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章)
- 格式:ppt
- 大小:714.00 KB
- 文档页数:57
《电子商务基础》第四章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系统,包括其组成、类型和运作流程。
2、掌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等。
3、理解电子商务中的法律法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4、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支付、安全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电子支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
(2)常见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核心要点。
2、难点(1)理解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的复杂原理。
(2)在实际案例中准确判断和解决电子商务法律纠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的电子商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支付、安全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电子商务问题,让学生交流观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章关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电子商务中的关键支撑要素,即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和法律法规。
提问学生在日常网络购物中所经历的支付过程和对支付安全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电子支付系统1、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特点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其特点包括数字化、便捷性、高效性等。
2、电子支付系统的组成(1)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是支付系统的使用者。
(2)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并接受支付的一方。
(3)银行处理支付指令和资金清算的金融机构。
(4)认证中心负责为交易双方颁发数字证书,确认身份的权威性机构。
(5)支付网关连接银行网络与互联网的一组服务器,用于处理支付信息的转换和安全传输。
3、电子支付系统的类型(1)在线支付如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2)移动支付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支付。
第一章1 企业商务活动的基本特征a)从事商品交换的活动b)涉及商品的交换、买卖和再分配,包含商品物理上的位移过程2.电子商务的基本目标:电子商务的基本目标是以企业的“商务整合”为目的,通过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将信息技术和企业商务策略整合,形成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的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
3 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及特点a)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支持商务活动的电子技术的集合。
从狭义上看,则指:在Internet和其他网络的基础上,以实现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为目标,满足企业生产、销售、服务等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支持企业的对外业务协作,从运作、管理和决策等层次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为企业提供商业智能的信息系统。
特点:A支持企业以交易为核心的商务活动的技术平台B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构、价值链增值的技术平台C依托网络,提供基于Web的分布式服务D在系统、应用的安全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E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人员,还涵盖了企业外部的客户和合作伙伴4.信息系统要素:硬件、软件、人员及相应的处理功能软件包括:程序、数据、文档第二章1、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中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答:包括问题定义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编码与测试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问题定义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明确将要建设的软件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探讨欲解决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需求分析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回答“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一问题。
系统设计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回答:“如何构造目标系统”这一问题。
编码及测试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编码与测试交替进行。
运行维护阶段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各种维护,不断完善系统,从而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需求。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1)系统规划(明确目标勾画轮廓制定方案)2)系统分析(分析现状明确约束确定需求)3)系统设计(体系结构设计选择软硬件平台应用软件设计网站设计安全子系统设计支付子系统设计4系统实现(系统平台搭建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行准备系统评估优化)5)系统运行和支持(系统维护运行维护组织管理性能优化)SDLC-系统规划—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系统运行和支持—运行维护2、JAD与RAD方法各自所蕴涵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JAD的主要思想:必须加强最终用户在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