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元素在校园文化网站界面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01.5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UI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其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风格造型、色彩和材质等方面,将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起来,打造出了更具有时代感和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
一、符号形态的应用UI设计中的符号形态指的是图标、图案、字体等视觉元素,其作用是传达信息、体现风格或构建品牌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形态非常丰富,比如龙、凤、瑞兽等图案。
这些传统符号形态的应用在现代UI设计中,不仅可以美化页面和加强视觉效果,还可以传递中国文化元素和品牌精神。
以阿里巴巴的设计为例,其LOGO中的“阿里巴巴”字体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楷书字体,使得整个LOGO看上去具备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设计中还大量应用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形态,比如“瑞兽”、“莲花”等,使得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二、色彩的应用色彩是UI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颜色与情感、情绪、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比如红色代表着喜庆和欢乐,黄色则代表着财富和尊荣,等等。
这些颜色象征意义的应用在现代UI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
以“微博”为例,其主打的红色配色方案,体现了微博品牌的激情和活力,同时也向用户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所代表的“喜庆和欢乐”等象征意义,使其品牌更具文化气息。
三、材质的应用材质是UI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呈现不同的质感和层次感,提高设计品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张、木材、石头、陶瓷等材料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材质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突出品牌文化和概念,还增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感受。
以“滴滴出行”为例,其UI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中国传统纸艺的元素,比如红色纸鹤、童话故事等材料,使得滴滴出行APP更加温馨、亲切。
同时,这些材料也突出了滴滴出行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
关于传统文化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与思考随着"麦当劳"遍地开花、NIKE鞋满地走、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全球化似乎也就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了。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表现和承传传统文化的载体。
本文对在中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继承古老文明进行探讨。
一、网页色彩中的文化内涵色彩具有联想与象征的特质,易使浏览者留下深刻印象,页面视觉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一般情况下,暖色调记忆性强于冷色调。
其中,红色代表热情、奔放,但刺激性很强,易使人兴奋和产生视觉疲劳;黑色代表严肃、沉着;黄色代表高贵、富有;白色代表纯洁、简单;蓝色代表平和、清爽;绿色代表生命、生机;灰色代表阴暗、消极;紫色代表浪漫、爱情;棕色代表土地;橙色代表光明。
二、网页设计中体现的传统图形和文字1.传统图案是网页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易学文化,离不开儒、道、释文化,即儒学、道学和佛学。
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对自然界与人类自身的和谐统一的认识,其博大的精神文化内涵,可以影响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
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
如青铜器纹样、画像石、国画、书法、金石篆刻、易经、禅学、五行八卦、剪纸、刺绣、染织、泥塑、木版年画、米字格等等,这些就是中国现代网页设计所需的养料。
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把中国篆刻艺术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面向全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平面设计影响的典范,是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北京申奥标志是一幅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图案,即"同心结"或"中国结",它采用的是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典型颜色。
图案利用的是中国传统打太极拳的姿态,其简洁的动作线条蕴涵着优美、和谐及力量,寓意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交流。
2.利用图形处理传递传统韵味传统的图像,是固定在图层上的画面,如一张照片,就是通过化学摄影技术而制成的一副静态的画面,它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作者:***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1年第02期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学前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园所形象、提高幼儿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对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师幼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为提高师幼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园所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探索以幼儿为主体,彰显儿童特色与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所文化,使幼儿园传统文化氛围与幼儿教育相得益彰,逐渐形成“教之有道,行之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幼儿园特色教育,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逐步形成一套生活化、地域化、园本化的活动方案。
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019年有幸加入由曹胜高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建构、价值认同与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组,承担《幼儿园传统文化元素的形成与运用》子课题研究。
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与反思,逐步将适宜性较高的传统文化元素内容内化成为朝阳幼儿园独具匠心的园所文化氛围,衍生出生活化、趣味性的活动方案与环境创设实例,运用于幼儿园生活、游戏、学习当中。
作为一所“年轻的”公办幼儿园,首先要以质量立园,规范的办园行为、科学的保教管理是强基固本的必备要素;其次是以文化兴园,园本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无声的力量影响并塑造着每一个朝阳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决定着幼儿园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
在传统古朴的地域特色与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共同影响下,我们探求出一条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启蒙教育之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炼适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元素,再辅以现代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成五育并举、趣教相和的园本文化课程构建与实施,浸润式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中国式小乐童。
民族文化元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元素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愈发重要。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理解。
本文将探讨民族文化元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民族文化元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
