单的句型操练。
Step 6:课堂总结(约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们对好朋友的珍视和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我好朋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我好朋友》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朋友概念,培养他们与同伴友好相处情感态度,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朋友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心同伴。
2. 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社交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分享、合作带来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相互关心和尊重,学会分享和合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社交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玩具、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好朋友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朋友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激发他们对朋友概念初步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PPT课件,展示一些朋友之间互动场景,如分享玩具、合作完成任务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这些场景中朋友之间美好品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完成一个简单小任务,如拼图、搭建积木等。
在此过程中,观察幼儿互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与同伴友好相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好朋友》2. 内容:朋友概念与同伴友好相处情感态度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好朋友请幼儿画一幅与好朋友一起玩耍画,并在画作中表现出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
2. 答案:幼儿画作中场景和表现即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社交技能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分享意识不强、合作能力较弱等。
在今后教学中,应针对这些方面进行重点引导和培养。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社交技能。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好朋友》(精选12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好朋友》篇1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对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目标的规定有“幼儿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并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同时,《纲要》中要求“教师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我可爱的好朋友》语言谈话活动通过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来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中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对自己的好朋友比较熟悉,选择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的特征作为主题,既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认知特点,又具有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意义,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情感目标:乐意与同伴交流,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认知目标:知道耐心倾听他人讲话,有积极表述的愿望。
技能目标:能用基本完整的语句讲述好朋友的外貌和爱好。
重点难点重点:愿意并学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愿望。
难点: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好朋友的特征。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的好朋友有简单的了解,有学习过序数的经验。
物质准备:小猪佩奇的音频,PPT,小猪佩奇的视频,小羊苏西图片,音频《找朋友》,小红旗。
活动过程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1.提问问题,听音频猜猜这个好朋友是谁。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位好朋友是谁呀?(播放小猪佩奇的声音)小朋友们真棒大家都猜出来了,这个声音是可爱的小猪佩奇。
那大家知道小猪佩奇的好朋友是谁吗?(幼儿表达)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小猪佩奇的好朋友。
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播放一个视频,大家仔细看一下视频中小猪佩奇的好朋友是谁呢?2.观看小猪佩奇视频,提问问题(播放《小猪佩奇》视频)小朋友们,视频中小猪佩奇好朋友是谁啊?(幼儿表达)(出示小羊苏西图片)小猪佩奇的好朋友是小羊苏西,小羊苏西长什么样子啊?喜欢和小猪佩奇玩什么?谁能给老师描述一下?(幼儿表达)小结:小羊苏西有着大大的眼睛,穿着红色的.裙子,喜欢和小猪佩奇玩滚泥坑。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小手会说话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奶奶挠痒痒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一[活动分析]中班幼儿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好朋友,对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谈话能力,本活动将是幼儿乐于谈、能够谈的。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好朋友”这一话题谈话,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谈论好朋友的服装、特征,及愿意找他做好朋友的原因。
学习说普通话。
2、要求幼儿学会在倾听同伴谈话中了解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理解性倾听能力。
3、帮助幼儿轮流进行谈话,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
[活动准备]1、平时与幼儿个别交谈,了解个人的好朋友是谁。
2、学会唱歌“拉拉勾”。
[活动过程]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出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请小朋友说给别人听听。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要求幼儿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清楚的表达好朋友的模样和穿着。
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谈。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谈话,有兴趣的倾听、了解幼儿说话的内容。
对个别不知如何谈论好朋友模样的幼儿,教师可提些小问题加以引导。
如:你的好朋友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长的胖还是瘦?等等。
帮助幼儿打开思路,知道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描述人的模样。
幼儿交谈时,教师用插话的方式,将谈话内容紧紧围绕在“好朋友”上。
对个别会抢着讲话的幼儿要提出要求,让幼儿先耐心听别人说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说。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好朋友”。
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能大方的谈论“好朋友”的幼儿向全班作介绍。
要求幼儿清楚的说出好朋友的特点。
对个别说不清楚的幼儿,教师给予提示、补充,再让其重复说一遍,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
幼儿园中班谈话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社会领域活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朋友的概念,通过分享故事和经验来了解朋友的定义和重要性。
2.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认识朋友的不同特征,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
3.练习谈话和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鼓励幼儿分享自己与朋友相关的经历和问题。
4.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讲师准备: 准备好与朋友相关的故事、照片和其他资料,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2.学生准备: 让学生准备好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及一些与朋友相关的故事或经历。
三、教学内容1. 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了解孩子们对朋友的概念和重要性的了解程度。
可以将一些玩具或图片放在讲台上,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2. 正文Step1: 探究朋友的概念让幼儿一起探究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品质是什么等等问题,并通过讲师给出的故事进行引导。
Step2: 让幼儿分享与朋友相关的故事或经历让幼儿轮流分享与朋友玩耍的经历,并通过与同伴互动,分享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Step3: 分析朋友的特征和行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等方式来认识和了解朋友的特征和行为模式,例如:多么和善、喜欢听别人说话、乐于帮助别人等等。
