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二节 势 能鲁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一篇
- 格式:docx
- 大小:819.49 KB
- 文档页数:10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一节机械能具体内容定义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关键词为能够做功)1。
能对外做功不等于正在做功。
2。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和能的单位为焦耳(J).分类错误!机械能一般分为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
机械能守恒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动能定义一切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动能越大.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动能越大。
总之,物体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实验图示器材平木板光滑斜面钢球、木球纸盒、刻度尺过程错误!同一钢球(m1=m2)、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下滑撞击纸盒,移动距离(s1<s2);错误!木球钢球(m1〈m2)、同一高度(h1=h2)、由静止下滑撞击纸盒,移动距离(s1〈s2);解读错误!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即控制质量相同,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控制速度相同,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2本实验运用了转化法。
即动能的大小无法测量,转化成纸盒运动的距离。
○3同一钢球、不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控制钢球到达斜面底端的水平速度.运用错误!机动车限速:控制动能大小,避免交通事故。
○2严禁超载: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遇到紧急情况时速度不易控制,易发生事故。
势能重力势能定义受到重力的物体被举高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影响因素质量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高度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总之,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有关,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实验图示器材装有细沙的沙箱质量不同的铁块小方桌过程错误!同一重物(m1=m2)、不同高度(h1〈h2)、自由落下、冲击小饭桌,铁块被举越高,小饭桌桌脚下沉越深。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第十章浮力10.1浮力(F浮)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学习目标】1、知道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机械能的定义;2、知道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因素,及探究方法;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势能的互相转化。
【要点梳理】要点一、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要点诠释: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说明此物体具有能。
但是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
物体能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
2、功就是能转化多少的量度。
功代表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一另种形式,因而功和能的单位也是相同的。
功的单位是焦耳(J),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要点二、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做功的本领叫做动能。
要点诠释:1、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质量,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
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越小。
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小动能越小。
2、动能是“由于运动”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动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要点三、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要点诠释: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重力势能是“被举高”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重力势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要点四、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统称为机械能。
要点五、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将一块小石块,从低处抛向高处,再从高下落的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后来又是重力势转化为动能。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二节势能鲁
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B、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小石块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小石块过B点后,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少,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篮球,表面涂黑,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至同一地面,在地面上留下如图所示的黑色圆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落在甲处的初始重力势能大
B、落在乙处的篮球质量大
C、落在乙处的篮球初始高度大
D、落在甲处的篮球重力做功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体重变大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大
C、运动员烧水时,水的沸点升高
D、运动员携带的气压计的示数升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8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
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I0。
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t2~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步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神州九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些高处的湖水积蓄了很大的重力势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挂的吊灯静止不动时,因为没有做功,所以它不具有能
B、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
C、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
D、弹簧只能具有弹性势能,而不会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体积相同的铜、铁、铝三各小球,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滚下,在水平地面上撞击同一地点上放的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击最远的是( )
A、滚下的铜球
B、滚下的铁球
C、滚下的铝球
D、三球撞击得一样远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
A、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汽车
B、弹簧
C、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D、山上静止的石头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
A、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
【解析】:
第10题【多选题】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睹”,“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
【答案】:
【解析】:
第11题【多选题】
下列关于功和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能量的物体,一定能够做功
B、功的两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C、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D、机械做功越快,其机械效率越大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由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______hB;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是mA______mC (前两空选填“>”、“=”或“<”).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______.
A、<
B、<
C、增大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使其发生形变,力越大,形变越大,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有关;倒入空矿泉水瓶内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
______的存在,从高速行驶的汽车中抛出的矿泉水瓶能够把路人砸伤,是因为矿泉水瓶具有很大的______能.
A、力的大小
B、大气压强
C、动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点的重力势能______B点的重力势能,A点的动能______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小高把质量为0.5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5m,篮球到达最高点时具有______能;当篮球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时,篮球的重力做了______J的功;假设篮球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1s,则篮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A重力势
B、24.5
C、24.5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