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危废固废
- 格式:pptx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60
企业固废和危废培训资料1. 固废和危废的定义1.1 什么是固废?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不太“浪漫”的话题——固废和危废。
这些东西,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咱们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一些垃圾。
固废,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没有用的、不能再利用的物品。
比如说,办公室里那堆堆的旧打印纸、过期的文具、还有那些用过的快餐盒,都是固废的一部分。
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累赘”,有时候我们不太在意,但它们其实对环境的影响可大着呢!1.2 什么是危废?再说说危废。
它的名字听上去就有点吓人,但其实了解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危废主要指的是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潜在危害的废物。
比如说,过期的化学试剂、含有重金属的电池、还有一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残渣。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东西不小心处理得当,那可真是麻烦大了!所以,了解它们的特性、正确处理它们,就显得格外重要。
2. 固废和危废的分类与管理2.1 固废的分类说到固废的分类,大家可能会觉得挺繁琐,但其实没那么复杂。
我们可以把固废分成几个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就像是“再生小英雄”,它们可以变废为宝,比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厨余垃圾就是你吃完的剩饭剩菜,那些自然会腐烂的东西,咱们也可以进行堆肥处理。
而其他垃圾,就是那些无论怎么想都觉得没用的东西,比如旧衣服、破玩具等等。
2.2 危废的管理而对于危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咱们得明确这些危废是什么,怎么识别。
很多时候,危废包装上会有明显的标识,比如“有害物质”之类的字样,看到这种标识,咱们就要小心翼翼。
接下来是储存,危险废物绝不能随便放!要用专门的容器,并且标明清楚。
最后,处理也不能马虎,尽量找专业的公司来进行处置,绝对不能自作聪明,免得引火烧身!3. 企业如何做好固废和危废管理3.1 制定制度那么,企业要怎么做好固废和危废的管理呢?首先,得制定相关的制度。
这个就像是给我们的“废物”打个规矩,告诉大家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危废的。
危废基本知识
1、易燃物品:闪点温度低于60℃(闭杯试验)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在20℃,101 3kPa状态下,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体积分数≤13%时可点燃的气体,或者在该状态下,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易燃范围的易燃上限与易燃下限之差大于或等于12个百分点的气体。
2、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简单来讲,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学品或化合物的废物,且该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及时的和潜在的危害.
4、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性、感染性、其他有害特性:包括生物蓄积性、遗传变异性、刺激性等。
5、你最擅长的技术方向是什么、加班问题、外地上班问题,工作环境问题?个人性格,细心谨慎还是大胆创新。
有没有实习过?。
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和固体废物(固废)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废物类型,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正确判定危废和固废的标准对于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危废和固废的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放射性或其他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而固体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旧物品、废弃设备、废弃包装物等。
在实际操作中,判定废物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特性和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其次,我们来看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
对于危险废物的判定,需要考虑其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放射性等特性,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毒性测试等手段进行鉴定。
同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如《危险废物名录》中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危险废物类型和特性,可以作为判定的参考依据。
对于固体废物的判定,则需要考虑其来源、成分、性质等因素,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等方式进行鉴定。
此外,还需要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对固废进行分类和判定。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正确判定危废和固废对于废物的分类、运输、处理和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准确判定了废物的类型和特性,才能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是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判定废物类型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和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促进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和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的判定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状态。
危废通常以液体、固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而固废则主要指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其物理状态为固体,不具有危险特性。
二、来源和产生过程。
危废通常来自于化工、医药、冶金、石化、印染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以及医院、实验室等单位的废弃物。
这些废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具有危险性。
而固废则主要来自于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三、化学成分。
危废通常含有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盐等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而固废的化学成分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各类固体物质的组合。
四、处理和处置方式。
危废的处理和处置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而固废的处理和处置则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分类回收、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
五、法律法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有着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判定和管理。
综上所述,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主要从物理状态、来源和产生过程、化学成分、处理和处置方式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等方面进行划分和界定。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才能有效地做好危废和固废的管理和处理工作,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
危险废物知识点及案例一、危险废物知识点。
1. 定义。
危险废物啊,就像是垃圾中的“坏家伙”。
简单说呢,就是那些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废物。
