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生产示范实施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00亩鲜食葡萄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清茶,开始构思这个项目方案。
00亩的鲜食葡萄新品种示范基地,是个挑战,也是个机遇。
下面是我对这个项目的全盘规划。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不言而喻。
我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品种单一,口感和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食葡萄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提升葡萄产业的竞争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项目目标1.引进国内外优质葡萄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和筛选。
2.建立完善的种植技术体系,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3.打造具有特色的葡萄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4.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二、项目内容1.基地建设(1)引种区:引进国内外优质葡萄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和筛选。
(2)示范区:展示新品种的种植效果,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3)生产区:大面积种植筛选出的优质品种,实现产业化生产。
(4)仓储区:建设冷库,确保葡萄的新鲜度和品质。
2.技术研发(1)品种选育:通过基因工程、传统育种等方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新品种。
(2)种植技术:研究葡萄生长规律,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3)病虫害防治:研究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降低损失。
3.品牌推广(1)品牌策划:设计品牌形象,制定营销策略。
(2)线上线下销售:利用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等多种渠道,拓展市场。
(3)宣传推广:通过展会、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
三、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完成项目选址、土地流转、规划审批等工作。
2.基地建设: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气、冷库等。
3.技术研发:建立葡萄种植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研究。
4.品牌推广:制定品牌策划方案,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5.项目验收:完成项目各项指标,通过验收。
四、项目风险与对策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导致葡萄滞销。
对策:开展市场调研,调整种植结构,拓宽销售渠道。
果农之友2023.4产业发展临沂市具有葡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一直以来,临沂市积极发展葡萄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管理经验,葡萄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临沂市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复杂变化和农产品竞争的日益加剧,阻碍临沂市葡萄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愈发明显。
笔者立足临沂市葡萄产业生产实际,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和建议,为持续做大做强临沂市葡萄产业提供借鉴。
1发展情况1.1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临沂市常常被人们称为沂蒙山区,地理位置处于山东省的东南方向,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临沂市的气候特征呈现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季节分明,气候舒适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雨量充沛,一般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自然条件下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无霜期约为200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适合优质葡萄的持续和大力发展。
1.2发展进程快速,面积产量增加20世纪80年代前后,临沂市葡萄栽培步入真正的大发展时期,临沂、平邑、苍山、沂水等地区先后被列入山东省葡萄生产的重点区域。
1987年,临沂市葡萄的栽培面积超过1880公顷,达到7年前的20倍左右;1988年葡萄总产量提升至2500吨,约为8年前的40倍。
其中,巨峰葡萄品种在80年代末期就得到了大量的发展,直至90年代中期,临沂市葡萄产业的发展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90年代后期葡萄产业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之后,临沂市葡萄产业发展稳健,产量持续提高,品质不断提升,为临沂市葡萄种植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1.3更换新优品种,更新栽培模式产区,山东省中国葡萄的生产大省之一,其中,临沂市的葡萄面积和产量在山东省的占比位于地级市的前列,并且露天栽培方式为临沂市葡萄栽培的主要栽培模式,目前,避雨栽培方式在临沂市得到快速发展。
临沂市葡萄生产主要以费县、平邑和沂水等县为重点,这些地区葡萄栽培在发展的初期,主要的栽培品种以巨峰、藤稔和京亚等为主。
葡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不足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提高葡萄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制定了葡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推广,提高葡萄种植技术水平,改善葡萄品质,增加葡萄产量,促进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选址规划,选择适宜的土地,确保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并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葡萄种植的高效性和规模化。
2. 种植技术,引进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包括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3.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葡萄品种进行种植,确保葡萄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4. 市场推广,加强葡萄品牌建设,开展葡萄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5. 产业链延伸,发展葡萄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葡萄的附加值,推动葡萄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团队,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 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包括土地租赁费、种植技术引进费、市场推广费等。
3. 开展选址规划和土地准备工作,确保种植基地的建设顺利进行。
4. 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对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种植技术的有效实施。
5. 开展葡萄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建立销售网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6. 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葡萄加工业的发展,延伸葡萄产业链。
五、项目效益。
1. 产业效益,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
2. 社会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 生态效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六、项目风险。
1. 天气风险,恶劣天气可能影响葡萄的生长和品质。
2.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影响葡萄产品的销售。
