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指南 如何开启新生活
- 格式:docx
- 大小:24.02 KB
- 文档页数:5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新生必看)临近秋季开学,大学新生们正整装行囊、放飞理想。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与中学阶段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性强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除了物质上的准备,还需要做好相关心理调适。
很多高中毕业生,到了大学以后,很久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归根到底就是他们还活在高中的生活里面。
大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平台。
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大学新的环境许多新生缺乏学习原动力:有的中学时代为高考而学目标很明确,一旦进入大学,就不知道为何要学习;有的因迫于家长压力选择热门专业,或是服从调剂等原因,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有的觉得毕业后的出路主要靠关系,在校成绩的好坏不能决定未来;有的在高中阶段成绩优异,可到了大学优秀者更多,不免自暴自弃……考上大学只是人生马拉松的一个阶段性起点,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
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与不学完全在于学生自己。
似曾相识,却又全然不同,大学新生需要适应和面对的,远远超过曾经的预想。
进入大学后我们会发现大学并不是曾经幻想的美好的象牙塔,如果你不积极进取,大学也会是你堕落的万丈深渊。
关于社团与学习新生报到后,很快就会见到你们的班主任了,这个班主任跟高中不一样,一般一学期只会参加大家活动或者班会几次,总体负责年级工作的是辅导员,辅导员一般负责管理多个班级(两个到十几个不等),辅导员的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于社团:大一开学不久,各社团就开始摆滩“招新”了;要参加“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校级社团时,还要进行面试等,对学生会工作有热情的可以考虑去试下(记着:大二时你竞聘不上部长就应该退出社团了)。
不要急着加入若干社团,不是说不好或不让去,考虑参加什么“社团”时要把握尺度,因为大一去“学生会”工作时会对学习影响很大,比如说学生会要办个什么事情,如果说让你旷课你就得旷课,学校社团颇多,根据你的意愿咯,喜欢哪里就去哪里,不过不要参加太多,不然忙不过来。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一、目标定位迈入大学校园意味着新生将开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新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结合专业选择和未来发展趋势,新生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并为未来规划好学习和发展的道路。
二、学习方法大学学习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别,新生需要更加主动地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新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新生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讨论和实践等,以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人际交往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也是社交的重要时期。
新生应该积极融入校园文化,主动与同学、老师建立联系。
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合作学习等活动,新生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互相促进成长。
四、时间管理大学生活丰富多样,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选择。
新生需要学会适应并合理分配时间,既能处理好学业,又能参与社团活动等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让新生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提高效率。
五、自我管理在大学里,新生将面临不少自我管理的挑战,比如生活自理、经济管理等。
这对于一个刚刚离开家庭的新生来说可能是个新鲜事物。
因此,新生需要学会独自处理自己的事务,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六、心理健康大学生活中,新生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
新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或寻求心理咨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实现全面发展。
七、实践经验在校期间,新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践、社会实践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
这些实践机会不仅能够让新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还能丰富个人的经验和社会经历,提升综合能力。
八、创新创业大学提供了许多创新创业的机会,新生可以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的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通过参与创业团队或者推动自己的创业项目,新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社会责任大学生活是培养新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
新生如何顺利适应校园学习和生活大学是一个新的环境,来自不同地区甚至国家的学生们相聚于此,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新环境、新生活和新挑战都在等待着他们。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新生如何顺利适应校园学习和生活。
一、心态调整适应新环境需要的首要条件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新生们要保持积极、乐观,不要过分忧虑。
大多数同学在参加军训之前或者大一开学之前会有很多的担忧。
比如:未来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融入集体解决的问题,尤其须要注意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要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适度放松,不去苛求自己。
二、社交能力大学里的社交活动很多,比如社团、学术讲座等等,都是机会,也是对新生社交能力的一种锻炼。
在这些活动中,新生们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逐渐融入集体,认识和认同更多类型的人。
同时,在社交活动中,新生们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在新生期间,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参与到各种集体中去,早点融入集体,配合和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和课程。
三、时间规划对于新生来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时间管理。
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而言,更加自由,自由带来的就是时间上的挑战。
