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清单 -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
- 格式:xlsx
- 大小:11.14 KB
- 文档页数:4
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是当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效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问题表现1. 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缺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工作中常常消极怠工、遇到困难垂头丧气。
2. 患得患失:工作中容易产生种种担心、顾虑,影响工作决策的果断和正确性。
3. 不担当不作为:工作责任心不高,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敢担当重任,不愿承担责任。
三、问题原因1. 教育、培训不足:很多干部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 周期短、压力大:许多工作任务周期短、压力大,容易导致干部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
3. 缺少正向激励:许多单位领导对于干部工作表现不够及时、充分的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导致干部在工作热情上产生退缩。
四、解决方案1. 加强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其能力素质;也可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特定领域的指导,鼓励干部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
2.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合理、科学的安排工作任务,保证干部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减少工作压力。
3. 引入帮扶机制:建立制度化的帮扶机制,鼓励上级、同级、下级、群众参与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考核、交流、激励、评价,形成全员助力的良好氛围。
鼓励干部自我激励,吸取其他同事的优秀经验做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4. 开展业绩考核:根据业务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鼓励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重任,努力付出,实现个人成就,取得可观成绩,在业绩评定中得到肯定和激励。
五、实施步骤1. 组织专项培训:针对干事创业精神、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并积极引导干部参与。
2. 合理分配任务:制定科学可行的任务分配方案,保证干部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
3. 引进帮扶机制:建立制度化的帮扶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干部互帮互助,提升干部的协作精神。
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具体表现以及不作为不担当问题清单一、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1、有等靠思想。
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化讨论思索,思想懒散,态度消极,行动迟缓;贯彻上级部署要求照搬照抄,不结合实际,不深化了解状况,不讨论详细落实措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没有实效;对上级支配的任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对担当的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拨一拨转一转。
有的对一些已经明确要求推动的重点工作,等文件、会议纪要;有了文件、会议纪要,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市县单位先行、出阅历。
2、有守摊思想。
工作标准不高,满意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平推平拥。
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取得一点成果就津津乐道,看不到与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
有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岗位上无所作为,混天数熬日头,面对先进无动于衷,任凭外边进展突飞猛进也能保持"淡定',工作多年面貌照旧。
3、有享受思想。
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饱食终日、无所专心,出工不出力,人在心已散。
特殊是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干部,自我感觉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汗水,该"喘口气、歇歇脚'了,追求安逸舒适,做事打不起精气神,进取精神消退。
有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有的不愿分管平安生产、方案生育、信访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有的对长期积累和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愿"理旧账',靠时间消化冲突;还有的部门"一把手',主动请调到二线岗位,不想冲在一线,只求悠闲一点。
4、有旁观思想。
有的习惯当"二传手'、"甩手掌柜',不愿亲力亲为,层层批办转办,谁也没有靠上抓落实,最终工作落了空。
有的喜爱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只当评论员,不当战斗员,自己啥事也不干。
基层反映,有的干部"只在岸上空喊号子,不到水中用力划船'。
“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工作对照检视整改要点
1.工作方案是否存在生搬硬套,没有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举措的问题。
2.对标27个“是否”,对照整治重点是否存在内容不全,做了减法的问题。
3.领导班子、干部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是否存在问题聚焦27个“是否”不准确不具体不深入,没有回应群众关切,整改措施没有可操作性,整改目标缺少检验标准,完成时限没有紧扣11月上旬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的问题。
4.单位党组是否存在没有落实“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清单专题研究、逐一审核”要求的问题。
5.开门整治是否存在把握要求不准,步子不快,措施不实的问题,尤其是征求意见对象是否存在聚焦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不到位的问题。
6.对于单位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是否存在“选而不宣”,发挥榜样力量不到位的问题;对于不担当不作为的人或事,是否存在动真碰硬、以案明纪的勇气不够的问题。
2023年主题教育“担当作为方面”存在差距与不足可用于2023年主题教育民主(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6篇合集一一往下翻页可看到)主题教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解决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四个方面是“担当作为方面”,主要是:(1)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2)缺乏担责意识,缺乏斗争精神,(3)遇事明哲保身,“躺平”不作为,不敢动真碰硬,不敢攻坚克难,(4)存在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瞻前顾后、畏首畏尾,(5)上推下卸、推拖躲绕,奉行利己主义第1篇-一共6篇一是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
缺乏奋勇争先的激情,落实工作时有松懈。
比如,对于一些临时交办的任务存在危难情绪,尤其是党支部的工作,总觉得会影响业务工作,存在的推托的情况,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处理。
再如,有些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领导催促了就赶紧抓一抓,领导没有过问,思想上就会放松,导致工作推进效率较低、落实较慢质量不高。
二是缺乏担责意识,缺乏斗争精神。
主动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深入研究不够,限于解决XX存在的问题,缺乏对XX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的了解。
有时满足于既成套路,在确立发展思路,制定政策和措施时,更多地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完成年度目标、推进当前工作。
对于上级决策,虽然能够以抓落实的角度考虑部署,对重点要紧工作催的急,但对有的工作较真劲不够。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时,存在抓落实不平衡现象,降低了工作标准,满足于不出错、过得去,跟踪督办、持久落实的韧劲还不够。
三是遇事明哲保身,“躺平”不作为,不敢动真碰硬,不敢攻坚克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干事创业的劲头不足,有着瞻前顾后,求稳怕乱、思前想后的顾虑,认为工作永远也干不完,有了“歇一歇、等一等”的想法,有了“少干事、不出事”的倾向,导致领导交办事项的督办落实未完全形成多跨协同、闭环落实的工作机制。
四是勇于担责意识不强。
不敢担责、不想担责、不愿担责的意识还时不时存在,针对其他同志提出的一些合理述求不敢允诺。
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问题及整改措施
问题:
1. 缺乏激情和动力:干事创业需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和热情,但是存在精气神不足的问题,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2. 压力和困难感受过大: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容易感到无力和沮丧,导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下降。