Step4: 帮助幼儿成为好朋友在做好以上准备后,鼓励幼儿尝试掌握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例如:主动关心别人、多倾听别人的话语、学会为对方着想等等。
3. 总结学习后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分享与同伴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的过程中,复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式1.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讨论和分享。
2.学深知己 - 让幼儿尝试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3.学习共生 - 通过乐器合奏、舞蹈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4.学习共情 - 让幼儿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并表达自己。
五、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究朋友概念和分析朋友特征时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
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好朋友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好朋友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教师们都希望能够设计出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案,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同时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每一天。
在这里,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份名为"我的好朋友"的语言教案,通过该教案,幼儿将会在愉快的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交流与合作,同时培养友谊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用语准确性和语言交际能力。
2.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相互交流,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准备教具:图片、玩具、故事书等。
2.设计教室环境:创设"好朋友聚会"的氛围,如装饰门窗、悬挂彩旗等。
3.准备奖励:小礼物、贴纸等,用于激励幼儿参与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认知导入在教室中播放一段关于友谊的动画片或视频,或者老师讲述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在认知导入中,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互帮助和照顾。
第二阶段:主题活动1. 主题讨论:老师与幼儿们进行主题讨论,鼓励幼儿们围绕"我的好朋友"展开自由发挥和畅想,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眼中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2. 图片故事:老师播放或讲述一篇关于友情的故事,让幼儿们在故事中认识到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3. 小组互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故事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就"我的好朋友"主题进行小组展示。
第三阶段:创作表达1. 绘画创作:幼儿们根据自己对好朋友的理解,自由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形象,老师可以引导他们逐步加深表达(比如好朋友的喜好、特长等)。
2. 语言表达:让幼儿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好朋友故事,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情景模拟,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阶段:游戏互动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如"好朋友传球"、"找好朋友"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幼儿园中班谈话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社会领域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朋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能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并表达对朋友的喜爱。
3. 掌握基本的相处技巧,包括尊重、关心、分享、信任等。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成为好朋友。
2. 培养幼儿发现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班级环境:设置好朋友合影墙、朋友赠言墙等,准备一些与朋友有关的图片、玩具等。
2. 教学素材:学生作品、儿歌《小兔子找朋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播放儿歌《小兔子找朋友》引起幼儿的兴趣。
(2)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玩具,启发幼儿思考:“你有朋友吗?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们一起玩过什么游戏?”2. 活动设计(1)了解“朋友”的含义。
老师以“朋友”的形象为入口,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朋友”的含义,并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感受和经历。
(2)描述自己的好朋友。
老师号召幼儿通过绘画或写作等方式,描述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外貌、特点和喜好,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细节的关注和观察力,并让幼儿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欣赏和赞赏的地方。
(3)表达对朋友的喜爱。
老师鼓励幼儿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对朋友的喜爱,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朋友的相片,并寻找适当的场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爱心。
(4)培养基本的相处技巧。
老师通过行为榜样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尊重贵人、自尊自爱、关心他人、分享喜悦、信任和自律的行为,并在游戏、活动中指导幼儿多关心、理解、互相帮助。
(5)总结:老师分享提醒幼儿应该如何对待朋友,比如“有好朋友就要好好珍惜”“对朋友要尊敬、宽容、接纳”,让幼儿明白朋友间的关系需要维系和更新。
3. 结束环节老师在朋友合影墙上贴上自己和幼儿们的合影,为本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欢送幼儿回家并鼓励他们更好地去发掘和维系朋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价幼儿在活动中完成的任务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幼儿的作品、作文、手工等方式,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综合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的好朋友》含反思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中班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交际技巧,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3.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主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朋友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我的好朋友2. 教学素材:故事《我的好朋友小兔子》,相关图片,歌曲《好朋友》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引入主题(5分钟)教师展示故事《我的好朋友小兔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好朋友是谁,他们在一起做了什么。
3. 主体活动(10分钟)1. 教师讲述故事《我的好朋友小兔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好朋友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心。
2. 小组讨论: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好朋友,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好朋友的特点。
3. 分享环节: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反馈。
4. 歌曲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好朋友》,让幼儿在歌曲中感受友谊的美好。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好朋友之间的关心和互助,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朋友。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态度。
2. 关注幼儿在歌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友谊的美好。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但在语言表达上仍需加强引导。
2. 在歌曲活动中,幼儿能够跟着教师一起唱,表现出对友谊的认同。
但在集体活动中,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3. 总体来说,本次公开课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六、教学内容拓展1. 故事续编:请幼儿根据《我的好朋友小兔子》的故事情节,尝试自己续编故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增加故事的情节和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的好朋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说出自己好朋友的姓名、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分享快乐和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好朋友。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白板或大纸一张,彩色笔,幼儿绘画用品。
