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语文年级高二教师孙忠惠_7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10
江苏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看社戏教案二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总第 2 课时教案课题看社戏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总第 2 课时导学案课题看社戏使用时间:主备人:毛善胜一、学习目标:握散文选材、剪裁以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二、知识构成:⒈本文篇幅较长,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同样写看社戏,但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请同学们找出来。
⒉下列句子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刚来的那会儿,就听说此地的每年阴历九月十五是赶庙会的日子,届时商贾(jiǎ)密集,百戏相随,热闹得不得了。
B. 我暗忖(chěn),今晚的重头戏,主角“大刀王怀女”,非她莫属了。
C. 它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yòu)陈法,土极且又俗极。
D. 在目前戏剧日渐式微的情形下,似乎还独有这个胡乱套的豫剧,未见蔫垮,不靠官办俸(pěng)禄,活得有滋有味。
3. 以“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一个民族对待祖先遗产的态度,比一个民族遗产的丰富与否,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三、学法和自检:⒈本文人物众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他们有条不紊地,个性县鲜明地写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⒉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写本文,感性抒发与理性思考相结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⒊对比与照应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举例说明,并说明这样写好处。
课题看社戏四、达标检测阅读理解:如水的越剧如果是液体,那它就是妩媚的水;如果是植物,那它就是水边的柳;更如果江南是一艘典雅精致的画舫,那它分明就是咿呀的橹声和旖旎的水波。
从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晓风残月的西湖,从烟花三月的扬州到枫桥夜泊的姑苏,再没有哪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了。
很难想象近一百年前,越剧于江南的诞生,是怎样的一种奇迹。
用动作说话,让人物活起来——初探动作描写之法一、教学内容分析选题《用动作说话,让人物“活”起来》,来自于执教者本人的自主命题,但它正好应对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里第二单元“号角,为你长鸣”的写作指导话题即“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一篇记叙文最主要就是要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来传情达意。
而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主要要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里包括语言、肖像、心理和动作描写。
本次教学课题,选择的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之所以选择这个动作描写的角度去探究人物性格,主要是人物的性格往往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出来,事物是过程和进行往往也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行为来推动的。
故而刻画细微动作就能传神立骨。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虽然经历了高一阶段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但是还未达到理想的要求。
在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和塑造中,很多学生的人物形象不鲜明,不具典型性,致使文章黯然失色。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会细致地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品之无味。
经过多次作文的评改,发现学生对人物动作缺少细腻的描写和锤炼。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动作少说话。
老舍也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可以根据学情,寻找一个主要的写作描写点(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设想通过身边学生的写作案例让学生自己在比较分析中总结记叙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的具体内容。
并学以致用进行片段写作训练,体会动作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所选的写作片段案例,既有学生的,也有教师的,这样能产生一种兴趣感和亲近感。
其实每个人的形象都是很鲜明的,都有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要在生活中细致观察人物的动作,通过这些细微动作去感受人物的形象。
根据此设想,将教学分为三个模块:自主先学、互学交流:——文章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交流展示、检测反馈——掌握方法,学以致用课外训练、拓展巩固——观图写作,表情达意。
四、教学目标:1.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定义以及人物形象的内涵2.通过品评示例自主归纳并熟练掌握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课型作文
预计课时1课时本节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探究学习法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缘事析理的习惯。
2、学习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由表及里、探究因
果等方法缘事析理。
过程与方法: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
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
精神的文章。
重点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由表及里等方法分析事例。
难点
由一事联想到他事,进而分析这些相互联系的其他事例,比较鉴别,形成较深刻的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
写作例来被誉为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写作水平的高低表现在卷子上就是我们作文得分的高低。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许多同学感叹写作水平技不如人,生活平淡无话可说之时,我们一同来研究如何把文章写得深刻。
过程:一、结合学案,明确作文深刻的要求。
二、分析讨论,结合材料,得出写得深刻的方法。
⑴以小见大;
⑵比较鉴别;
⑶由表及里;
⑷探究因果。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总第 2 课时教案课题看社戏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总第 2 课时导学案课题看社戏使用时间:主备人:毛善胜一、学习目标:握散文选材、剪裁以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二、知识构成:⒈本文篇幅较长,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同样写看社戏,但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请同学们找出来。