3. 缺乏自信心:缺乏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的信心,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对于创业和面临的挑战缺乏应对能力。
整改措施:
1. 激发潜能的培训和鼓励:组织培训和各种激励活动,帮助员工激发内在的潜能和动力。
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让员工能够互相支持和鼓励。
领导者应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员工克服困难和压力。
3. 培养自信心的机会:通过鼓励员工尝试新的挑战和项目,为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提供肯定和认可,让员工感受到他们的成就和价值。
4. 心理辅导和支持:为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处
理压力和困难。
提供专业的支持,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和积极应对困境。
5. 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分享和交流,并认可他们的贡献和努力。
关于“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问题清单“不担当、不作为”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存在懈怠敷衍、推卸责任、无视群众利益等行为。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党组织开始实施“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工作。
以下是一份关于此问题的清单,旨在帮助党员干部清醒认识问题,并找出解决途径。
1. 懈怠敷衍:党员干部在执行工作时没有尽到必要的责任心和专注度,工作中存在敷衍塞责、做事不负责任的现象。
解决途径: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工作认识。
强化工作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懈怠敷衍行为。
2. 推脱责任:党员干部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推卸责任,不敢承担责任和义务。
解决途径:加强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强调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推脱责任的行为进行惩处。
3. 忽视群众利益:党员干部对群众的诉求漠不关心,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工作中只考虑自己的享受和利益。
解决途径:加强党性教育,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
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制度,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4. 缺乏创新精神: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只会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解决途径: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鼓励干部参与创新项目,积极推动工作的创新和改善。
5. 没有正确认识:党员干部对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存在偏差,无法正确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
解决途径: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感。
组织干部参加理论学习和现场考察,增强他们对工作的正确认识。
“不担当、不作为”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干事创业的氛围。
通过以上清单,希望党员干部能够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态度,做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不担当、不作为”是一种党员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时的不良表现,与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背道而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要求,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重任。
“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问题清单“不担当、不作为”是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却不积极解决和处理问题,不履行职责,不尽职尽责的行为。
这种行为给工作带来隐患和风险,不能有效推动工作进展,甚至会造成损失和不可挽回的后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以下“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问题清单:1. 责任意识不强:对工作职责不够了解和认知,无法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所承担的责任。
2. 消极敷衍:工作中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精神,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主动创新意识。
3. 不勤勉尽责:工作中敷衍塞责,不主动解决问题,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不主动攻坚克难,缺乏奋发进取的精神。
4. 推诿扯皮:出现工作中的问题时,不积极承担责任,而是将问题推给别人,或者找借口表示问题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5. 不及时处理问题: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敢担当和积极处理,导致问题拖延,甚至发展成更大的问题。
6. 缺乏危机意识:在工作中没有良好的预判和预防意识,缺乏对潜在风险的防范,导致工作中的风险和隐患逐渐积累。
7. 不及时报告上级:对于工作中需要上级决策和支持的问题,拖延不报告,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8. 缺乏跨部门协作意识:工作中不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造成信息不畅通和资源浪费。
9. 缺乏追责问责机制:对于“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和问责机制,导致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纠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组织纪律和规范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建立定期工作考核和奖惩机制,对工作不积极主动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
4. 加强沟通和协作机制,鼓励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
5. 建立健全的追责问责机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担当、不作为行为,进行追责和问责。
通过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清单和解决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工作方案根据区委《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提振党校干部队伍精气神,激发敢拼敢争的干事创业热情,现就在党校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有关要求,把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作为深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自查自纠、专项检查干部考核、执纪问责等方式,在党校树立一批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典型,聚焦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人、典型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锻造出一支遇事不避难,遇难争先上,忠诚干净、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
二、整治对象、时间和重点1.整治对象:党校党员干部。
2.整治时间。
从9月中旬开始,利用三个月左右时间,以自查白纠、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集中整治。
集中整治告一段落后,由办公室牵头抓好后续整治和建章立制等工作,推动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常态化制度化。
3.整治重点。
着力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的六个方面突出问题:(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方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2)深化改革和攻坚克难方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4)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抓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5)推进平安肥乡建设和化解矛盾应对危机方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6)推进清廉建设和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方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三、主要举措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党校"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陈海峰同志任组长,马顺国同志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专项整治日常工作。
2.深入开展自查自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