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猫腻我们要怎么来避免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装修避坑的十个方法
1. 装修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与业主沟通了解其需求,选定装修公司,签订合同等。
2. 要认真审核装修公司的资质,比如看其是否有专业资质证书、是否有执照等。
3. 合同一定要规范、详细,各项条款都要清楚明确,最好由业主或律师审核签字。
4. 装修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精准测量,确定空间尺寸,家具摆放位置等重要因素。
5. 购买材料时要注意品牌和质量,不要追求低价而忽视产品质量。
6. 安装电器和燃气设备时一定要找专业技师进行安装,做好防水和防漏处理等必要措施。
7. 安装地砖和墙砖时要注意拼接缝隙的大小和规整度,以免出现裂缝等问题。
8. 油漆涂料要注意环保、无味等问题,装修过程中要开窗通风,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9. 被装修的房屋需特别注意保洁工作,不要让尘土扩散,并及时清理垃圾,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10. 装修完工后要进行验收,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如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装修陷阱揭秘如何避免被装修材料商骗装修陷阱揭秘:如何避免被装修材料商骗在进行装修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选择购买装修材料来进行装饰,但是不少人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往往会被商家的伎俩所迷惑,进而导致选择不当或者被骗,所以在装修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些装修陷阱,从而避免被装修材料商骗。
本文将为大家逐一揭秘这些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大家避免被装修材料商骗。
一、价格虚高陷阱装修材料商常常会夸大其产品的价值,虚构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以此来使价格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
然而,一旦你进一步了解市场行情,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优惠实际上都是虚高陷阱。
因此,在购买装修材料之前,务必要对市场行情以及相似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被价格虚高的陷阱所迷惑。
二、低质劣质产品陷阱在市场上,有很多劣质的装修材料,这些材料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问题。
然而,装修材料商往往会把这些低质劣质产品包装起来,贴上高大上的标签,并低价推销给消费者。
因此,在购买装修材料时,除了要留意价格之外,还要仔细查看产品的质量证明和相关认证,选择信誉好、品牌有保障的厂商和产品,避免购买低质劣质的产品。
三、夸大宣传陷阱为了吸引消费者,装修材料商常常会夸大自家产品的效果和性能。
他们可能会通过一些伪造的资料、虚假的广告和宣传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进而使消费者将其误认为高品质的产品。
因此,在购买装修材料之前,建议提前研究和了解相关产品的评价和口碑,可以通过亲友的推荐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来参考,以避免陷入夸大宣传的陷阱。
四、搭售服务陷阱装修材料商为了提高销售额,常常利用搭售服务陷阱来卖出更多的产品。
他们可能会以一种优惠的价格出售一部分产品,然后在售后服务、配送、安装等方面收取额外费用,这样消费者最终可能会花费更多的钱。
因此,在购买装修材料时,要对搭售服务进行明确约定,了解清楚费用及其包含的内容,避免被装修材料商利用搭售服务陷阱。
总结起来,装修过程中避免被装修材料商骗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产品质量和口碑评价,不要被虚高价格、夸大宣传、低质劣质产品和搭售服务等陷阱所迷惑。
网友痛述:装修十二大骗局以及破解招数陷阱一:工艺说明模糊不清。
装修公司或工头报价时由于业主更多地会关注单项的价格,而经常忽略工艺说明,尤其是用什么材料、什么规格、什么等级以及甲醛、苯含量等方面的规定。
教训一:一定要当面核实清楚材质、规格和等级,并落实到纸面上,作为合同的附件出现,以免自己后悔莫及,打起官司或申辩的时候没有证据也说不清楚,任由装修公司随意提供不合格、不环保的材料。
亲身经历:当时啥也不懂,装修公司和工头给的报价单上就是用了模糊字词,例如:柜体、柜框用大芯版,实木收边,水泥,刷界面剂,纸面石膏板封面等等,都是一道道陷阱。
陷阱二:单项面积上做手脚。
一般业主也是关注单项的价格,至于实际的面积一般是大致估计,实际上这一块也是装修公司或工头做手脚的地方,如果每项面积都稍微增加一些,单项价格又高,那么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就出去了,你讨价还价的最后成果均烟消雾散,落得一身被欺骗的感觉。
教训二:单项价格谈定了以后,一定要不怕辛苦,和装修公司或工头一起把单项的面积尺寸丈量一下,并记下来,落实到纸面上,并算清楚单项的总价格是多少,作为合同的附件,以免到时就面积和尺寸的大小扯皮。