葡萄示范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进一步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提高葡萄种植的技术水平和产量,我们计划建设葡萄示范基地,以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葡萄种植业发展。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现代化的葡萄示范基地,引进优质葡萄品种,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2. 通过示范基地,推广葡萄种植的科学技术,提高周边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经济收益。
3. 促进葡萄产业的协调发展,打造区域葡萄产业集聚区,提升当地葡萄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建设内容。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块,进行基地建设。
2. 基地规划,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进行基地规划设计,包括葡萄种植区、设施建设区、生产管理区等。
3. 引进优质品种,引进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的葡萄品种,进行种植示范。
4. 建设示范设施,建设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滴灌设施、自动化施肥设备等,提高葡萄栽培的技术水平。
5. 开展技术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葡萄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6. 建设展示中心,建设葡萄品种展示中心,向农民和游客展示各类葡萄品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7. 建立产销对接平台,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葡萄产销对接平台,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提高经济效益。
四、建设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葡萄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
2. 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政府支持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确保基地建设资金充足。
3. 强化技术支持,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
4. 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基地管理服务体系,为基地建设和农民种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5.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葡萄示范基地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建设效益。
1. 经济效益,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地区的葡萄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葡萄果园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我们制定了葡萄果园实施方案,旨在科学管理葡萄果园,提高葡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2. 降低葡萄种植成本。
3. 提高果园管理效率。
三、实施内容。
1. 土壤改良,对葡萄果园的土壤进行化验,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种植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葡萄品种,提高葡萄的抗逆性和产量。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葡萄果园进行病虫害监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4. 合理灌溉,根据葡萄生长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保证葡萄的生长需水。
5. 规范修剪,根据葡萄生长的特点和产量目标,进行规范的葡萄修剪,促进葡萄的生长和结果。
6. 管理技术培训,对果园管理人员进行葡萄种植和管理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葡萄果园的实际情况,制定葡萄果园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和内容。
2. 资金投入,合理安排葡萄果园实施的资金投入,确保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
3. 实施措施,按照实施计划,分阶段、有序地实施葡萄果园的改良和管理措施。
4. 监督检查,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确保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
五、实施效果。
经过葡萄果园实施方案的实施,葡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葡萄品质得到有效保障,果园管理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六、总结。
葡萄果园实施方案的实施,对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果园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优化实施方案,不断提高葡萄果园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与示范一、项目概况葫芦岛市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渤海湾水果重点优势产区,是辽宁省葡萄的优势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公认的葡萄优生带。
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之一。
我国加入WTO后,葡萄进口量增加很快;而且我国其它葡萄优势产区如山东和河北等地迅速崛起,因此,我市葡萄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葡萄园综合管理技术水平低,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差,致使葡萄品质差及生产效益低是目前我市葡萄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市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提高葡萄果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是目前我市葡萄生产的主攻方向,也是增强我市葡萄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全市葡萄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我市葡萄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葡萄出口和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主要攻关内容包括红地球、巨峰等葡萄主栽品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集成与创建和设施条件下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集成与创建。
项目结束时,建立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及3~5个示范基地,使示范基地葡萄果品优质果率达到70%以上,农药投入减少30%左右,亩效益增加20%以上;筛选出3~4个适宜葡萄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0000余亩,预计新增经济效益1060万元。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我市葡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和果农素质。
本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申请科技三项费用60万元,自筹10万元。
项目申报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葡萄新品种引进、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拥有本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以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各项任务。
二、项目提出的目的及意义葡萄生产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408.1千公顷,占全国水果栽培面积的%;产量万吨,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
落实标准化生产措施推动葡萄专业村建设转渠口镇秦安村葡萄