比如说,那些含有重金属(像汞、镉、铅这些)超标的东西,还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像废弃的农药啦,医院里用过的带病菌的针头、药瓶之类的。
它的来源可广了,工业生产、医疗、日常生活都可能产生。
2. 危险特性。
腐蚀性。
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就像个“小恶魔”,它能把东西慢慢腐蚀掉。
就好比你把一块铁放在强酸(这强酸如果是危险废物的话)里,过不了多久,铁就会被腐蚀得千疮百孔。
像一些废弃的工业酸液,要是不小心流到地上,能把地面腐蚀出坑来,要是接触到皮肤,那可不得了,会把皮肤烧伤的。
毒性。
毒性的危险废物是隐藏的“杀手”。
你看那些含汞的废旧电池,如果随便乱扔,汞就会慢慢释放到土壤和水里。
土壤里的汞会被植物吸收,然后动物吃了植物,人再吃了动物或者植物,汞就会在人体内积累,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严重的话还会让人得重病呢。
易燃性。
易燃性的危险废物就像个“小火球”,一点就着。
比如说一些废弃的有机溶剂,像汽油、酒精什么的,如果在储存或者运输的时候不小心,遇到一点火星,就会引发大火,那火势可不好控制,而且燃烧产生的浓烟还可能有毒呢。
反应性。
反应性的危险废物就像个“调皮鬼”,它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像一些废弃的炸药或者化学试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突然发生爆炸或者产生有害气体。
比如说硝酸铵肥料,如果储存条件不好,受潮又遇到高温,就可能发生爆炸,这可就出大事啦。
3. 分类。
危险废物有好多类呢。
从工业上来说,有来自化工行业的,像那些生产化学制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还有电子行业的,废旧的电路板就是危险废物,因为上面有重金属和一些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
医疗废物也是一大类,像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被污染的纱布这些。
还有日常生活中可能产生的,比如过期的药品,那些药吃了可能没效果,还可能有毒性,可不能随便扔在垃圾桶里。
生态环境知识:固体废物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固体废物成为了一种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随处可见,不仅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因此,处理固体废物和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固体废物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讨论。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危害固体废物是指在生活、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物质,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木材、废橡胶、有机废物等。
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家庭、工业、商业及农业等领域。
固体废物的大量堆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壤污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渗漏到土壤中,污染了土壤环境,破坏了土壤的肥沃性和生态平衡。
2.水资源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地下水或者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
3.空气污染:部分固体废物可能通过燃烧、腐烂等方式释放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4.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废物的堆积和污染破坏了生物栖息地,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减少。
5.社会卫生问题:大量的固体废物堆积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等社会卫生问题。
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处理固体废物和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在处理固体废物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具体而言,固体废物处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1.减量化原则: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首要原则。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物分类、推广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从源头上解决固体废物问题。
2.循环利用原则:循环利用是指将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等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并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焚烧处理: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可以采取焚烧处理的方法。
下几点:(1)危险废物是用名录来控制的,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种类都是危险废物,要有特殊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2)虽没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废物中某有害、有毒成分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则认定为危险废物;(3)危险废物的形态不限于固态,也有液态的,如废酸、废碱、废油等;(4)废弃的放射性物质不归类为危险废物,应按照《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2.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主要有:腐蚀性(COiToSiVity)毒性(ToXiCity)易燃性(IgnitabiHty)反应性(Reactivity)感染性(InfeCtiVity)3.什么是危险废物的腐蚀性腐蚀性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等物质,且具有酸或碱性的性质。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腐蚀性危险废物:(1)按照GB∕T15555.12-19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的规定制备的浸出液,PH≥12.5,或者PH≤2.0;(2)在55℃条件下,GB/T699(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4,什么是危险废物的毒性危险废物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效应。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的规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将(1)经口摄取:固体的半数致死量≤200mg∕kg,液体的半数致死量≤500mg∕kg;(2)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1000mg∕kg;(3)蒸气、烟雾或粉尘吸入:半数致死浓度≤10mg∕1的废物定义为具备急性毒性特性的危险废物。
浸出毒性是指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危险废物一、危险废物定义及分类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
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9类。
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二、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当PH值大于可等于12.5,或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
2、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1996按照《危险废物急性毒性初筛实验方法》进行试验,对白鼠经口灌胃,经过48h,死亡超过半数者,则该废物是具有急性毒性的危险废物。
3、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浸出毒性是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三、危险废物识别标识用文字、图像、色彩等综合形式,表明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
四、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区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如矿山企业产生的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交通运输制造产生的废旧轮胎、橡胶、印刷企业产生的废纸,服装加工业产生的边角废料、皮革边等。
危险废物是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如化工行业的废酸、废碱,机动车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等。
