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病的偏方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生活中如何有效的护理红斑狼疮文章目录*一、生活中如何有效的护理红斑狼疮*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偏方*三、红斑狼疮并发症生活中如何有效的护理红斑狼疮1、生活中如何有效的护理红斑狼疮1.1、红斑狼疮患者还需要在平时的时候做好皮肤的护理,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疾病得到有效的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还应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
SLE患者对紫外线特殊敏感(光过敏),故外出时要特别注意。
另外,某些食物如香菇、芹菜、草头(南苜宿、紫云英),某些药物如补骨脂、独活、紫草、白疾藜、白芷等能引起光敏感,应尽量不用。
1.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节制性生活。
SLE患者在病情处于活动期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不宜过劳。
适当锻炼身体,注意节制性生活,病情活动期应严格避孕,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才可考虑。
1.3、患者心理护理:要体贴病人疾苦,做好思想开导工作,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和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向患者普及狼疮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2、怎么预防红斑狼疮祛除诱因:及时祛除日常生活中能够诱发或加重该病的各种因素。
如避免日光曝晒,避免接触致敏性药物(染发剂或杀虫剂)和食物,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各种手术(包括妊娠、流产等)、不染发、不作美容,不使用化妆品,忌用口服避孕药。
一般不进行接种疫苗。
避免使用易诱发或加重该病的药物(如异烟肼、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纳、抗痉厥药、氯丙嗪等),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
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少吃巧克力、甜食等高糖食物,少吃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不吃蚕豆、豌豆、大豆等含L-刀豆氨酸的食物。
自检:早期发现问题,尽早就诊。
经常检查身体各部位有无红斑、瘀点、溃疡、水肿等病损,平时注意有无发热、疲乏、体重下降、脱发、头痛、关节肿痛等狼疮活动的征象。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处方方1组方:生地黄30g,熟地黄30g,山药30g,何首乌3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白芍15g,上甲15g,下甲15g,桑寄生15g,秦艽15g,麦冬15g,薏苡仁15g,金银花15g,甘草10g。
加减:⊙肝肾阴虚内热以虚为主者,加山萸肉10g,枸杞子15g;⊙若热势不退,口腔糜烂,舌质红,为热重于虚者,加丹皮15g,何首乌30g,生地黄30g,北沙参30g;⊙若面部斑块较甚,色较暗者,加山萸肉10g,枸杞子15g,赤芍20g。
主治:盘状红斑狼疮。
用法:水煎,分为2次服用,每天1剂。
说明:手足皮肤皲裂较甚者,配合外洗药:生地黄30g,熟地黄30g,何首乌30g,黄精30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玉竹20g,白芍20g,葛根20g,地骨皮15g,白鲜皮15g,狼毒15g,川椒15g,雄黄10g。
方2组方:生地黄30g,生薏苡仁30g,玄参30g,虎杖30g,羊蹄根30g,忍冬藤30g,苦参30g,黄芩30g,车前子(包)30g,知母9g,麦冬12g。
加减:⊙水肿,加葶苈子30至60g,桑白皮30至60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
⊙心悸,加茯神12g,酸枣仁12g,柏子仁12g;⊙血瘀胸痛,加丹参30g,赤芍15g,桃仁12g;⊙热甚,加生石膏(先煎)60g。
主治:盘状红斑狼疮心脏损害者。
用法: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3组方:荆芥10g,连翘10g,防风10g,柴胡10g,薄荷10g,黄芩10g,栀子10g,赤芍10g,当归10g,生地黄10g,白芷10g,桔梗10g,枳壳10g,黄芪30g,甘草6g。
主治:亚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用法: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
说明:西药给予地塞米松每天10毫克,连续静点7天,然后改为泼尼松40至60毫克,每天1次口服。
病情控制后减量。
环磷酰胺50毫克,每天3次口服,病情控制后减量。
关节灵6g,每天3次口服。
15个治蛇缠腰老偏方1、丹参桃仁汤取丹参10克、桃仁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2、赤芍红花汤取赤芍6克、红花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3、地黄白芍汤取生地黄10克、白芍6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柔肝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玄参麦冬汤玄参8克、麦冬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滋阴养血、补气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5、黄芪川芎汤取黄芪10克、川芎6克,一起放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益气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6、党参取党参9克、当归6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7、白芷外敷取白芷10克、薄荷5克、冰片3克,白芷和薄荷研成粉末,再和冰片一起用少量酒精混匀,然后涂在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此方具有活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
