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7.35 KB
- 文档页数:4
知识精析01理想化模型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岀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3.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02质点1.概念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却有助于我们体会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研究思想。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
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2.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3.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理想模型是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产物所谓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是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产物,质点就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建立的。
2)质点是只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点是不存在的,所以质点的概念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光滑水平面,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不能以物体体积的大小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很大的物体可能被看成质点,而很小的物体却不一定能够被看成质点,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尽管很大,仍然能够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分子的振动及转动时,小小的分子就不能看成质点了。
4)不能说平动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而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因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一般可以看做质点但平动的物体就一定能看成质点吗?不一定!例如,行驶中火车的车身在平动,当我们研究它运动速度的变化时,可以将它看成质点,而当我们要考查其通过一座桥梁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就不能将它看成质点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习题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质点1.定义:质点是指在物理学中,用来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理想模型,它被假设为质量集中于一点,体积和形状都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对研究运动规律没有重要影响,物体内部各点的质量分布均匀。
二、参考系1.定义:参考系是指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准系统。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来选取,但是选取的参考系必须是惯性参考系。
三、坐标系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有: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2.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
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
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
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一、时刻与时间间隔时刻:指某一事件发生的瞬间。
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反映了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B。
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
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度。
位移: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矢量,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2.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⑴、 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 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2、从V —t 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 .轴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在t .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⑴、 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 种类 区别(特点) 联系匀直线运动V=恒量 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0x = vt匀变速直线 运动 v =v 0+ata=恒量x =v 0t +at 2/2 =t V V t )(210+=aV V t 222-a 与V 0同向为加速 a 与V 0反向为减速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00第一课时质点、参考系(一)物体和物质一、物体和质点物体是形象概念:木头、食盐、水、惯性、颜色、固液气(超导态、超固态、液晶、等离子)物质是抽象概念:H O、密度、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纤维素、NaCl、2运动无处不在如: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海浪的汹涌澎湃、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足球的飞滚、树叶、纸张的飘落………....物体(宏观)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就是我们熟识的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的概念,对应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分别取决于参考系和零势能面).(微观分子的热运动对应内能—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与参考系无关,分别取决于温度和体积)(二)运动的分类1平动:疾驰的马、拖拉机、飞机2转动:拉磨的骡子、母亲、钟表、轮子(含平动)3振动单摆、轰鸣的机器、拨动的两端固定的橡皮筋(弹性绳)4进动5章动思考:1.概念的来历:2.定义:3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点.a.大的物体(如地球)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吗?小的物体(如分子)一定可看成质点吗?b.匀速运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转动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吗?c.具体的物体和其对应的质点究竟有什么区别?4.注意:若被研究的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便可将物体看成质点.二战期间,德国的潜艇横行大西洋,盟国援助苏联的货船经常遭到袭击。
有人问一位数学教授,究竟用大规模的舰队好还是用小规模的编队好。
他通过分析指出,船队遭遇潜艇是偶然的,即“会晤”的机会是相同的,唯一区别的是集中和分散所带来的数量。
相对海洋而言,船只可以看作质点,既然都是偶然的,机率相同,减少数量,就能减少“幸会”的次数,还是大规模的编队损失少。
联想、类比:自然界中,鱼的洄游(熊、狼)、羊和牛的迁徙(鳄鱼)、海洋里的鱼群,集体的力量,群居性,人类亦是,入群并交流合作是必须的。
