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VRV III八大核心技术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945.00 KB
- 文档页数:8
大金VRVⅢ智能变频空调系统与三洋GHP燃气热泵空调系统比较说明一.系统组成1、大金VRV Ⅲ是以变频式压缩机为核心的封闭系统,通过电能输入,实现制冷/制热运转,系统简单,维护保养方便。
2、三洋GHP燃气热泵系统除以压缩机为主的系统外,还增加了燃气发动机、发动机冷却系统、水箱、水泵、冷却水管路系统等,使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使系统故障点及故障发生率提高。
同时也使系统的维护保养增加了难度,费用支出增加。
3、二者的具体比较如下表:二.冷媒构成1、VRVⅢ智能变频空调系统,冷媒为新型冷媒R410A。
R410A具有高环保性、高制冷制热效果、性能稳定、使用可靠、是R22的最佳替代介质。
在目前的制冷空调领域被广泛的应用,适合中国节能减排的国情。
2、三洋GHP燃气热泵系统,冷媒为R407C,R407C为一种过度型冷媒介质,性能及使用的稳定性差,且价格昂贵,现今在中国大陆已几乎无生产厂家。
另外,R407C是三种非共沸混合物质组成的,由于各混合成份点不同,一旦发生泄漏,则所泄漏的各成份比例必定不同于原系统所注入的原R407C成份比例。
在补充冷媒时,如果仍按泄漏量按原比例成份补充,则会使整个GHP系统冷媒混合比例失衡,影响GHP整个系统运行效果,目前在所有日资企业中多联机的R407C全部进化为R410A(包括三洋)。
同时,由于三洋的变频多联机已全部采用R410A新冷媒,使用R407C冷媒的机器将会停产,而由于压力不同R410A冷媒与R407C冷媒的机器又不可互用的,所以仍采用R407C冷媒的燃气空调必将对今后的维护及配件的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三.室外机机组尺寸重量对比(以10HP为例)从上表不难看出,同样的制冷能力下,三洋GHP燃气热泵机组室外机尺寸、重量都远大于大金VRVⅢ,三洋室外机的其体积是大金的2.5倍,这就使室外机的摆放带来了困难,使楼顶承重大大增加,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四.室内机尺寸、性质对比(以四面出风嵌入式为例)在上表不难看出,三洋室内机的噪音值及机身高度都高于大金同冷量室内机,给安装(特别是吊顶高度的下降)带来了不便。
大金VRV空调系统核心技术特点及优势一、技术先进,能效比(制冷量/耗电量)高大金VRV空调系统是一种超级节能的空调系统,VRV系统室外机采用直流变速控制,室外机的输出可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自动调节,远程直接冷媒输送,改变了目前普通中央空调以水作载体的陈旧模式,是目前风冷热泵机组中能效比最高的空调设备,其能效比可达5.8,比一般风冷热泵机组高20%左右,比一般空调节能40%~50%。
二、产品规格齐全,恒温控制精度高,舒适性高大金VRV室外机从4Hp到48Hp,每两匹为一个间隔,是目前业内产品系列最为全面的VRV中央空调系统。
室内机具有嵌入式、管道式、挂壁式、落地式、悬吊式等11个系列共73种型号可供选择,其造型美观、大方,其中天花板嵌入式机型可多向送风,送风舒适均匀;变频控制加上电子膨胀阀根据室内负荷变化不断调整冷媒流量以及各种温控元件的存在,使室内舒适的温度能保持基本恒定不变(温度波动范围仅±0.5℃)。
三、操作简单、控制方便、自动故障检测大金VRV中央空调无需水泵等辅助设备,室外机、室内机及遥控器均有电脑板,完全采用电脑智能连接,操作VRV空调就同操作家用空调一样简便。
对每台室内机都可以实现单独控制,也可实现分层、分区控制。
如果系统发生故障,室内机遥控器会进行故障自检,使用者只要根据显示内容排除故障。
四、最大限度地节约运行费用、节约能源大金VRV空调系统不仅自身COP值高,而且系统根据空调房间室内机实际使用台数和负荷大小可作单一容量匹配,自动变频调整室外机输出容量,达到用多少、产多少、耗电多少,真正节约电能。
根据实践估算,VRV空调的运行费用是普通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费用的40%-50%。
五、使用寿命长大金VRV中央空调是世界名牌,室外机、室内机、遥控器及分支器均为日本本土原装生产,无大故障运行时间达15年以上,寿命20年以上。
