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弦与现代和弦构成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3
和弦化旋律在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中的区别作者:唐翊斐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9期【摘要】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础要素之一,旋律孕育了和声的产生与发展,旋律与和声紧密联系,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缠绕,在和声中体现旋律性,在旋律中充斥着和声。
和声利用不同的音高关系的和弦音填充在旋律中,创造出变化莫测的旋律组合,使旋律线条更加立体丰满。
【关键词】传统;现代;和弦;旋律【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释在西方和声体系被称为大小调体系和声和非大小调体系和声,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这两个名词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内学者根据本土习惯称谓,将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和声划分为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加以区分,和弦化旋律是指在一段旋律中多次出现和弦音,和弦外音等,使旋律在进行中不断交织着和声色彩,层次清晰分明,并且由于和弦音等的加入有了一定的结构,在音响效果上旋律更加立体丰满,因此被作者称为和弦化旋律。
二、传统和声中和弦化旋律的特征传统和声中以协和和不协和的音响效果来区分和弦的功能,和弦的结构原则就是三度迭置,三和弦是传统和声的基础和弦,属于协和和弦,七和弦属于不协和和弦,九和弦的功能性较为模糊,因此使用较少。
(一)和弦外音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频繁的使用和弦外音增加了横向声部的旋律线条,同时在纵向和声上添加了不协和因素,使音乐更具有动力与戏剧性,并且效果会不断加强。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曲《悲歌》中,和弦外音又呈现出另一种表现形态,从2、4小节旋律部的平行三度旋律线条来看,它代表的下属功能2级七和弦和声内涵不清晰,第6小节,单靠上方平行三度的音阶进行,使和声进行的功能性相对模糊,所以后延续原来SⅡ级第一转位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的变格进行以后,使上方呈现出大量和弦外音的聚集,从而形成下方清晰的和声基础与上方自由的音流相融合的肢体形态。
从上图谱例中三度双音下行中,可以看出和弦外音不仅添加了和声的色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旋律的表现力。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
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
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
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和声学:音乐中的和谐与不和谐在音乐的广阔宇宙中,和声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音高的组合与旋律的交织,更触及到音乐表达情感的核心—和谐与不和谐的精妙平衡。
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到现代的交响乐作品,无不体现着和声学的深刻影响。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传统的三和弦。
一个大三和弦由根音、大三度和纯五度构成,这种组合在多数文化的音乐传统中被认为是稳定和愉悦的。
例如,在C 大调中,C-E-G三个音符的组合,几乎可以在全球各地的音乐中找到,它们自然地引导听者感受到一种基础的安宁感。
然而,当和声进行到属七和弦,如G7(G-B-D-F),紧张感便开始累积,预示着需要解决到另一个和弦,通常是C和弦,以达到和谐的解决。
进一步探索不和谐的魅力,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情况下,作曲家故意使用不和谐来激发听众的情感反应。
以肖邦的前奏曲Op. 28 No. 15为例,开头部分的左手不断重复的降G小调和弦与右手的A大调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制造出一种梦幻而不安的气氛。
这种和声上的冲突,虽然在理论上是不和谐的,却能够引发听众深层的情感共鸣。
而在现代音乐中,和声学的应用更是多样化。
爵士乐手通过复杂的和声进程,如次属和弦的使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纹理。
电影配乐也经常利用和声来增强视觉画面的情感深度,比如在紧张的场景中使用半减七和弦增加紧迫感。
此外,世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展示了文化差异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非洲音乐中的复合节奏和和声结构,印度音乐中拉格系统的微妙变化,都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和谐与不和谐的独特理解与应用。
