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媒体融合传播效果评估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5
新闻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与调整工作总结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公众认知的塑造以及信息的有效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质量和影响力,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以下是对这一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评估指标与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我们建立了一套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1、传播范围通过监测新闻在不同平台(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的曝光量、点击量、浏览量等数据,了解新闻的覆盖范围和受众接触程度。
2、受众参与度分析评论数、点赞数、分享数、转发数等指标,以评估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3、内容质量评估新闻的准确性、客观性、深度、广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和流畅性。
4、影响力观察新闻是否引发了社会讨论、政策改变或对相关事件的推动作用。
在评估方法上,我们综合运用了数据分析工具、用户调查和专家评估等手段。
数据分析工具帮助我们获取大量的量化数据,用户调查则直接收集了受众的反馈和意见,而专家评估则从专业角度对新闻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评估结果分析通过对各项评估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特点:1、部分新闻选题缺乏吸引力在众多发布的新闻中,有一部分选题过于常规和陈旧,未能抓住当前社会热点和受众的关注点,导致传播范围有限,受众参与度不高。
2、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一些新闻仅仅以文字形式呈现,缺乏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元素,使得新闻在视觉上不够吸引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受众的兴趣。
3、传播渠道不够优化虽然在多个平台进行了新闻发布,但在某些平台上的推广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导致传播效果参差不齐。
4、互动性不足在新闻发布后,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不够及时和充分,未能有效地回应受众的关切和疑问,影响了受众的参与热情和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
三、调整措施与实施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一系列调整措施:1、优化选题策划加强对社会热点和受众需求的研究,提前规划具有吸引力和话题性的新闻选题。
市场媒体与传播效果分析报告近年来,媒体的快速发展与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市场营销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媒体的选择和传播效果的分析,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对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市场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媒体选择与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为制定科学的市场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一、电视媒体电视广告作为传统媒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其传播效果备受关注。
电视广告以其声光电的形式,能够较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观众对电视媒体的使用频次有所下降,特别是年轻人更倾向于在线视频平台。
因此,在选择电视媒体时,需要考虑观众特征和受众群体的偏好,以确保广告的投放效果。
二、网络媒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了企业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网络媒体的广告投放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实现大规模传播和个性化定制。
在选择网络媒体时,需要考虑受众的上网习惯、关注点和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
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评估广告的点击率、曝光率和转化率等关键指标,从而不断优化广告内容和投放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平台。
企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可以迅速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与用户进行互动,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并及时调整传播策略。
但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市场传播时,需注意平台的特点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保持与用户的良好互动,避免过度商业化的宣传方式,以确保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四、户外媒体户外媒体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传播形式,具有较广泛的传播范围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公交车、地铁、广告牌等户外媒体可以将广告信息传递给大量的受众,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塑造有着良好的效果。
然而,户外媒体的投放范围受限于特定地点和时间,需要根据受众的活动路线和市场需求进行精准的投放选择,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美兰德《2018中国视频融合传播研究报告》解读(三)|电视剧市场融合发展呈现新趋势,台网界限逐渐淡化近日,美兰德公司发布最新研究成果——《2018年中国视频融合传播研究报告》,此次研究报告纵观2018年视频传播大数据格局,聚焦2018中国视频融合传播热点话题。
美兰德《2018中国视频融合传播研究报告》解读第三弹:2018年全网电视剧传播格局解读。
伴随着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电视剧市场也同样面临着深刻变革。
一方面,“台网同标”政策逐步落地对台网电视剧的制作播出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受众跨屏收看行为日渐频繁,多渠道广覆盖传播成为电视剧播出后快速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当前电视频道在受众覆盖面以及传播公信力方面仍占据绝对优势,而网络平台则在扩大影响力、引爆话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反哺”于卫视。
对于电视剧市场而言,在积极建构全媒体传播格局理念的引领下,台网电视剧或将会呈现出共同制作、跨屏播出、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在播电视剧视频点击量占比缩窄至65.7%,网剧占比快速上涨从2018年在播电视剧、网剧视频点击量占比来看,在播电视剧吸睛能力仍旧强大,在全网电视剧中点击量占比达65.7%。
但较去年减少11.8个百分点,影响力优势有所缩窄。
而网剧则凭借其精良制作和日渐成熟的产业链实现了口碑流量双提升,2018年点击量占比较去年上涨13个百分点,实现了突围。
如《如懿传》立意帝王夫妻的婚姻围城,引发受众对婚姻生活的热议,该剧2018年视频点击量超160亿次,位居全网第一。
《延禧攻略》则以考究的服化道再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用快节奏的叙事模式俘获受众,视频点击量亦破百亿次。
2017-2018年在播电视剧、网剧视频在全网电视剧中的视频点击量占比数据来源: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 Source:2017.1.1-2018.12.31@CMMR Co.Ltd卫视首播原创剧目竞争力快速提升直追IP 改编剧,影视制作坚守内容为王 随着电视剧市场发展环境良好,剧目质量不断稳步提升,市场也逐渐回归理性,各大卫视抢夺开发IP 剧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而原创剧目的市场前景则逐渐向好。
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与传播效果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融合成为了当今宣传传播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分析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的背景及原因,并对其传播效果进行探讨。
