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9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摘要】:儿童,是一个自然人,应该得到和人一样的待遇。
应该得到像成人一样的尊重。
不应该变成家长向外界炫耀的资本,更不是家长老师向其灌输知识的瓶子。
同时,儿童他不是成人。
从心理身理上讲他都还不满足一个成人的条件。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儿童也一样。
只是成人与儿童的快乐来源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给予他们希望得到的快乐。
遵循他们成长的规律,真正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儿童、儿童观、教育观、小学化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儿童,是一个自然人,应该得到和人一样的待遇。
应该得到向成人一样的尊重。
不应该变成家长向外界炫耀的资本,更不是家长老师向其灌输知识的瓶子。
同时,儿童他不是成人。
从心理身理上讲他都还不满足一个成人的条件。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儿童也一样。
只是成人与儿童的快乐来源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给予他们希望得到的快乐。
遵循他们成长的规律,真正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是不可急于求成的,这样会适得其反的。
而作为儿童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
在正确认识儿童之后,我们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使命。
我们肩上担负的是教育儿童的重任,我们是为了孩子这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服务的。
儿童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呵护。
而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有记者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
一个学龄前儿童,一个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的儿童身上。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但没有帮助儿童成长,反而给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增加负担。
如果你能挑上100斤,别人硬叫你挑上200斤,你愿意吗?你有想过孩子的想法吗?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获得知识和经验就是在游戏中来的,不是你老师或者家长灌输给他的。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作者:王振宇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05期核心提示:近期有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一幼儿园为100多名“自由恋爱”的孩子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
小“新郎”和小“新娘”的家长们都在“婚礼”现场“见证”。
据幼儿园园长说,3-6岁的孩子,不少已进入“婚姻敏感期”,此时正是给孩子们灌输健康婚姻观的好机会。
幼儿“集体婚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专门组织专家学者对幼儿“集体婚礼”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学前教育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3-6岁幼儿果真有“婚姻敏感期”吗甲在幼儿园里为幼儿举办“集体婚礼”有科学依据吗?事实上,幼儿“集体婚礼”事件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着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为此,本刊特约相关专家学者,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教学视角,深入评析幼儿“集体婚礼”事件,以期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树立起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选择适宜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从而切实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摘要]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举办“集体婚礼”。
事实上,他们所依据的“幼儿处于婚姻敏感期”的理论是一个伪概念,是假借游戏之名对幼儿的“愚乐”。
这起闹剧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界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例如,缺乏科学精神,缺少人文关怀等。
学前教育界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弘扬人文关怀,坚持职业操守,建立专业调控机制,以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从而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集体婚礼”;敏感期;幼儿游戏;科学精神;学前教育庄严性[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5-0001-06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一所幼儿园为100多名幼儿举办“集体婚礼”。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既暴露了个别学前教育工作者混乱的教育观念和荒唐的教育行为,更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着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必要作一番深入讨论。
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教育观: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三、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四、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五、(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1、基础性:基本素质(人之为人的素质底线)2、发展性:原有基础上发展3、自主性:主体性(三个“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4、全体性:全民族、全体适龄儿童(教育公平)5、全面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6、未来性:面向未来(前瞻性)六、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①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②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③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教育;④审美素质教育。
简述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摘要:一、引言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1.儿童是独立个体2.儿童具有发展潜能3.儿童享有平等权利4.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三、科学儿童观的意义1.对儿童的全面认识2.促进儿童健康成长3.提高教育质量四、树立和践行科学儿童观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环境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们国家,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对于儿童的认识,我们需要站在科学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本文将阐述科学的儿童观内涵,并探讨其意义以及如何践行。
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1.儿童是独立个体儿童并非成人的缩影,他们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行为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需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和引导。
2.儿童具有发展潜能儿童天生具有发展的潜能,他们的大脑、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地成长。
作为家长、教师和社会,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儿童享有平等权利每个儿童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等。
我们要保障儿童的权利,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4.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科学儿童观的意义1.对儿童的全面认识树立科学儿童观,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儿童,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和关爱。
2.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遵循科学儿童观,有利于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3.提高教育质量科学儿童观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树立和践行科学儿童观1.家庭教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2.学校教育学校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施个性化教育。
3.社会环境社会各界要关注儿童权益,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一章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案第一篇:第一章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案第一周:第1课时: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教学目标:1、师生相互了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态。
2、了解本学科学习目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本学科学习目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本学科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及考核要求教育:1、课程学习形式及要求:每班同学自由结合为6—8人一组,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本学科学习,每组成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进行工作分配,课前抽取同学进行案例讲述及讲评,课后进行小组设计活动等。
2、课堂做好笔记,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