⒉下列句子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刚来的那会儿,就听说此地的每年阴历九月十五是赶庙会的日子,届时商贾(jiǎ)密集,百戏相随,热闹得不得了。
B. 我暗忖(chěn),今晚的重头戏,主角“大刀王怀女”,非她莫属了。
C. 它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yòu)陈法,土极且又俗极。
D. 在目前戏剧日渐式微的情形下,似乎还独有这个胡乱套的豫剧,未见蔫垮,不靠官办俸(pěng)禄,活得有滋有味。
3. 以“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一个民族对待祖先遗产的态度,比一个民族遗产的丰富与否,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三、学法和自检:⒈本文人物众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他们有条不紊地,个性县鲜明地写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⒉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写本文,感性抒发与理性思考相结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⒊对比与照应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举例说明,并说明这样写好处。
课题看社戏四、达标检测阅读理解:如水的越剧如果是液体,那它就是妩媚的水;如果是植物,那它就是水边的柳;更如果江南是一艘典雅精致的画舫,那它分明就是咿呀的橹声和旖旎的水波。
从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晓风残月的西湖,从烟花三月的扬州到枫桥夜泊的姑苏,再没有哪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了。
很难想象近一百年前,越剧于江南的诞生,是怎样的一种奇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戏剧更浓缩着一方风情的灵魂和精华。
粗犷厚朴的黄土地适宜于秦腔的撒野,茂密火红的高粱田孕育了二人转的品格,温山软水的江南无疑就是越剧千回百转的河流和湖泊。
科目:语文年级:高二教师:孙忠惠20XX年―20XX年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天津一中20XX年-20XX年-1高二年级期中形成性阶段检测语文试卷注意:请把Ⅰ卷、Ⅱ卷的答案都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
Ⅰ卷一、选择题:(共10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A、百舸.(kě)漫溯.(sù)方圜.(huán)踯躅.(chú)B、机杼.(zhù)溘.死(hé)做窠.(kē)伶俜.(pīn )C、慰藉.(jí)悄.然(qiāo)嫉.妒(jì)联袂.(mèi)D、枉.然(wǎng)纤.细(qiān)镂.空(lu)剽.悍(p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凋蔽纷纭侍侯招领启示B、葳蕤罪愆连蹁陈词滥调C、深邃诽薄招唤锋芒毕露D、遗撼迁徙必竟事过景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小波斯猫毛毛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②天车是一列巨大的木制绞车,因为在峭壁极高处的山缝间,如在天上,所以当地人谓之“天车”。
③屋后有小溪,溪水小有落差,入夜水声不绝。
A、矫健放置湍湍B、矫捷嵌置淙淙C、矫捷嵌置湍湍D、矫健放置淙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大哥给他一笔钱,为请客之用,他就会很快找到事作,而后夫妇就会言归..于好..。
B、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C、没想到他太没本事,不是办得不好,就是闹出乱子来。
所以近来七八年,历任巡抚都重蹈覆辙....,不敢委托他办事情。
D、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聩震聋....的木铎,有悠悠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明代李白题材的戏曲以传奇为多,而所谓传奇,是指与体制短小的杂剧相较而12言的长篇戏曲。
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学科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考试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漆器源自中国。
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
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
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性,进入到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
漆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
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学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聚酯漆”,人们对天然大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
可以说,传承漆工艺、重续漆文化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文化命题。
传统漆工艺,是现代漆艺术的源头和基础。
自2006年,全国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非遗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全方位对大漆传统工艺进行保护与推广,形成了多种传承与传播的方式,如非遗传承人“师带徒”,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开展技艺教学,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学习、进修等,这些都增强了传统手艺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对行业、对技艺传承的信心。
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持续开展j}遗传承人研培的基础上,设立了非遗保护基金,主办了展览等系列活动,与各国、各地不同技法的传承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漆树种植与材料应用、行业发展与工艺振兴、漆艺教学与非遗传承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传统漆工艺生产、创作、交流的学术生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的文化视角和技法实践对传统漆艺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我们从近年来的展览中可以发现不少成功实践。
如湖北举办的“时序-2016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福建举办的“新时代新漆境-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等。
科目:语文年级:高二教师:孙忠惠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天津一中2001-2002-1高二年级期中形成性阶段检测语文试卷注意:请把Ⅰ卷、Ⅱ卷的答案都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
Ⅰ卷一、选择题:(共10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A、百舸.(kě)漫溯.(sù)方圜.(huán)踯躅.(chú)B、机杼.(zhù)溘.死(hé)做窠.(kē)伶俜.(pīn )C、慰藉.(jí)悄.然(qiāo)嫉.妒(jì)联袂.(mèi)D、枉.然(wǎng)纤.细(qiān)镂.空(lîu)剽.悍(p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凋蔽纷纭侍侯招领启示B、葳蕤罪愆连蹁陈词滥调C、深邃诽薄招唤锋芒毕露D、遗撼迁徙必竟事过景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小波斯猫毛毛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②天车是一列巨大的木制绞车,因为在峭壁极高处的山缝间,如在天上,所以当地人谓之“天车”。