因此,新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要制定时间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
而骤然转变环境、节奏的新入学生的调整时间大约为一到一个月左右。
在新学期初,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时间。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业,完善自我。
四、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方法要比高中有所提高。
对于新生来说,可以请教认识的助教、学长学姐做导师,从经验中学习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要尽量强化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
而其中最主要的要点就是要在课堂上做好笔记。
笔记是复习时的重要依据,好的笔记既能减轻课业压力又能树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要逐渐加强对理论的理解,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经典读物,培养自己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顺利迈入大学的第一步引言大学生活是每个高中毕业生憧憬已久的阶段。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大学的入学过程可能充满了迷惑和挑战。
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与机遇。
本指南将为你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帮助你顺利迈入大学的第一步。
准备阶段H1:选择合适的大学在你开始大学生涯之前,你需要为自己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
这并不容易,因为选择太多了!首先,你应该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并对大学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查。
其次,你应该考虑学校的声誉和排名。
最后,你还应该参考校园环境、地理位置、学费等因素,以确保你选择的大学符合你的期望和需求。
H2:了解大学入学要求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入学要求,因此在开始申请时,你应该了解所选择大学的具体要求。
了解高考成绩、英语水平考试成绩、申请材料等方面的要求,以便你可以提前准备。
如果可能,参加大学的校园参观活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样你可以亲自了解学校的校园环境、设施和教学资源。
此外,你还有机会与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这将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H4:提前准备入学所需材料在你申请大学的过程中,你需要准备一些入学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能包括高中成绩单、申请表格、推荐信、英语水平考试成绩等。
确保你提前准备这些材料,并按时提交申请。
迎接新生活H1:调整心态进入大学意味着你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可能让你感到紧张和不安。
然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开放的心胸非常重要。
尽量把大学看作是一个充满学习和成长的阶段,而不是一次困难的考验。
H2:学会自我管理在大学里,你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
这意味着你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划。
确保你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设定明确的目标,以便能够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和资源。
参与校园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你融入大学生活,结交新朋友并拓宽自己的兴趣领域。
尝试加入学生社团、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活动,这将为你带来丰富的社交和学术经验。
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当大一新生踏入大学校园时,通常伴随着兴奋和不安。
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可能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成长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积极社交:与室友、同学和学长学姐建立联系是适应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参加校园组织、社团和活动,这是结交新朋友和建立社交网络的好途径。
管理时间: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包括课程、学习、社交和休息时间。
时间管理对于在大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掌握学术技能:大学课程可能比高中更具挑战性。
积极参与课堂,向教授请教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阅读、写作和记笔记。
寻求帮助:如果你遇到学业或个人问题,不要犹豫寻求帮助。
学校通常提供各种支持服务,如辅导中心、心理健康服务和学业咨询。
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和锻炼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确保你有足够的睡眠,远离不良习惯。
拓展兴趣爱好:大学是发展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好地方。
加入俱乐部、运动队或参与艺术和文化活动,丰富你的课余生活。
设定目标: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学术和职业目标。
这将有助于你保持动力,专注于自己的未来。
经济管理:学会合理规划财务,避免浪费。
理解学费、奖学金和贷款的情况,确保经济稳定。
跨文化交流:如果你在国外留学,学习并尊重当地文化,同时也尝试融入其中,结交国际朋友。
处理挫折:在大学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不要害怕失败,学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持续努力。
最重要的是,记住适应大学生活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不要过分担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成长。
享受这段新的旅程,它将为你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一):
大学新生入学报到需要带哪些东西?
此刻是高校陆续开学的日子,也是大一新生报到的高峰期。
在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时,我们也为你们高兴和骄傲,在你们临行前,除了父母的叮咛和期望,高老师在那里还要提醒你们几件事儿,期望你们报到顺利,并预祝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那里,我们还要对家长们说,您的孩子就要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大学报到的各种准备工作尽量让他(她)自我动手,家长最好不要代劳了,他们的羽翼已经逐渐丰满,即将展翅高飞![由整理]
1。
带齐证件和必备用品
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大部分高校会附带一本为新生准备的《新生指南》或《报到须知》。
同学们在开学前必须要仔细。