8、半边莲外敷取适量新鲜半边莲,洗净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疱疹神经痛。
9、马齿笕外敷取适量新鲜的马齿笕,洗净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马齿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疱疹神经痛。
10、仙人掌外敷取新鲜的仙人掌1块,先去刺,然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仙人掌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于减轻疱疹神经痛。
11、地龙外敷取少量晒干的地龙研成粉末,用芝麻油调匀,然后外敷于患处,每天1-3次。
地龙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疱疹神经痛。
12、升麻湿敷取升麻30克,放入砂锅中,用少量清水,煎成浓药汁,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封存。
红斑狼疮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红斑狼疮吃什么药*二、红斑狼疮的典籍偏方*三、红斑狼疮的护理知识红斑狼疮吃什么药*药物一:狼疮丸【药物简介】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至黑褐色;气微,味辛、涩、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用于热毒壅滞、气滞血瘀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脂膜炎、白塞氏病、结缔组织病。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5.4g,一日2次;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一次服用量加1倍,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药物二:薄芝片【药物简介】薄芝片为糖衣片,出去糖衣后显棕褐色;臭特异,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薄芝片为治疗硬皮病、红斑狼疮、斑秃、皮肌炎的辅助用药,亦可用于调治神经衰弱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4片,一日2-3次。
【不良反应】极少有胃部不适或短时欲睡感,随继续治疗而自行消失。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三:硫酸羟氯喹片【药物简介】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年人(包括老年人)首次剂量为每次0.4g,分次服用。
当疗效不再进一步改善时,剂量可减至0.2g维持。
维持时,若治疗反应有所减弱,维持剂量应增加至每日0.4g。
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维持,不应超过6.5mg/kg/日(自理想体重而非实际体重算得)或0.4g/日,甚至更小量。
每次服药应同时进餐或饮用牛奶。
羟氯喹具有累积作用,需要几周才能发挥它有益的作用,而轻微的不良反应可能发生相对较早。
如果风湿性疾病治疗6个月没有改善,应终止治疗。
在治疗光敏感疾病时,治疗应仅在最大程度暴露于日光下时给予。
【不良反应】不同化合物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频率均不同。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但麻烦的病症,中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某偏方:毒瘀并解方黄芩、山栀、莪术、元胡、猪苓等组成。
此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消炎、止痛。
活血散瘀汤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某、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等。
该方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有助于治疗带状疱疹。
乌梅丸加减乌梅、附子、肉桂、细辛、干姜、党参、当归、黄连、黄柏、黄芩、木香、甘草等。
此方温养气血、活血化瘀、止痛除烦,具有调和某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越鞠丸加减方苍术、生香附、抚芎、炒栀子、神曲、厚朴、泽泻、枳壳等。
该方行气止痛、祛湿解郁,适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
清解汤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夏枯草、大青叶、粉丹皮、苦参、侧柏、荆芥、栀子、玄参、蒲公英、水牛角片等。
此方清热解毒、凉血消炎,适用于带状疱疹的辅助治疗。
雄黄某片涂剂雄黄、某片、青黛等。
该涂剂具有消炎、镇痛、凉血、止痒的作用,可用于局部治疗。
以上方剂均有助于缓解带状疱疹的症状,但在使用时请务必遵循某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忌口和用某方法。
第2篇: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某感染,下面是一些治疗和预防带状疱疹的小妙方。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某前请咨询某医生。
1.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某方:中成某六神丸。
制用法:5~20粒六神丸以2~3滴米醋化开,涂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
另外,8~10粒六神丸可在饭后1小时温开水送服。
效用:可在1周内治愈。
2. 柿子治疗带状疱疹某方: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洗净柿子,将其绞汁抹于患处,1日3~4次。
