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施工技术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71
斜拉桥施工工艺
标题:斜拉桥施工工艺详解
一、前言
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大跨度桥梁形式,其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斜拉桥的施工工艺,以期对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二、斜拉桥施工流程
1. 施工准备:进行地质勘探,确定桥梁位置和结构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打桩与承台施工:打设桥墩基础桩,并在基础上浇筑承台。
3. 塔柱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塔柱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4. 主梁施工:包括主梁预制、吊装和合拢等步骤。
5. 斜拉索安装:先在塔顶固定好索导管,然后将斜拉索穿过索导管,通过张拉设备将其锚固在主梁上。
6. 桥面铺装:进行防水层、混凝土层、沥青路面等多层铺设。
三、斜拉桥施工工艺要点
1. 打桩与承台施工:打桩时需确保桩位准确,桩身垂直;承台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质量,防止裂缝产生。
2. 塔柱施工:钢筋绑扎要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3. 主梁施工:预制主梁时要严格控制尺寸和质量,吊装过程中要确保安全,主梁合拢时要做好温度和应力监测。
4. 斜拉索安装:索导管安装要准确,斜拉索张拉要按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过度张拉导致结构破坏。
5. 桥面铺装:要严格按照铺装工艺进行,保证铺装质量。
四、结语
斜拉桥的施工工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严谨的设计、精细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斜拉桥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希望本文能为斜拉桥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斜拉桥施工技术与工艺规范解读斜拉桥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构造形式的桥梁,其施工技术和工艺规范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斜拉桥施工技术和工艺规范的角度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斜拉桥施工技术概述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前施工、主体施工和后施工。
前施工包括导墩桥台的建设和钢桁架的预制;主体施工包括斜拉索的张拉、连续梁的浇筑和桥面铺装;后施工主要是进行斜拉桥的封闭施工和道路绿化。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保证施工质量。
二、斜拉桥施工技术要点1.导墩桥台的建设导墩桥台是斜拉桥的重要支撑结构,其建设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在施工中,应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确保桥台基础的稳定性,并采取防水和防腐措施。
2.钢桁架的预制钢桁架的预制是斜拉桥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预制过程中,应注意钢材的选择和切割、焊接工艺的控制。
同时,对于较大的钢桁架,还需要进行分段预制,并在拼装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3.斜拉索的张拉斜拉索的张拉是保证桥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中,要确保张拉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并进行适当的张拉控制。
同时,还需注意保护斜拉索,防止其受到外力损伤。
4.连续梁的浇筑连续梁的浇筑是斜拉桥主体施工的重要环节。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浇筑工艺,确保浇筑质量。
此外,还需采取隔热、保温措施,以防止温度变化对浇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5.桥面铺装桥面铺装是斜拉桥主体施工的最后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桥面铺装中,应注意铺装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确保道路平整度和抗滑性能。
三、斜拉桥工艺规范解读1.施工组织与管理规范斜拉桥施工组织与管理规范主要包括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内容。
其中,安全施工是最重要的一点,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材料与设备使用规范斜拉桥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质量检验。
斜拉桥施工工法一、主梁施工斜拉桥主梁施工常用方法(一)——支架法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与梁式桥基本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顶推法、平转法、支架法和悬臂法等四种形式。
支架法和悬臂法是目前斜拉桥主梁施工的主要方法。
前者适用于城市立交或净高较低的岸跨主梁施工;后者适用于净高较大或河流上的大跨径斜拉桥主梁的施工。
[支架法]:有在支架上现浇、在临时支墩间设托架或劲性骨架现浇、在临时支墩上架设预制梁段等几种施工方法。
其优点是施工最简单方便,能确保结构满足设计线型,但仅适用于桥下净空低、搭设支架不影响桥下交通的情况。
我国 永和桥(主跨260m)是在临时支墩上拼装主梁的(见下图)。
支架法的施工步骤为:(1)在永久性桥墩和临时墩上架设主梁;(2)从已完成主梁的桥面撒谎能够安装塔柱;(3)安装拉索;(4)拆除临时墩,使荷载传至缆索体系。
(二)——悬臂浇筑法悬臂法一般是在支架上修建边跨,然后中跨采用悬臂施工的单悬臂法,也可以是对称平衡施工的自由悬臂法。
悬臂施工法一般分为悬臂拼装法和悬臂浇筑法。
[悬臂浇筑法]:是从塔柱两侧用挂蓝对称逐段就地浇筑混凝土。
