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新区总体规划范围图
- 格式:pdf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1
南阳市位于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处, 与郑州、武汉、西安三大省会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是密切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2009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780亿元,居河南省第三位。
南阳新区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宛城区溧河乡南边界,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2010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南阳市和河南省有关部门要强力推进《总体方案》,争取经过10年左右努力,把南阳新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巩固提升南阳市豫鄂陕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我们主要从功能定位、规划思路、规划概况和空港板块几个方面对南阳市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
功能定位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积极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示范。
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
发挥白河沿岸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复合型城市理念进行开发,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组团式发展,成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三次产业复合,经济、人居、生态功能复合的现代复合型新区。
对外开放示范区。
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成为对外开放的样板区。
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以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河南省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质能源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整合区域要素资源,创建纤维乙醇、多晶硅、新能源装备等国家级研发中心,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核用电动机、风力发电设备及电动汽车、专用汽车等产业,建设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来源:南阳市规划局作者:规划局共计: 5513 字sj一、规划范围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部,东至经十三路、南至沪陕高速公路与许平南高速公路、西至规划的城南大道(暂命名,即独山大道在白河大桥以南的延伸路)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毗邻、北至规划的黄河路,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
本规划界线是从有利于对接南阳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满足省发改委批定的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两个产业集聚区各自的面积,有利于两个产业集聚区今后的规划建设管理角度考虑所确定的。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2009-2012年,中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三、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5.12;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B J 137—90;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4.7;5.《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豫发改工业〔2009〕608号;6.《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7.《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南阳市人民政府,2008.8;8.《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2007-2020)》,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10;9.《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0.其它与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发展定位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趋势,并基于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和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现状,规划的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发挥已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以河南中光学集团、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阳金冠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简介市规划局公告为了把中心城市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根据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报经省政府同意,我市决定调整修编《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此,市规划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经过多方考察,聘请建设部直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任务,并在广泛借鉴、吸收国外优秀城市规划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全方位比较分析,研究制定了《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顺利通过国家、省专家组评审。
现将规划(纲要)简介予以公示,恳切希望社会各界、广大市民抱着对城市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尽可能吸纳到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中,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特此公告市规划局2006年9月15日为了进一步落实“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给带来的发展机遇,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报经省政府同意,组织对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现将《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简介如下:一、规划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整合和节约资源,合理配置各类要素,繁荣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名城特色,构建和谐社会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城市。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远景展望到今后30年〜50年,至本世纪中叶左右。
(三)规划围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共分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市域。
市域围为市辖的一市、两区、十县的行政辖区围,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围,综合考虑城市功能拓展、水源保护、生态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建设用地发展等因素,适当扩大原有城市规划区围,增加鸭河口水库水源保护区和能源基地、官庄油田周边区域、王村以西物流工业园区及其他发展备用地,总面积3759 平方公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9.25•【字号】宛政办〔2023〕36号•【施行日期】2023.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宛政办〔2023〕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9月25日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南阳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南阳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健康南阳2030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1.社会经济状况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
南阳作为千万人口大市、经济大市、生态大市、农业大市,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农产品供给能力突出、城镇化潜力巨大。
高铁站、世界月季大观园、“三馆一院”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商务中心区、城市综合体、景观水系等工程快速推进,“满城绿色半城水”靓姿初显,“两山两源”生态优势不断厚植。