(四)物理方法研究质点的意义:1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形状、大小等突出主要因素:具有质量(本质属性)说明:高中阶段,我们只能研究能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来处理.4推理法(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研究声音的传播真空不传声5等效法:分力与合力等效、等效电阻、等效电路、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6类比法:电压与水压、电流与水流、内能与机械能、原子结构与太阳系质量与重力的比较压力与重力的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用法的比较串、并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的比较功率与效率的比较电与磁的比较……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X—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⑵、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 2、从V —t 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 .轴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在t .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⑴、 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补充一: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补充三:利用纸带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纸带问题的核心公式:◆(1)求某点瞬时速度V: V t/ 2 =V =s t =TS S NN 21++ ◆(2)由21aT s s s n n =-=∆- 求加速度a;逐差法求加速度:高一物理下知识点总结1。
高一物理参考系质点知识点物理学中的参考系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概念之一。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了解参考系和质点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参考系的定义和分类参考系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框架,简单来说就是选定的参考点和相应的坐标轴。
在物理学中,常用的参考系有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
1. 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某个运动物体或者物体组成部分来说,认为自身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在惯性参考系中,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成立。
2. 非惯性参考系:相对于非惯性参考系来说,由于引入了加速度或者转动等非惯性效应,运动物体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需要进行修正。
二、质点的定义和特点质点是物理学中用来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理想化模型。
我们将物体的质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假设该点能够任意变动。
质点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质点是一个微小物体,所以不考虑其尺寸和形状。
2. 质点具有质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对引力和其他力的响应。
3. 质点可以在空间中运动,其位置可以用坐标表示。
4. 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
三、参考系和质点的关系与运动描述参考系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在选择参考系时,通常需要简化问题,使得问题的分析更为简单和直观。
质点在不同参考系下的描述有以下几种情况:1. 如果质点在惯性参考系中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惯性参考系中,质点的运动可以简单地用直线运动方程描述。
2. 如果质点在非惯性参考系中作匀速直线运动,虽然质点实际上受到了一定的非惯性力作用,但是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可以通过引入等效力使得质点的运动表现为直线运动。
3. 如果质点在某个参考系中存在加速度,那么质点受到的力不仅包括惯性力还有其他力。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牛顿第二定律等物理定律进行分析。
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知识点在高一物理学习中,质点参考系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质点参考系可以理解为观察物体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以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一、质点参考系的概念
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它被假设为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只具有质量m。
而质点参考系则是研究和观测质点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
我们可以利用观测者自身或其他物体作为质点参考系。
二、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
根据观察者是否处于惯性状态,质点参考系可以分为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
1.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其它参考系而言具有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参考系。
在惯性参考系中,质点的运动遵循牛顿力学定律,即质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非惯性参考系
非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惯性参考系而言具有加速度的参考系。
在非惯性参考系中,质点的运动需要引入惯性力来描述,即质点
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加速度有关。
三、相对运动与相对速度
当观察者和质点参考系都处于惯性参考系时,观察者和质点之
间的相对运动可以通过相对速度来描述。
1.相对速度的概念
相对速度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在质点参考系中,观察者相对于质点的速度为观察者在质点参考系中的速度,而质
点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为质点在质点参考系中的速度。
2.相对速度的计算
相对速度的计算可以采用矢量减法的方法。
设A和B分别是两个物体,A相对于B的速度记为v(A/B),B相对于A的速度记为
v(B/A),则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为v(A/B) = v(A) - v(B)。
四、加速度的变换
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由于参考系本身的加速度,质点的运动状态需要引入惯性力进行描述。
加速度的变换公式是研究非惯性参考系下质点运动的重要工具。
1.质点在惯性参考系下的加速度
设质点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加速度为a',非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为a,则质点在惯性参考系中的加速度为a = a' - a0,其中a0为非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
2.质点在非惯性参考系下的加速度
设质点在惯性参考系中的加速度为a,非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为a0,则质点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加速度为a' = a + a0。
五、应用举例:离心力和向心力
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离心力和向心力是质点参考系应用最为典型的例子之一。
1.离心力
离心力是指质点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由于参考系的加速度而出现
的虚拟力。
例如,当我们乘坐过山车时,感觉到的向外的力就是
离心力。
2.向心力
向心力是指质点在惯性参考系中受到的指向运动轨迹中心的力。
例如,当我们乘坐旋转木马时,所受到的向内的力就是向心力。
结语:
通过对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
地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在不同参考系中的描述方法。
同时,
质点参考系的应用也帮助我们解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
过山车、旋转木马等。
希望本文对您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