我国大部分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都是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
斜拉桥主梁的悬臂施工与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类似,不同的是如果能利用斜拉索,可以采用更轻型的挂蓝施工。
下图为(主跨426.7m)的悬臂浇筑和挂蓝施工照片。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筑的高速发展,斜拉桥以其优美的造型,较大的跨越能力,良好的结构受力性能,抗震能力强及施工方法成熟等特点,在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跨越江河的桥梁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应用。
悬臂浇筑法流程法流程(三)施工时要应注意的安全问题1、放索时所需场面大,应设标识牌及围栏,下料时应注意切割片高速飞转或破碎伤人。
2、斜拉索及配套产品均为易燃物,要注意防火,并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
3、挂索时所搭建的临时工作平台要牢固,平台设安全护拦及安全网,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及安全帽。
斜拉桥施工技术第一节认识斜拉桥斜拉桥是由主梁、拉索和索塔三种构件组成的,见图8.1.1。
图8.1.1 斜拉桥的组成斜拉桥是一种桥面体系以主梁承受轴向力(密索体系)或承受弯矩(稀索体系)为主,支撑体系以拉索受拉和索塔受压为主的桥梁。
拉索的作用相当于在主梁跨内增加了若干弹性支承,使主梁跨径显著减小,从而大大减少了梁内弯矩、梁体尺寸和梁体重力,使桥梁的跨越能力显著增大。
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不需要笨重的锚固装置,抗风性能又优于悬索桥。
通过调整拉索的预拉力可以调整主梁的内力,使主梁的内力分布更均匀合理。
一、总体布置斜拉桥的总体布置主要解决塔索布置、跨径布置、拉索及主梁的关系、塔高与跨径关系。
1. 孔跨布置现代斜拉桥最典型的跨径布置(图8.1.2)有两种:双塔三跨式和单塔双跨式。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布置成独塔单跨式、双塔单跨式及多塔多跨式。
双塔三跨式是斜拉桥最常见的一种布置方式。
主跨跨径根据通航要求、水文、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确定。
考虑简化设计、方便施工,边跨常设计成相等的对称布置,也可采用不对称布置,边跨和中跨经济跨径之比通常为0.4。
另外,应考虑全桥的刚度、拉索的疲劳度、锚固墩承载能力多种因素。
如:主跨有荷载会增加端锚索的应力,而边跨上有活载时,端锚索应力会减少。
拉索的疲劳强度是边跨与主跨跨径允许比值的判断标准。
当跨径比为0.5 时,可对称悬臂施工到跨中进行合龙;小于0.5 时,一段悬臂是在后锚的情况下施工的。
独塔双跨式是另一种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之一,通常可采用两跨对称布置或两跨不对称布置。
两跨对称布置,由于一般没有端锚索,不能有效约束塔顶位移,故在受力和变形方面不能充分发挥斜拉桥的优势,而如果用增大桥塔的刚度来减少塔顶变位则不经济。
采用两跨不对称布置则可设置端锚索控制桥塔顶的位移,受力比较合理,采用不对称布置时,要注意悬臂端部的压重和锚固。
图8.1.2 斜拉桥的跨径布置当斜拉桥的边孔设在岸上或浅滩上,边孔高度不大或不影响通航时,在边孔设置辅助墩,可以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
斜拉桥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 引言斜拉桥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形式和优越技术性能的大跨度桥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于保证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斜拉桥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 施工方案斜拉桥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斜拉索的张拉、桥塔段的制作与安装等内容。
2.1 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支撑桥梁并保证施工安全,需要设计临时支撑体系。
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振动等因素,确保施工期间的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斜拉索的张拉斜拉桥的斜拉索是桥梁的核心部件,其张拉过程需要精确控制。
首先,需要确定斜拉索的预张拉力,并根据桥梁设计要求确定张拉力大小;然后,采用专业张拉设备对斜拉索进行张拉,保证张拉力的均匀分布和准确控制。
2.3 桥塔段的制作与安装桥塔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和安装对于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桥塔的制作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然后通过适当的吊装设备进行安装,确保桥塔的位置和姿态符合设计要求。
3. 技术措施为了保证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3.1 质量控制措施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材料、构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监管。
特别是对于斜拉索的张拉过程,需要保证张拉力的准确控制,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张拉力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3.2 安全防护措施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网的设置、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行为规范等。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3 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包括吊装设备、张拉设备等。
