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角度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2
溷凝土回弹快速计算回弹法(单个构件)计算线路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地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dbj/t01-78-2021)(不适用于非泵送混凝土)第一步,测区16个点的回弹值去掉三个最大值和三个最小值,剩余10个回弹值计算测量区域的平均回弹值RM。
在第二步中,使用第一步中获得的RM检查(附录C)非水平状态检测期间的回弹值修正值RMT或RMB。
(水平0°检测跳过此步)测区平均回弹值rm检测角度90°向上60°45°30°-30°向下-45°-60°-90°+4.0~+2.520~50-6.0~-3.5-5.0~-3.0-4.0~-2.5-3.0~-1.5+2.5~+1.0+3.0~+1.5+3.5~+2.0注:rm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表中未列出的校正值可通过插值获得,精确到0.1。
第三步,用第二步得到的rmt或rmb查(附录d)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rat或rab。
(侧边检测跳过此步骤)tbrm或RM表面校正值鼠底校正值Rab20~44+2.5~+0.1-3.0~-0.645~500-0.5~0注:当RMT或RMB小于20或大于50时,分别按20或50查表;表中未列入的修正值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0.1;浇筑表面指一般原浆抹面,底面指构件底面。
第四步是根据部件的平均碳化深度DM和测量区域的平均回弹值(校正后)rm进行检查(附录A)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得到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fcuc。
回弹值越小则换算值受碳化影响削减的越大。
(landmark转换完成;line landmark附录A中的修正量大于landmark附录A中的修正量)第五步,依据行标计算,(附录b)泵送混凝土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值碳化深度值抗压强度值(mpa)(mm)fcuc(mpa)不大于4045.050.055.0~60.00.0;0.5;1.0k(mpa)+4.5+3.0+1.50.0fcuc(mpa)不大于3035.040.0~60.01.5;2.0k(mpa)+3.0+1.50.0注:表中未列入的fcuc、我值可用内插法求得其修正值,精确至0.1mpa。
回弹仪计算公式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1、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然后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平均。
2、如回弹非水平方向且非构件测面时,应先进行角度较正,较正后的回弹值再进行浇注面较正。
3、根据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和较正后的回弹值查出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4、当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出现小于时,取f c u,e<。
f c u,m i n
5、当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小于10个时,f c u,e=
6、当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小于10个或按批检测时
f c u,e=f c u,*s
7、当按批量检测的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
①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小于,S>;
②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且不大于60M P a,S>。
折弯知识汇总(⼀定要收藏)来源⽹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折弯机⼯作吨位的计算折弯过程中,上、下模之间的作⽤⼒施加于材料上,使材料产⽣塑性变形。
⼯作吨位就是指折弯时的折弯压⼒。
确定⼯作吨位的影响因素有:折弯半径、折弯⽅式、模具⽐、弯头长度、折弯材料的厚度和强度等,见图1所⽰。
通常,⼯作吨位可按下表选择,并在加⼯参数中设置。
1、表中数值为板料长度为⼀⽶时的折弯压⼒:例:S=4mm L=1000mm V=32mm 查表得 P=330kN2、本表按强度σb=450N/mm2的材料为依据计算的,在折弯其它不同材料时,折弯压⼒为表中数据与下列系系数的乘积; 青铜(软):0.5; 不锈钢:1.5; 铝(软):0.5 ; 铬钼钢:2.0。
3、折弯压⼒近似计算公式:P=650s2L/1000v其中各参数的单位 P——kN S——mm L ——mm V——mm折弯压⼒对照表B.钣⾦件折弯中常遇到的问题1常⽤折弯模具常⽤折弯模具,如下图。
为了延长模具的寿命,零件设计时,尽可能采⽤圆⾓。
过⼩的弯边⾼度,即使⽤折弯模具也不利于成形,⼀般弯边⾼度L≥3t(包括壁厚)。
台阶的加⼯处理办法⼀些⾼度较低的钣⾦Z形台阶折弯,加⼯⼚家往往采⽤简易模具在冲床或者油压机上加⼯,批量不⼤也可在折弯机上⽤段差模加⼯,如下图所⽰。
但是,其⾼度H不能太⾼,⼀般应该在(0~1.0)t,如果⾼度为(1.0~4.0)t,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使⽤加卸料结构的模具形式。
这种模具台阶⾼度可以通过加垫⽚进⾏调整,所以,⾼度H是任意调节的,但是,也有⼀个缺点,就是长度L尺⼨不易保证,竖边的垂直度不易保证。
如果⾼度H尺⼨很⼤,就要考虑在折弯机上折弯。
折弯机分普通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两种。
由于精度要求较⾼,折弯形状不规则,通信设备的钣⾦折弯⼀般⽤数控折弯机折弯,其基本原理就是利⽤折弯机的折弯⼑(上模)、V形槽(下模),对钣⾦件进⾏折弯和成形。
优点:装夹⽅便,定位准确,加⼯速度快;缺点:压⼒⼩,只能加⼯简单的成形,效率较低。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表详解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换算在对建筑物鉴定和加固改造时,构件材料强度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是国内外发展较早的检测项目,也是公认比较成熟的技术。
目前在实际检测实践中采用较多的是回弹法。
使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先要对回弹值进行计算,再根据回弹值推算出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值的计算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测区的 16 个回弹值中剔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余下的 10 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Rm算值——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现代技术的数显回弹仪,将该计算方法嵌入数显回弹仪主机内,可自动计算出回弹值。
