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生儿复苏指南 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38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标准课件(2018年版)第一课新生儿复苏概论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编制新生儿复苏概论课程内容:•为什么新生儿复苏技能很重要•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发生的生理改变•新生儿复苏流程图•复苏小组成员间交流和配合的技能为什么新生儿复苏技能很重要?•大多数新生儿不需要干预即可完成从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过渡,但仍然有一些新生儿需要帮助才开始呼吸,还有少部分则需要更进一步的干预。
•由于不能每次都预测到是否需要复苏,所以团队需要随时准备好对每一例新生儿的快速、有效的拯救生命的复苏措施。
•复苏的关键是新生儿肺部的有效通气。
胎儿的呼吸与循环•胎肺在宫内是扩张的,但肺泡内充满液体。
•胎儿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
•肺血管处于明显的收缩状态,几乎没有血流。
•血液经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右向左分流。
4-4出生后的呼吸与循环•肺扩张充气•肺泡内液体被吸收出生后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建立,空气进入肺泡,肺泡张开。
1/3 肺液经产道挤压,由口鼻腔排出,2/3肺液由肺泡进入肺周围的淋巴管。
•新生儿最初的啼哭及深呼吸所产生的力量足以帮助排出其肺泡及气道中的液体。
出生后的呼吸与循环•肺小动脉扩张•肺血流增加出生后的呼吸与循环•血氧含量升高•动脉导管关闭•血液流经肺部吸取氧气•有充足氧含量的血液回到左心,经主动脉泵入到全身组织4-8出生后的正常过渡•虽然正常过渡的最初步骤发生在生后几分钟之内,但整个转变过程要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
•研究发现足月儿需要10分钟才能达到氧饱和度90%或以上。
•肺泡内液体完全吸收可能需要数小时。
•动脉导管功能关闭要到生后24~48小时,肺血管的完全扩张要数月之后。
如果正常过渡受阻,新生儿会有哪些反应?•如果胎盘功能或新生儿呼吸受阻,组织内气体交换减少及肠道、肾脏、肌肉和皮肤内的小动脉可能收缩。
•反射性维持或增加心脏和脑部的血流,这种血流的重新分布有助于维护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
•如继续缺氧,则心功能减弱,所有器官的血流量也减少。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案例分析在医学领域中,新生儿窒息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可以挽救婴儿生命。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类似情况。
案例背景:某医院新生儿科近期,某医院新生儿科接收到一名突发疾病的新生儿。
这名婴儿出生仅几个小时,母亲患有严重子痫前期并并发症。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突然呼吸急促,并出现紫绀。
医护人员立即意识到这是窒息的症状,并按照窒息复苏的标准程序开始施救。
首先,医生和护士迅速判断新生儿的窒息类型,进行了综合评估。
经初步检查,确认婴儿为阻塞性窒息。
接下来,医生使用气囊面罩,通过插入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支持。
同时,护士配合完成CPR,并观察了婴儿的心率、脉搏和肤色,随时调整措施。
在经过几分钟的积极复苏操作后,婴儿的心率开始恢复正常,呼吸逐渐平稳。
随后,医生对婴儿进行血氧饱和度测定,并注意评估有无其他并发症。
经过近1小时的复苏治疗,婴儿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这个案例突出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并应用正确的复苏技术,能够有效挽救婴儿的生命。
窒息复苏培训是医务人员必备的技能,尤其是在新生儿科。
正规的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在理论学习阶段,参与者需了解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
同时,学习者还需要掌握窒息复苏的步骤,如评估、通气和心肺复苏等。
在实际操作阶段,学习者将通过模拟训练和真实案例等方式,进行实际技能训练。
这种情境模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适应和处理窒息复苏的现场情况。
通过反复练习和培训,医护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复苏技巧,提高应对新生儿窒息的能力。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也有诸多好处。
首先,提高了机构的医疗品质和安全水平。
有充分培训的医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窒息复苏的紧急情况,有效减少窒息带来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其次,培训有利于建立起机构内部和外部的窒息复苏团队,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和默契,提高院内的紧急应急能力和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实际案例在医学领域中,窒息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尤其是在新生儿身上。
窒息可能导致缺氧和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窒息复苏的效果和成功率,医生和护士们经常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训练。
下面是一则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窒息复苏的过程和流程。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家医院的新生儿科。
那天,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突然出现了窒息的症状。
值班医生立即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叫来了护士和呼吸治疗师,并启动了窒息复苏的流程。
首先,医生评估了婴儿的情况。
婴儿处于无法正常呼吸和哭泣的状态,面色苍白,四肢松弛无力。
医生判断婴儿可能已经发生了窒息,需要立即进行复苏操作。
接下来,医生叫来了呼吸治疗师,准备好了复苏设备。
呼吸治疗师检查了呼吸袋和氧气面罩等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护士为婴儿准备好一套静脉输液和药物。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医生指示护士将婴儿放在温暖、平坦的表面上,并保证婴儿头部位置低于身体,以防窒息发生时胃内容物倒流。