3、课程考核形式及比例(1)形成性考核50%(平时成绩)平时表现30%:如到课率、学习表现、参与讨论、课堂笔记设计教案20%(2)终结性考核50%:模拟试教50%二、介绍本学科主要内容第一章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一、科学的儿童观二、科学的教育观三、《纲要》、《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理念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一、几个概念的认知(活动、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组织原则、教学方法、设计要领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五大领域)(指南)、形式、途径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指导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设计四、幼儿园规范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指导要点五、教师教育活动中教学语言设计与指导教学语言、导入语、提问设计、教学评价等第四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说课指导第五章新教师适应幼儿园工作的策略三、本学科学习方法1、要密切联系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及五大领域有关知识教育制度:如《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2、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与技能合格幼师生应具备的素质:(先组织学生讨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2014)-----(2015)学年度第( 1 )学期教案授课教师胡胜霞科目名称幼儿心理学授课题目(章节)八授课时间12.22-24 课时 1 授课班级13幼师3、4、5、6班课程类型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教材、课外阅读资料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学知识对树立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作用能力目标学会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教材分析重点如何正确看待儿童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提问导入:请个别学生回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思考并回答讲授新课一、幼儿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发展的完整性。
2.发展的连续性。
3.发展的阶段性。
4.发展的规律性。
5.发展的社会性。
6.发展的活动性。
7.发展的个别性。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讲授新课(二)幼儿心理的学科也在不断发展1.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水平受科学研究方法水平的制约。
3.人类的知识,总是处于不断重新组织的过程中。
二、早期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一)正确看待早期教育的发展效应1.佛洛依德关于早期经验对人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埃里克森关于人的生命周期的划分3.巴尔特斯的终身发展观(二)早期教育要允许多元发展1.每个儿童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中,他们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特定文化的影响2.十分关注个体差异(三)早期教育要坚持先进文化思想的指导1.中国传统文化幼灿烂的历史和宝贵的精华,尤其是“六经”,是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根源。
2.单纯的诱导儿童过度运用机械识记、死记硬背也是错误的。
三、小结学生自读课本,了解相关理论观点教案检查记载情况记载及教研组长意见教研组长签字。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家庭,幼儿园的情况
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有自己的天性和个性的,而家庭与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尊重、信任和安全。
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规律的生活方式和有序的家庭管理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质。
在幼儿园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为其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照顾,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应该创造积极、开放、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游戏和学习中得到愉悦、满足和成长。
同时,幼儿园也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需求,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总体来说,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孩子是有独特的个性和需求的,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让其得到全面、有趣、有意义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观,谈谈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家庭,在幼儿园的
落实情况
科学的儿童观是指将儿童视为拥有自主性、独立思考能力、好奇心和创造思维能力的个体。
科学的儿童观强调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重视儿童自主性和自由发展,以及认识事物和探索事物的能力。
在家庭中,科学的教育观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让孩子在家庭中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决策,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养育孩子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游戏、运动等活动,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学习、思考。
在幼儿园中,科学的儿童观应该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方面。
幼儿园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开放的环境,鼓励孩子学习、探索和创造。
幼儿教育也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快乐、健康地发展。
总而言之,注重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提高自我认知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落实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为孩子部分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科学的儿童观
科学儿童观的内容如下:
1.儿童是人。
儿童是人,这是构建科学儿童观的基本点。
儿童作为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差异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儿童是人,他不是教育的“白板”,更不是“小大人”。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指儿童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成长特点。
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
儿童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人的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
成人和社会应当保障儿童的这些权利。
教育观:教育观: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三、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四、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五、(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1、基础性:基本素质(人之为人的素质底线)2、发展性:原有基础上发展3、自主性:主体性(三个“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4、全体性:全民族、全体适龄儿童(教育公平)5、全面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6、未来性:面向未来(前瞻性)六、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①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②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③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教育;④审美素质教育七、幼儿素质教育的策略:1、从小事抓起,培养幼儿积极成功的心理情绪2、以导为主,以教为辅3、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综合能力①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②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③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八、幼儿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标2、加强教育改革3、改革课程设置4、实现家园共育、发挥社区作用5、提高园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6、实现家园共育、发挥社区作用儿童观:儿童观是幼儿教师实施幼儿教育的思想基础,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
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教育文档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形成一个孩子的人格育观念的,绝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教师的言论,更是环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方寸的风沙,每一同伴,每一点滴的生活琐事和每一课内或课外的活动。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是必不可少的。
对儿童观与教育观,我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一、让儿童向野花一样成长(一)儿童的精神生活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活动的互动中不断建构他们的精神世界的。
儿童与成人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
要重视儿童的本能和无意识的精神根茎的发育,以为儿童身上蕴含着成年以后复杂的一是生活的始基。
儿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儿童关于世界的认识、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都很纯真,幼儿教师应重视儿童的精神世界,让儿童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索、感知、想象和成长。
(二)儿童的本能儿童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在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的。
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
老师应当分析孩子,掌握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情况,饮食里到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孩子独特的学习优势,从而保护好孩子的灵性、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
(三)尊重儿童的权利《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幼儿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儿童期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实现全面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儿童与成人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具有生存、发展、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
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人格和基本权利是神圣的,受法律保护的,教师有责任保护儿童权利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