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更应当承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比如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等,可以使校园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校园中可以建造一些仿古建筑,如古式的牌楼、廊亭等,这些古朴的建筑风格能够营造出一种古韵之美,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热爱和向往。
还可以在校园中设置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雕塑作品,比如狮子、龙、凤等,这些雕塑可以让学生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学生中间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的是西方文化。
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点和环境,比如中国传统的庭院景观、园林景观等,让学生在校园中游玩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景点和环境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也可以通过在校园中举办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如快板、舞龙、书法等,让学生参与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民族文化元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可以促进校园教育的独特价值观。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来源,是民族品格和道德风范的重要养料。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可以形成校园独特的人文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和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许多学校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1.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传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增强对祖国的感情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道德规范和人文关怀,强调孝道、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理念。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人格,使他们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 促进文化自信心的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增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建立起文化自信心,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独特情感,从而建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1.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可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对经典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2. 组织文化活动学校可定期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如诗词大会、传统文化展览、古诗诗词朗诵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物展览、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
传统文化元素在校报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校报已经成为学校内部与外部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校报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与审美标准的体现,不仅有助于校报设计的提升和传承,还能够为师生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元素在校报设计中的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与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传统文化元素在校报设计中的运用对于校报设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校报设计,在设计上注重美观与实用的结合。
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资源,在校报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插画图案可以增加校报的艺术感和吸引力,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同时,传统文化元素的排版方式也可以为校报设计带来新的变化。
传统文化的文字书法和颜色搭配等元素都可以成为设计的点睛之笔。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可以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碰撞是校报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古,而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趣味。
在校报设计中,可以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包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作品。
比如,在排版中使用传统文化的文字风格,但排版布局却运用了现代设计的构图和比例。
又如,在配色上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所代表的颜色,但结合现代色彩理论进行搭配,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满足了现代读者对于视觉艺术的追求。
最后,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与创新是校报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内涵,它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在校报设计中,也需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范围,以及对其进行创新。
例如,将传统文化的符号与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使校报设计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摘要】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传统文化的弘扬对学生的身心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也能得到提升,吸引更多学生和社会资源的关注。
只有深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构建具有校园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有温度的学习生活。
传统文化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学生身心塑造、价值观、人生观、文化活动、学校名誉、吸引力、传承、弘扬支撑1. 引言1.1 传统文化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熔炉,更是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塑造作用。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增强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能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传统文化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化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还能够为学校增添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不可忽视,应当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中国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是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和用户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中国传统元素在UI设计中的应用正是这种需求的体现。
中国传统元素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图案、色彩、符号和文化内涵,这些元素能够为UI设计增添独特的魅力,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文化特色和深度。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色彩在UI设计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传统的红色、金色、翠绿色等颜色不仅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更能够带来独特的文化氛围。
中国文化符号如龙、凤、莲花等也被广泛运用在UI设计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为设计作品增色不少。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探索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能够提升设计师的创作水平和视野。