大学生如何迅速适应新环境8个经验分享作为大学新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离开家乡、朝向未知的新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困惑。
然而,只要你具备正确的心态和一些实用的经验,适应新环境并享受大学生活其实并不难。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8个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经验一:保持开放心态首先,要时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大学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而这些都是你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经验二:认识更多的人与人为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特别是当我们处于新环境中时。
不要害怕主动与他人交流,结交更多的朋友。
通过与同学们建立联系,你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和信息,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充实你的大学生活。
经验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关键。
在大学,你可能会面临许多新的学科和学习方式,要保持好奇心并试着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经验四: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活中,时间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能。
合理规划时间,既能帮助你更好地安排学业,又能保证你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交。
制定一个日程表,合理分配时间,并养成坚持的习惯,这对你未来发展将大有益处。
经验五: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大学生活中,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是丰富经验和拓宽眼界的有效途径。
主动参加课外活动、社团和志愿者工作,能够帮助你结识更多的人、培养团队意识,同时也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增添一份亮点。
经验六:寻求支持和帮助适应新环境并不意味着你要孤军奋战。
相反,寻求支持和帮助是很重要的。
学校通常会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如辅导中心和学生咨询服务等,当你遇到问题或困惑时不妨去寻求帮助,这将大大减轻你的压力。
经验七:保持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取得成功的基石。
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业压力外,生活的各种变化和挑战也会对你的身心产生影响。
大学生活指南大学生活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阶段,不仅涉及到学业上的学习和成绩,还涉及到生活中的个人成长和社交互动。
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有效地适应和享受大学生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给予大学新生一些建议和指南,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第一部分:学术生活1. 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大学生活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速度,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
根据课程难度、考试日期和截止日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同时,避免拖延症,及时完成作业和研究任务。
2. 上课注意事项大学教学形式多样,包括课堂讲授、研讨会和实践课程等。
在课堂上,学生应保持专注,做好笔记,并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与教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学术成长,也能扩大人脉圈。
3. 学习资源利用大学提供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在线学习平台。
学习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并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
第二部分:生活技能1. 独立生活大学生活是一个独立生活的过程,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对大学生非常重要。
包括独立日常照顾、理财和时间管理等。
学会独立洗衣、做饭和打理卫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2. 管理时间大学生活中,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优先安排重要的任务,并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避免过度追求完美,保持平衡,同时确保学习和生活的和谐。
3. 健康生活大学生活中,保持健康是重要的。
均衡饮食、适量锻炼和充足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此外,要寻求社交支持和积极应对压力,以保持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社交互动1. 加入社团和组织大学社团和组织是结交朋友和展示个人兴趣爱好的好地方。
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交聚会,扩大社交圈子,并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2. 交流合作大学生活中,与同学和教授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参与小组讨论、研究项目和学习小组,与同学互相学习和交流。
与教授建立联系,寻求学术或职业指导和建议。
大一新生入学注意事项一、适应大学生活1.调整心态:作为大一新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对新环境和新挑战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害怕失败和困难。
2.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系统,以避免拖延和压力过大。
3.建立人际关系:积极融入班级和学院的集体,主动结交新朋友,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习方面1.了解课程:在开学前,尽量了解自己所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为学习做好准备。
2.积极参与课堂: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做好笔记,及时解决自己的疑问,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3.利用资源: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要善于利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4.养成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做作业、参加讨论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生活方面1.宿舍生活:与室友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关心,共同维护宿舍的卫生和安全。
2.饮食健康: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或挑食。
3.锻炼身体:参加校园运动活动,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和身体健康。