在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和安全。
4. 结论斜拉桥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于保证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斜拉桥施工工艺标题:斜拉桥施工工艺解析一、引言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大跨径桥梁形式,其独特的受力机制与优美的结构形态备受瞩目。
斜拉桥的施工工艺复杂且精密,涉及到深基坑施工、主塔建设、预制梁段安装、斜拉索挂设等多个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斜拉桥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二、主体结构施工工艺1. 深基坑施工:斜拉桥的主塔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或沉井基础形式。
首先进行地质勘探,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接着进行钻孔或沉井作业,并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主塔基础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2. 主塔施工:主塔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结构,通常采用滑模或爬模技术进行逐节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垂直度和平面位置精度,同时保证混凝土质量和预应力张拉效果。
3. 预制梁段安装:斜拉桥主梁多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法施工。
先在工厂内预制梁段,再通过大型浮吊或桥面吊机将梁段精确对位并连接,形成连续梁体。
4. 斜拉索挂设与张拉:斜拉索是传递主梁荷载至主塔的关键构件。
首先完成索导管的定位安装,然后将斜拉索从梁端穿入索导管,牵引至主塔顶部锚固区固定。
分阶段进行斜拉索的初张拉和终张拉,以形成预定的预应力状态,使梁塔体系逐步达到设计受力状态。
三、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安全防护。
包括但不限于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结构应力应变监测、环境影响评估等,确保斜拉桥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
四、结语斜拉桥施工工艺集现代工程技术之大成,是力学、材料科学、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现。
只有通过严谨的设计、精细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才能确保斜拉桥这一“空中彩虹”的完美呈现。
在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斜拉桥施工工艺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桥梁建设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斜拉桥施工工法一、引言斜拉桥是一种现代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结构形式,其特点在于主梁与塔柱之间通过斜拉索相连,形成了一种自平衡的结构体系。
斜拉桥具有结构刚度大、自重轻、造型美观等优点,因此在公路、铁路和城市桥梁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斜拉桥的施工工法。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设计:在施工前,需要对斜拉桥的施工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2、现场勘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为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3、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设计,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吊机、泵车、模板等。
4、人员组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进行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基础工程施工1、桩基施工: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常用的方法有钻孔灌注桩和打入桩等。
钻孔灌注桩是通过钻机在地下钻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桩基。
打入桩是通过打桩机将预制桩打入地下。
2、承台施工:承台是连接桩基和塔柱的重要结构,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承台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承台的位置和标高,确保与设计相符。
四、塔柱施工塔柱是斜拉桥的重要结构之一,其施工方法通常采用爬模法或者翻模法。
爬模法是一种将模板和钢筋安装在塔柱上进行浇筑的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力消耗少等优点。
翻模法是一种将模板和钢筋在地面组装好,然后通过起重机吊装到塔柱上进行浇筑的方法,具有施工精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五、主梁施工主梁是斜拉桥的主要承载结构之一,其施工方法通常采用预制拼装法或者现浇法。
预制拼装法是将主梁的各个部分在地面预制好,然后通过起重机将各个部分拼装在一起。
现浇法是在塔柱和承台施工完成后,直接在塔柱和承台上进行混凝土浇筑。
六、斜拉索施工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结构之一,其施工方法通常采用挂索法和张拉法。
挂索法是将斜拉索通过吊机安装在塔柱和主梁上。
张拉法是在主梁和塔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张拉设备对斜拉索进行张拉,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拉力。
斜拉桥的设计原理及施工技术斜拉桥是一种跨度较大、结构优雅的桥梁形式,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各地成为地标性建筑。