这些传统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了用户的体验和视觉享受。
1.2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对于将中国元素融入现代UI设计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通过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UI设计,可以为作品注入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研究中国传统元素在UI设计中的应用还能够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元素与现代UI设计的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传统的追溯和回顾,同时也可以为UI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创意,丰富了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推动UI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深入研究中国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对于促进设计行业的发展和推动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中国元素在现代UI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设计风格、用户体验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色彩和文化符号在UI设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为设计师提供新的灵感和创意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弘扬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视觉设计师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加
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丰富设计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在视觉设计中,例如:中国画、书法、传统剪纸、篆刻、象形文字、传统图案等等,这些元素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视觉设计中使用这
些元素,可以加深作品的文化底蕴,强化设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网页设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中国元素来设计网站主页和背景,例如:经典的水墨画、传统的剪纸、中国结等等,这些元素不仅可以让网站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还
可以起到美化页面、增强用户体验的作用。
在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名片设计等方面,设计师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丰
富作品的表现力。
例如:在标志设计中,可以融合传统的中国图案和造型,并采用传统的
中国色彩来渲染;在海报设计中,可以使用中国式的手绘风格,以及传统的文言文来传达
作品的主旨;在名片设计中,可以选择采用传统的篆刻字体,让名片更加具有高贵大气的
感觉。
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也可以精妙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通过运用中国传
统图案和色彩来打造出独特的中国元素包装设计,让商品更加形象化、具有个性化和艺术化。
再如:传统剪纸和绣花技术,可以在包装设计中加入,营造出简约、线条优美、质朴
的视觉效果。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设计
师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文化元素,丰富设计的表现形式,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具有更深入的意义和内涵。
中国传统元素在校园文化网站界面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杜佳慧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6年第06期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乃至全世界。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的社会地位逐渐凸显,校园文化网站建设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它不仅传递着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也充分体现着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特点和类型,以及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巧妙地运用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设计中,旨在彰显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内涵,贯彻落实大同大学“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表现同大学子对校园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网站建设;中国传统元素;校园文化;界面设计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31-05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承文明与创新知识已成为当代文明的主题主线,在此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网站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而且近年来其社会地位也不断凸显。
与此同时,全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导致高校校园文化日益开放和繁杂。
因此,应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视角梳理和评价高校校园文化,并逐渐建设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网站,传承校园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作为凝结华夏文明精神和彰显中华人民特质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果将其适当地取舍、借用、打乱、组织、重建并运用到校园文化网站的建设中,将会取得全新的视角效果与经验,提供一种全新的触及世人心灵的感性认知,培养中国风格的审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其中网页版式设计对整个网站的设计构造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浏览者与网页信息间的传递载体,例如在版面设计中采用留白的方式营造空灵韵味,在现代的版式设计中有指导意义。
在构建中国风的网站时,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不仅会发挥现代科技美与创新美,而且还会体现传统的韵味美,保持着新与旧、古与今、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契合,能够使网页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之感。
大同大学文化校园网站的设计制作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网站的界面设计中,以期能彰显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底蕴,并且能在网页中体现大同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体现全体师生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校园文化网站概述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在从事各项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领导、师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取向,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风貌,以此彰显、传播和弘扬学校文化特色。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传递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其中校园网站就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与社会活动于一体的虚拟空间,可以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和特色。
而高校的校园文化网站不仅体现着各个高校的文化,也集中反映了当代教师与学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文化的丰富、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元素概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如龙凤、麒麟、朱雀、太极、八卦、中国结、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代表并彰显着中国文化神韵。