中心城市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5个功能区、11个县(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238万人,常住人口971.3万人。
与2015年相比,总人口增长23.1%,常住人口增长12.99%。
南阳市卧龙区潦河新区规划设计方案南阳市建筑规划设计院二零一二年二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潦河新区基地位于卧龙区潦河镇,南邓公路东侧,沪陕高速西侧,交通便利、该项目以潦河水系为轴规划,北靠潦河西村,地形复杂,地势沟壑不平,地块内坑池较多。
基地面积约96487.85平方米,合144.66亩。
属旧村镇改造扩建新市场和居民新区,存在少量拆迁。
本新区凭借河道优势,沿河开发。
规划道路四纵两环,布局方正。
设计风格外商内院,适宜农村生活。
规划总体目标是把本项目建设一个新型民居、多层住宅、商贸、景观配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新型社区。
二、设计依据1、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方法2、河南省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新农村规划及设计方案及设计要求4、2020年潦河村镇远景规划5、潦河村镇整治规划观摩指导意见6、潦河西村民居改造建设指导思想7、国家现行设计规范三、总体规划思路(一)、规划指导思想按科学规划理念,立足于潦河镇现状与实际紧紧围绕“繁荣农村商贸,改善居住环境”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用地结构和规划布局,为转变增长方式,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和途径,加快现代化农村建设创造有力的外部条件。
同时,通过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加快农民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有利的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二)、规划实施原则1、规划要切实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村民收入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村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2、规划要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要确立村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村民自主自愿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村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的精神,使村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村民得到实际利益。
《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区位南阳新城位于南阳城区东侧,北至南阳北绕城高速、南至秀海湖生态廊道、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
处于宁西发展走廊与焦柳发展走廊的交汇处。
区位图二.编制背景本轮规划修编立足于新时代、新需求,围绕“新动能、新空间、新标准”三大亮点展开,对标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实现空间精明增长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南阳“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好地诠释“满城绿色半城水”主旋律,达到“独树一帜、刮目相看”的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南阳市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工作(以下简称《南阳新城区总规》)。
期间,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分别征求了南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厅级离退休老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
2018年3月29日,《南阳新城区总规》成果通过了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经修改完善后,目前已完成《南阳新城区总规》(草案)的编制。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南至商务中心区南边界、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规划面积95.7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南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面积约为7225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
五.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发展条件一.现状分析1.1自然条件与资源地形地貌: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气候气象: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水文资源: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南阳白河两岸最新规划方案开工建设人才公寓4000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万户、增加车位5000个、提升改造20个游园、打造5条精品街……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是承诺也是重担,饱含着南阳市干群躬身入局将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2022年,南阳市将以城市更新提质为总抓手,“面子”“里子”一起抓,地上地下相统一,通过重抓重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管理有序的城市新形象,加快中心城区振兴发展。
今天,通过解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为你描绘一派未来可期的大城市形象。
看项目改变城市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持续推进2021年度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32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9个、人才公寓4000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万户。
看片区华丽蜕变卧龙区:卧龙岗西南片区、十二里河以西片区、卧龙路以南片区、焦枝铁路两侧片区;宛城区:陈棚片区、医圣祠片区、光武路建设路扩宽安置汉城河以东片区及吕庄皇杜庄片区;高新区:张衡街道魏营片区、百里奚街道黄岗片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片、百里奚许庄片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盆窑李八庙片区、溧河店魏营片区、枣林常庄冉营片区、雷庄菱角池片区。
“十大工程”将成热词片区更新提质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区16个片区综合开发改造,共涉及92个村(社区),总面积10.94万亩。
计划投资1174.04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235.28亿元。
重点公共建筑建设工程聚焦重点公共建设项目,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推进卧龙岗文化园建设;持续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项目;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实施新城区片区生态大水系、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计划投资769.1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187.28亿元。
一河两岸建设工程按照《南阳市携河发展战略研究暨白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方案》,启动CBD商务中心开发建设,统筹推进白河生态综合治理、南阳市中介服务产业园、南阳市中央商务区、南阳名人馆等项目;开工建设牧原城项目和南阳迎宾馆等项目。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总体规划(2017—2030)的批复正文:----------------------------------------------------------------------------------------------------------------------------------------------------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总体规划(2017—2030)的批复宛政文〔2020〕50号卧龙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呈批〈七里园乡总体规划(2017—2030)〉的请示》(宛龙政文〔2020〕12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总体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规划》)。
二、总体发展目标。
把七里园乡建设成为南阳市城郊生态休闲、宜居养生组团,把七里园乡集镇建设成为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于一体的宜居型小城镇。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
其中,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七里园乡行政辖区部分区域,总面积25.02平方公里;集镇规划范围为:北起规划道路、南至京宛大道、西至邕河、东至滨河路,规划面积2.44平方公里。
五、城镇规模。
近期集镇人口1.1万人,远期集镇人口2.3万人,规划至2030年,集镇建设用地规模234.87公顷。