一、背景和原因在过去,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而社交媒体则是人们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其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且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首先,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融合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媒体的普及和使用率的增加。
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和Facebook等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和信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使得新闻机构不得不利用社交媒体来传播新闻和吸引读者。
其次,融合的原因还在于社交媒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
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而且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转发等互动方式与新闻内容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性使得新闻媒体能够更迅速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最后,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融合的原因还在于两者之间的内容互补性。
社交媒体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观点表达,而新闻媒体更注重客观的信息传递。
两者的融合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细节,同时也可以让个人情感得到更广泛的表达。
二、传播效果分析1. 提高信息覆盖度和敏感度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融合使得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更快,信息的覆盖范围更广。
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散,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事件。
同时,社交媒体用户也可以将自己在现场的见闻和照片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提高了信息的敏感度。
2. 提升新闻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融合后的新闻媒体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与读者进行更紧密的互动。
其中包括读者的评论、建议和分享,这些反馈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改进其报道风格和内容,增强读者的参与感。
同时,新闻媒体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收集读者的意见和需求,进而提供更适合他们的内容。
3. 拓宽媒体传播渠道通过融合,社交媒体成为了新闻媒体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
龙源期刊网
CTR发布媒体融合效果评估体系
作者:
来源:《声屏世界》2018年第07期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和央视市场研究(CTR)联合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协办的“融合创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专题研讨会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理事会”近日在山西太原召开。
会上,央视市场研究(CTR)组织了“媒体融合效果评估体系”新成果的专场研讨,并发布了CTR媒体融合效果评估体系。
CTR媒体融合效果评估体系将评估重点聚焦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布局,致力于解决各家机构新媒体产品的互联网传播效果测量问题。
在本次会议上,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发布了首期10家央媒及38家电视台的新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及评估结果。
其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位列十大央媒网络传播力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位列38家电视台网络传播力前三名。
接下来,CTR将评估体系逐步扩大到广电机构、频率、栏目和包括纸媒在内的所有传统媒体机
构,推出针对全媒体生态的评估,将所有媒体属性的机构均纳入评估体系。
(消息来源:央视网)。
JOURNALISM TIDE前沿关注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透露重要信息一、主流媒体通过建立传播矩阵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3月26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
该报告建构了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指标体系,对我国284份报纸、298个广播频率、34家电视台的融合传播力进行评估。
报告显示,主流媒体通过建立传播矩阵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中央级媒体继续领跑,粤浙沪苏实力基本稳定,各类媒体还需继续做大做强自有平台,利用好第三方平台,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报告指出:一些省级、省会城市媒体在新媒体平台运营中,通过精心提供内容、增强互动性服务性等,有力提升了融合传播力,如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的微信公众号,位列电视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排行榜第三,浙江、江苏、新疆等省级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的微信公众号超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交通频率,位列广播频率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前列。
报告分析了四个方面的趋势。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媒体融合传播力是“四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全国284份中央、省级、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主要报纸,298个中央及省级广播频率,34家中央及省级电视台的融合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发现,2018年,我国报纸、广播、电视通过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建立传播矩阵,融合传播力大大提升,触达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一)报纸、广播、电视传播矩阵覆盖率高注:凡报纸所属报业集团/报社,广播频率、电视台所属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台拥有自建网站、客户端,则计为已覆盖该渠道。
电视台旗下频道、栏目在第三方平台有入驻,则计为该电视台在该平台有入驻。
除广播频率在微博、聚合新闻客户端的入驻率较低之外,报纸、广播、电视的网站、自建客户端等自有平台的覆盖率,以及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聚合音频客户端、聚合视频客户端等第三方平台的入驻率都超过90%。
媒体融合中的信息传播策略及效果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媒体融合不仅是各种媒体之间的技术融合,更是各类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等的内容、形式和价值观的整合。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下,媒体融合中的信息传播策略及效果评估成为了关键问题。
一、媒体融合中的信息传播策略信息传播是媒体融合的基础和核心。
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消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制定更加系统、全面、高效的信息传播策略。
1、多层次、多渠道的传播策略传统媒体、新媒体已经不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
汇聚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将有利于信息的深度、广度和受众的覆盖面。
同时,建立全媒体旗舰产品,使主流媒体资源在整体布局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2、立体式、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媒体融合同样需要立体式、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
