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活课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细胞的生活教案四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2 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
1.3 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2.1 能够观察和描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2 能够理解和解释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
2.3 能够分析和讨论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1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培养保护生命的意识。
3.2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验精神。
四、学科交叉目标4.1 结合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探讨细胞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功能。
4.2 结合数学知识,分析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中的数据变化。
4.3 结合语文知识,撰写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的实验报告。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细胞的生活,包括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一、知识目标1.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这些细胞器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2 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
细胞的生命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常见的一种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细胞质分裂。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学生将通过学习和实验,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
1.3 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细胞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信息传递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2.1 能够观察和描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3.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过程。
1.2 教学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1.3 教学难点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1.4 教学内容第一课什么是细胞1.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2.掌握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第二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课细胞的分裂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2.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
1.5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课件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6 教学资源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2.PPT课件;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的三节课,覆盖了生物学第一个重要的内容——细胞的生活,是生物学乃至所有生命科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们在课程中了解细胞的基本包括结构、分类和功能,并且能够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重要部位的显微构造和功能,并且教授他们哪些重要的任何可以掌握的内容。
同时,为了加强小组讨论和交流,我们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和问答,以收集和交流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细胞生物学知识自主积累的有效性。
通过参与该教学活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尤其对课程中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部位的显微构造和功能的详细介绍,使得学生在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方面获得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步骤上,我认为需要加以改进,比如在教学第二节时更加客观地介绍细胞器的功能特点,让学生通过课上的研究、讨论来明确细胞器的意义,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好地驱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课程中来。
教案设计生命科学学院11070144004附:板书设计一、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三)细胞的分裂☆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2012版《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是本单元以及本章考点较多的一节,需要学生识记与理解内容较多。
☆教学目标1.以草履虫为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以草履虫为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3.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引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家知道自己是由多少个细胞构成的吗?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含有无数个细胞,但是,也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我们今天要进行学习的单细胞生物。
阅读P66文字,说出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生活环境。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大肠杆菌、酵母菌、变形虫、衣藻、草履虫。
[讲述]:简单介绍这几种单细胞生物,并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生物也属于单细胞生物。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讲解:草履虫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活。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让学生看P69草履虫结构图,对照PPT回答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
[出示]:《观察草履虫》视频,让学生了解该实验的流程及草履虫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及生活。
根据视频辅助对草履虫生活的进行总结。
生命活动: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②描述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
③能够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过程与方法: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结合日常事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哲学观点:物质是基础。
②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的作用。
②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难点: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过程。
细胞的生活教案教案名称:细胞的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3. 掌握细胞的分类和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1. 掌握细胞的分类和作用。
2.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细胞结构模型或图示。
3. 细胞分类表格。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使用投影仪或展示细胞结构模型,向学生展示一个细胞的图片,并请学生回答:“你们知道细胞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组成我们的身体的?”引发学生对细胞的思考。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PPT或图示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讲解细胞的功能,如细胞的营养摄取、代谢、遗传等。
Step 3:细胞分类讲解(15分钟)使用分类表格,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细胞分类,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等。
解释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细胞为什么在生物体中有不同的作用。