亲身经历:我们家铺砖和刷墙面的面积就有很大的出入,至少省了500元。
陷阱三:在最后提供给客户的报价单上做手脚。
一般情况下,装修公司或工头与业主之间在最后签定合同前都会来回就报价单修改3-4回,关注的焦点从单价到面积、总价和工艺说明,如果谈得差不多,对方会给业主一个最后给定的样本,要求业主确认并签合同。
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想当然和以前谈的一样,一些奸诈的装修公司或工头就会在工艺说明或面积上做些手脚,简化一些工艺或者说对某些材质进行偷换。
教训三:在签定合同时,一定要亲自逐项比较和核对相应的条款,是否跟装修公司或工头谈妥的最后条件一致,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不给奸商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亲身经历:这是偶然中发现的,偷换的细节比较多,例如,本来说鞋柜是用九厘板及黑胡桃木饰面板,可后来签合同的时候变成了3厘板,我就此提出疑问,人家反驳我说是不懂装懂,3厘板和九厘板是一回事,真是一回事吗?陷阱四:材料进场时提供劣质产品。
如何避免装修陷阱装修一定要睁大眼睛警惕看不见的乱象近日,市民肖女士刚开始装修没几天,就被装修公司告知她合同中的装修费用并不包括门口、窗口等处的打胶、吊顶后面的支架、卫生间瓷砖后的防水处理等。
为了保障装修质量不受影响,她只好又向家装公司额外交了近3000元的装修费。
其实,遭遇这种消费陷阱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据了解,近期有关装修质量的投诉明显增多,其中涉及到隐蔽工程即隐在结构内部的占多数,工程完工后不外露的施工部分,易导致隐形消费.如何避免装修陷阱1、不能贪图小便宜,认真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装修公司或者个人,尊重其劳动所得的合理利润。
2、家庭装修应有造价预算的程序:材料费、施工费、管理费、利润等都应该明确,而没有信誉、质量和服务保证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往往采取“低开高走”报价的做法承揽业务。
3、拒绝材料以次充好。
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
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并借损耗之名加大工程量。
要在合同签订前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以及服务项目,检查报价单所列项目的名称、材料、数量、做法、单价、总价,并要求设计人员提供“材料合格证书”报表。
在施工图上注明详细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作为合同附件。
4、警惕所选择装饰企业或个人偷漏工程项目。
他们往往利用客户不懂装修,因此在施工项目单上有意漏项,到施工期间再增项增加报价。
注明增减项目等有关事宜,一定注明非业主提出增加项目所需款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
或者约定价格包干,不得再增加项目。
5、交纳前期费用时应注意,前期付款的比例一定要尽量压缩,以使自己掌握主动。
交设计押金时一定注明,“如果业主对设计方案不满意,应足额退还设计押金”。
缴纳订金时不要误作定金。
✎ 房屋装修合同是家居装修品质的管束凭据,也是防止纠纷案件的承诺书,是小区业主维护保养本身合法权利的关键“武器装备”,那麼怎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房屋装修合同圈套呢?今日我们就来给提前准备装潢的小伙伴们打个招呼。
一、最先我们要学好如何正确的看合同书关键?1、最先是开工时间☑ 有的室内装修精英团队预定的比较多,施工期会排的好长时间因此在合同书上标明开工时间是很必须的,小区业主也需要关键看一下开工时间是对是错。
2、随后是是完工時间☑ 一般室内装修100平的新房大约要三个月,如果是范围较为的房屋或是是独栋别墅那時间就更长的,有的时间长乃至要室内装修一年,这一点也需要在协议中标明清晰!3、下面是支付的时间点和占比☑ 以大家先装修后付款方式装修半包为例子:一般是每一个技术工种做完工程验收达标再出钱的,例如水电装修在工程施工完成后,充压检测工程验收达标随后小区业主才付费给老师傅,那样小区业主可以主导地位,干不太好也不让你钱,在合同书上也需要规范清晰!4、最终关键是承诺死伤义务☑ 装修工程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要素,有时候会发生人员伤亡的状况,这一义务一点要区分清晰,清楚的写在合同书上防止以后发生踢皮球的状况!二、怎样合理防止房屋装修合同圈套?1、装修合同书面文档不全☒ 签署房屋装修合同时,由彼此认同的工程预算书、整套设计方案、工程图纸等这种书面形式文档务必要齐备,与此同时顾客还需要把以上三项文档以及付款成本的票据妥当管理好。
2、房屋装修合同行为主体不明确☒ 在签署的房屋装修合同里,务必要先填好双方的名字和联系电话,主要是因为便捷大家之后开展核查,因此一定要规定装修公司把內容铺满;还需要需注意签合同的装饰公司名字,是不是与盖公章的公司名字一致。
3、室内装修施工期时间要确定清晰☒ 一般状况工程施工的大概的时间在2个月上下,这也是依照工作中日测算的;要留意施工期增加的问题,合同书里应当表明清晰由于招标方或承包方的缘故而推迟施工期,赔付的百分数多少钱,怎样赔付;合同书里的室内装修施工期提议依照职工工作中的日数来测算,不然遇到法定节假日,职工不动工,这段时间的薪水或是有了你来付就亏变大。
装修时如何避免常见的装修陷阱装修是一件让人充满期待的事情,但同时也可能充满了各种陷阱。