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式中:——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按JGJ/T232011的附录表C采用。
回弹仪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或浇筑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公式中:——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按JGJ/T232011附录表D采用。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结构或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根据得的平均回弹值(Rm)和平均碳化深度值按统一测强曲线换算表(JGJ/T232011的附录A表)得出。
当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
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构或构件的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u,e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当构件测区数≥10个对于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构件检测。
a.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时>4.5MPa;b.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时>5.5MPa。
详见JGJ/T23-2011内P14在求得平均回弹值后,计算出平均碳化值,再进行强度的换算,方可得出平均强度值。
1.回弹法(rebound method )回弹法运用回弹仪通过测定混凝土表面的硬度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非破损检测方法。
回弹仪是1948年由瑞士人E. Schmidt (史密特)发明,其构造原理如图7.2.1所示,主要由弹击杆、重锤、拉簧、压簧及读数标尺等组成。
(1)回弹值的测定方法回弹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应遵循我国《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有关规定。
测试时,打开按钮,弹击杆伸出筒身外,然后把弹击杆垂直顶住混凝土测试面使之徐徐压入筒身,这时筒内弹簧和重锤逐渐趋向紧张状态,当重锤碰到挂钩后即自动发射,推动弹击杆冲击混凝土表面后回弹一个高度,回弹高度在标尺上示出,按下按钮取下仪器,在标尺上读出回弹值。
测试应在事先划定的测区内进行,每一构件测区数不少10个,每个测区面积200 mm×200mm ,每一测区设16个回弹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一般不小于30mm ,一个测点只允许回弹一次,然后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余下10个有效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地区的回弹值,即:∑==101m 10i i R R α (7.2.1)式中 αm R —测试角度为α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i R ―第i 个测点的回弹值。
当回弹仪测试位置非水平方向时,考虑到不同测试角度,回弹值应按式7.2.2修正:ααR R R ∆+=m m (7.2.2)式中αR ∆—测试角度α为的回弹修正值,按表7.2.1采用。
当测试面为浇注方向的顶面或底面时,测得的回弹值按式7.2.3修正:s ms m R R R ∆+= (7.2.3)式中 s R ∆―混凝土浇注顶面或底面测试时的回弹修正值,按表7.2.2采用;ms R ―在混凝土浇注顶面或底面测试时的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
图7.2.1回弹仪构造图1-试验构件表面;2-弹击杆;3-拉力弹簧;4-套筒;5-重锤;6-指针;7-刻度尺;8-导杆;9-压力弹簧;10-调整螺丝;11-按钮;12-挂钩表7.2.1 不同测试角度α的回弹修正值αR ∆表7.2.2 不同浇筑面的回弹修正值 s R ∆测试时,如果回弹仪既处于非水平状态,同时又在浇注顶面或底面,则应先进行角度修正,再进行顶面或底面修正。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和推定值及计算方法公式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和推定值的计算方法公式?2011-11-7 21:36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869次我来帮他解答推荐答案2011-11-7 21:48混凝土回弹要十个以上测区,每个测区16个测点,去掉3个最大、3个最小回弹值,算剩余10个回弹值平均值,再进行角度修正,浇筑面修正,然后根据修正后的回弹平均值和碳化深度查表(测强曲线)。
如果混凝土是泵送施工,还要根据碳化深度及混凝土强度再修正一次。
计算测区强度平均值=各测区强度之和/测区个数计算标准差=所有数的平方和减去平均值的平方乘以数的个数,所得结果除以数的个数减一,再把所得值开根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的标准差。
按批检验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测区强度平均值-1.645标准差。
关于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过程中,标准差计算方式的疑问。
2011-4-8 11:40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2685次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_T23-2001》规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在10个及10个以上时要计算强度标准差,规程上边的公式为:标准差=所有数的平方和减去平均值的平方乘以数的个数,所得结果除以数的个数减一,再把所得值开根号。
也就是说,该公式根号内分子为:Xi^2-X^2求和(Xi为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X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但是根据数理统计中的标准差计算方式,根号内的分子应该是(Xi—X)^2求和才对(评定压实度等也用的这个算法),为什么回弹规程上边的标准差计算方式和数理统计的标准差计算方式不同,他们的计算结果明显不一样,求高人指点,只会在网上复制粘贴的朋友请绕道,求真相,谢谢!我来帮他解答2011-4-8 14:35满意回答1.方差s^2=[(x1-x)^2+(x2-x)^2+......(xn-x)^2]/n (x为真值)2.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以上计算公式中根号内的分母为n(即样本个数),因为真值通常是未知的,当测量次数无限大时,其平均值才等于真值,因此该公式适用于对总体的所有样本进行测量。
回弹全自动计算公式