六、乡域空间布局。
以七里园乡集镇为乡域发展核心,以京宛大道—仲景路—大刘村村道为东西向发展主轴,孔明路和仲景路为南北向次要发展轴。
沿主、次发展轴上的重点村优先建设,促进整个乡村体系的发展。
七、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要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完善集镇区道路网络,妥善处理好乡域的对外交通。
城镇交通、通信、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运行效率,不断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来源:南阳市规划局作者:规划局共计: 5513 字sj一、规划范围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部,东至经十三路、南至沪陕高速公路与许平南高速公路、西至规划的城南大道(暂命名,即独山大道在白河大桥以南的延伸路)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毗邻、北至规划的黄河路,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
本规划界线是从有利于对接南阳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满足省发改委批定的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两个产业集聚区各自的面积,有利于两个产业集聚区今后的规划建设管理角度考虑所确定的。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2009-2012年,中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三、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5.12;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B J 137—90;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4.7;5.《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豫发改工业〔2009〕608号;6.《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7.《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南阳市人民政府,2008.8;8.《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2007-2020)》,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10;9.《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0.其它与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发展定位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趋势,并基于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和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现状,规划的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发挥已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以河南中光学集团、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阳金冠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 区位南阳新城位于南阳城区东侧,北至南阳北绕城高速、南至秀海湖生态廊道、 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
处于宁西发展走廊与焦柳发展走廊的交汇 处。
区位图二. 编制背景本轮规划修编立足于新时代、新需求,围绕“新动能、新空间、新标准”三 大亮点展开,对标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实现空间精明增长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 城镇化。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南阳“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的定位,更好地诠释“满城绿色半城水”主旋律,达到“独树一帜、刮目相看”区位图南阳新城区发展总霜划(2018年B03S年)崗|!L 立子大(X5t-t- r 妙;阳力兀由右厂苗1户苹册珊代于麻渺iNPR , 1活沖向止岱啣已谀 h 至烦返曲丰巧删 于节“冋临連曲U 万鬲数 酉至鬥 河.毗而哲的95.7平方曹堂.新城盘包匡擁建0机唏、那万旦5V 邨谢触、三网!i 速,啊山甌城怎谡歩』 1S ■大交ii 基咄血.蛀壬宁酣摆芒廊与匡也如底走榆的迟口1,的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南阳市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工作(以下简称《南阳新城区总规》)。
期间,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分别征求了南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厅级离退休老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
2018年3月29日,《南阳新城区总规》成果通过了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经修改完善后,目前已完成《南阳新城区总规》(草案)的编制。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南至商务中心区南边界、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规划面积95.7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南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 面积约为7225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五.技术路线伞域总体规划第二部分发展条件一.现状分析1.1自然条件与资源地形地貌: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原则与理念宁间着訓吋rrsc燎左W遍台迫亠火规划伺堆紀迎靭划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气候气象:南阳地处北纬32° 17' -33° 48',东经110° 58' -113° 49',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简介第一篇: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简介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简介一、总体情况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由两个区域组成,一个是高新区正在开发建设区域(简称北区),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管辖面积24.86平方公里;另一个是南阳市白河南区域((简称南区),于2009年经省政府确认,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管辖面积23.2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产业布局合理、空间统筹利用,把其培育成为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先进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发展目标:到2015年, 引进工业项目100个,其中五百强企业7-10家,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项目60个,总投资额80亿元以上,合同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培育上市公司3-6家。
地区生产总值200-300亿元、工业总产值500-800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60%;高新区中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高新区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60%以上;现代服务业总收入占全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30%。
产业布局:以光电、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积极引 1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领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集聚区的产业支撑和带动能力。
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立以来,按照“工业立区、项目兴区、高新技术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完善产业规划,紧紧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等支柱产业。
今年围绕主导产业纳入省重点工程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22个,近期还将有15个超亿元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逐步壮大支柱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基地。
关于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南阳新区前期争取申报情况1.积极汇报争取。
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极两圈三层”战略格局的重大举措。
中原城市群9市是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城市新区的重点,郑州、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新区已批准运行,漯河、安阳、平顶山、商丘正在积极申报。