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就会在装修过程中遭遇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在装修时避免常见装修陷阱的方法。
一、装修合同陷阱1、条款模糊不清有些装修公司在合同中使用模糊的词汇和条款,比如“优质材料”“大致工期”等,这就给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拖延工期留下了可乘之机。
因此,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审查每一个条款,要求对方明确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以及施工的具体工期、验收标准等。
2、增项漏项这是装修合同中常见的陷阱之一。
一些不良装修公司在报价时故意遗漏一些必要的项目,等到施工进行到一半时,才提出需要增加费用来完成这些项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业主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核对报价单,确保所有的施工项目都包含在内。
同时,可以要求装修公司提供一份详细的预算清单,包括每个项目的单价和总价。
3、违约责任不明确合同中如果没有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业主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在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规定,如果装修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施工、逾期完工、使用不合格材料等,应承担什么样的违约责任;同样,如果业主未按时支付款项,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材料陷阱1、以次充好有些装修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会偷偷将合同中约定的优质材料换成劣质材料,以赚取差价。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业主最好能够亲自参与材料的选购,或者在材料进场时进行验收,查看材料的品牌、规格、质量是否与合同相符。
2、虚报价格材料价格的水分很大,如果业主不了解市场行情,很容易被装修公司虚报价格所坑。
在装修前,业主可以多去建材市场了解一下各种材料的价格,或者通过网络查询价格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3、环保问题装修材料的环保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使用了不环保的材料,会对家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选购材料时,要注意查看材料的环保检测报告,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
三、施工陷阱1、偷工减料比如在墙面处理时,少刷一遍漆;在水电改造时,使用劣质的管材和电线等。
如何预防装修中的欺诈行为装修作为购房后的主要花费点,其成本的控制十分的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有一批装修公司和施工队利用业主对装修知识的不了解,而在装修过程中偷工减料,滥竽充数,那么这种行为就构成了装修中的欺诈,那么具体的装修欺诈都包括什么方面呢?1.偷漏工程项目利用客户不懂装修,因此在施工项目单上有意漏项,到施工期间再增项增加报价。
虽有看似详细的报价单,但在计算施工面积的数量时有意加大面积。
如重复计算施工面积(该剔除的不剔除),或不规则处按最大尺寸计算面积。
2.材料以次充好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
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并借损耗之名加大工程量。
3.减少施工程序、偷工减料以减少成本如本该刷六道油漆的只刷两道,水泥以次充好,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楔头全部变成钉子连接,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
4.用流行的套餐报价法蒙骗客户,看似科学,实际项目含糊装修前竭力吹嘘,承揽业务,装修竣工后,出现质量问题便逃之夭夭,质量和维修成了大问题。
5.偷工减料行为方式瓦工:(1)买不合格的劣质水泥。
每包可节省5元左右。
约可节省100-200元左右。
(2)买不合格的劣质瓷砖。
每块可节省0.5-1.0元或更多,这一项约可节省900元。
(3) 瓷砖水泥不实内空。
可省工钱约为150-250元。
木工:(1)买不合规格的劣质木板。
以一块9厘米夹板为例。
进口板的市价为75-80元/块。
而国产的一些差货仅为55-60元/块。
差价是20元/块。
以一个80平方米的家居为例,用9厘米板约为50块左右。
单这一项可以节省开支1000元。
(2)用劣质面板或在业主对材料不熟悉的情况下,而合同条款又没有明确规定时混水摸鱼。
这一项约可节省400元。
(3)用劣质木地板,约可节省1500-2000元左右。
(4)快速铺设地板,节省工钱约为500元。
油漆:(1)用假乳胶漆。
可以节省500元左右。
(2)减少遍数。
节省约为500至1000元左右。