和声学的原理虽然基于物理和数学的规律,但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和声学的深入了解和应用,音乐家能够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教育者能更有效地传授音乐知识,而我们每一个音乐爱好者,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
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音乐世界里,和声学是连接理性科学与感性艺术的桥梁,引领我们体验从未有过的听觉盛宴。
现代和声中的一些常用和弦.txt男人偷腥时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
美丽让男人停下,智慧让男人留下。
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
现代和声中的一些常用和弦一、和弦新论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
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
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
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
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
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
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二、和弦的变化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此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谈一下常用和弦。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
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
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
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
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
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
在古典音乐中,C/G-G7-C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2、二级六和弦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
它的构成音是FA,LA,RE。
吉他学习之和弦和声乐理基础1、和声(harmony)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
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7世纪起,由于主调音乐的逐步发展,和声的作用愈趋重要。
它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大致有3个方面:①声部的组合作用。
在统一的和声基础上,各声部相互组合成为协调的整体。
②乐曲的结构作用。
通过和声进行、收束式、调性布局等在构成曲式方面起重要作用。
③内容的表现作用。
通过和声的色彩、织体以及配合其他因素,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
和声的处理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写作技巧,也是对位、配器、曲式等其他作曲技法的基础。
有时,曲调也由和声衍生。
在调性音乐中,和声同时具有功能性与色彩性的意义。
和声的功能,是指各和弦在调性内所具有的稳定或不稳定的作用、它们的运动与倾向特性、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等。
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和声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意义。
和声的色彩,是指各种和弦结构、和声位置、织体写法与和声进行等所具有的音响效果。
和声的色彩是和声表现作用的主要因素,无论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它都具有重要意义。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就作曲理论的一般观念而论,和声是与对位(即通常所说的“复调”)相对应的技术范畴。
在十九世纪以前一百多年的音乐实践中,和声一直被看成是对位的基础。
和声有两种基本属性:1、结构功能和声对音乐形式构成方面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1)音高纵向结合的组织作用;(2)确立或瓦解调性、调式的作用;(3)发展或终止某一结构的作用。
