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89.34 KB
- 文档页数:2
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案咱们养猪的朋友们都知道,小猪要过“三关”,其中下痢关是三关中死亡率比较高的。
一旦仔猪发生腹泻,饲料报酬率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发育停滞(僵猪)这些问题都会呈现。
那么仔猪腹泻的原因是什么?仔猪腹泻的防治方案都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看下:仔猪腹泻的原因:一、非传染性病因1,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断奶仔猪从初乳变为饲料,加上断奶应激,降低了酶的水平。
研究表明,断奶后一周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断奶后仔猪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对饲料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这为肠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最终因消化不良而腹泻。
2,营养因子缺乏※缺乏维生素(叶酸、烟酸和泛酸等)、矿物质(锌、硒、铁等),使抵抗力降低。
※病猪排淡黄色、白色、水样恶臭稀粪。
3,日粮抗原过敏※胃肠黏膜内有大量的淋巴组织,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对抗抗原。
※胃肠道中未消化的饲料蛋白质抗原可激发免疫系统,引发超敏反应,进而导致小肠损伤,表现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引起功能性变化而腹泻。
※因肠道损伤,病原微生物感染,加剧腹泻病程。
4,应激因素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酶系统尚发育不完全,对各种应激如断奶后母子分离、食物变化、伙伴变化、环境陌生及温度、湿度变化等非常敏感,产生一系列应激生理反应,导致腹泻。
二、传染性病因1、传染性胃肠炎※存在于猪的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内,10日龄内猪死亡率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死亡少,成年猪几乎无死亡。
※明显季节性,冬春寒冷季节,传染快,呈地方性流行。
※仔猪症状明显,沉郁、发热、排稀粪、呕吐、高度脱水。
2、轮状病毒感染※感染各年龄猪,2-5周龄多发,发病率高50-80%,死亡低7-20%。
※寒冷季节,排黄白或灰暗水样或糊状稀粪,症状轻而缓和。
3、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初生仔猪多发,1-3日龄内最多,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高。
断奶仔猪拉稀怎么治?解决办法概述:断奶仔猪这个时间段的饲养是养殖户常见的难题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猪过了这段会好很多,过不去的常见的就是拉稀腹泻,僵猪等等那该怎么办呢?当然,及时治疗很重要,具体治疗办法如下:仔猪断奶后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饲料和饲养环境的变化、疾病等都会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且不易治疗。
一、断奶仔猪拉稀怎么治?治疗办法:①对腹泻严重、脱水过多仔猪的治疗。
只要仔猪有食欲,可配制电解质水溶液饮用,口服补盐液参考配方:纯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100毫升。
饮用电解质水可调节神经—体液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降低应激反应,增加体重的效果。
②抗生素药物治疗。
对于发生断奶应激,又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可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先锋9号注射液按2~3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或用水溶性氨苄西林50克溶入200千克水中,连续饮用3~5天。
③仔猪血便的治疗。
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时,治疗的首选药物是0.5%痢菌净,按0.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效果较好。
④验方治疗细菌性腹泻。
取木炭末500克置锅内炒10秒钟,加醋250克和捣碎的大蒜200克炒15秒钟,用水调成糊状,涂抹在发生腹泻的猪舌头上让其舔食,对治疗细菌性腹泻有效果。
二、拉稀仔猪保健对策普通的药物一般只是对于仔猪断奶拉稀展开的效果,这里推荐下惠农盛世的哇哈哈,主要成分是丁酸钠、麦芽糊精、苷酸铁、消化酶、乳酸菌、酵母菌等。
不仅可以预防治疗仔猪拉稀的问题,而且具有生血促生长的功效,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对各种畜禽有:1、抗应激、使消化能力增强,抑制肠道病菌,控制拉稀;2、补铁生血、三天皮红毛亮,无需在同时使用其它生血制剂;3、补充营养,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弱仔病僵,促进生长。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控措施随着仔猪的断奶,仔猪的生长环境和饮食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容易出现腹泻等问题。
腹泻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还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断奶仔猪的防控措施中,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预防措施1、合理断奶。
断奶时间过早或过晚都容易引起腹泻。
一般能够正常进食的时间为28~35天,如过早断奶,仔猪的消化道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腹泻;如断奶时间过晚,则会造成仔猪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病菌。
2、配制合理饲料。
断奶后,仔猪需要逐渐适应不同的饲料和饮水,为了避免饲料过于粗糙引起腹泻,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直链糖和部分脂肪酸等应适当减少,同时增加易消化的辅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
3、保持干净卫生。
干净和卫生是防止腹泻的重要保证。
应经常更换垫子,清洗仔猪圈,保持圈内环境干燥,避免因潮湿引起的腹泻发生。
4、空气流通。
合理的通风能促进氧气的供应,排放污浊空气,保持养猪场内新鲜空气的流通。
如养猪场过于密闭,空气无法流通则会增加猪只容易感染疾病的风险。
5、疫苗免疫。
适时给仔猪接种常规疫苗,如猪肺炎、猪瘟、口蹄疫等疾病的疫苗,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治疗措施1、控制饮食。
当仔猪出现腹泻症状时,要控制仔猪的饮食,恢复正常的食欲。
在恢复的过程中,应以饲料为主配合水、电解质、维生素等多种药物来防止营养不良和腹泻加重。
2、药物治疗。
在腹泻症状较轻时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菌生素类药物、消炎药、白蛋白注射液等。
经过3~5天的治疗后,如仍未见好转,应及时请教专业兽医加强治疗。
3、加强环境控制。
仔猪腹泻的治疗不仅应针对个体,也要加强环境控制,特别是细菌和病毒的消毒,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4、防止二次感染。
当仔猪的腹泻症状已经得到控制后,要注意防止二次感染。
加强养猪场内的卫生,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并做好疾病监测和预防工作。
总之,预防和治疗断奶仔猪腹泻需要采取全面综合的措施。
猪仔腹泻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腹泻是猪仔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猪仔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了解腹泻的常见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合理防控腹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猪仔腹泻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原因1. 饲料问题:合理饲喂是预防猪仔腹泻的基础。
低质量、霉变、异味或发酵不足的饲料容易引起腹泻。
此外,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或添加剂也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2. 饮水问题:饮水中可能存在病原菌、大量异味物质或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如果猪仔回喝了污染的饮水,也容易造成腹泻。
3. 环境卫生:猪圈的清洁程度对于预防腹泻至关重要。
脏乱的猪舍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进而导致猪仔感染腹泻病原。
4. 移送应激:猪仔在转舍、转运等环节中会受到应激。
过度应激可能导致腹泻,因为它会影响猪仔的消化和免疫系统。
5.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是导致猪仔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来自感染猪或者潜伏在环境中。
二、预防措施1. 饲喂管理:合理配制和供应优质饲料是防控猪仔腹泻的关键。
应尽量避免使用发霉或异味的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确保猪仔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另外,逐渐断奶和过渡饲喂的方式也要注意,以减少腹泻发生的可能性。
2. 饮水管理: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
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
并为猪仔提供新鲜无污染的饮水。
3. 环境卫生:保持猪圈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渍。
可施行科学的猪舍消毒措施,如对猪圈进行定期杀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4. 应激管理:在猪仔面临转舍、转运等应激情况时,应减轻应激的程度。
可逐渐过渡调整环境,提前准备好稳定的饲喂计划,以保证猪仔适应新环境。
5.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的腹泻病原,可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猪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定期观察:仔猪的腹泻问题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饲养人员应定期观察猪仔的粪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