装修施工猫腻多避免偷工减料有对策馆友“香花供养”:您好!您的馆藏文章“装修施工猫腻多避免偷工减料有对策”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3年4月15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生活/居家”下“家居/装修”类别的精华区。
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在装修中,最怕的莫过于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了,而且这样的事在装修业内也是屡见不鲜,受害者是广大装修消费者。
那么,怎样避免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呢?作为业主,无论是装修前考察过程,还是在施工过程都要明察秋豪。
Part1:墙面施工须谨慎小心猫腻有方法装修墙面施工是家庭装修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墙体开槽、刷漆、铺贴壁纸等,如果你家的墙面处理做不好,就会留下许多隐患。
而且墙面装修时有许多常见的偷工减料情况,业主必须多加注意,避免装修留有遗憾。
基底处理:防止腻子未刮平常见猫腻:基底处理是墙面装修的必要工序,处理基底时最常出现的偷工减料情况就是,二手房改造时,一些施工队为了节省时间和工作量。
没有将墙面原漆清除干净就进行瓷砖铺贴或上漆,导致重新装修的墙面不平整,甚至出现掉漆、掉砖的情况。
解决对策:提醒业主,在墙面进行上漆、铺贴施工前必须检查墙面处理情况。
检查墙面腻子是否被刮平、墙面有无打磨光滑等。
墙面剔槽:小心破坏承重墙常见猫腻:在埋管线的时候,一些施工工人为了节省时间,开槽操作时盲目地开凿,这样不仅破坏了建筑的承重墙结构,还会使埋在墙内的管线遭到破坏。
解决对策:现在家装暗埋管线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必须先与施工队负责人确认管线走向,确认屋内承重墙的位置,如无必要,承重墙不必开槽。
带有保温层的墙体也尽量避免开槽,以免施工后出现开裂等情况。
墙面刷漆:涂刷遍数不能少常见猫腻:墙面刷漆时最常见的偷工减料情况,就是涂料兑水时多加水,或者涂刷遍数减少,以减少涂料用量,最后导致涂层过薄。
一些施工队在涂刷过程敷衍了事,导致装修后墙面出现细小色差。
装修合同陷阱如何防止被坑骗装修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程,许多人在装修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尤其是与装修合同相关的陷阱。
在选择装修公司和签订装修合同时,我们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被坑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装修合同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大家避免被坑骗的情况发生。
一、价格陷阱在签订装修合同时,价格是大多数人首先关注的问题。
一些不良装修公司往往会利用价格陷阱来吸引客户,他们常常在合同中故意掩盖或模糊一些费用,导致最终付款金额大幅度超出预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所有费用都明确列出,并建议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注重信誉和口碑。
二、材料陷阱装修合同中的材料问题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重要的陷阱。
有些装修公司会在合同中使用模糊的措辞,不明确具体使用的材料品牌和规格,以低质量的材料替代。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我们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要求列出使用的品牌和规格,并与装修公司签订附加协议,确保实际使用的材料符合约定。
三、工期陷阱工期是装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陷阱。
一些装修公司为了尽快完成工程,会在合同中故意虚构工期,却不能按时交付工程。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期,并署名盖章,确保双方都能遵守。
四、变更陷阱在装修过程中,一些装修公司会利用变更设计来增加额外费用。
他们在合同中往往故意模棱两可,使得在装修过程中的变更设计变得非常容易。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约定变更设计的流程和费用,并尽量避免过多的变更设计。
五、违约陷阱违约陷阱是指装修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按照约定完成工程或未按时交付工程的情况。
在面对违约情况时,我们需要提前规定明确的违约责任和违约赔偿条款,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选择有良好信誉的装修公司也能有效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六、售后陷阱一些不良装修公司在装修结束后,对售后服务缺乏跟踪和负责。
他们可能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解决售后问题,给装修业主带来困扰。
装修陷阱揭秘如何避免被装修公司坑装修陷阱揭秘:如何避免被装修公司坑装修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一项大工程,而选择一个靠谱的装修公司则尤为重要。