③屋后有小溪,溪水小有落差,入夜水声不绝。
A、矫健放置湍湍B、矫捷嵌置淙淙C、矫捷嵌置湍湍D、矫健放置淙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大哥给他一笔钱,为请客之用,他就会很快找到事作,而后夫妇就会言归于好....。
B、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C、没想到他太没本事,不是办得不好,就是闹出乱子来。
所以近来七八年,历任巡抚都重蹈覆辙....,不敢委托他办事情。
D、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聩震聋....的木铎,有悠悠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明代李白题材的戏曲以传奇为多,而所谓传奇,是指与体制短小的杂剧相较而言的长篇戏曲。
B、江宁的体育彩票,由于把关不严和操作上的失误,失去了彩民的信任,致使销售量由原来的800多万张骤减为400万张,下降了一倍多。
C、据那厂长告诉我,原来一般人买苹果都喜欢特别个大的,但近年来更多人喜欢中等大的,所以他那筛苹果的筛子,孔眼就加以了收缩。
D、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扑到他的怀抱中去。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顺畅的一组是()(1)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
它议论脱俗,结构严谨,,被历代文论家举为“文短气长”的典范。
(2)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千秋绝调”,为历代文学爱好者传诵、欣赏,就是因为它文极短而气极长,就是因为在如何看待“孟尝君能得士”的问题上,王安石有的脱俗看法。
①用词简练,气势轩昂②气势轩昂,用词简练③务出新意,发人深思④发人深思,务出新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各地的民间歌谣,是《诗经》的精华。
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B、《楚辞》是《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由西汉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的作品编辑而成,有东汉王逸作注。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选自《陶渊明集》。
D、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诗人,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因为作诗歌颂自由,多次被沙皇流放。
他的《致大海》一诗,表达了热烈追求自由的精神。
8、下面对于光中《天问》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水上的霞光呵一条接一条,何以都没入了暮色了呢?地上的灯光呵一盏接一盏,何以都没入了夜色了呢?天上的星光呵一颗接一颗,何以都没入了曙色了呢?我的生命呵一天接一天,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而当我走时呵把我接走的,究竟是怎样的天色呢?是暮色吗昏昏?是夜色吗沉沉?是曙色吗耿耿A.诗人由“霞光”没入“暮色”“灯光”没入“夜色”和“星光”没入“曙色”等自然景色,联想到生命最终将归入永恒和年寿之不能长久,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感伤。
B.诗人所写的三种不同天色,对自然界来说,是实写;对生命来说,是虚写,是象征。
如果说这三种天色在前三节中还只是一个比喻,那么,由于第四节人生哲理的提出,它们就被赋予深层意蕴了。
C.诗歌以“天色”为中心意象,提出了对时间永恒和生命短暂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追索。
D.诗歌以问句组成,反复咏唱。
前五节每节一问,最后一节每句一问,先分后合,具有形式美。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9、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
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
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0、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注1]。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注2],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注3],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1]不错意:不介意,谓不加疑。
错,通“措”。
[注2] 休祲(jìn ):休,吉祥;祲,妖气。
指上文彗星袭月等事。
[注3] 色挠:神色沮丧。
挠,屈。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不说.说:同“悦”,高兴。
B、以君为长者..长者:年长的人。
C、而君逆.寡人者逆:抵触,违背,不顺。
D、免冠徒跣.跣:光着脚。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C、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D、岂直.五百里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秦王怫然.怒 杂然.相许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其许寡人——你能答应我吗B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如果侠士当真发起怒来,倒 在地上的虽然只有两个人,流血不过五步,可是天下的人都要穿白戴孝C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吓得变了脸色,长时间地跪在地上道歉D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虹的光彩穿过太阳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布衣之怒”的一项是( )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④挺剑而起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⑥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⑤⑥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篇的人物描写以唐雎为主,秦王为宾,安陵君为陪从,两两相对,相互映 衬,三人的容色、情态和性格都显得十分突出。
B 、秦王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安陵君,并尊称安陵君为“长者”,词气谦和,态度诚 恳,意思是想让安陵君受到感动而归顺自己,从而达到称霸诸侯的目的。
C 、唐雎所说专诸刺王僚而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而白虹贯日,要离刺庆忌而仓 鹰击于殿上,是借所谓天人感应的故事作浪漫主义的夸张,从而达到赞扬侠士 之怒的作用。
D 、本文通篇采用人物对话体,中间稍加一二句叙述语以引出下文,层次清晰, 情节紧张,转折急凑,风格雄奇,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7-20题。
(12分,每小题3分)①如果不讲内容异常卓越精彩,只去讲求表现形式的朴素,到头来只不过搞出一堆令人感到味同嚼蜡的东西罢了。
②我们欣赏唐代大诗人的作品,常常觉得它们变化万千。
③有时艳丽,有时朴素;有时强烈,有时恬淡;有时浩浩荡荡,有时曲折诡奇……甚至在一家的作品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手法。
④大抵,那些用平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言。
⑤这类诗篇,不是以词藻风物取胜,而往往是以思想感情方面“独标高格”取胜,那个“诗眼”一点上去,就像画龙点睛似的,通篇诗都突然光彩焕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