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 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负荷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82.50 KB
- 文档页数:20
工厂供配电的负荷计算方法及设备功率确定实例设计时,用的总负荷应是一个假定负荷,即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也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一、负荷计算分类:负荷计算的方法分为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单位指标法等几种。
1,需要系数法。
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利用系数法。
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
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
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3,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
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
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4,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 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
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和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多用于设计的前期计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多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二、设备功率确定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
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r或额定容量Sr是指铭牌上的数据。
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或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Pe。
(1)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2)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如起重机用电动机等)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
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下的有功功率。
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
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是用来确定所需要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的一项重要计算。
它是在进行配电系统设计时最先要考虑的,关系到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以及整个配电系统能否承受各种负荷的较高或较低影响。
1.确定负荷有效功率:首先,应该确定需要的负荷有效功率,它是由负荷类型和负荷的容量确定的,对一般的负荷,电有效功率可以由有效功率因数确定,它是由电器的技术参数决定的。
若负荷电流或电压超出电器允许的最大范围时,应检查电器的有效功率因数以确定可以容许的最大负荷功率,这样可以使配电系统的设计合理,保证正常运行。
2.确定电流:电流是负荷有效功率的指标,要依据实际的负荷确定其电流,它可以分为最大电流、最小电流和基本电流,最大电流是指当负荷处于负载最大值时,所需的电流,最小电流是指当负荷处于最低负载时,所需电流,基本电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负荷的电流。
3.确定电压:电压是由企业自身的电力规划确定的,除了要满足企业和配电网的要求,还要结合本负荷的负荷特性,考虑到变动的负荷对电压的影响,确定电压的大小和稳定性。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1.确定负荷类型:首先需要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负荷的类型。
一般来说,负荷可以分为三类:恒定负荷、瞬时负荷和逐时变化负荷。
恒定负荷是指功率相对稳定的负荷,如电灯、电机的基本负荷。
瞬时负荷
是指短时间内超载的负荷,如电动机起动时的负荷。
逐时变化负荷是指随
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负荷,如空调、电炉等。
2.收集负荷数据:根据负荷类型,需要收集相应的负荷数据。
对于恒
定负荷,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实地测量来获取负荷值。
对于瞬时负
荷和逐时变化负荷,可以通过观察负荷的工作周期和峰值来确定负荷值。
3.计算负荷:根据收集到的负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
对于恒定负荷,可以直接将负荷值相加得到总负荷。
对于瞬时负荷和逐时变化负荷,需要
将负荷按照时间分配,然后计算平均负荷。
此外,还需要考虑负荷的功率
因素,以确保系统的功率平衡。
4.容量规划:根据计算得到的负荷值,进行容量规划。
容量规划是指
确定供电设备的容量,包括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等。
容量规划需要综合
考虑负荷的峰值和根据经验估计的未来负荷增长率,以确保供电设备的容
量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总的来说,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是根据负荷类型收集数据,计算负荷,并进行容量规划。
这种方法能够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为
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
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需求。
工厂供电负荷计算(五篇)第一篇:工厂供电负荷计算工厂供电负荷计算1、确定此工厂是什么性质的工厂,有加工业、重工业等等,不同性质的工厂的负荷计算是不同的;、引入两个系数:同时率和负载率。