然而,许多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都会遭遇各种问题和陷阱,导致装修成本超出预期、延期交付甚至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本文将揭示一些常见的装修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消费者避免被装修公司坑。
一、合同陷阱1.漏洞合同装修合同是消费者和装修公司之间最重要的约束文件,缺乏明确的合同条款会导致无法约束对方的责任。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细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确保合同中有详细的项目清单、质量标准以及施工工期等细节。
2.违约合同有些不良装修公司为了牟取暴利,会在合同中设置“变相违约”的条款,如随意更换材料、延期工期等。
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遇到类似的合同条款时要及时商议改进,避免因此而遭受经济损失。
二、预付款陷阱一些不良装修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以各种名义向消费者索要预付款。
而这样的预付款往往会成为消费者被坑的开始。
为了避免这样的陷阱,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付款进度,并尽量避免直接预付高额款项。
三、材料陷阱1.以次充好一些不良装修公司为了增加利润,会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消费者往往在装修验收时才会发现问题。
因此,消费者要在购买建材时多加留意,选择知名品牌,并要求装修公司提供相关的材料证明和质量保证书。
2.变相加价一些装修公司会以“物价上涨”等借口,变相向消费者多收材料费用。
为了避免这种陷阱,消费者应与装修公司明确约定好材料报价,并保留好相关的购买凭证,以备验收时维权。
四、施工陷阱1.工人借调为了节约成本,一些装修公司会将工人借调给其他工地,导致工期无法按时交付。
为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施工工期,并付诸书面。
2.偷工减料有些不良装修公司会为了节约成本,故意减少施工量或使用次品材料,而消费者往往很难在装修过程中即时识别出问题。
因此,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要保持警觉,经常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
装修猫腻我们要怎么来避免!!
本文来源于我爱我家网, 原文地址为:/html/qdht/2009063014210570519.shtml
装修市场存在诸多陷阱“目前,个别装饰公司给消费者挖的‘陷阱’越来越隐蔽,家装市场猫腻越来越多。
”昨日,消协副秘书长介绍了装修市场存在的种种陷阱。
陷阱一:巧设合同陷阱。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
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
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陷阱二: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
个别装饰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采用“低开高走”的办法,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吸引消费者签单。
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
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陷阱三:设计师故意增项,多拿提成。
有的设计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顾消费者家中的实际情况,故意增加装修项目:如不需做隔断的地方添个隔断,没必要吊顶的地方吊顶等等。
通过一番“设计”后,装修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
陷阱四:材料采购以次充好。
在包工包料的装修中,个别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
陷阱五:谎报测量面积。
个别装饰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报、多报,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以增加装修预算。
本文来源于我爱我家网, 原文地址为:/html/qdht/2009063014210570519.shtml
修前,我们都会找很多装修公司的资料进行预算报价上的比较,装修的造价始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家装公司,在预算报价上的差异往往也很大。
许多消费者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在同一个家装市场里,同样是面积为12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公司的预算报价是9万元,而旁边的另一家公司预算报价却只有7.8万元,几乎相同的装修内容,在价格上竟然相差上万元。
装修报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差异悬殊为哪里?