2.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与同伴交流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好朋友,例如:“你们有好朋友吗?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你们为什么喜欢他/她?”2. 基本部分:a.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好朋友的姓名、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b.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c.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好朋友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画画等,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相互询问并记录好朋友的信息。
3. 巩固部分:教师邀请幼儿用彩色笔在白板或大纸上绘制自己好朋友的肖像,并写下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4. 总结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绘制的好朋友肖像,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5.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分享快乐和关心他人?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地分享自己的好朋友。
2. 评估幼儿在描述好朋友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及相互关心他人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友谊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绘制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我的好朋友》课程名称:我的好朋友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课程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描述性词语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和描述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准备:1. 黑板、白板2. 课件或图片(包括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人物图片等)教学过程:步骤1:温暖身心(5分钟)教师问候学生,并夸奖学生一些积极向上的表现。
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们在一起有什么乐趣?”引导学生讨论。
步骤2:词语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幼儿园中班词语卡片,并给出词语中的笔画提示,让学生猜测词语,根据不同的词语卡片,教师提问学生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例如,“昨天我们做了一个手工制作,你们还记得吗?”“那个小朋友是谁?他脸上有什么特征?”“你觉得这个词语与我们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提供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发现词与题目的联系。
步骤3:故事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插图或播放一段相关的故事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如:“故事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等等。
步骤4: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猜测幼儿园中班课程中出现的情景。
例如,“两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他们可能说些什么?”“两个小朋友在绘画室里画画,他们可能互相夸奖对方的作品。
”学生需要依次指定一个词语描述出现的情景,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步骤5:展示与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步骤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朋友之间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好朋友应该具备的品质。
课后延伸:1. 学生可回家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中班教案【篇一:中班语言我的好朋友(详案)】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方案中班谈话活动活动名称:我的好朋友活动目标:1.愿意与同伴交谈,喜欢谈论关于好朋友的话题。
2.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愿意与同伴交谈,喜欢谈论关于好朋友的话题。
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了解幼儿,与个别幼儿谈心,了解幼儿交朋友的情况,并帮助幼儿交朋友。
2. 物质准备:音乐《口香糖》、收集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游戏相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播放《口香糖》音乐,律动游戏。
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t:请你找一个朋友,我们一起来玩《口香糖》的游戏。
t: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请你拉着好朋友一起坐下来吧。
二、谈话活动t: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t: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当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你们是好朋友吗?让两个好朋友抱一抱吧!1.出示相片,鼓励幼儿在集体中讲述自己的和朋友之间一些有趣的事。
请个别幼儿轮流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和朋友之间一些有趣的事。
t: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喜欢跟他(她)玩什么呀?2.幼儿分组讲述自己的和朋友之间一些有趣的事。
t:蓝老师也有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啊?让我来说说我和我的好朋友之间一些好玩的事情。
我的好朋友是李可,我喜欢跟他一起玩滑板车,我会和李可坐在一辆滑板车,李可坐前面,我坐后面,从上操场的坡滑到下操场,真好玩!还有吹泡泡的游戏,我们的泡泡一下变小一下变大,还会爆炸,真好玩!你们跟好朋友在一起玩什么呢?你们有什么好玩的游戏?t:那么请你和身边的朋友一起讲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你们在一起玩什么?讲讲你们之间的好玩的事情吧!t:我们一起来听听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玩什么?教师小结:原来好朋友在一起都喜欢玩游戏,做一些开心的事情。
三、交流活动1.猜猜游戏,t:现在,你们是不是很想把你的好朋友告诉大家啊!t:好!我们来玩一个猜猜的游戏,请小朋友来说说他的好朋友,但是不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哦!大家听一听,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看看谁最聪明能猜出来?t:你来说说你的好朋友,我们听一听,一起来猜猜好朋友是谁?t:他(她)在我们班吗?他(她)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如果是女孩,她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今天他(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说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他(她)是谁?t:你们的好朋友真的很多!好朋友在一起玩开不开心啊?2.辨别对错。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好朋友》
设计目的:
幼儿园是个大家庭,让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纲要》中提出要孩子乐意与人交往,学习结伴、轮流、请求、商量、谦让、表达主张等交往方式,分享群体合作中产生的欢乐和成果。
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懂得如何交往,也不会去主动交往,因此,我设计了语言活动《我的好朋友》这节语言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有朋友的快乐,体验到和朋友在一起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中大胆的描叙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优点,懂得只有团结友爱,才会有许多朋友。
2、学会让别人把话说完以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有好朋友吗?请你把自己的好朋友长的什么、穿的什么样子的衣服、有什么特征、你喜欢他她什么说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来猜猜他(她)是谁,好不好?"
2、猜朋友。
(1)请个别幼儿轮流在集体面前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衣着、发型等等特征,其他幼儿根据其描述的猜一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
(2)教师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
如你的好朋友长的胖还是瘦?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他她最喜欢什么?帮助幼儿打开思路讲叙。
如果幼儿还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插嘴或者抢着说话,要及时提醒他们耐心倾听别人的说话,等别人说完了以后自己再说。
3、讨论。
(1)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你为什么和他(她)做好朋友?
引导幼儿说出好朋友的优点,并能讲述一个实例。
(2)如果一个小朋友经常欺负别人,经常做一些让大家不高兴的事情,你会选择他做你的好朋友吗?你应该怎样帮助他呢?
(3)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总结。
4、玩音乐游戏《找朋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