鉴于我市没有城市新区的现实状况,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迅速组建专门班子,认真研究,深入谋划,创造条件,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对上汇报争取,全面启动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调研、论证、编制工作。
2009年6月15日,市长穆为民带领市发改委专程赴省,汇报南阳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空间范围和功能定位等情况,取得了省直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与大力支持。
2.广泛组织调研。
2009年8月25日,市发改委在认真做好南阳新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适时邀请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国土厅、省环保厅领导及相关专家莅临南阳调研指导,并召开专题论证会,寻策问计,把脉问诊,初步确定了南阳新区的1空间位臵和规划控制面积。
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南阳新区建设的思路框架,原则同意我们提出的南阳新区规划空间位臵和规划控制面积。
3.认真编制方案。
市发改委会同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在大量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沟通对接,通力协作配合,反复修改完善,数易其稿,拿出了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总体方案。
4.反复优化论证。
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成稿后,我们多次赴省汇报对接,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适时进行修改完善,省发改委及省直相关部门对总体方案充分肯定,并上报省政府。
2010年5月10日,郭庚茂省长专门听取了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
2010年5月26日,张大卫副省长专题召集我市和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国土厅等部门,对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近日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出炉!请输入图片描述《南阳市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已经南阳市政府批复(宛政文〔2018〕55号文),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如下: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2018年11月8日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公示南阳市在全国的区位分析区域交通条件分析南阳市在河南省的位置南阳中心城区在市域的位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规划区范围图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图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图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图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图一、总则(1)编制目的本轮规划修编立足于新时代、新需求,围绕“新动能、新空间、新标准”三大亮点展开,对标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实现空间精明增长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南至商务中心区南边界、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规划面积95.7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南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面积约为7225平方公里。
(3)规划期限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
二、展目标与战略(1)总体定位推动南阳“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引领南阳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高地,促进南阳向高质量城镇化转型的新载体,吸引南阳创新要素集聚发展的新引擎。
(2)规划愿景依托中心城区和新能源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产业优势,发挥南阳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两岸并举,拥河发展,把南阳打造成为世界月季花城、中国养生名城、中原生态水城、南阳宜居新城。
(3)发展目标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区域协作与制度创新,至2020年,区域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城市绿色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2035年,有力支撑南阳成为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产业经济、生态文明、社会人文的大发展,基本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生态文明高地、宜居和谐示范。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古城历史街区保护及修复整治规划(2019—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09•【字号】宛政文〔2022〕30号•【施行日期】202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古城历史街区保护及修复整治规划(2019—2035)的批复宛政文〔2022〕30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局《关于报批〈南阳古城历史街区保护及修复整治规划(2019—2035)〉的请示》(宛自然资文〔2022〕83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南阳古城历史街区保护及修复整治规划(2019—2035)》(以下简称《规划》)。
二、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
规划将南阳古城历史街区划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总用地面积为84.10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为人民南路以东、联合街以南、民权街以西、民主街以北,解放路及民主街沿街、联合街中段北侧、武庙坑及清水塘区域,总用地面积约22.54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总用地面积约59.16公顷,环境协调区总用地面积约6.71公顷。
三、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目标定位和各类功能布局。
《规划》充分利用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激发古城的产业活力,修复提升人居环境,促进该区域文化、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要严格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遗存,保持其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社会生活的延续性,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提升历史街区活力。
进一步明确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空间格局、传统风貌及其物质遗存的保护要求,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五、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要将《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处理好历史文化遗存、空间环境、自然景观的关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13•【字号】宛政办〔2023〕45号•【施行日期】2023.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发展规划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宛政办〔2023〕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13日南阳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豫政办〔2023〕30号),更好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更可持续,助推高质量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聚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强力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7•【文号】国办函〔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1.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7〕1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南阳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南阳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7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5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根据南阳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