业内专家指出,在家装预算价格管理上,因为受地区差异的影响,目前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报价标准,一些家装市场也仅仅列出指导价供消费者参考。
但由于装修项目和工程量的多少是影响整个装修报价的直接因素,同时装饰公司的规模、资质、等级、管理制度的不同,也造成了预算报价的差异。
总体来说,装饰装修中的费用应该包括:设计费、主材费、辅助材料费、工时费、管理费和税金。
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不要单纯以装修公司给得最初预算报价来选择家装企业。
因为到目前为止确实仍然存在着装修公司在利用消费者的不懂行,在报价上玩儿“花活儿”的现象。
如何躲避预算陷阱
那么,审核装修公司的预算报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注意核实装修报价中的“加法”。
有些家装公司尽管在初期预算报价很低,但在与消费者签订家装合同后,往往会有很多增项,有些甚至是设计师故意丢、漏项。
如本来是和设计师谈好的内容,然而合同中没有注明,而消费者又没有注意到。
这样尽管签订合同时价格并不高,但等到工程竣工时,增加了很多内容,花销随之增加。
最常见的“加法内容”包括:在签订合同前,装修公司并不报清水、电路改造的价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终的结算中却全部算最高价;或在水、电路改造施工时,有意延长水、电路管道的长度,消费者因此受到额外损失。
2.注意核实装修工程中的“减法”。
消费者一般对木工、瓦工、油工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规工程项目比较注意,监督的也紧些,但对于隐蔽工程和一些细节问题却知之甚少。
如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强电弱电改造、空调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短期内很难看出差别来,也无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员常在此做文章。
又如有些公司规定内墙要刷3遍墙漆,但施工队员只刷了1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别,但实际上却降低了工艺标准,暂时是看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毛病就会暴露出来。
3.注意核实装修预算报价中的“分项计算”。
这些公司表面做的比较正规,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个分项分别报价。
消费者通常会觉得选这样的公司是明白消费,却不知其中“猫儿腻”:如做门套,把门扇、门套、合页等五金件分别作为单独的项目计价,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
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让消费者忽略。
更有甚者把安装和油漆的人工费也作为一项收费内容让消费者再次交钱。
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钱了。
实际上,这种分项计价很容易重复计费,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被“宰”还不知所以。
特别是如果一个装修工程,装饰公司上来就给你打到8折甚至更低,那就一定要小心了。
在施工的过程中,装饰公司一定会慢慢的添加项目,把自己的损失赚回来。
本文来源于我爱我家网, 原文地址为:/html/qdht/2009063014210570519_2.shtml
真实网友装修案例:
购买家庭装修材料,里面“猫腻”颇多。
至于这里面“水分”到底有多大、猫腻何在?却鲜为人知。
合同猫腻困扰消费者
消费者刘先生08年7月和某装修公司签订室内装修协议,工期是7月18日~8月28日,为期40天。
由于经营者给消费者提供的材料有问题,所以工期就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履行,在双方多次协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消费者到消协来投诉。
消协经过调查,发现合同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合同中,有些内容写的很简单,比如,安装地板,每平方米50元以下,究竟价位多少?几等品位?均没有标注;关于门,消费者要求的样式、材料、颜色都没有写清楚,只写价格每扇160元;在预算时,经营者故意把室内线路改造的费用和装修踢脚线的费用不放在预算内。
表面上看,该公司所装修的费用低于其他公司,但实际开工时,仅室内线路改造的费用就高达整个装修预计费用的三分之一,即5000元左右。
针对这些问题,消协指出:在格式合同中,有些内容该不该要,需不需要和经营者进行补签细节合同,消费者并不是很明白,所以造成了合同中有一些内容写的不详细,事后给自己维权增加了难度。
但作为经营者明明知道消费者不明白,而故意把合同的内容写的很简单;为了把消费者留住,甚至把价格降低,让消费者从表面上看该装修公司的费用比其他公司的低。
由于经营者的这些不良行为,使这份合同给消协在调解过程中增添了许多麻烦。
对经营者的不良经营行为,消协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要求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以诚心、诚意,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经调解,双方协商重新确认了各种费用,明确了所需要的材质,使合同更加完善。
无独有偶,消费者王先生和某装修公司签订的装修合同也因为经营者擅自更改合同内容而投诉到消协。
消协经过调查,该合同中所写的内容很清楚,但经营者在实际操作中擅自更改合同内容。
经过调解,经营者同意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去做,并且把消费者的三期工程款近600余元全部免收。
提醒:装修猫腻也是可以避免的:装修前期多看装修知识。
装修细节不可大意一定要仔细把关。
还有找到一家值得信任的装修公司很重要。
装修合同要写明细不要被装修公司有可乘之机。
本文来源于我爱我家网, 原文地址为:/html/qdht/2009063014210570519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