斜拉桥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是其能够如此出色地实现跨越大江大河的关键所在。
一、设计原理1. 桥梁整体设计:斜拉桥的整体设计需要兼顾桥梁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
基于构造和材料特性的分析,工程师们选择合适的桁架结构来支撑桥梁的上部构件。
桁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分担跨越空间的荷载,并提供足够的支撑。
2. 斜拉索设计: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独特外观的重要因素。
斜拉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索材的强度、材料的耐久性以及索杆的空气动力特性。
合理设置索杆的数量和角度,可以保证斜拉索的均匀强度分布,并减小空气阻力,提高桥梁整体的稳定性。
3. 主塔设计:主塔是斜拉桥的视觉焦点,也是连接斜拉索和桥面的重要支撑结构。
主塔的设计原理主要涉及到材料选择、荷载分析和结构稳定性。
通常采用钢质或混凝土材料,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加固和加劲,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二、施工技术1. 基础施工:斜拉桥的基础施工是确保桥梁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混凝土浇筑基础桩基,并设置钢筋桩和加固板以增强稳定性。
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也是关键的预防工作,可以根据地质结构进行相应的基础设计和处理。
2. 主塔施工:主塔的施工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和高空作业技术。
首先,使用临时支撑工具搭建塔身支撑结构,然后逐层施工主塔。
材料的选用和工艺的控制都需要精确的技术实现,以确保主塔的强度和质量。
3. 桁架施工:桁架的施工较为复杂,需要在现场精确制作和安装。
首先,在厂区预制桁架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现场组装。
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序列和配合机械设备,确保桁架构件的准确连接和整体稳定。
4. 斜拉索安装:斜拉索安装需要使用特殊技术和设备,通常通过吊装和预应力技术来实现。
在吊装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张力,以确保斜拉索在桥梁上的正确定位和均匀分布。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
1.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
一、斜拉桥简介
斜拉桥是一种桥梁结构形式,以悬臂结构的形式架设,利用斜拉索和自重拉应力,以无支点悬跨跨度较大的河流或者其他地形障碍物,是一种运用紧凑空间和节省建筑材料的新型桥梁结构。
二、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
1. 组装主梁:主梁采用抛拉索或圆钢结构形式,采用焊接、系索、悬吊、调整等组装方法组装成主梁,此外主梁的抗震性能也要组装稳定。
2.桥墩设置:在桥梁拱弧两侧,要满足桥墩的抗震要求,安装桥墩,根据设计图纸,定位桥墩的位置,确保不影响拱弧的完整性。
3.安装斜拉索:在桥墩上安装斜拉索,安装斜拉索时,要特别注意索具的安装,索具除了在施工技术要求的精度范围以外,还要经受主梁高低位移、拱弧及其位移的变形,所以安装时要特别注意。
4.安装碟簧:碟簧结构可以抵消主梁及其之间的拱弧及其位移,稳定主梁,使斜拉索受力均匀,维持拱弧的完整性。
5.安装栏杆:栏杆的结构在拱弧两端,拉索的拉力,会对两端的跨距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影响主梁的抗震性能,所以在两端安装栏杆,支撑主梁的变形,是斜拉桥结构抗震的重要步骤。
6.安装导索:导索是在斜拉索的连接处安装,可以避免斜拉索的下垂、脱离,以及延长斜拉索的使用寿命。
引言概述: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形式,具有承载力强、结构简洁、美观大方等优点,因此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河流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工期等方面。
本文将从斜拉桥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选择、桥墩施工和索缆拉设等几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斜拉桥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1.桥梁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主梁的布置、斜拉索的布置及张拉力的确定。
2.刚度控制的优化设计,通过合理的刚度控制,提高斜拉桥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3.桥墩的优化设计,包括桥墩的形状、布置、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方式的优化。
二、斜拉桥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1.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
2.进行施工区域的拆迁与平整,确保施工区域的整体平整度。
3.桥墩基础的施工,包括桩基础的打入和混凝土浇筑等工艺。
4.主梁的制作和吊装,包括预制主梁的加工、检验和现场吊装的工艺。
5.斜拉索的制作和张拉,包括索缆的加工、张拉设备的选择和张拉力的控制等。
三、斜拉桥施工技术的材料选择1.主梁的材料选择,包括钢材的选用、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保护层的涂覆等。
2.桥墩的材料选择,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摊铺施工和养护等。
3.斜拉索的材料选择,包括索缆的材质、工艺要求和防腐处理等。
四、斜拉桥施工技术的桥墩施工1.桥墩的基础施工,包括桩基础的打入、沉井和混凝土浇筑。
2.桥墩的顶升施工,包括使用液压顶升设备将主梁顶升到位。
3.桥墩的支撑与拆除,包括栈道的搭设和桥墩支撑体系的拆除。
五、斜拉桥施工技术的索缆拉设1.确定张拉设备和参数,包括张拉机的选择、力量和速度的控制等。
2.索缆的张拉过程,包括张拉高度、张拉方式和张拉精度的控制。