2、色彩功能和声的音响作用。
凭借这种功能,和声可独立地或同其他因素协同地参与音乐表现。
两种功能的对立统一,是和声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它决定着和声风格的历史演变以至每一和声现象的面貌特征。
2、和弦(chord)和声的结构单位。
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
和弦知识详解〔关于和弦组成、编配、即兴〕和弦的构成!吉他上的和弦有九千多个,我们怎么记亿这么多的和弦呢?先来看看C系列的和弦。
和弦名称组成音记法C大三和弦 1 3 5 CC小三和弦 1 b3 5 CmC增和弦 1 3 #5 CaugC减和弦 1 b3 b5 CdimC挂四和弦 1 5 4 Csus4C六和弦 1 3 5 6 C6C小六和弦 1 b3 5 6 Cm6C大小七和弦 1 3 5 b7 C7C小七和弦 1 b3 5 b7 Cm7C大七和弦 1 3 5 7 Cmaj7C九和弦 1 3 5 b7 2 C9C小九和弦 1 b3 5 b7 2 Cm9C七减五和弦 1 3 b5 b7 C7-5C小七减五和弦 1 b3 b5 b7 Cm7-5C大九和弦 1 3 5 7 2 Cmaj9C十一和弦 1 3 5 b7 2 4 C11C小十一和弦 1 b3 5 b7 2 4 Cm11C十三和弦 1 3 5 b7 2 4 6 C13C七挂四和弦 1 5 b7 4 C7sus4C减七和弦 1 b3 b5 bb7 Cdim7这20种是现代音乐中比拟常用的和弦。
记忆这些和弦是有方法的。
先来看看英文单词的意思。
Min是小的意思,Augmented是增加的意思。
diminished是减的意思。
Suspend是挂的意思。
major 是大调的意思。
我们先来把和弦分为两类,1 3 5类和1 b3 5类。
1 3 5 是C,1 b3 5是Cm。
六和弦在上面加上六度音。
C6就是 1 3 5 6,Cm6就是1 b3 5 6。
七和弦在上面加上七度音。
C7就是1 3 5 b7,Cm7就是1 b3 5 b7。
而Cmaj7就是第七度音不要降,组成大二度音1 3 5 7。
九和弦在上面加上七度和九度音。
C9就是1 3 5 b7 2。
Cm9就是1 b3 5 b7 2。
而Cmaj9就是1 3 5 7 2。
同理我们也可以推出C11就是1 3 5 b7 2 4。
常见和弦走向与作曲应用常见和弦走向与作曲应用先说一下万能和弦。
所谓万能和弦就是指大局部流行歌曲所用的和弦进展,这些和弦走向非常悦耳动听,很多歌手都按照这种走向来写歌,包括JAY啊JJ啊什么的。
1.万能和弦--它的和声构成是:1级-5级-6级-3级-4级-3级-2级-5级-1级~2.万能和弦的变体--它的和声构成是:1级-3级-6级-3级-4级-3级-2级-5级-1级~3.1-6-4-5加万能和弦--前面是1级-6级-4级-5级,副歌接万能和弦1~万能和弦大家都知道了~大大们写歌的时候记得尝试下啊~真的很爽~当然,有些人并不满足或者局限于这种万能和弦,所以,真正到编配和弦的时候需要了解和弦走向!〔以下以C调为例:〕1.C——F ——G 古典和声优良的正格进展2.C——G ——F 古典和声的制止进展,但现代和声却用的很多,非常好听。
小虎队"爱",周杰伦"开不了口"等的前奏~~~"我是一只鱼"3.C——G——AM——EM——F——C——F——G来自己欧洲的经典和声啦。
"开不了口""简单爱""爱一个好难""约定""深呼吸""光芒岁月"4.C——AM——F——G 美国的经典乡村民谣进展。
叶蓓"在却难逃""纯真年代"5.C——AM——DM——G 乡村进展变化。
〈爱〉6.C——EM/G——AM——G——F——EM——DM——G 经典根音下行的悲伤歌曲进展。
学友的"祝福"等好象大调就这么多吧~~~~~小调还有些伤感色彩,象C ——AM——F——G ,又可以变为C——AM——F—FM——G,用了一个4级小和弦做色彩处理,效果相当好。
这个"人鬼情未了"歌曲的完毕~~7.C——AM——F——G,还可以变为C9——AM9——FMAJ7——G9—G—,也相当有追忆住事的味道~~~如"明天我要嫁给你啦"的前奏,它是F调。
浅析传统和声中和弦的功能性及色彩性摘要:传统调式和声是和声学教学中的基础和主要环节,而其中的功能、色彩又是传统和声学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围绕古典时期贝多芬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展开与论述,涉及大小调体系的各级三和弦与七和弦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将其分别阐明,以达到对传统和声理论的深刻认识与精确领会。
关键词:传统和声功能性和声色彩性和声在传统和声中和弦的功能性和色彩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两个层面不同性质的归类。
和弦的功能性,是建立在传统大小调体系中,各音级上构成的和弦与和弦之间连接时所尊崇的横向布局与和声安排。
它将不同和弦连成一个整体,使音乐作品围绕着一个明确的调性中心进行着有逻辑,有组织的推动和展开。
和声功能性主要强调的是,以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为材料在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支撑下按照和声进行的功能序列――即主功能、下属功能和属功能(T-S-D-T),将其用以符合逻辑的形式围绕一个调式调性中心展开。
和弦的色彩性,是和声表现作用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
它与和弦功能性不同的是,和弦的色彩性可以独立的出现在某一个或单个和弦的自身之中,就其和弦而言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音乐色彩。