多样的信息传播形式,能够吸引不同群体人群的注意力,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广策略中,传播形式必须要与目标群体匹配。
3、利用UGC和PGC等新媒体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生成的内容(UGC)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全媒体时代的重要资源。
此外,原创内容也成为PGC等大规模社交平台的核心价值。
媒体应该积极整合UGC和PGC等资源,建立新型传播平台和传播模式。
二、信息传播效果评估在制定信息传播策略的同时,进行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
评估需要结合数据、实地调研等多种手段,以量化、形象的方式展现出信息传播的效果。
1、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事实、量化地评估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可以根据具体传播策略和目标,针对影响群体的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进行分析,对传播效果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
2、区分内部、外部评估信息传播效果评估既可以是内部评估,也可以是外部评估。
内部评估适合用于评估效果,外部评估适合用于对外宣传和广告,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信息传播效果。
媒体传播效果总结汇报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效果已经成为企
业和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
一系列的媒体传播活动,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在这篇文
章中,我将对我们的媒体传播效果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媒体传播,包括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社交媒体推广等。
通过这些渠道,我们成功地将品
牌形象和产品信息传播给了大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的活动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转发,有效
地扩大了我们的受众群体。
其次,我们对媒体传播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各种
指标和数据分析工具,我们对广告曝光量、点击率、转化率等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以评估广告效果和投入产出比。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传播效果不佳的地方,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用户调研和反馈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用
户反馈和社交媒体互动,我们了解到了用户对我们广告和品牌的认
知和态度,以及他们的购买意愿和行为。
通过这些调研和反馈,我
们对我们的媒体传播效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下一步的传播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总结,我们对媒体传播效果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们未来的传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传播策略,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商业价值。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媒体传播效果总结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兴起,媒体传播效果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通过媒体传播有效地传达信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并汇报我们的媒体传播效果,以及我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在媒体传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对各种媒体平台的精准投放和有效传播,我们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关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的广告曝光量和点击率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这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和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通过媒体传播,成功地传达了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其次,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在媒体传播方面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发现了精准投放和定位是媒体传播的关键。
通过对受众群体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和传播方式,以及更有效地制定传播策略和内容,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其次,我们也发现了内容的质量和创新是吸引受众的关键。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通过独特的内容和创新的方式,才能真正吸引受众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关注。
最后,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媒体传播需要不断的监测和调整。
只有通过对传播效果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受众的需求,提高传播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在媒体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媒体传播的投入和重视,不断提升传播效果,为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专业团队的合作,共同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媒体传播策略和方式,为媒体传播的发展和创新贡献我们的力量。
Monthly Event月度大事6 传媒∷MEDIA 2019.4(上)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网信办开展APP 安全认证工作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安全认证实施规则》,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
据了解,参与APP安全认证的认证机构是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
该机构是依据《国家网络安全法》和国家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网络安全管理法规,负责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和认证的专门机构。
《规则》明确指出,认证需按照APP运营商自愿申请的原则,由具备资质的认证机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APP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个人信息等活动进行评价,符合要求后颁发安全认证证书并允许认证标识。
会议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京举行3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9)在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届CCBN以“融合引领视界,智慧连接未来”为主题,旨在推进节目内容和视听体验的科技创新应用,助力广播电视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CCBN展览会覆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2个展馆和1个室外展场,国内外近10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主要展示了广播电视行业采集制作、集成播控、传输覆盖、运营管理、终端服务等各类技术设备和创新应用,以及新媒体、网络视听、电影、信息化视听、数字出版、通信、IT、电子等创新技术产品与融合应用。
第三届中国直播与短视频峰会暨风云榜颁奖典礼召开3月21至3月22日,由今日网红、短视频工场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直播与短视频峰会暨风云榜颁奖典礼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峰会分为直播主论坛、短视频主论坛、电商分论坛以及公会平台交流会、风云榜颁奖盛典等环节,全天不停歇进行干货分享与行业交流。
会上,陌陌、YY、虎牙、花椒等国内数十家一线直播平台高管,以及快手、抖音、微视、火山小视频等国内一线短视频平台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