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故事-DOSS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走进低功耗蓝牙的世界作者:冯悦颖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1期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整个世界变的越来越智能化。
在生活常见的蓝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蓝牙技术的进步成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技术——低功耗蓝牙技术,英文为大家熟悉的Bluetooth low energy technology。
是在2010年由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又称Bluetooth SIG)正式加入到蓝牙4.0核心规格版本当中,由于它的功耗低、传输速率高、与手机兼容性好等功能,是它在电子市场上倍受瞩目。
在2016年12月,蓝牙技术联盟推出新一代核心规格“蓝牙5”,并在次年7月相继推出蓝牙mesh 网络功能,皆在实现更好的物联网环境。
蓝牙mesh的推出在广播数据功能的升级,推进了互联解决方案的创新,也促进了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在智能家居创新浪潮中,成为无线互联网协议中的行业先锋。
目前,全球正进入一个各种系统都需要采集和交换数据的物联网(IoT)时代。
在传感器以无线方式连接,形成网络并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的物联网中,BLE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此类物联网(IoT)应用包括日常活动追踪以及家庭自动化功能,如智慧型电灯开光、温度和湿度监测与控制、遥控无人机等电子设备等。
是什么让BLE如此特别?BLE将全世界分为周边装置和中央装置。
周边装置(Peripheral devices)如感测器,通常体积不大,所需能量不高,资源限制也比较大。
中央装置(Central devices)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通常也可以被当作周边装置使用。
周边装置能以两种模式运作:广播模式,以及直接连接中央装置的模式。
广播模式,以及直接连接中央装置的模式。
广播模式是低功耗蓝牙与传统蓝牙之间最大的分别,可以将资料传输给范围的所有装置。
BEL无线电波特性BLE的低功耗追求不只是运算架构上的优化,在无线电波特性上也作了许多努力。
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公司网址: 目录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 (2)第一节形成背景 (2)第二节发展历程 (3)第三节基本原理和特点 (5)2、呼叫过程 (5)3、数据传输 (5)4、蓝牙解决的问题 (6)5、蓝牙的解决方案 (6)(2)工作频段全球通用 (7)(3)使用方便 (7)(4)安全加密、抗干扰性强 (7)(5)多路多方向链接 (7)(6)更低碳 (7)1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一节形成背景“蓝牙”的形成背景是这样的:1998年5月,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 和英特尔公司等五家著名厂商,在联合开展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牙技术,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
这五家厂商还成立了蓝牙特别兴趣组,以使蓝牙技术能够成为未来的无线通信标准。
芯片霸主Intel公司负责半导体芯片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立信负责无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IBM和东芝负责笔记本电脑接口规格的开发。
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业界巨头微软、摩托罗拉、三星、朗讯与蓝牙特别小组的五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蓝牙技术推广组织,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
全球业界即将开发一大批蓝牙技术的应用产品,使蓝牙技术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并预示着21世纪初将迎来波澜壮阔的全球无线通信浪潮。
关于蓝牙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蓝牙”这名称来自10世纪的丹麦国王哈拉尔德(Harald Gormsson)的外号。
出身海盗家庭的哈拉尔德统一了北欧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维京王国的国王。
