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黄河颂第二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6.92 MB
- 文档页数:17
漳县第三中学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人:王想红审批:李胜班级:姓名:组名: 2018年月日课题黄河颂课时 2 课型讲授课黄河颂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
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
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
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
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
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
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
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
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
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
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
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
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
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
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
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
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
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
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
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
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
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
《黄河颂》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颂黄河”这部分。
2、反复诵读,整体把握,理解诗句所蕴涵的意思。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一、复习导入文章要求我们要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黄河颂》的歌词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学习黄河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歌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二、赏析歌词部分,研讨课文内容1、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
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2、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个层次: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三、语言赏析A、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知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只剩法宝。
B、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反复▪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四、总结课文结合时代背景,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五、板书设计颂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主体望黄河颂黄河尾声学习黄河精神民族精神:伟大坚强六、作业布置(1)搜集有关黄河的名句,谚语,故事等。
(2)结合现在中韩的关系,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保卫我们的家园。
《黄河颂(第二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bìbǎng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yù下/发扬滋长!(3)黄河以它英雄的qìpò,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4)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 。
2.【新独家原创】【新考法·语法综合】下列对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唱出赞歌”。
B.“精神”“摇篮”“屏障”“臂膀”都是中性词。
C.“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我站在.高山之巅”“我们祖国的英雄..学习你的榜样”中加点的“在”是介词,..儿女,将要“英雄”是形容词,“将要”是名词。
能力提升全练3.(2022湖南永州双牌一中期中,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4.[2023山东烟台中考,3(3),★★☆]【新考法·开放探究】【活动三:扬文化精神】小文搜集了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文字和两段歌词。
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2分)(Y7202001)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
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