它在音乐作品中主要强调的是音乐的印象表达与描述,或是音乐独特的音响效果,主要起一个听觉上音色渲染的作用。
从和声刚刚形成一个雏形的复调音乐时期开始,和声中和弦的功能性和色彩性均处于萌芽的一个状态。
当时主要出现的是以大小三和弦为主的原位及第一转位形式,没有所谓的正、副之分。
到巴洛克时期,随着大小调体系的建立,和声的功能性逐渐显示的愈加明显,属七和弦的出现和运用,成为明确大小调的重要标志,并且为后期转调做了重要的铺垫。
当时不协和色彩的形成与使用,已经将和弦的色彩性展现在同时期多部音乐作品之中。
和声的功能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当时的和弦材料丰富之程度以几乎达到典范时期。
除大小调各音级上建立的自然和弦以外,变音和弦如副属和弦、减七和弦与那不勒斯六和弦等广泛和弦的应用,为明确大小调体系这一和声基础,更加受到主、下属、属和弦的和声功能圈的制约与限制。
传统和弦与现代和弦构成的区别
作者:赵磊
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07期
摘要:和弦在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中都被广泛的运用着,可是传统音乐中的和弦与现代音乐中的和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从和弦构成上说就可以根据三度叠置与非三度叠置、三全音、大小调音阶与音序这三点来进行区别。
我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就是通过这三点来对传统和弦与现代和弦的构成来做一个比较。
关键词:三度叠置;三全音;音序
传统和声所提出的规则以及它所追求的音响色彩,使得传统和弦的构成方式单一,可使用的范围非常有局限性,而现代和弦所提出的理念可以说是颠覆了在传统和声中人们对于和弦的理解。
我将从以下三点来分别比较传统和弦与现代和弦构成的区别。
一、三度叠置与非三度叠置
在传统和弦中所熟知的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以及各种转为和弦,还有很少用到的九和弦,这些和弦都是按照三度叠置的关系排列出来。
除了纯粹的转位和弦,在传统和弦中还有一类看似像非三度叠置的和弦,比如省略五音的和弦,带有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等等的和弦,这些和弦我们还可以使用传统和声理论解释,但是还有无法用传统和声的知识来解答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属于现代和弦的行列当中,我们无法用传统和声理论来解释,它是传统和声发展的复杂化的产物,具体关于这种和弦的产生和解释会在第三部分提到。
二、三全音
三全音在传统和弦构成中是被无视掉的,被认为是一种不协和的音程,所以在传统和弦中是很少使用的,比如减三和弦。
现代和弦中会经常存在三全音,并被大量使用简单地说就是带有三全音的和弦可以为现代音乐提供它所需要的紧张度以及不确定性,并且三全音也被当做是现代和弦分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大小调体系与音序
传统和弦都是根据三度叠置的原则在大小调体系中的音阶上构成的,即便有24个大小调,但是由于三度叠置的原则,依然使得构成的和弦具有局限性,不够全面,音乐也就好像被置于一张网中。
现代和弦在构成上不再是按照三度叠置的原则,并且摆脱了大小调体系,而是根据所谓的音序以及音程中根音与各个音的联系产生。
在构成中首先使用的是音序2,它可以理解成为是现代和弦中对于音程关系的一种排序。
通过上图音序2可以看出最开始的八度和最后的三全音与中间的各对音程是分离开的。
八度对于和弦分析毫无意义,因为八度只是增加音程中某一个音的厚度,而不能对音程做出本质的影响。
但三全音不同,由于三全音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和弦具有了不确定向哪个目标进行的特点。
因此,在带有三全音和不带有三全音的和弦中产生了差异,所以在现代和弦中首先将和弦分为包含三全音和不包含三全音两大类。
对和弦进行两个大类的分类之后,我们发现在音序2中目前只是根据最后一个三全音对和弦分类,而中间的五组音程还未牵扯到。
下来就要结合音序1来观察音序2。
通过音序1来观察音序2会发现,在音序2中间的五组音程中包含直接由指定音产生的音程(五度、四度、三度、六度)以及间接通过指定音产生的音程(二度、七度),所以可以再将和弦细化为包含二度与七度和不包含二度与七度的和弦。
因为直接由指定音产生的音程相比于间接产生的二度七度的音程更加简单、纯粹,所以根据是否包含二度与七度再次分类。
现在已经将和弦分为了两大类:1、包含三全音;2、不包含三全音。
在这两大类中又根据二度和七度再次进行划分。
在现代和弦的构成中根音不再像传统和弦那样判断,没有了三度叠置关系我们就无法来找出根音。
所以根音的判断方法也不同。
根音是通过最佳音程来确定的,最佳音程中的根音就是和弦的根音,要找到最佳音程就再次需要使用音序2,在音序2中五度是最佳音程,大七度是最弱的和声音程(除三全音)。
如例3:
现代和弦的构成就是根据音序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来确定和弦的组成成分以及分类,最终得出了欣德米特和声体系分类表。
[参考文献]
[1] 晏成佺,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5.
[2]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罗忠镕译.欣德米特作曲技法1·理论篇[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