所有负荷与其他负荷之间都有一个是否同时运行的概率,此概率就是同时率。
任何负荷其的电动机铭牌容量与其实际容量之间都有一定的余度,这就是此负荷的负载率,全厂负荷与铭牌的差异就是全厂负荷的负荷率。
3、上述两个系数的乘积就是负荷换算系数K值。
不同的工厂有不同报道K值。
可以从不同领域的设计手册中查到;4、举例:如果你是加工厂,就是5台最大负荷×0.8+其余负荷×0.2=总负荷(KVA)第二篇:Revit_2013_学习心得-冷热负荷计算REVIT 2013 学习心得——暖通冷热负荷计算《说明》以下是我个人在应用 REVIT 2013 冷热负荷计算经验和心得,必须说明的是:1.以下是真实案例的简化(美国),该项目的负荷计算书已经上交 CITY 备案,并已经开始安装;2.本人是建筑师,之前我对暖通冷热负荷计算的概念和方法、名词基本没概念, 设计参数是在暖通工程师的指导下设置的;3.我没有装中文版,所以没有对应的中文名词;不过“看图说话”也能明白;4.关于中文版的材料、及设计参数是否符合中国国内设计规范,我也没有研究(但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参数来符合国内规范);欢迎暖通专业的工程师积极尝试,提出宝贵意见。
《心得》面对一个真实的建筑模型和一次次的通过调整各种设计参数后得到的计算结果的比较,我对这个过程已经了解很多——这种学习比读教科书、读巨大的无数的表格(计算书)要直观太多了。
从本案例也可以看出,BIM 是个可以高度整合专业信息的模型,合作将如此容易和直观,只要我们肯学习,并能打破人的合作壁垒。
《要点和步骤》气候参数(LOCATION),准确的建筑模型(CONSTRUCTION TYPE),空间参数(SPACE),负荷区参数(ZONE),项目(PROJECT)参数,计算报告(REPORT)一、准备:检查一下设计环境:1.为什么 REVIT 13• 整合了其他专业的设计/分析模块单独使用 MEP 肯定也行,但整合在一个全专业的环境下,肯定要方便很多;随时计算、随时调整建筑方案。
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用电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使用情况对配电系统所需的总负荷进行计算和评估。
通过负荷计算,可以确定配电系统的容量和型号,为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
1.负荷类型根据用电设备的特点和性质,可以将负荷分为以下几类:照明负荷、动力负荷和特殊负荷。
其中,照明负荷指的是用于提供照明的电气设备和灯具的负荷;动力负荷指的是用于驱动电动机和动力设备的负荷;特殊负荷包括空调、电梯、冷藏、电炉等特殊设备的负荷。
2.负荷计算方法负荷计算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法、等价法和计算法。
(1)经验法:通过类似的用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或经验数据来估算负荷。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但不够准确,适用于小型配电系统的负荷估算。
(2)等价法:将用电设备按类型、功率和使用时间等折算为标准等效值,然后进行累加计算。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但需要大量的实际设备数据作为依据。
(3)计算法:将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与使用时间相乘,并考虑同时操作的设备的合并系数,然后进行累加计算。
计算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负荷计算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和大型配电系统。
3.负荷计算的步骤负荷计算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用电设备的类型和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2)按照负荷类型进行分组,将相同类型的用电设备按照其功率和使用时间进行累加,得到各个负荷的总功率。
(3)考虑用电设备的同时性和并联性,对负荷进行合并系数的计算。
合并系数是指多个用电设备同时工作时的负荷总功率与各个用电设备功率之和之比。
合并系数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估算。
(4)对各个负荷进行合并系数的加权平均,得到配电系统总的负荷功率。
(5)考虑安全裕度和负荷趋势,对负荷进行修正。
安全裕度是指配电系统容量超过实际负荷的多余能力,通常为负荷总功率的15%至20%。
负荷趋势是指根据用电设备的增长情况和未来需求进行估算和预测。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配电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以及用电时间等因素,对供配电系统负荷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配电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合理的供电容量,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配电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负荷计算和动态负荷计算。
1.静态负荷计算:静态负荷计算主要是通过统计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以及用电时间进行负荷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1.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首先,需要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
可以从用电设备的技术参数手册、设备标牌或相关的设计文件中获取这些信息。
然后,按照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列出所有的用电设备及其对应的功率。
1.2计算用电设备的总功率: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功率。
1.3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率:负荷率是指设备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通常来说,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不会达到额定功率的100%,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特点和工作条件,对负荷率进行合理估计。
1.4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负荷率,通过公式I=P/(√3×U×η)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U为相电压,η为负荷率。