回弹全自动计算公式是指计算物体在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回弹速度和方向的公式。
在物理力学中,回弹是指物体在碰撞后由于弹性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向运动。
回弹全自动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物体的回弹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精确描述。
在碰撞过程中,物体会受到碰撞力的作用,这个碰撞力会导致物体发生变形,但是物体受到弹性力的作用后往往会恢复原状。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碰撞前后的动量和动能守恒。
假设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弹性碰撞,且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mv1 + mv2 = mv'1 + mv'2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1和v'2分别为碰撞后物体A和B的速度。
根据动能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1/2)mv1^2 + (1/2)mv2^2 = (1/2)mv'1^2 + (1/2)mv'2^2
其中v1^2和v2^2为碰撞前物体A和B的速度的平方,v'1^2和
v'2^2为碰撞后物体A和B的速度的平方。
将以上两个公式联立
v'1=(m1-m2)v1/(m1+m2)+(2m2v2)/(m1+m2)
v'2=(2m1v1)/(m1+m2)+(m2-m1)v2/(m1+m2)
其中m1和m2分别为物体A和B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回弹全自动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弹性碰撞情况,而在非弹性碰撞情况下,物体会损失部分动能,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的计算公式。
另外,这个公式也是基于一些简化假设得到的,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板料回弹机理及控制摘要:回弹是板料冲压成形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回弹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产生后续的质量、装配问题。
因此,回弹问题不但是工业生产中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板料回弹;机理;控制回弹是板料加工中最常见的废次品形式之一,也是弯曲工艺中的技术难点之一。
同时,它也是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严重影响了质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的质量,是实际工艺中很难掌握的一个缺陷。
一、板料回弹现象回弹是卸载过程产生的反向弹性变形,是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弯曲和托深过程中,回弹现象尤为严重,对零件的尺寸精度、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板料回弹机理板料在外加弯曲力矩的作用下,首先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在弹性弯曲阶段,对弯曲半径很大,板料内弯曲半径与凸模圆角半径不相重合,板料变形很小。
在弯曲变形区内,板料弯曲内侧(靠近凸模一边)的材料受到压缩而缩短,应力状态是单向受压。
板料弯曲外侧(靠近凹模的一边)受拉而伸长,应力状态是单向受拉。
弯曲内、外表面到中心,其缩短与伸长的程度逐渐变小,在缩短与伸长的两个变形区之间,有一纤维层长度始终不变即应变为零,称为应变中性层。
同样,在拉应力向压应力过渡之间,存在一个切向应力为零的应力层,称为应力中性层。
在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两个不同性质的中性层重合在一起,简称为中性层。
随着弯矩的增加,板料弯曲变形增大,板料内外表层金属先达到屈服极限,板料开始由弹性变形阶段转入弹塑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分布随着弯矩的不断增加,塑性变形区由表层向内扩展,板料中间的弹性变形区逐渐变小,最后整个断面进入塑性状态。
图1中第二副图显示了反向加了弯矩所产生的应力变化图。
第三副图显示的是残余应力图,即是能产生回弹的应力。
弯曲回弹的主要原因由于材料弹性变形引起。
板料弯曲时,内层受压应力,外层受拉应力。
弹塑性弯曲时,这两种应力尽管超过屈服应力。
但实际上从拉应力过渡到压应力时,中间总会有一段应力小于屈服应力的弹性变形区,由于弹性区的存在,弯曲卸载后工件必然产生回弹。
用回弹法检测桥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方法1.1 对于在用混凝土桥梁结构或构件,当只有一个可测面时,可采用回弹法检测其结构混凝土强度。
1.2下列情况下,不宜应用回弹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1) 遭受冻害、化学腐蚀、火灾、高温损伤的混凝土;(2) 被测构件厚度小于10cm;(3) 结构表面温度低于-4℃或高于60℃;(4) 其它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1. 3 回弹仪1.3.1技术要求(1) 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2) 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及许可证证号等。
(3) 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a 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b 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c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4)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1.3.2检定(1) 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a 新回弹仪启用前;b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c 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d 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e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2) 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对回弹仪进行检定。
(3)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并应符合第1.3.1条(3)的有关规定。
(4) 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
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