五、危险废物的危害根据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化学反应性及感染性,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危险废物基础知识培训目录1. 危险废物概述 (2)1.1 什么是危险废物? (2)1.2 危险废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3)1.3 危险废物的产生和特点 (4)2. 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5)2.1 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法规 (5)2.2 危险废物标识和包装规定 (7)2.3 危险废物运输、存储和处理规范 (8)3. 废物处理流程 (10)3.1 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11)3.2 不同的废物种类对应的处理技术 (13)3.3 危险废物处理的安全操作 (14)4. 危险废物泄漏应急处理 (16)4.1 识别和评估泄漏危险 (17)4.2 泄漏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18)4.3 个人防护和抢险设备 (20)5. 危险废物安全操作规范 (21)5.1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23)5.2 危险废物的储存和处理 (24)5.3 安全操作培训和监督 (25)6.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 (27)6.1 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29)6.2 危险废物废环监测和评估 (30)6.3 永续发展方向 (31)7. 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32)8. 实战演练 (34)1. 危险废物概述危险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还包括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成分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的产生来源于多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医疗活动、生活垃圾等。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的限制,大量危险废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通过加强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置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提高公众对危险废物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危险废物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危险废物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废物分类和标识:危险废物必须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和标识。
分类可以根据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以便正确地进行处理和处置。
标识要求在危险废物容器上进行,以提醒人们注意处理和处置的安全措施。
2.废物存储:危险废物必须储存在安全的方式下,以避免泄漏和污染环境。
储存区域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防止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3.废物运输:危险废物须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并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废物容器的封闭和固定,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同时,必须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和工具,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风险。
4.废物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可以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以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处理后的废物应得到妥善处置,如焚烧,埋地或回收等。
5.废物监测和报告:对危险废物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污染问题。
监测可以包括对废物质量,浓度和释放进行检测。
监测结果应定期进行报告,以确保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符合规定。
6.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危险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适当的技术和工艺,危险废物可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如能源,原材料或肥料等。
7.教育和宣传:对公众进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公众应了解危险废物对环境和自身的危害,以及正确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的方法。
总结起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需要从源头控制,分类处理,妥善储存和处置,并进行监测和宣传教育。
只有通过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危险废物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固废、危废、危险化学品的区别,应该怎么处理固废、危废和危险化学品是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领域中经常提到的概念,它们在性质、处理方式和管理要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固废、危废和危险化学品进行定义和区分,并探讨它们各自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1. 固废**固废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无法自行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行分解,且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失去原有用途的废弃物。
固废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但也包括一些粉末状、液体状或半固态的废物。
常见的固废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
固废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分类回收、焚烧、填埋和物理化学处理等。
分类回收是指将固废按照材料的不同属性进行分拣,以便进行再利用。
焚烧是将固废置于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通过能量回收或焚烧后的渣滓处理达到减少废物量的目的。
填埋则是将固废掩埋在地下,但由于填埋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现代管理中逐渐减少使用。
**2. 危废**危险废物,简称危废,是指由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科研实验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癌性等危害特性的废物。
危废的形态多样,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其中固体危废和液体危废是主要的形式。
对于危废的处理,各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一般来说,危废需要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并交由专业的危废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处理、生物处理等,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 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放射性等性质,可能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品。
与危废相比,危险化学品更侧重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直接危害,而不局限于废物的处理。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受到严格控制,通常需要进行登记、备案,并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泄漏、事故和污染。
废弃的危险化学品需要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以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