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3)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三)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蛛网模型答: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
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
与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Q t 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 t-1,即供给函数为Q t s=f(P t-1),并根据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不同,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类型。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价格歧视答: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3.科斯定理答: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它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2.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A. 制定者B. 接受者C. 影响者D. 无关者答案:B3. 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B.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C. 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D. 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满足感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答案:A4. 短期成本曲线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的点是:A. 总成本最低点B. 边际成本最低点C. 总成本最高点D. 边际成本最高点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 外部性B. 公共品C. 垄断D. 完全竞争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类型。
答案: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它定义为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与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之比。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弹性(大于1)、单位弹性(等于1)、非弹性(小于1)和完全无弹性(等于0)。
7. 什么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所有产品的平均成本,即总成本除以产品数量。
在生产过程中,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假设某企业生产商品的总成本函数为TC(q) = 10q + 0.5q^2,求该企业生产10个单位商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答案:首先,计算平均成本AC(q) = TC(q) / q = (10q + 0.5q^2) / q = 10 + 0.5q。
当q=10时,AC = 10 + 0.5*10 = 15。
第三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设劳动是唯一可变要素,当总产量下降时,()A. 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零 B。
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C. 劳动的平均产量小于零 D。
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2.当劳动的平均产量大于零时,边际产量是( )A。
下降的 B。
0 C。
负的 D. 以上都可能3.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要素的投入阶段是( )A。
阶段Ⅰ B. 阶段Ⅱ C. 阶段Ⅲ D。
以上都不对4。
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A. 递增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C. 递减且为正; D。
上述三个选项中只有A不可能. 5。
以下各项中可能是短期成本函数的是( )A。
TC=0。
6Q3-10Q2+300Q B. TC=2Q3—10Q2+300Q+100C。
TC=10Q2—3Q3+300Q+100 D。
TC=10Q2—3Q3+300Q6。
等产量线特性( )A。
一般斜率为负 B。
凹向原点 C。
不同的等产量线只有一个交点 D. 以上说法都对7。
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P L、P K是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A。
P L/P K B。
P K/P L C。
-P L/P K D。
-P K/P L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
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
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9.理性的短期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A。
MP>AP阶段 B. MP下降阶段C。
AP下降阶段 D. 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产量TP开始下降时,边际产量MP也开始下降B.只要边际产量MP下降,总产量TP一定下降C。
边际产量MP曲线必定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D。
只要边际产量MP下降,平均产量AP 也一定下降11。
生产者均衡时( )A。
MP L/MP K=P K/P L B. MRTS LK=MP K/MP L C。
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微观经济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计算题 3. 论述题简答题1.简述“谷贱伤”现象。
正确答案:“谷贼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粮价却下降,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现象。
“谷贼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以图2.7来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涉及知识点:微观经济学2.假定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起初,若Px下降,Py保持不变,再假定x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y的购买量会不会起变化?正确答案:原来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设预算方程为PxX+PyY=M,现在X的价格下降为,若X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对X的需求量增加,消费者用于X 的支出也随之增加,即(X1为Px下降后的x的需求量)。
由于M,Py不变,所以Y的需求量减少。
涉及知识点:微观经济学3.利用效用论有关原理,说明一个经济社会中不可能所有的商品都是劣等品。
正确答案:(1)效甩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习 题:一、名词解释1、效用2、边际效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5、无差异曲线6、边际替代率7、消费者均衡8、消费收入曲线11、消费价格曲线12、替代效应13、收入效应15、低档物品16、吉芬商品二、判断题1、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增加时,总效用必增加。
3、在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时高时低。
4、消费者均衡时,边际效用最大化。
5、假设消费者的Cobb ﹣Douglass 效用函数为1212(,)U x x x x =,当商品1x 价格变化时,价格提供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
6、需求曲线的每点都意味着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得到满足。
7、对于正常商品X 而言,当X 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8、低档物品不一定违背需求规律。
9、低档物品一定是吉芬商品,但吉芬商品不一定是低档物品。
10、黑白电视机是低档物品,因而其它条件既定时,它降价并不能带来需求量的增加。
11、如果所有商品的价格变成原来的两倍,而收入变成原来收入的三倍,则消费者的预算线会平行向外移动。
12、如果效用函数 ,则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三、选择题1、当消费者对商品X 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x MU 为( )。
A .正值B .负值C .零D .不确定()56U X Y X Y =+,2、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 )。
A .递减B .递增C .按相同方向变动D .保持不变3、当消费达到饱和点时,总效用曲线呈( )。
A .向右上方倾斜B .向右下方倾斜C .水平状D .向左上方弯曲4、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
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B ./xy x y MRS P P =C .//x x y y MU P MU P =D .//x y y x MU MU P P =5、设对某一消费者有//x x y y MU P MU P <,为使他得到的效用最大,他将( )。
2025微观经济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整个国民经济B. 个体经济单位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 资源配置答案:B。
解析: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像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等,主要着眼于资源配置等微观层面的经济问题,而整个国民经济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部分内容。
2.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时,需求量()。