1.5计算用电设备的总负荷电流: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负荷电流。
1.6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根据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和相电压,通过公式Z=U/I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
1.7计算用电设备的总负荷阻抗: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负荷阻抗。
2.动态负荷计算:动态负荷计算主要是考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负荷的峰谷差异,以更加精确地计算负荷。
具体步骤如下:2.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同静态负荷计算中的步骤1.12.2分析负荷曲线:通过统计用电设备在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内的用电时间和负荷变化规律,绘制出负荷曲线图。
负荷曲线图反映了负荷的峰谷差异和负荷的持续时间。
2.3计算负荷峰值:根据负荷曲线图,确定负荷的峰值,即负荷曲线上的最大负荷点。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一、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1.定额法计算定额法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时间及运行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确定每台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运行时间。
(2) 计算每台设备的实际功率,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乘以load rate(负载率)。
(3)计算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用电量等于实际功率乘以运行时间。
(4)将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累加得到总用电量,即工厂的电力负荷。
2.统计法计算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力仪表的读数、运行时间及环境参数等。
(2)对用电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工厂的平均负荷和尖峰负荷。
(3)根据工厂的生产计划和负荷曲线,预测未来的负荷变化。
(4)根据预测的负荷变化,确定合理的电力供应方案。
3.标准法计算标准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确定工厂的负荷等级。
(2)根据负荷等级和工厂的总用电量,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二、工厂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2.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对电力负荷的要求也不同,一些工艺流程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另一些工艺流程则相对较少。
3.工作时间:工厂的电力负荷还与工作时间有关,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工厂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而短时间间断运行的工厂则需要较少的电力供应。
4.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工厂的电力负荷产生影响,一些设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
三、工厂电力负荷的管理与调控1.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工厂的电力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电力负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2.用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用电系统的设计,如改进设备的能效、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用电设备的负荷率等,以减少工厂的电力负荷。
工厂供配电的负荷计算⏹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计算负荷的确定⏹变配电所总计算负荷的确定⏹尖峰电流的计算⏹小结一、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电力负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也可以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的功率或电流的大小。
供配电系统进行电力设计时,需要根据计算负荷选择校验供电系统的导线截面,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制定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选择及整定保护设备等。
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器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系统是否正常可靠的运行。
用电设备容量的确定用电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经过换算至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P e表示。
1.用电设备的工作制(1长期工作制设备能长期连续运行,每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而且运行时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水泵、空压机、电热设备、照明设备、电镀设备、运输机等。
(2短时工作制设备工作时间较短,而间歇时间相对较长,如有些机床上的辅助电动机。
(3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工作具有周期性,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反复运行,如吊车用电动机、电焊设备、电梯等。