4.社交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
5.心理健康: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发展个人能力1.拓宽视野: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
2.培养技能:除了学业,还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如计算机操作、外语口语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参与实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实习、社会实践等,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安全注意事项1.保护个人财产: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如手机、钱包等,避免被盗或遗失。
2.交通安全: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不乘坐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
3.网络安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初入大学生活计划初入大学生活计划5篇当大学生活计划完以后,很多人或者拖延不动或者立刻行动,我们应增强自我束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带来的初入大学生活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初入大学生活计划(篇1)踏入大学,我们无比兴奋。
摆脱了高中没日没夜的学习苦战,很多人都觉得可以放松一下了,只是大学同样也是学习的地方,学习照样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才能不荒废学习,在大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对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大学是与以往学习经历完全不同的全新环境。
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学习方式。
过去的学习完全在老师和家长指导与监督下,而大学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见到外,你不去找老师,老师是不会主动找你的。
有些老师乃至一学期下来,也不一定认识你。
这种“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开放式教学与学习方式,对刚从高考中闯过来的学生来说,许多人不能很好的适应。
我的大一我要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运算机。
在大计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推敲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
大一我有相对多的空余时间,我需要参加些活动还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大一,英语四级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必须通过努力,将它完成。
进入大二,我们就已经开始熟悉大学的方方面面了。
天天相处一年的同学与老师,熟悉亲切的校园,大学已经成为生活的全部。
这个时候的大二,最关键的不再是不适应,而是如何过得更好,更充实。
大二,我开始了解我的专业,然后我就将会对自己的学习更加明确,我还会为我将来的求职作准备。
我要尽可能多了解自己的专业,空余时间参加社会活动。
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
争取做的更好。
大三,我要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也要做好决定,考研还是就业,二者都是很不错的挑选,两种挑选,本身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
从专业和职业发展推敲,运用型专业通常在就业上有更好的前程,而研究型专业更合适往高层次方面发展。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如何开启新生活又是一年开学时,各路学子已纷纷准备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高考幸运儿们,他们是对新环境最期待也是最陌生的一群人,为了让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我们特别推出大学新生入学全攻略。
学习篇大学和中学在学习上的最大区别变化一:内容多了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时间都把精力砸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师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
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
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
变化二:自习多了中学里,经常有老师占用自习课,让同学们非常苦恼,大学里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
因为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
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
变化三:老师管得少了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变化四:讲课快了大学教师讲课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
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
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
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
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
有的老师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听课的同学连翻书的时间都没有。
变化五:教室没了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听课的是固定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自习也要自己找教室。
如何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有些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填报的志愿有些盲目,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对专业并不喜欢。
现在本市很多高校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搭建了大平台,新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到了二年级才分专业、上专业课,所以你有很多时间来考虑志向。
而许多大学普遍实行了学分修课,每星期的课由自己来选,一般分为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
一、专业课:学习目标要明确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学好。
在学习专业课时,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以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
二、公共课:认识到其实用价值大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兴趣主要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他们愿意听,有兴趣学。