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建设情况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果菜》
【年(卷),期】2015(0)9
【摘要】近年来,转渠口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经过十多年发展,秦安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271.6亩,葡萄种植面积已占全村耕地的80%,是转渠口镇第一个葡萄专业村,紧紧围绕"做精一产"的发展要求,按照"扩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总页数】1页(P55-5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敦煌市转渠口镇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闫海涛
2.辽青龙山下崛起"紫色经济"r——盖州市陈屯镇葡萄标准化生产见闻 [J],
3.新疆吐鲁番葡萄标准化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J], 罗闻芙
4.狠抓技术培训突出示范带动七里镇秦家湾村葡萄标准化生产基本情况 [J],
5.阳关镇举办葡萄标准化生产培训班 [J], 邱军;马海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园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期,我们班级前往当地一座葡萄园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和背景葡萄园是我们所在地的一大特色产业,承载着当地农民的劳动和智慧。
我们选择了在葡萄园进行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了解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造的整个生产流程,提高我们对农业和农民工作的认识,并增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了解。
二、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在踏入葡萄园的那一刻,我们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界。
蔓延的葡萄藤缠绕着整个园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我们首先学习了葡萄的种植技术,了解了不同的品种、栽培和管理方法。
在劳动过程中,我们亲手体验了修剪葡萄藤和摘取葡萄的过程。
修剪葡萄藤是一项耐心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在正确的时机进行,以确保葡萄的生长和产量。
而摘取葡萄则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处理果穗,防止破损和腐烂。
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流,我们得知了他们艰辛的劳动和对农业的热爱。
他们为了葡萄的生长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他们是农业现代化背后无名英雄的代表。
这次实践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农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也加深了我们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敬意。
三、实践成果和建议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收获了对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造的深刻理解,还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推动葡萄园的发展:1. 加强示范和培训:向当地农民提供更多葡萄种植和管理的示范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葡萄的质量和产量。
2. 推广优质品种:在葡萄园中引进更多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葡萄品种,丰富葡萄的种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强化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通过开展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认识和购买葡萄产品。
四、总结这次葡萄园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劳动精神。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农业的了解,更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补助项目材料之
**镇葡萄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实施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三农”中发挥的服务地位,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良性发展。
2014年,我站按照县农业局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工作要求,认真制定建设实施方案,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不断创新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就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基地实施完成情况
1、示范园基本情况
经过认真调研,示范田选择在葡萄种植集中片的**村委上屯,户主为农业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示范户***农户,示范园 5 亩,品种为巨锋葡萄,我们按照要求设立标牌,与此同时做好示范建设档案、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2、经济效益
今年葡萄春季生长遇到特殊天气,早春当地低温阴雨天频繁持续,几乎连续两日晴天都没见过,葡萄开花、授粉、坐果均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在管理栽培上,虽然采用了科学管理措施,但今年葡萄生产还是不理想,产量较去年普通下降30%左右。
该项目经专家验收组进行验收,示范样板第一造果产量为585.6公斤/亩鲜果(与比去年同比减产约300公斤/亩),与面上同比亩增产118.3公斤,增产25.3%,增幅较
大。
但由于项目区科学管理,品质优良,鲜果售价同比面上提高20%以上。
3、组织培训情况
组织召开了现场观摩、学习培训会2场次。
培训人数2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份。
从而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好地推动了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1、精心布置,分工明确
按照县农业局的工作要求,我站在县项目专家的指导下,认真科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进度,明确分工到人。
为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我站于2013年12月初就示范基地农户做好联系,并签定了意向协定书,规划好做法与进度,为基地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指导到位
在葡萄生产整个生育期,由县、镇技术专家进行田间面对面、手对手指导,同时,还经常写好技术“明白纸”,另外,多次组织示范户外地参观学习,较好地解决了示范户在生产中遇到到关键技校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通过指导,使得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3、强化技术措施,创新栽培技术
在实施建设中,我们按照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范管理,结合我镇生产实际和气候变化,通过科学管理,一是科学施肥,强调注重有
机肥和加大钾肥的使用量,培育强身健体,提高品质和抗病;二是科学整枝,主要做好冬剪和夏剪,冬剪在元月15日左右,夏剪在8月15日左右进行,同时视情进行化学控制芽和梢;三是搭架盖膜避雨,实践经验证明,由于南方雨量多,葡萄易发病,进行盖膜避雨,能大大减少病虫害发生;四是病虫综合防治,严格管制果树农药的使用,杜绝高毒高残农药使用,认真做好病虫害预防,另外推广应用果实套袋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品质。
通过科学技术措施合理应用,使示范基地葡萄生产形成了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避雨栽培技术覆盖达2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100%。
另外,也进一步总结出,在早春低温多雨的特殊气候年份的管理应对措施经验,为今后葡萄栽培提供科学指导。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打算
由于今年早春遇到低温多雨的特殊天气,之前应对措施仍缺乏充分的技术管理经验,造成葡萄产量受到较大影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上进一步加以总结,不断探讨摸清经验,不断创新技术。
**县**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