通常这类设备的工作特点用负荷持续率来表征,即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与整个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
3 电炉变压器组设备容量是指在额定功率下的有功功率,即cos e N NP S ϕ=cos N N S ϕ——电炉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电炉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因数4照明设备①不用镇流器的照明设备(如白炽灯、碘钨灯的设备额定容量指灯头的额定功率,即e NP P =1.1e N P P =1.2e NP P =②用镇流器的照明设备(如荧光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的设备容量要包括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
荧光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负荷曲线1.负荷曲线的绘制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可以直观地反映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1日有功负荷曲线代表负荷在一昼夜间(0~24h变化情况。
第六章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负荷的计算Electric loads’ calculation of power supply system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6-1 负荷曲线与特征参数Load curves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一、电力系统负荷的组成composition of electric power load电力系统的总负荷:系统中千万个用电设备所需功率的总和。
(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电热炉、整流设备、照明等)综合用电负荷: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市政生活所需的功率之和。
供电负荷:综合用电负荷+网络损耗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厂用电二、负荷曲线load curve——反映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按负荷种类分:有功负荷曲线,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长短分:日负荷曲线,月负荷、年负荷曲线按计量地点分:个别用户、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乃至整个地区、整个系统相对来讲,无功负荷曲线用途较小,实际只是隔一段时间编制一次无功功率平衡表或各枢纽点电压曲线。
1.日负荷曲线:电厂制定投标策略的依据。
可用于决定系统的日发电量 。
2.年最大负荷曲线一年内逐月或逐日综合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曲线。
用于制定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决定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3.年负荷持续曲线它不按时间的先后排列,只按全年的负荷变化,根据各个不同的负荷值在一年内的累计持续时间而重新排列组成;依据该曲线可以计算出一年内消耗的总电能。
三、 负荷曲线的特征参数 parameters of load curve 1.最大负荷P max 2.最小负荷P min 3.全年的电能 A =⎰8760pdt全日的电能 ⎰=240pdt A 4.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max T ,max8760maxmax P pdtP A T ⎰==5.平均负荷 24A8760A P D Y av ==6.负荷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有功负荷率α: α=maxP P av或 P av =αmax P ⋅; α越小,说明曲线起伏越大,α<1无功负荷率β: maxavQ Q =β或者max Q Q av ⋅=β, 一般的工业企业:β=0.76~0.82 α =0.70~0.75§6-2 计算负荷及有关系数 Calculation load and related parameters一、 计算负荷 calculation load1、 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一个假定负荷,“计算负荷”产生的热效应应该和实际变动负荷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2、 通常把半小时平均负荷曲线上的“最大负荷”称为计算负荷 3、 0.5小时平均负荷曲线:将每间隔0.5h 读取有功电能表的读数,除以30min ,求得有功平均值,然在以纵轴为有功、横轴为时间的直角坐标系中逐点描绘而成。
4、 取0.5h 平均负荷的原因一般中小截面导体的发热时间常数为T =10min 以上,经验表明,其达到稳定温升时间为(3~4)T ,也就是说载流导体大约经过半小时可达到稳定温升值;如导线承载短暂尖峰荷,显然不能是导线温升达到最高,只有持续时间30min 以上,才有可能使导线温升达到最高值。
为计算方法一致,对其它供电元件均采用0.5h 平均负荷最大值为计算负荷。
二、 相关系数1.需要系数d K N maxd P P K =设备容量负荷曲线最大有功负荷= avP 负荷曲线平均有功负荷3.同时系数∑K车间配电干线上有多组用电设备时,各组用电设备的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用到同时系数。
有功同时系数∑=⋅∑=m1iicacaPPPK 无功同时系数∑=⋅∑=m1iicacaQQQK§6-3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Calculation of power loads using the demand factor method 多用于确定车间变电所负荷和全厂负荷计算时从负荷端开始,逐级上推,到电源进线结束。
一、 确定单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N P ) 和计算负荷<一> “设备容量”:经过折算至统一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用'N P 表示 1、用电设备的工作方式1) 长期工作制: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设备任何部分温度升不会超过最高允许值。
2) 短暂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运行时间短,停歇时间长,工作时间内温升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停歇时间内温度降到其周围介质的温度。