Step 4:练习与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类型的细胞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收集关于该类型细胞的资料,并讨论该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功能。
然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请学生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回答如下问题:1. 什么是细胞?它们的组成部分有哪些?2. 为什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3. 细胞有哪些不同的分类?它们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
2.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细胞的主题展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细胞结构模型或图示。
3. 细胞分类表格。
4.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
《细胞的生活》教学教案设计.doc
一、教学内容:《细胞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对细胞的生活和其调控现象及其机制的认知;
2. 激发学生对细胞生活现象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细胞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1. 对细胞的生活调控进行系统性介绍;
2. 对细胞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有所了解;
4. 对细胞的凋亡及其调控机制有所认知。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讲解法:以细胞的生活特征为中心,以实例分析法进行讲解;
2. 小组讨论法:由学生分析讨论细胞的生活调控,并通过讨论交流相互推动;
3. 研究性探究:通过实验室研究及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细胞生活现象的探索能力.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设置教学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细胞的构成及其功能,引出细胞的生活过程,以及细胞内能量代谢及膜脂构成及其作用。
第三步:介绍细胞生活调控及其机制,如细胞呼吸、细胞能量代谢调控、细胞膜脂代谢调控及凋亡调控等,并介绍相关概念。
六、板书设计:
1. 细胞构成:
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器等构成;
A. 寄主激素调控;
B. zidovudine调控;
C. 非特异性抑制剂调控。
3. 细胞的膜脂构成及调控机制:
A. 磷脂复合物;
B. 磷脂及其衍生物;
C. 核酸类脂质;
D. 大分子膜载体通道蛋白;
E. 杂获物质的转运蛋白;
F. 其他膜蛋白质。
A. 必需凋亡;
B. 细胞信号转导;
C. 细胞凋亡调控因子;
D. 细胞凋亡作用机制。
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细胞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细微结构。
2. 细胞功能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显微镜。
3. 细胞模型。
4.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 引出课题:细胞的生活。
二、新课讲授1. 介绍细胞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分析细胞的功能,如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
三、实验观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
2.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3. 小组讨论,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延伸1. 介绍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生命现象。
2. 通过实例分析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1.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细胞模型,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细胞模型。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细胞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细胞的生活教案细胞的生活教案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们以微小而复杂的形态存在着,却承载着生命的各种活动和功能。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活,我们设计了一份细胞的生活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引导物质进出细胞,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通过观察鸡蛋的蛋壳和鸡蛋白,让学生感受到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2. 细胞质:包含细胞的各种器官和细胞器。
通过制作细胞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细胞质的组成和结构。
3.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含遗传信息。
通过观察洋葱皮下的细胞,让学生观察到细胞核的存在和功能。
二、细胞的功能1. 能量转换: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
通过进行呼吸运动,让学生感受到细胞呼吸的重要性。
2. 物质运输: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器进行物质的进出和运输。
通过进行物质运输游戏,让学生了解细胞膜和细胞器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3. 细胞分裂:细胞繁殖和生长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显微镜片,让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三、细胞的特殊功能1. 神经细胞: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细胞。
通过进行神经传递游戏,让学生了解神经细胞的特殊功能。
2. 肌肉细胞:产生力量和运动的细胞。
通过进行肌肉收缩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肌肉细胞的特殊功能。
3. 免疫细胞: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的细胞。
通过进行免疫细胞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免疫细胞的重要性。
四、细胞的生活与环境1. 细胞的适应性:不同细胞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通过观察不同细胞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了解细胞的适应性。
2. 细胞的生存与繁殖:细胞在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策略。
通过进行细胞生存与繁殖模拟游戏,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生存策略。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二章认识细胞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课程导入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怎样才能让培养瓶中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这节新课吧。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
新课展开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师提问:什么物质?教师演示蔗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教师总结: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散开来。
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盐和有机物。
教师提问:细胞需要的物质怎么进入细胞的呢?多媒体播放“菠菜在清水中浸泡,清水不变绿,被煮熟后清水变绿”和“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的视频,并提问:学生根据视频及日常生活中自己听闻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菠菜在清水中不变绿,被煮熟后清水变绿,这是什么原因?(2)细胞膜怎样控制物质进出?【总结】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有害的或者不需要的物质排出细胞,无用的物质阻挡在细胞之外。
若细胞已死亡,则有用的、有害的物质均可随意进出细胞。
教师过渡: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细胞生活需要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生活中有关能量的来源,请同学们举些例子。
教师讲解: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汽油、柴油、食物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热能。
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讨论回答。
教师多媒体播放“蜡烛燃烧”的实验,并提问: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吗?教师讲解:蜡烛燃烧时,蜡烛中的化学能就转变成光能和热能。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3-34,回答问题:1.植物和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的作用是什么?2.动物有没有叶绿体?教师讲解: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对生物学研究对象——细胞的基本认识。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发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是学生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细胞这一生命基本单位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教学难点】:1.细胞结构的微观性和复杂性。