医生本人则站在婴儿的一侧,准备进行复苏操作。
医生首先清除了婴儿口腔和鼻腔内的任何异物和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
随后,医生给婴儿进行了30次胸外按压,保持按压的速率和力度稳定。
在每次按压之间,医生给婴儿进行了2次人工呼吸,使用呼吸袋和氧气面罩进行。
复苏过程中,呼吸治疗师注意观察婴儿的呼吸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同时,护士为婴儿进行了静脉输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血液循环。
这个窒息复苏的案例中,医生和护士的配合非常默契。
他们通过及时的评估、准确的操作和仔细的观察,顺利地完成了窒息复苏任务。
最终,婴儿成功恢复了呼吸,状态逐渐稳定下来。
窒息复苏是一项紧急的医学操作,需要医生和护士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此外,团队的合作和默契也是成功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定期的培训和训练对于医疗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以确保他们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总结起来,新生儿窒息复苏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操作,对于保护婴儿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综合案例操作---------病例一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无活力一位严重妊高征孕母,胎龄38周,第二产程延长,胎心80次/分,持续5分钟,羊水胎粪污染Ⅲ°,剖宫产分娩。
你应作什么准备,如何处理?a.作好窒息复苏的思想、器械、药品准备,摆好自动充气式气囊并接上氧气导管,喉镜、叶片、气管导管及胎粪吸引管等,配好1:10000肾上腺素备用。
b.当新生儿娩出后立即保温或置于开放暖箱上,摆好体位,迅速评价新生儿有无活力;无哭声呼吸、肌张力差及心率80次/分(用6秒钟法触脐血管搏动为8次,8*10=80次/分),显示新生儿无活力,需要气管内吸引胎粪。
a.在插入气管导管前用大孔吸管(12或14F)清除口咽部胎粪一次。
b.经口喉镜下气管插管,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气管导管与胎粪吸引管相连,按住胎粪吸引管手控口产生负压,需3-5秒钟慢慢退出气管导管进行气管内吸引,必要时可重复操作一次。
c.继续进行最初复苏的其他步骤:擦干全身,给予刺激。
d.评估呼吸。
仍无呼吸、肌张力差及心率80次/分,下一步如何处理?a.用气囊面罩或气管导管正压人工呼吸;b.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侧,将头部摆到“鼻吸气”位;c.将气囊和面罩正确放置在新生儿面部;d.用正确压力进行人工通气,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胸廓无起伏,怎么办?a.检查面罩周围是否漏气;b.重新摆正体位,安放面罩;c.检查并吸出分泌物。
胸廓起伏良好,您要观察什么?评价心率心率90次/分,下一步如何处理?继续正压人工呼吸如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2分钟以上,您要做什么?插胃管如何决定插入胃管的长度?鼻根→耳垂→剑突至脐连线的中点如何置胃管?a.经口插入;b.抽出胃液;c.胃管端口保持开放;d.固定胃管;正压人工呼吸后,恢复自主呼吸,心率110次/分。
肤色紫绀a.停止正压人工呼吸;b.常压给氧。
(完)综合案例操作---------病例二早产儿窒息的复苏过程母亲先兆子痫,胎龄31周早产儿即将分娩,你作何准备?初步处理物品准备:a.开放暖台提前预热;b.氧气湿化瓶连接好;c.新生儿复苏囊小号面罩、一次性吸痰管、2.5和3号气管导管、低压吸引器、喉镜(00号镜片)等备用状态;d.复苏小组做好准备。
第五十章新生儿复苏——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1.临床情景实例( 1 )孕34周,体重1800g,胎膜早破,羊水清亮。
胎儿分娩以后,无哭声,呼吸弱,四肢松软,心率80次/分,请给予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为早产儿,呼吸弱,四肢松软,心率80次/分,立即将患儿放在预热的辐射台上,用预热毛巾包住全身,露出头部,摆正体位,吸痰管或吸气球囊清理呼吸道,先口腔后鼻腔,然后抚摸背部、轻弹足底,再次接正体位。
(2) 30秒后再次评估:呼吸微弱,心率50次/分,请继续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初步复苏后呼吸微弱,心率50次/分,立即正确放置面罩,正压人工呼吸(有效则是胸廓有起伏,双侧呼吸音正常,肤色和心率有改善;若无效,尝试矫正通气,重新吸引口腔分泌物、摆正体位或气管插管)。
( 3 ) 患儿面罩正压通气经矫正通气后仍无有效通气,请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经矫正通气后仍为无效通气,立即重新摆正体位,选择3.0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后正压通气。
(4)插管后通气30秒再次评估,心率仍50次/分,请继续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正压通气后,心率50次/分,重新摆正体位,气管插管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并联合正压通气。
( 5 ) 30秒后再次评估:患儿心率40次/分,且患儿右侧胸廓隆起,右肺呼2吸音低,请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根据患儿右侧胸廓隆起,右肺呼吸音低,考虑患儿有右侧气胸,予右侧胸腔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6) 30秒后患儿心率70次/分,请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心率大于6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正压通气。
(7) 30秒后患儿白主呼吸规则,心率125次/分,皮肤红润,但停氧气即有发绀,请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心率及呼吸均正常,但需吸氧,予吸氧下转NICU 进一步生命支持。
2. 临床情景实例孕43周,胎粪样羊水,3500g,分娩后不哭,四肢肌张力低,请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儿羊水为胎粪样,无活力,立即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台上,用预热好毛巾包好,摆正体位,用12F或14F吸管清洁口腔和后咽部,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再将气管导管经胎粪吸引管与吸引器相连,然后边缓慢退出导管边吸引;必要时可多次气管内吸引,直至再无胎粪吸出或患儿心率提示需尽快复苏;再次摆正体位,触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