中国元素,是指在中华民族的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与传承的,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中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具有多样性、广泛性、丰富性的特点。
包括丰富多样的有形物质文化元素和无形精神文化元素,如徽派建筑、梅兰竹菊、朱雀、书法、中国结等有形文化元素,思想意识、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民俗等无形精神元素。
在网站构建中,时刻运用着“中国特征”,处处体现着中国式的意境和精神,是构建中国特色校园文化网站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化网站中应用的意义1.丰富网页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元素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传统元素的挖掘和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网页创造的表现手法。
在网页制作中,不仅要恰当地运用传统元素的表象特征,更要深层次地挖掘这些元素所具有的内涵,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呼应,共同激荡出更加出色的创意网站。
2.产生文化亲和力中国传统元素取材于最贴近人民生活与民族情感的传统文化习俗,包涵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情感。
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准确把握与运用,更能够体现国人的心理价值,使网站更具亲和力,增加受众的理解度、接受度,勾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联想,唤起对中国情结的共鸣,促进网站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四、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界面设计分析在研究中,本论文主要是通过设计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界面,结合中国传统元素体现出大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底蕴。
网站的设计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首页”、“书香校园”、“校园风光”、“学子风采”、“校园活动”、“舌尖校园”、“关于我们”和“论坛”,从各个方面介绍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使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大同大学“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
其中从logo到小图标无不体现着“中国味”,网页以中国风色调为基准,将中国风格和校园文化巧妙融合。
1.翰墨书法演绎校园文化汉字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符号,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趣味。
在网页设计中,汉字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呈现着其“形”的特征,还能体现其审美艺术价值。
把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形、神、意进行适当的融合,并运用到网页设计中去,有助于体现网站的文化民族特色。
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就运用到了不少汉字书法设计,首先表现在logo(见图1)的设计中。
logo图整体以书法为主要元素,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左图右文的手法将传统印章、龙图腾作为设计元素与楷书汉字艺术相结合。
红色印章中是运用毛笔一气呵成中国风的龙图腾,线条优美,若隐若现。
配以毛笔书写的楷书文字,说明网站的主要性质——传播校园文化。
印章与图腾的艺术形式巧妙组合,能让观者感受到浓烈的民族气息。
运用毛笔书写“校园文化”四个字,大面积的浓墨书写文字贯穿着整个logo图,不仅突出主题,而且显得雄伟有神,运用毛笔书法“软”的特点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丰富的气韵之美,增强logo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不仅logo中运用汉字书法,网站中的滚图也大量使用汉字书法元素,并巧妙地与大同大学的校训相结合,运用书法形式加以表现,展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底蕴。
在每一幅滚图中的黄金分割比例位置处书写“厚德、博学、慎思、笃行”这个同大学子熟记于心的校训,采用行书字样书写,突出我校校训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从而体现出我校校园文化源远流长。
在“厚德”这幅画中,(见图2)整体以墨色荷花为背景,给人以空远悠扬的意境,以行书书写的“厚德”二字,对整个空间进行分割,对空白的切割体现书法艺术的形式美,随后以楷体小字对“厚德”校训加以解释,行楷两种字体交相辉映,共同呈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历史感与厚重感。
在“博学”这幅画中,整体背景采用从灰色到白色的渐变手法,灰阶层次的渐变达到空灵之效。
行书书写的“博学”二字,从上及下,从左及右,涉及了文字的方向性,文字排列的方向性也会影响视觉效果,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文字方向主要有平行、垂直两类,而平行、垂直的文字能给人以稳定厚重之感。
同样以楷体小字对“博学”校训加以解释,采用古代文字的书写格式,文字方向从右及左的展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风格的继承。
在“慎思”这幅画中,字体圆润灵动,校训的行书字样与解释的楷体字样之间采用浓淡墨交替变化,空间中大量留白,以“慎思”二字对留白处进行分割,形成虚实对立之感,体现书法的韵味美。
在“笃行”这幅画中匠心独运地使字迹融合了毛笔的意蕴,好似展示了毛笔书写的过程,别有风味。
字体设计风格雅致,简洁中不乏品味。
本画面中解释文字较其他几个画面较大,这里把解释文字作为填充空白的元素加以运用,不仅能够展示书法的独特魅力,而且也有补充空白之效。
网站运用汉字书法让人感受到,当介绍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内容时,适当结合汉字书法,可以增加原有内容的意义与内涵。
深入挖掘汉字的造型意趣和文化底蕴,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可以提升网页的文化韵味。
2.水墨经典阐释校园内涵水墨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主要以水墨的形式描绘中国的山水人情。
以毛笔、纸、绢等绘画媒介,将笔的提按转折、疾徐轻重与墨的虚实强弱、干湿、浓淡相互搭配形成无穷变化,以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中国文化特色之美。
在大同大学校园网站中构图背景主要以水墨画为主。
例如首页中的滚图设计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见图3)配以浓重笔墨书写出的圆,中间以汉字书法画龙点睛,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之感,有浓浓的文化厚重感,与校园文化的风格交相辉映。
其中,背景选择大量留白的水墨画,不仅可以方便其他元素的添加,也可以营造出空灵意境。
在网页设计中更是如此,将中国式的艺术审美运用到设计中,让空白在字与图之间自由游走。
中间以浓重笔墨书写出的圆,不仅可以体现中国特色,而且极具吸引力,把观者的目光第一时间聚焦在圆中间的内容上,突出主题。
去除了外在复杂雕饰的墨白,传达了一种朦胧美感,也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张力,在网页中灵活运用墨白,会突出所表达的信息。
在设计构思上,水墨元素的作用是平衡网页,水墨画元素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和视觉符号,它所营造的氛围,能呈现出东方人独特的感觉和心境。
这幅图片画面中由水墨元素、墨竹、奇石共同组成。
其中水墨元素能在水与墨、黑与白之间形成浓淡变化的色彩层次,在用水墨晕染出圆之后,在圆的缺角部分继续晕染出几条锦鲤,通篇水墨画将墨之黑作为主要色调,通过创造黑与白的气氛,将元素以一种非常单纯的方式最直接展示给观者,画面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利用墨之黑色作为设计元素,既简洁有趣又能体现传统美感。
不仅如此,水墨还可以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例如以水墨图形勾勒与渲染出水墨鱼缸,锦鲤在勾勒出的墨色鱼缸中游动,营造出含蓄单纯、优美恬静的水墨意境。
所以将水墨元素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设计表达上,采用水墨晕染的艺术效果,墨滴在水中舒缓地晕染开来,墨迹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可以想象它变换成连绵的山峦、广阔的大海、飞翔的仙鹤等,最终回归于墨迹本身的形态。
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水墨的魅力在于它写实与写意兼具,在黑白的空灵世界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将水墨画元素应用于网页设计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水墨画元素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表现手法能融合不同风格设计形式,绘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网页设计的水墨元素运用能延续现代人从古代传统文化中继承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
水墨画元素的灵活运用不仅能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传递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还能有效地传递表达主题信息,具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3.传统色彩点亮校园经典传统色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