但这种兴趣主要是直接学习兴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只限于上课认真听讲,把听课当成了一种享受或是对专业课的调剂。
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对自己的意义,部分实用性强的公共课(例如外语)要当成专业课来学习。
三、选修课:杜绝“捞取学分”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兴致较高,认为选修课可以开眼界、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而且选修课的学习要求不严,大学生较少产生逆反心理。
但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专业课和公共课。
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过来人给大学新生的13条学习忠告1.大学不是中学,不要带着传统高中的方法去学习,上课只是形式,关键还是自学。
2.大一的学习特别重要。
第一学期往往能够决定你大学生涯整个的走向。
3.大一你就应该思考四年后的目标: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是考研或是争取保研、本科后出国读硕还是在国内连读(本硕连的同学)。
这些都很重要,事关你制定、调整大一的学习方法。
4.考虑四年后继续深造的同学要特别注意:各学期学科的考试"绩点"都很重要。
绩点是绝大多数高校衡量学生各科考试成绩的标准(请入学后详细了解)。
绩点的作用。
用句最简单的话说"在大学里绩点就是一切"。
5.学期或学年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学期或学年的平均绩点=所学各科课程的实际考试成绩X各科课程学分/学课程学期或学年的学分。
(学期平均绩点;例:语85分,数分87,英92分,各科都是4学分,(85x4+87X4+92X4)/12学分=88=3.7=A-)6.近年,有些高校采用了“大平台”招生或大一考试结束后;学生可根据爱好去选专业或转学院,但是;转学院和选专业是有前提的,除了有名额限制、及需要面试外,所选学院、专业科目还有不同的单科成绩要求(如:大一不能挂科等)及高绩点(选外语院的;英语考试要过90分)。
另外;大二辅修“第二专业”大四的“保研”等,也有同样的限制,还是离不开绩点。
7.第一学期各专业都要学基础课,例如:高数、线代、大英、大物、体育、毛思等,大一的科目,如学习不太适应、不太认真时;期中考挂科(唔及格)的机会还是很高的,但一般到了期末考就较容易过了,不是太离谱一般都可过,所以;相对来讲较难获取得高分。
8.如果你大一出现挂科(期末),就意味着你以后可能会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转院、转专业、奖学金、保研等。
9.大学并非学习付出越多成绩回报就越高,讲究的是学习方法,很用功的学生未必能获得更高的绩点。
虽然学习用功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但这就是大学,你可以抱怨但很难改变什么。
10.多数高校是根据你读的不同专业,同一科目教材都有难易程度之分,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读“高数”是A级难度,而“文史类”专业的学生读“高数”或只有E级难度,各科也如此类推。
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理工类大学与综合类大学的同专业学习要求、考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大家不用为此太过担心。
11.大一要学好的科目只有两门:高数和英语。
这两科都是都非常重要,且学时长、学分高、关联大,对以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基础科目,这两科影响“平均绩点分”也较大,学习时要去理解、要用时间才能读好,高数的微积分、英语的口译比较有用(中级口译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忽视。
其它科不是不重要,但一般都相信“临急抱佛脚”有机会考出好成绩。
12.大一(上)学校允许或有条件时也可参与选修,但不适宜多选,应将精力放在调整和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上,平时都是几个班一起上大课,但没有什么“班”的概念。
有配班主任,但一学期可能也没见几次。
13.有些学校没有补考制度,如果你这门课不及格的话,没有补考,只有重修,重修就是和下一届的同学一齐重新学习,重新考试,直到修满学分为止,重修是要付钱的,以学分计算。
生活篇大学新生必备之日常用品A.旅行箱;B.拖鞋(使用率最高);C.沐浴露、洗发水、洗面奶;D.牙刷(最好先自带)、牙膏、大口杯(刷牙用);E.毛巾(2,一洗脸另一洗澡);F.衣架(衫架,N);G.闹钟;H.台灯;I.收音机(英语听力考试要用);J.洗衣皂或洗衣粉;K.鞋;L.衣服:裤子、袜子;M.学习用书(字典等);N.笔记本电脑(有的话,不过有的大学比如华中科大不允许新生带)大学新生必备之小药箱A.创可贴;B.银翘(多点);C.活络油;D.正路丸(防水土不服);E.双飞人;F.西瓜霜;G.医用胶布;H.黄连素;I.皮炎平;J.保心安油;K.感冒药;L.头痛片;M.云南白药;N.维生素;O.夏桑菊冲济(去火);P.眼药水;Q.众生丸;R.保济丸大学新生必备之床上用品A.毛巾被棉被(国庆不回家的话);B.枕头(建议自带,不然不习惯就惨了)、枕头套、枕巾;C.被单(2,可换洗);D.草席或竹席大学新生入学必备之预备生活用品A.隐形眼镜;B.小锁;C.快译通;D.小电风扇;E.剪刀;F.笔记本电脑;G.绒毛玩具;H.台灯;I.接线板;J.针线盒;K.玻璃交;L.双面胶;M.订书机;N.手电筒;T.护肤品;P.指甲钳;Q.电话卡;R.防晒霜;S.奶粉;T.叉子;U.帽子;V.闲书;W.蚊香;X.花露水;Y.镜子;Z.mp3;A1.咖啡;B1.茶叶;C1.几块抹布(洗碗,擦桌子);D1.充电灯一个(宿舍会定时关灯);E1.电热水壶(许多学校都禁用);F1.喜欢娱乐的可以带棋牌、随身运动器材、口琴、萧、吉他等等;G1.如学校环境有需要的,可以自带自行车,也可以自己买,自行车失窃的问题没传说的严重,不过锁还是要备的。
还有不要买太贵重的自行车;四年用完了就扔。
H1.还可带些家乡特产与室友们分享,与同乡的师兄师姐联络感情,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再回味一下家乡的美味!理财篇准大学生上学前应精打细算临近9月,许多“准大学生”将要步入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新的生活也将就此开始,那么,“准大学生”应该如何打点自己的生活呢?理财师建议,要学会理财,不要相互攀比,精打细算为上,做一个“节约型”的大学生。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一中学的王硕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尽管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但他和家人已经就入学的一些开销精打细算起来。
王硕的父亲开了一家传媒公司,母亲也在公司里上班,家庭生活还算殷实,尽管如此,王硕的父亲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做一个“节约型”的大学生,他让王硕自己列出了费用表:学费、住宿费等合计8000元;计划月生活费800-1000元;交通方式:坐火车,父母陪送(往返车票钱共1500元左右);准备物品:笔记本电脑(6000余元左右)、手机(1500元左右)、衣物等生活用品(1000元左右)。
按此列表算下来,王硕上学所需费用共计2万元左右。
做出了初步计划后,王硕的父亲认为一些支出可以削减,比如,刚上大一,笔记本电脑暂时不买,手机买1000元左右的就可以了,另外,衣物等生活用品也可以缩减到500元,往返车票钱也可以缩减到1000元。
经王硕父亲的重新梳理,整体支出降了8000元。
在父子交流后,王硕对父亲的理财计划表示认同。
中国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理财师王伟认为,王硕父亲的理财做法非常值得新入学大学生家长们借鉴,他先让儿子写出消费计费,然后,自己又与儿子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仅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孩子理财,还真正节约了上学成本,这是他给儿子入学前上的最好一课。
王伟建议,“准大学生”要学会理财,不要相互攀比,精打细算为上,做一个“节约型”的大学生。
大学生理财应遵守“开源节流”规则。
“开源”包括:勤工俭学、做家教、到公司企业兼职打工等。
“节流”则不妨从记账开始,防止大学生“月光族”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