由于他喜欢吃蓝莓,牙齿常常被染成蓝色,而获得“蓝牙”的绰号,当时蓝莓因为颜色怪异的缘故被认为是不适合食用的东西,因此这位爱尝新的国王也成为创新与勇于尝试的象征。
1998年,爱立信公司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统一标准而取名“蓝牙”。
随着蓝牙技术由手机、游戏、耳机、便捷式电能和汽车等传统应用领域向物联网、医疗等新领域扩展,市场对低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
详细剖析蓝牙技术公元十世纪,有一名丹麦国王出身海盗家庭,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北欧(挪威、瑞典和丹麦),成为维京王国的国王。
国王的原名叫Harald Gormsson,爱吃蓝莓的他有个绰号:“Harald Blåtand”,由“斯堪的纳维亚”(北欧地区)的语言翻译成英语就是“Harold Bluetooth(蓝牙)”。
在1994年,爱立信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新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而为了迎接这个即将面市的新技术,爱立信用丹麦国王的外号(Harold Bluetooth)给它命名。
蓝牙技术最初的构想,是用无线通信技术替代RS-232标准电缆(串口),让局部空间内的各类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协调工作。
“蓝牙”国王的事迹正预示着这个短距通信技术的未来。
2014年,V4.2版的蓝牙支持6LoWPAN(IPv6 over LR-WPAN,基于IPv6的低速无线个域网标准),使得蓝牙设备更易于接入互联网。
2016年,蓝牙5.0针对低功耗设备,进一步提升了通信速率,并且能够结合wifi对室内的设备位置进行辅助定位。
2017年7月19日,蓝牙技术全面支持Mesh网状网络。
纵观蓝牙技术的发展旅程,SIG不断地追求着无线连接的性能:传输速率(EDR-Enhanced Data Rate、AMP)、低功耗(Sniff Subrating、BLE)、网络接入(6LoWPAN、Mesh)和安全配对(SSP),以满足各种应用对近距离通信的需求。
原本,SIG主要是聚焦于“以人为中心的边缘网络”进行技术创新,而如今,蓝牙适用的范围已经逐渐拓展到所有物联网边缘场景:“蓝牙增强速率技术(BR / EDR)”的应用从无线耳机发展到鼠标键盘;“蓝牙低功耗技术”应用于手表、手环,发掘了可穿戴市场;而“蓝牙Mesh组网技术”则瞄准了整个(边缘域)物联网市场,包括消费领域和工业领域。
从最新的组网构架(Mesh组网)中,让我们逐渐地看清了蓝牙技术联盟对物联网通信的预想,以及对边缘网络的理解。
原来蓝牙的背后还有这么一个故事!现在智能家居电子产品发展的风生水起,而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用蓝牙进行互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互联功能为什么要叫蓝牙这么一个奇葩的名字,而且还有着这么一个奇怪的LOGO作为标志,事情要回到1300年前。
公元789年,北欧的民族乘船来到不列颠岛,不列颠岛的官员以为他们是过来经商的商人,准备过去向他们收取赋税,而北欧的民族杀掉了官员并抢劫了附近的村庄。
第二次发生在公园793年,他们洗劫了不列颠海岸的修道院。
当时的修道院都很富有,而且修道院大多都临海而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这些来自北欧的民族就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维京人,而他们最出名的就是维京海盗。
维京人在随后200年时间里大肆掠夺欧洲沿海国家,据说最远抵达了地中海和里海沿岸,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京人时间来到9世纪中叶,高姆“老王”统一了丹麦地区,在高姆死后,他的儿子哈拉尔一世继承了他的王位。
这位哈拉尔一世喜欢吃一种食物--蓝莓,于是他的牙齿都是蓝色的,所以绰号就是“蓝牙王”。
他统治时期统一丹麦,并将挪威、瑞典、丹麦统一起来,而蓝牙技术也是借鉴了这位不朽的维京君王的统一成就,毕竟蓝牙的目的也是让设备全部统一连接起来。
“蓝牙王”哈拉尔一世维京人使用的文字为卢恩字母,又叫如尼字母,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字母,它流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
蓝牙的符号就出自这种字母。
前文说了蓝牙技术的名字是出自蓝牙王哈拉尔一世,于是人们取他名字Harald Blatand的首字母H和B对应的卢恩文字,将它们结合起来即成了今天我们天天用的蓝牙的符号。
卢恩文字中代表H和B的符号组合就成了蓝牙LOGO。
那位公元10世纪的丹麦国王一定不会想到,他的名字在1100年后的今天会如此响亮。
蓝牙,这项创建只有10年的无线传输技术,却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而且正在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1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不过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对于任何一项新科技,10年都足以令其产生巨大的飞跃了。