效用: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 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某方:鲜马齿苋适量。
制用法:洗净马齿苋,切碎后捣烂成糊,涂敷患处,每日换2次。
效用:具有消炎解毒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 蜈蚣治疗带状疱疹某方:蜈蚣3条。
制用法:置于瓦片上焙干,研末后加鸡蛋清适量调匀,涂于皮损处,每天5次。
一、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病的偏方
1.黑木耳羹(民间方)
主治:红斑狼疮。
配方:黑木耳6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木耳浸泡数小时洗净,蒸1小时后加冰糖服食。
2.黑豆粥(民间方)
主治:红斑狼疮。
配方:黑大豆、食油、白糖各50克,粳米100克,姜末适量。
用法:将黑大豆隔日浸泡,加食油煮烂,然后常法煮粥。
粥将成后加入黑豆、白糖、生姜末,再煮片刻食用。
3.枸杞大枣蛋(中医验方)
主治:红斑狼疮。
配方:枸杞15至30克,大枣8至10枚,鸡蛋2只。
用法:将上三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
4.黑枣糯米饭(中医验方)
主治:红斑狼疮。
配方:黑枣50克(去核),糯米100克。
用法:将上两味常法煮成米饭食服。
5.芝麻桃仁膏(中医验方)
主治:红斑狼疮。
配方: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红糖500克。
用法:将红糖置锅内加水少许熬成稠膏,加入炒热的黑芝麻、核桃仁,调匀,趁热倒入表面涂油的大盘中,待稍冷,压平切块,随意食用。
二、秘方偏方:首乌地黄汤治疗红斑狼疮
治疗红斑狼疮秘方首乌地黄汤药物组成:制首乌30g 夏枯草30g 刺蒺藜15g 熟地t5g 山药15g 茯苓15g 丹参15g 地骨皮15g 秦艽15g 白鲜15g 炒枣仁15g 钩藤15g 稀莶草15g 山茱萸12g 牡丹皮10g 泽泻10g 紫草10g
治疗红斑狼疮秘方首乌地黄汤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早晚2次服。
治疗红斑狼疮秘方首乌地黄汤适应病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
治疗红斑狼疮秘方首乌地黄汤:本方由六味地黄加制首乌、夏枯草、刺蒺藜,、丹参、地骨皮、秦艽、白鲜皮、炒枣仁、钩藤、稀莶草、紫草而成,有滋阴清热、养血和营、通利关节之功。
方中六味地黄汤滋肾养阴而治肾虚之本,重用首乌补益肝肾之精血,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之良药;夏枯草人肝经而清肝火,防肝阳过亢;丹皮、地骨皮凉血退虚;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钩藤、刺蒺藜助夏枯草清肝平肝;秦艽、白鲜皮、稀莶草清邪热,凉血
活血而治标,且该三药还能祛风除湿而通利关节;炒枣仁养血和血、宁心安神。
全方既可游’肾阴、退虚热而治本,又可祛邪热而通利关节,凉血活血消斑而治标。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共7方
方剂1
生石膏、银花炭各15-30克,绿
豆衣30克,玄参、炒白芍各12克,
炒知母、炒丹皮、连翘、寄生、
甘草各10克,琥珀、竹叶各6克,
生地炭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毒热炽盛证方剂2
柴胡、厚朴花、陈皮各6克,当归、
茯苓、炒白芍、玫瑰花、白术、
川楝子各10克,干地黄12克,薄
荷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肝脾不和证
方剂3
生黄芪、鸡血藤各30克,大生地
15克,炒赤白芍、当归身、地龙、
阿胶珠、炙地鳖虫、绿豆衣、陈
皮各9克,全蝎、川芎、清炙草各
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证方剂4 羚羊角片3-6克,鲜生地15克,
钩藤、生白芍、茯神、滁菊花、
桑叶各12克,远志、连翘心、琥
珀各6克,竹茹、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肝风内动证
方剂5
黄芪15克,茯苓、山药、炒白术、
菟丝子、鹿角胶、怀牛膝、川断、
仙灵脾、巴戟天、葫芦巴各9克,
车前子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脾肾阳虚证方剂6 黄芪、党参、干地黄、麦冬各12 克、白术、酸枣仁、当归各10克,
茯神15克,远志、炙甘草、广木
香、五味子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心脾两伤证
方剂7
野台参、北沙参、元参各30克,大生地60克,丹皮、赤芍各9克,当归、广郁金各6克,桃仁、血
竭各3克,红花1.5克,生黄芪
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证。
红斑狼疮食疗方(转)
2009年06月05日星期五下午 06:04
益智仁、冬虫草炖鹅肉
配方:益智仁10克、冬虫草5克、鹅肉50克。
制法:将鹅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炖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吃肉饮汤。
功效:益智仁有补肾、温脾、暖胃作用;冬虫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补肺化痰,益肾助阳,治咳、喘作用;鹅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补虚益气,暖脾胃、治身体虚弱。
本食疗方适用久病体弱之系统性红斑狼疮。
人参、北芪炖乳鸽
配方:红参10克。
北芪30克。
乳鸽1只(50克)。
制法: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切块。
北芪加水煮沸后约10分钟,然后与人参乳鸽共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吃肉饮汤。
功效:红参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治阳气虚弱,脾胃气虚;北芪性味甘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止汗、利尿;乳鸽性味甘咸、平,补肝、肾、益气血,治久病体弱、气血虚亏。
本食疗方对脾肾阳虚型久病虚弱或有狼疮肾炎患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