A. 上升,增加B. 上升,减少C. 下降,不变D. 下降,减少答案:B。
解析:需求曲线反映了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即需求量减少,这是需求定理的体现。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A. 商品本身的价格B.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C. 相关商品的价格D. 消费者的偏好答案:ABCD。
解析:商品本身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变动,消费者收入水平影响其购买能力,相关商品价格比如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该商品需求,消费者偏好改变也会影响需求。
2. 以下属于微观经济学中成本概念的有()。
A. 机会成本B. 显性成本C. 隐性成本D. 固定成本答案:ABCD。
解析: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外一种东西的最大价值;显性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有以下特点。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单个买者或者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第二,市场上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没有差别。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第三章效用论一、选择题1.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最大值时,则边际效用MU X为( C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3.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4.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为U(X,Y)=XY时,下列哪一种效用函数描述了相同的偏好次序?( B )A. U(X,Y)=(X-5)(Y-5)B. U(X,Y)=(X/5)(Y/5)C. U(X,Y)=(X+5)(Y+5)D. U(X,Y)=(X+5)(Y-5)5.序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C )A.取决于商品的价格;B.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C.可以比较;D.不可以比较。
6.序数效用理论认为,不同消费者从相同商品中获得的效用大小( C )A.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商品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7.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8.同一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
9.在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 B )A.收入B.用一种商品换另一种商品的意愿C.对两种商品是替代还是互补的认知D.需求弹性10.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们的(B)A.价格之比;B.边际效用之比;斜率的绝对值C.数量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
11.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变动;D.顺时针旋转。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9 分)1 、需求的变动2 .边际收益3 .消费者剩余⼆、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外均保持常数。
A . ⼟壤的肥沃程度B . 技术⽔平C. 棉花的种植⾯积D . 棉花的价格2 .已知⼀件外套价格 80 元,⼀本书价格 20 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最⼤化的均衡点上,⼀本书对外套的边际替代率为()A 、 0.5B 、 0.25C 、 0.8D 、 0.75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 U 形的原因与()。
A .规模报酬变动有关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 .要素的边际⽣产率有关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重有关4 .当某消费者对商品 X 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 MUx 为() A 、正值 B 、负值C 、零D 、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定5 .如果在⼚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 AR ⼩于 SAC ,但⼤于 AVC ,则⼚商()A 、亏损,⽴即停产B 、亏损,但继续⽣产C 、亏损,⽣产或不⽣产都可以D 、获得正常利润,继续⽣产 6 .在垄断⼚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商可以()A .亏损B .利润为零C .获得利润D .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7 .两种商品在两个⼈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A .不使某个⼈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个⼈受益B .个⼈都处在其消费契约线上C .个⼈都处在他们的效⽤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8 .在⼚商的停⽌营业点上,应该有() A . AR=AVC B .总亏损等于 TFCC . P=AVCD .以上说法都对 9 .所有下列因素除哪⼀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变化 B .商品价格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10 .某农户今年扩⼤播种⾯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会()。
微观经济学第3章部分练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最⼤化的均衡点上,⼀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 MRS XY ??-=其中:X 表⽰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衬衫的件数; MRS 表⽰在维持效⽤⽔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最⼤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 即有MRS xy =20/80=它表明:在效⽤最⼤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差异曲线,E 点为效⽤最⼤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的值。
1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消费者的收⼊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消费者的收⼊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程进⼀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最⼤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3)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课税将()
A.全部向销售者征收;
B.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C.全部向消费者征收;
D.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3、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4、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
A.商品价格之比;
B.投入要素价格之比
C.边际产量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5、已知在等产量曲线的某一点上,以生产要素L替代K的边际替代率是2,这意味着()
A.MPK/MPL=2B。
MPL/MPK=2
C.APK/APL=2D。
QK/QL=2
6、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2.50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7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P=20元,则MR为()元
A.30
B.10
C.60
D.-10
8、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或行业)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
A.前者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无法比较
9、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
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以上都不对。
10、当生产要素L的市场供给曲线(SL)斜率为正时,()
A.不论该要素价格PL如何,该要素的供给量总是固定的
B.其需求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价格
C.该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交点决定均衡价格,而不决定均衡数量
D.该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12、按照科斯定理,分配私人产权()。
A.意味着产权不能交易;
B.赋予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
C.确保决策者考虑社会收益和成本;
D.确保获得利润。
13、单位销售税会使()。
A.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供给曲线变得陡直;
D.供给曲线变得平坦。
14、非均衡价格是指()。
A.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一致;
B.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和供给量不一致;
C.实际中不存在,除非供给商品可控制价格;
D.上述都不正确。
15、某完全竞争厂商在一定产量Q=12,TC=780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65,若厂商在该产量上实现短期均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