10年前,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也许还会天真地将蓝牙往蓝色的牙齿上去联想。
而在今天,如果你还没有通过蓝牙做过些什么,那显然就已经有些落伍了。
这10年,蓝牙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名词到被大家所广泛认知;从最初仅仅是在手机上的崭露头角而发展到目前包括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音频产品、外设产品甚至汽车、医疗设备在内的多方位领域都加以采纳;从传统的语音通话、文件数据传输扩展为包括诸如打印、远程遥控、上网等多层面应用,无疑,蓝牙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前,我们也许还会把一部蓝牙耳机当作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宝贝,而到目前全球生产的蓝牙设备却已经达到惊人的近20亿件。
不信你看看身边朋友的手机,已经很难再能找到一款不支持蓝牙的产品了。
原来还是新鲜玩意的蓝牙设备现在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产品,而这项技术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历程蓝牙陪伴我们一起走过了10年,每一次的新体验都让我们感受到蓝牙科技带来的快乐。
提及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首先不能不谈到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
虽然对于我们这些终端消费者来说,这样一家组织说起来离自己实在有些遥远,但实际上却和我们息息相关。
因为所有有关蓝牙技术的规范和发展方向都是由这家组织所制定的,我们每尝试的一项蓝牙新应用,每体验的一款蓝牙新产品都要由这家组织开发、授权。
因此在蓝牙发展的这10年中,蓝牙技术联盟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蓝牙技术联盟创建于1998年9月,当时发起公司只有爱立信、英特尔、IBM、诺基亚、东芝这5家。
不过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该组织的成员已经超过10000家公司,而且这10000多家公司涉及了电信、计算机、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和网络行业等多个领域。
47便携户外伴侣如果要简单的概括DOSS超级蓝牙音箱的外形,或许“运动范”三个字就再合适不过了—DOSS超级蓝牙音箱被设计得十分小巧、圆润,而硅胶小提手的设计则让产品可以轻松挂扣在背包上或是提在手上(DOSS超级蓝牙音箱的尺寸约为112mm×73mm×54mm,重量也只有370g )。
值得一提的是,DOSS超级蓝牙音箱的机身基本被防水织物所覆盖,加之接口处采用了密封性较强的硅胶垫,因此DOSS超级蓝牙音箱支持IPX6级防水,在户外雨水环境中使用也没有压力,甚至用脏后直接用水冲洗依然能正常使用。
此外,DOSS超级蓝牙音箱拥有5种配色,分别是黑色、蓝色、红色、灰色和迷彩色,而笔者入手的是更适合户外的迷彩版。
在DOSS超级蓝牙音箱的顶部,设计了5颗按键—电源键、播放(暂停)键、音量减键、音量加键和语音唤醒键。
而机身右侧设计了Micro-USB充电接口,AUX音频输出接口和TF卡插槽。
这些接口处的防水盖设计得较为严密,防水性能得以进一步加强。
随身“万事通”了解了DOSS超级蓝牙音箱的外观,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实际体验环节。
首先,下载与之配对的APP —《DOSS超级蓝牙》。
然后长按电源键开机,按照《DOSS超级蓝牙》提示的步骤将手机与DOSS超级蓝牙音箱进行配对,最后再按下语音唤醒键,我们便可以和DOSS超级蓝牙音箱互动了。
据悉,DOSS超级蓝牙音箱搭载了百度DuerOS 3.0 AI对话系统,内置了百度音乐、百度百科、百度词条和百度知道等一系列云端资源,如同一个随身“万事通”。
音质方面,DOSS超级蓝牙音箱采用了360°环绕音效的喇叭腔体设计,可以让声音全方位流出。
同时,由于搭载了低音振膜,DOSS超级蓝牙音箱的低音效果还可圈可点。
就笔者的使用体验而言,DOSS超级蓝牙音箱在自身硬件和百度DuerOS 3.0 AI对话系统的加持下,语音声线较为优美、自然,没有明显的机器感。
最后,由于DOSS超级蓝牙音箱内置了1 400mAh容量的锂电池,续航时间可达到6~8小时,基本能够满足用户户外使用的需求。
阿希莫3蓝牙云播放音响+DOSS无线充电底座拆解简评
asimom3 APP蓝牙云播放音响介绍:蓝牙兼容Bluetooth V2.1+EDR版本、高效能移动充电电源、智能语音提示、金属外观出色工业设计、配套APP、NFC快速配对、APP实现上万电台云播放、内置电子说明书、酷炫无线充电、智能闹钟。
型号:DOSS DS-1189
主要功能介绍
全新的没有破处的
冲动到马上撕掉那层膜
还有一个透明的杯具
配件主音箱充电底坐杯具说明书
配件有2.5转3.5音频线 USB线
一公一母USB线
无线充电器,DOSS DS-1189 模式轻触开关有CE认证
充电开关
与无线充电底座合影
无线充电中。
怎么可能,没有老姜,DOSS能有今天?
只有营销可以成就中国IT品牌-DOSS的逆袭 国产品牌之路难走?