求计算负荷时一般不考虑短暂工作制的用电设备。
3) 重复短暂工作制:断续方式反复进行工作,工作时间(t )与停歇时间(0t )相互交替,工作时间内设备温度升高,停歇时间内温度又下降,若干周期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波动状态。
暂截率:%100%0⨯+=t t tJc ,又称负荷持续率或接电率。
我国规定,重复短暂负荷下电气设备的额定工作周期10min 。
吊车用电动机的标准暂载率有15%,25%,40%,60%; 电焊设备的标准暂载率有50%,65%,75%,100%。
2、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N P1) 长期工作制的电动机:N 'N P P =(kW )2) 重复短暂工作制电动机:换算到%25%=Jc 下,%Jc P 2P %Jc %Jc P N N 25'N ==3) 电焊机及电焊装臵'%Jc4) 电炉变压器: N N 'N cos S P ϕ=(kW )5) 照明设备:白炽灯、碘钨灯:'N P =N P荧光灯:'N P =1.2N P (考虑镇流器的损耗) 高压水银荧光灯:'N P =1.1N P 金属卤化物灯:'N P =1.1N P 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估算:)(1000kW AS ⨯ S-建筑物面积,m 2;A-单位面积照明容量,W/m 26) 不对称单相负荷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应力求均匀分配到三相上。
① 当单相设备总容量>15%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时,单相负荷'Nph P 接于相电压时 'N ph 'N P 3P =单相负荷'Nph P 接于线电压时 'Nph'N P 3P = ② 否则按三相对称考虑<二> 单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1.ca P1、长期工作制:'N 1.ca P P =2、计及效率的单台用电设备(如电动机): η='N1.ca P P 二、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2.ca P将工艺性质相同的、且需要系数相近的用电设备合并成组∑⋅='2Nd ca P K P (kW ) ϕtg P Q ca ca ⋅=2.2.(kvar )22.22.2.ca ca ca Q P S +=(KV 〃A )d K =1LKw η∑⋅⋅≤⋅注:选取d K 一定要与∑⋅'N P 的计算范围相对应三、 车间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3.ca P )∑⋅=2.ca p 3ca P K P (kW ) ∑-=32.3.c ca Q ca Q Q K Q (kvar )3c Q :变电所低压母线上静电电容器组容量23.23.3.ca ca ca Q P S +=(kv 〃A )注:d K 的选取⎩⎨⎧大值;反之,取较小值设备使用较高时,取较较大值的取较小值;反之,取台数较多时,Kd四、 车间变电所变压器高压侧的计算负荷(4.ca P ) 2T 3ca 4ca P P P ∆+=(kW ) 23.4.T ca ca Q Q Q ∆+=(kvar )24.24.4.ca ca ca Q P S +=(kV 〃A )但因车间变的容量未定,故近似计算:3ca 2T S %2P ⋅=∆(kW )五、车间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5.ca P ) ∑=4.ca 5ca P P (Kw ) ∑=4.5.ca ca Q Q (Kvar )25ca 25ca 5.ca Q P S +=(KVA )六、 总降压变电所出线上的计算负荷(6.ca P )5.ca 6ca P P ≈(Kw ) 5.6.ca ca Q Q ≈(Kvar )5.6.ca ca S S ≈(KVA )七、 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的计算负荷(7.ca P )∑⋅=6.ca p 7ca P K P (Kw ) ∑-=76.7.c ca Q ca Q Q K Q (Kvar )27.27.7.ca ca ca Q P S +=(MVA )八、全厂总计算负荷(8.ca P )1T 7ca 8ca P P P ∆+= 1T 7ca 8ca Q Q Q ∆+=28.28.8.ca ca ca Q P S +=此外: 8.8.8cos ca ca SP =ϕ, ∑='8.Nca aca P P K 注: 8.ca P 即为用户申请电量;8cos ϕ可提供给高压线路作电气计算之用,以判断是否进行无功补偿,此外,运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K是针对负荷群的,对单台设备来说不存在a Kd2)查表时,K的选取一定要与负荷群的划分范围相对应。
d各种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1.需要系数法缺点:将K看作与设备台数多少及设备容量悬殊情况无关的固定值,d这是不严格的;适用于求取全厂或大型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2、二项式系数法(结果偏大)考虑设备台数和大容量用电设备的影响;多用于机械加工、热处理车间中设备少容量差别大的配电箱及车间干线。
3、利用系数法(结果接近实际但计算复杂)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求得用电设备在工作时的功率迭加曲线。
通过利用系数、平均利用系数、有效利用台数、最大系数等来计算。
§6-4 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 Improvement of power-factor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一、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the power-factor improvement有功需求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电设备功率因数降低,将有以下不良后果:1、 增加输电网的有功损耗和电能损耗。
2、 使线路上电压损耗增大,使负荷端电压下降,甚至影响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3、 不能充分利用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的容量综上所述,应设法提高相关部分的功率因数,以充分利用发电部分和变输电部分的设备容量,提高其输电能力;减小导线截面,以节约有色金属,减少电网中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降低电网电压损失、电压波动。
二、 几种功率因数的计算 calculation of several power-factor 1. 瞬时功率因数根据功率因数表直接读出;或根据同一时刻的功率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计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