3.索缆的锚固,包括索缆的锚固腹板的制作、固定系统的设置和索缆的锚具的施工。
总结: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形式,其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选择、桥墩施工和索缆拉设等方面对桥梁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斜拉桥工程施工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型桥梁结构,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斜拉桥工程施工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桥梁,具有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本文将从斜拉桥工程施工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斜拉桥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斜拉桥工程施工前期准备1. 工程设计:斜拉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交通、环境影响等因素,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和美观。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桥梁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桥梁的性能和品质。
2.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措施等。
施工方案应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拌合站、预制场、临时便道等。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位、气象等进行详细调查,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斜拉桥工程施工关键技术1. 索塔施工:索塔是斜拉桥的关键受力构件,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能。
索塔施工要充分考虑塔身结构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塔身垂直度和结构稳定性。
2. 斜拉索施工:斜拉索是连接主梁和索塔的受力构件,其施工质量对桥梁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斜拉索施工要严格控制张拉力、锚固长度、防护措施等,确保斜拉索的受力性能和使用寿命。
3. 主梁施工:主梁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构件,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整体性能。
主梁施工要考虑梁体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主梁的线形、质量和稳定性。
4. 支座施工:支座是桥梁承受荷载的关键部件,其施工质量对桥梁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支座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支座的安装位置、方向、性能等符合规定。
三、斜拉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1. 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桥梁结构的质量。
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构件、施工工艺等进行检查、试验和验收,及时发现和整改质量问题。
斜拉桥施工技术要点一、斜拉桥类型与组成(一)斜拉桥类型(二)斜拉桥组成斜拉桥有索塔、钢索和主梁组成。
二、施工技术要点(一)索塔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1.裸塔施工宜用爬模法,横梁较多的高塔,宜采用劲性骨架挂模提升法。
2.应避免塔梁交叉施工干扰,必须交叉施工时应采取保证塔梁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措施。
3.倾斜式索塔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索塔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撑。
5.索塔混凝土现浇,应选用输送泵施工,超过一台泵的工作高度时,允许接力泵送。
6.必须避免上部塔体施工时对下部塔体表面的污染。
7.索塔施工必须制定整体和局部的安全措施。
(二)主梁施工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1.混凝土主梁(1)斜拉桥的零号段是梁的起始段,一般都在支架和托架上浇筑。
(2)当设计采用非塔、梁固结形式时,施工时必须采用塔、梁临时固结措施。
(3)采用挂篮悬浇主梁时,挂篮设计和主梁浇筑应考虑抗风振的刚度要求。
(4)主梁采用悬拼法施工时,预制梁段宜选用长线台座或多段联线台座。
(5)大跨径主梁施工时,应尽快使一端固定,以减少风振时不利影响,必要时应采取临时抗风措施。
3.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分为顶推法、平转法、支架法和悬臂法,悬臂法最为常用。
(2)悬臂浇筑法,在塔柱两侧用挂篮对称逐段浇筑主梁混凝土。
(3)悬臂拼装法,先在塔柱区浇筑(对采用钢梁的斜拉桥为安装)一段放置起吊设备的起始梁段,然后用适宜的起吊设备从塔柱两侧依次对称拼装梁体节段。
三、斜拉桥施工监测(一)施工监测目的与监测对象1.对主梁各个施工阶段的拉索索力、塔梁内力、主梁标高以及索塔位移量等进行监测。
(二)施工监测主要内容1.变形、2.应力、3.温度。
斜拉桥常用的施工方法
斜拉桥是一种悬索桥的变形,其主要结构是由悬索和承重桥塔组成。
斜拉桥的建造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以下是常用的斜拉桥施工方法:
1.预制法:这种方法将各个部件提前制作好,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连接。
2.自升式施工法:这种方法使用自升式模架来升起整个桥面,然后在上面安装悬索和桥塔等结构。
3.巨型钢管支撑法:这种方法使用大口径钢管作为支撑结构,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或灌注注浆,同时使用电动螺杆千斤顶来调整支撑高度。