纵观整个音频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IT界风云变幻,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少品牌脱颖而出,走出自己的路,也有更多曾经知名的品牌,因为种种原因,慢慢衰落了。
比如奋达音响,以前是主攻家电市场,后来开始步入音响行业,最初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直至2007年,“航母级”奋达石岩生态高新技术产业园竣工投产,才慢慢走入业内人士的眼界。
然而正当奋达奋发的时候,随着美国雷曼兄弟的破财,美林证券的被收购,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泛滥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沉痛打击。
在经济危机之下,包括多媒体音箱在内的多个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各大品牌均面临着市场萎缩,发展受制的难题,众人大呼寒冬时代来临。
值此寒冬时际,国内各大音频品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应对。
为应对危机,奋达专门聘请了业内知名的营销策划大师老姜负责市场,推出了5000元征广告、8000元买文章、10万元征集工业设计、以旧换新等种种提高市场关注度的强心剂,来吸引大众对奋达品牌的关注。
持续通过种种亲近大众的活动传播品牌与产品的精神,奋达不仅没有在金融危机中倒下,反而成为国内音响领域的排头兵,虽然后来奋达音响的知名度有所下降,不过得益于前面打下的基础,现在依然是国内音频行业的一大悍将。
当然随着大师的悄然离去,奋达也慢慢被后来居上者淹没,时至今日,依然难以振奋。
国外企业卖的是品牌,国内企业卖的是产品,国产品牌之路不好走,小企业的品牌之路更难走……这是许多人对国内企业的印象。
实际上,没有难走的路,只有没能力的领航人,只要领航人的眼界够宽、营销策划能力够强,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先来看个键鼠行业的例子,邦的,IT业内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键鼠品牌。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邦的老总在朋友的引荐下,将一手护航奋达度过金融危机的营销大师老姜请到邦的,全权操盘邦的市场运作。
2009年,老姜上任后,为了快速建立邦的品牌形象,他别出新意策划了一个邦的企业代言人,这就是业界闻名的邦的猫了。
一般品牌的代言都会找演艺界、体育届的知名明星,而当时邦的则走了条不同寻常的路,使用极具个性的卡通形象代言,推出快乐点激灵感这一主张,把邦的打造成了闻名大江南北的笔记本无线鼠标品牌。
品牌之路难走,一方面是不太负责的夸大、误导,另一方面其实和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很大关系,其实只要有合适的策略,加上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要成就一个品牌并没想象中难。
且看现在音频行业新秀,DOSS是怎么崛起的。
蓝牙的崛起
DOSS是国内蓝牙音响市场第一品牌,在整个音频行业市场份额,也仅次于漫步者。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DOSS在国内IT行业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品牌。
DOSS的创始人李总在创业之前是一个军人,在九十年代末,他借着全民下海经商的大潮,告别军队生涯,来到深圳创办了一家DVD配套音响企业,主要经营海外市场。
李总是个资深的音响迷,不仅对音响产品有非常深的研究,还具有敏捷的市场眼光。
2001年,李总发现国外开始流行iPod,他很快就看到了其中的潜力,决定转向苹果配套音响,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品牌,即今天的DOSS。
DOSS产品进入美国,当年即实现销售额超千万大关。
第二年,DOSS成功挺进欧洲市场,成为欧美数码音频行业的一支中国生力军。
2005年底,借着苹果iPhone和iPod的热销,DOSS成功进入北美主流数码渠道和苹果专卖店,仅北美市场全年订货额已经突破亿元大关。
在李总频频发力下,2007年,全球使用DOSS 产品的苹果消费者突破了三千多万,DOSS跻身全球iPod音响最重要的研发与生产基地行列。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到了,DOSS在海外的销售势头也受到影响,利润明显减少。
李总开始考虑回到国内市场。
只是DOSS虽然在国外风生水起,但回到国内会不会水土不服?李总的顾虑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李总认识了当时IT营销策划高手老姜。
老姜结合自己对国内市场的熟悉和音响行业的运作经验,为李总建立品牌战略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DOSS很快就从国内林立的音响品牌中脱颖而出。
优秀的企业,都会居安思危。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DOSS注意到虽然苹果音响的销量还在不断增长,但随着其他智能终端品牌的崛起,苹果周边的音频产品在市场的需求趋势已经在开始下降了。
怎么办?DOSS开始寻找新的突破点和方向,李总和老姜合计,相互交换看法后,他们觉得未来智能移动设备终将霸占市场,而与之配套的蓝牙市场肯定大有作为。
确定蓝牙方向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根据李总和老姜对产品的规划,经过DOSS设计师们的潜心研究、设计,DOSS新一代产品诞生,这就是阿希莫,蓝牙音响经典产品。
借阿希莫的热潮,DOSS接连推出多款深得市场欢迎的产品,此时DOSS在国内音响的市场份额已经排到前列,一直给李总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的老姜正式加入DOSS,全力帮李总参谋策划,阿希莫3、DOSS灵动等优秀产品不断出现。
可玩性、实用性更强,加上更全面的营销方式,DOSS蓝牙音响一度供不应求,彻底奠定了DOSS作为蓝牙音响第一品牌基础,李总也被业内称为蓝牙第一人。
面对未来更多不确定的市场因素,DOSS也将在两位战友的共同努力下,继续谱写属于他们的辉煌,属于中国蓝牙崛起的辉煌。
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