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表格统计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指标解释:1.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是指学校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部门。
2.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人):指学校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
3.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学校聘请校内外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授课或指导教师的人数。
4.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培训人次数:是指学年内由机构组织进行的专题培训人次数(学年)5.创业实习基地数: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与地数量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数:指学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
7.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数: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示范基地数量。
8.创业培训项目数:指学校举办的创业专题的培训项目数。
(学年)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门):指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理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年)创新创业优质课(门):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2015〕36号优质课程门数。
(学年)10.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课程数(门):指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指导课程数量。
(学年)11.创新创业讲座(次):指学校举办的关于创新创业领域的高水平专题讲座次数。
(学年)12.创新创业奖学金(万元):指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
(自然年)业教育教师数量。
创新创业授课或指导教师的人数。
行的专题培训人次数(学年)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与校外联合建立的创业实习基、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
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评选获得的省级及以上新理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所评选出的省级及以上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指导课程数量。
填报单位(加盖公章):1、统计资料公布时间和方式。
省级主管部门提供的各报表的统计汇总资料将作为内部资料提供给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提供时间为汇总当年的第4季度内;部分统计分析资料提供给《农产品加工业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物。
2、统计资料共享方式。
省级主管部门提供的原始统计资料原则上不对外提供;汇总后的统计资料可由有关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协议后,免费提供给申请单位。
3、统计监测范围为县域内我省籍创业农民,按照属地化管理方式统计,只要连续投资额超过户均承包地生产投入10倍以上或累计三年年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5倍以上的农民创建的个体、合作组织、企业均列为统计对象。
个体包括具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各类实体店、家庭农牧场和没有执照的种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等,数据来源以村级(社区)统计数据为准;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创办的合作社和协会,只注册未经营的,无法体现投资和收入条件的不统计,数据来源以县级经管部门提供数据为准;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不包括国有企业。
数据来源以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为准。
4、此表由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负责统计监测并逐级上报,县级在当年6月5日、12月5日前将半年、全年报表上报市级,市级负责核查所属县(市、区)报表数据,确认无误后于当月10日前报省级。
5、有些指标相关部门无法提供的,需组织乡、村(社区)两级调查填报。
6、“投资总额、年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净利润”根据实际情况录入填报。
如:农村经纪人在创业中没有投资和营业成本,那么该两项中计“0”,营业收入即为净利润。
7、“实缴税金”指标中个体和合作社无税金计“0”。
8、其他有关要求。
本表的填报数字一律按规定的计算单位填列,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
月平均工资小数点后保留4位。
指标解释:1、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或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类合规园区(基地),包括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创业园区、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等(包括但不局限于目前掌握的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创业培训基地、农民创业示范基地、2017年经农业部认定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等)。
表格统计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
指标解释:
1.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是指学校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部门。
2.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人):指学校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
3.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学校聘请校内外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授课或指导教师的人数。
4.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培训人次数:是指学年内由机构组织进行的专题培训人次数(学年)
5.创业实习基地数: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与地数量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数:指学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
7.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数: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示范基地数量。
8.创业培训项目数:指学校举办的创业专题的培训项目数。
(学年)
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门):指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理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年)
创新创业优质课(门):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2015〕36号优质课程门数。
(学年)
10.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课程数(门):指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指导课程数量。
(学年)
11.创新创业讲座(次):指学校举办的关于创新创业领域的高水平专题讲座次数。
(学年)
12.创新创业奖学金(万元):指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
(自然年)
业教育教师数量。
创新创业授课或指导教师的人数。
行的专题培训人次数(学年)
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与校外联合建立的创业实习基
、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
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评选获得的省级及以上新理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所评选出的省级及以上
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教育指导课程数量。
(学年)
域的高水平专题讲座次数。
(学年)
创业专项奖学金。
(自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