4.平衡臂施工法:这种方法使用平衡臂来进行施工,平衡臂上面安装有工作平台和吊篮等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施工作业。
以上是常见的斜拉桥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桥梁设计和建造需求,具体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斜拉桥施工一、斜拉桥概述斜拉桥由梁、塔、索三种基本构件组成桥梁结构体系。
斜拉桥的桥面如同多孔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斜拉的每根钢索如同桥墩,众多的桥墩斜向集中到一根塔柱上再集中传到地基上。
斜拉桥的索承受巨大拉力,塔、梁承受巨大压力,但塔的左右水平力自我平衡。
斜拉桥的施工主要分三部分:(1)主塔的施工;(2)主梁的施工;(3)索的施工。
二、主塔的施工1.主塔的形式斜拉桥的索塔形式有单柱式、双柱式、门架式、花瓶型(折线“H”型)以及钻石型等。
2.索塔的构造材料:钢结构、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
3.索塔的建造方法:(1)预制吊装(2)现场浇筑:支架施工、无支架裸塔施工支架施工方法简单,工艺成熟,但费工费料,施工速度慢,不适合于高索塔施工。
国内大多数高塔施工均采用无支架裸塔施工。
(3)裸塔现浇施工采用:翻模、滑模、爬模。
翻模:应用较早,施工简单,能保证几何尺寸(包括复杂断面),外观整洁。
但模板高空翻转,操作危险,沿海地区不宜用此法。
滑模: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小,但技术要求高,施工控制复杂,外观质量较差,且易污染。
一般倾斜度较大,预留孔道及埋件多的索塔不宜用此法。
爬模:爬模兼有滑模和翻模的优势,使用斜拉桥一般索塔的施工。
施工安全,质量可靠,修补方便。
国内外大多采用此法。
(4)对于索塔的支模施工,各施工企业结合自有支架材料施工。
铁道系统施工企业:多采用万能杆件、军用梁支模;航务系统施工企业:沿用现场设计,就地制作型钢结构支模;路桥系统施工企业:多用贝雷架、钢桁架支模;建工系统施工企业:多用脚手钢管支模。
4.索塔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选用及布置斜拉索的索塔施工一般安装一台塔吊,一台施工电梯。
塔吊可安装在二柱中间。
砼的垂直运输一般采用泵送。
泵管一般设在施工电梯旁,便于接管、拆管和采取降温或保温措施,或处理堵管等。
5.索塔的施工测量(1)建立平面控制网,对常用点采取加固、防晒防风措施;(2)塔底高程测定、塔底轴线与踏根模板轮廓点放样、上下塔柱及横梁模板各接高轮廓点的放样与标高测定;(3)塔柱基础沉降观测;(4)劲性骨架、锚索管与模板安置的调整测量;(5)考虑张拉引起的收缩偏位以及浇注砼时产生下沉等原因,放样时在设计基础上加入预偏、沉降等。
浅谈斜拉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一、斜拉桥的施工技术1. 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前景斜拉桥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或钢桁架结构,其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桥梁的静力、动力、疲劳和结构的耐久性等多个方面。
在斜拉桥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受力特点和结构形式,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施工阶段则需要根据设计方案,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确保斜拉桥的质量和安全。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斜拉桥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方案论证、材料选型、施工设备配备等。
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地质条件,制定对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管理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3.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斜拉桥的施工现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特别是在高空、水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环境中,更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
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是保障斜拉桥施工质量的前提。
4. 施工工艺的选择斜拉桥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桥梁主体结构的制作、吊装和预应力加固等环节。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斜拉桥主体结构的制作和吊装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5. 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斜拉桥的施工管理需要对进度、质量、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斜拉桥的施工质量。
还需要加强与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斜拉桥的质量控制1. 材料的质量控制斜拉桥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材、预应力钢束等,这些材料的质量对斜拉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对材料的进场检验、试验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桥梁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桥梁主体结构的制作包括钢桁架的焊接和混凝土构件的浇筑等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桥梁主体结构的质量。
3. 斜拉桥的吊装质量控制斜拉桥的主梁吊装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吊装工艺的研究和组织,确保吊装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