2.细胞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限。
因此,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实验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
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2.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自然过渡到细胞的话题。
第一单元第二章认识细胞《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中所含物质的种类,举例说明细胞怎样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2.通过分析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明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3.通过分析克隆羊的出生过程,说明细胞核的主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细胞怎样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说明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说明细胞核的主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说明细胞核的主要作用。
四、教学准备生物相关视频,课件等。
五、教学设计图:水分子可自由进出细胞,因为其为小分子物质,而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核酸不能出细胞。
[讲解]借助燃烧小麦种子直观表现物质的分类:烧掉的为有机物,一般含有碳能燃烧;剩下的灰烬为无机物。
[视频]《物质进出细胞》[思考]细胞生活所需的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呢?[动画]借助动画展示细胞内外物质的运动:有用物质进入;无用物质阻挡;代谢废物出去。
在这一过程中,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的哪个结构?[图片]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示意图,根据箭头思考每一类所代表的物质。
[图片]展示能量能进行转化,那细胞中的物的能量转换器,并归纳其中的能量转化。
[讲解]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物细胞不能产生有机物,从食物中获取后,动物细胞的线粒体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拓展]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里都有叶绿体,如植物的根尖细胞,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如叶肉细胞。
[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课前关于叶羊的问题。
[提问]生物的生活需要信息,信息位于哪里呢?我们可以借助胎儿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
[讲述]新生命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
受精卵内有指导个体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即遗传信息。
细胞的生活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生活活动,包括分裂、生长、代谢等。
3. 能够运用细胞生活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活活动。
教学难点:1. 细胞分裂、生长的过程。
2. 细胞代谢的概念。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生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细胞的功能,如细胞膜的保护和物质交换、细胞质的流动和物质运输、细胞核的控制中心等。
三、细胞的生活活动(15分钟)1. 教师介绍细胞的生活活动,包括分裂、生长、代谢等。
2. 学生通过观察细胞模型,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胞代谢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
四、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与细胞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细胞需要分裂?为什么细胞会死亡?2.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解答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活动等。
2. 学生通过思考题或小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生活活动,掌握细胞分裂、生长的过程和细胞代谢的概念。
通过实例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细胞的生活课程教案
课题:细胞的生活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①1.概述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功能。
描述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及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②通过观察电脑演示,同学间相互出竞赛题,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
③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关注细胞的研究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习有关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的生活形成整体意识.
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讨论法分析法
学习内容
一、知识回顾。
情境导入:
观看有关植物的受精卵及动物受精卵分裂生长的光盘(利用微观技术展示学生深感奥秘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某些植物或动物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或动物体的过程,奇吗?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利用在第二章细胞的生活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我们是怎样由一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人体的。
二、知识索引
1.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生长、分裂
观察录像演示,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
利用录像显示一个动物细胞结构及细胞生长分裂过程,启发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
问题:
1.细胞膜的作用;细胞膜在控制哪些物质的进出;细胞膜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的主要作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否一样;线粒体、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的作用;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查阅书本,小组讨论。
进行小组分工:选出问题及主要答题人。
选内容出考题,从而复习本节知识。
小组间通过游戏复习记忆细胞生活的知识。
每个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针对细胞的一个结构出考题。
5分钟后,
被抽到的人到前边闯关。
三、图像感知
通过对母亲的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发生变化。
四.我型我秀
同步练习
(一)填空。
1、-----------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西瓜和橘子甜美多汁说明在细胞中含有-------和----------。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中有——,DNA 上有————。
4.细胞分裂时,——-先一分为二,随后————分成两份,最后形成新的——和————。
(二)大比拼
1、植物细胞中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试着用文字和箭头写一写。
并且思考回答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哪?
叶绿体线粒体
(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2、动物细胞中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试着用文字和箭头写一写。
思考回答食物中的能量形式属于哪种?
线粒体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来自食物)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五.拓展延伸
光合作用公式:光照
水+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
叶绿体
六.生活链接;
1.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现实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两个实例来证明一下吗?
2.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说一下生活中见到的遗传病的例子,并详细介绍一下导致这种病的根源。
七、小结
谈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