而一般中央空调,进囗主机寿命可达15年,但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空调箱、水泵及管道配件等一般只有5-8年的寿命。
大金VRV III八大核心技术介绍1、直流变速技术
高压腔直流变速压缩机:
1、采用高压腔压缩机,避免气体的无效过
热,提高压缩效率。
2、预热冷冻油,使低温时制热启动更可靠。
压差油膜润滑技术:
1、利用压力差使固定涡盘和可
动涡盘接触面产生油膜,减少摩擦,
有效降低运转噪音和机械损耗。
2、无需油压泵,使油润滑更可靠。
超高效率直流变速压缩机:
采用比广泛应用的铁氧体磁体具有更大磁力的
钕磁铁,实现更高的力矩和效率。
2、拥有二级过冷却技术——实现18.7℃过冷度
过冷却带来的好处:1、减少冷媒的循环量。
2、减少管长衰减。
1、一级过冷却的实现——室外机高效e-Pass回路:
利用e-Pass换热器结构,提高换热效率,实现了室外温度35℃时,冷媒冷却至37.1℃,仅2.1℃温差的高效换热,实现11.2℃的第一级过冷。
2、二级过冷却的实现——室外机高性能再冷却回路:
利用再冷却回路,将37.1℃冷媒进一步冷却至29.6℃,提高制冷、制热效果,保证系统最佳效率和可靠性,实现7.5℃的第二次过冷。
3、预测控制技术
配管冷媒存储技术:
无储液器回路:
①采用过冷却技术,大大降低冷媒
的使用量;
②利用冷媒管道存储技术,可将多
余液态冷媒储存在管路中;
③去除储液器的系统回路对液态冷媒的
控制更准确,同时大大减少系统的损耗。
Sensorless技术:
无需探头即可感知电机转速,使直流变频器输出光滑的正弦波,提高电机运转效率,实现电机效率最优化的技术。
4、回油技术
1、智能油面控制压缩机:
根据压缩机油量大小,自动确定合理排油量,避免压缩机偏油、缺油,提高系统可靠性。
2、压缩机间交叉回油技术:
该技术使得各压缩机油位保持平衡,避免压缩机偏油。
5、强力制热技术
1、制热快速启动——除霜后3分钟启动完全(48HP外机):
利用定频压缩机的快速启动性能,同时结合变频压缩机的大容量运转,以软启动的方式,迅速满足室内需求。
2、根据运转状态,精确选择化霜时机:
①系统满负荷运转时,根据室外机的换热温差变化准确判断化霜时机;
②部分负荷时,根据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变化准确判断化霜时机;
③不易结霜时(室外温度低于-2℃时),尽量延长制热时间,以降低化霜制热损失。
3、换热器的积灰/污染学习功能:
①对比每次化霜前后的数据,准确判断积灰引起的换热变化;
②减少因换热器污染造成的无谓化霜运转,提高换热效率。
6、静音技术
1、大风量高静压静音技术:
2、SMT技术及流线型电气控制盒:
①采用SMT表面封固技术实现高集成化电气盒,即无杂乱配线又提高了抗杂波干扰的可
靠性,同时也实现了电器盒的小型化;
②各部件的安置经过最优化的气流解析设计,即能以低噪音运转,又减少了室外机的压力
损失。
7、热交换技术
1、高效率换热器-D.I.S.O回路:
相对气态冷媒,液态冷媒的换热效率更高。
此回路不但可增加液态冷媒量,也可提高冷媒流速,提高换热效率。
2、大金高效内螺纹铜管/翅片:
①增大铜管内壁的换热面积,控制冷媒的流动损失,保证了换热效率,同时又降低了管长衰减;
②高性能翅片的开发,使得室内机换热效率更高,室外机不易积水、积灰,保证化霜后
水分快速排除,保证系统的换热效果。
8、环保技术
1、对应欧洲ROHS指令,限制有害物质的使用。
RoHS全称为【电气电子设备禁止使用特定有害物质指令】。
该指令规定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以下六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或聚溴联苯(PBB)】。
该指令的宗旨在于保护人类健康和保证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回收和处理合乎环境要求。
2、不破坏臭氧层,保护环境。
①臭氧层犹如地球的一层保护膜,使造成皮肤癌的紫外线强度得到衰减;
② R410A(HFC)冷媒中不含氯元素,不会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对臭氧层的破坏系数(ODP)为0。
③采用R410A新型冷媒,实现了更高的COP,使得冷媒用量减少,铜管尺寸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