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辅:对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认定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识别并应对产品外观设计侵权行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外观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成为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日益增多,这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因此,学会识别和应对产品外观设计侵权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品外观设计侵权的定义及构成要件产品外观设计侵权,是指未经授权,他人擅自使用与受法律保护的产品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的设计,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从而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
构成产品外观设计侵权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件:1、存在有效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即权利人的产品外观设计已经获得了合法的专利保护。
2、侵权行为:未经许可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等行为。
3、相同或近似:被指控侵权的产品外观与专利产品外观在整体视觉效果上相同或近似。
4、混淆可能性:使普通消费者在施以一般注意力的情况下,容易对两者产生混淆。
二、如何识别产品外观设计侵权1、进行外观设计特征的对比将涉嫌侵权的产品与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详细对比,包括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组合等方面。
注意观察整体轮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细节特征等。
2、考虑消费者的认知和观察习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判断他们在正常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将两者误认为是同一种产品或者认为两者存在特定的关联。
3、借助专业工具和技术可以利用图像分析软件、三维建模等工具,对产品外观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比较,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4、参考相关案例和司法实践了解以往类似的侵权案例以及法院的判决依据和标准,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当前的情况是否构成侵权。
三、产品外观设计侵权的常见表现形式1、完全抄袭直接复制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不做任何改动。
2、局部修改对专利产品的外观进行部分修改,如改变颜色、增减某些细节等,但整体上仍与专利产品相似。
3、模仿创意借鉴专利产品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虽然在具体形状和图案上有所不同,但整体效果相近。
四、应对产品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措施1、收集证据一旦发现可能的侵权行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侵权产品的实物、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网页截图等。
外观设计侵权怎么认定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产品的外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独特而吸引人的外观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还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外观设计侵权问题的日益增多。
那么,如何准确认定外观设计侵权呢?要认定外观设计侵权,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这里的“产品”包括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等。
在判断是否构成侵权时,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原则。
这意味着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产品的某个局部设计特征,而要将整个外观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观察和比较。
比如,一款手机的外观设计,不能只看其背面的图案,而要综合考虑手机的整体形状、屏幕的布局、按键的位置和形状等多个方面。
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通常会将被诉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对比。
如果两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就可能构成侵权。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无实质性差异”并不是要求完全一模一样,而是在一般消费者的眼中,两者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相似的。
一般消费者的眼光也是认定侵权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一般消费者并非是专业的设计人员或者技术专家,而是具有普通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大众。
他们对于产品外观的观察和判断往往基于直观的感受和日常的消费经验。
因此,在判断时要站在一般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是否会容易将被诉侵权产品误认为是专利产品。
此外,设计空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设计空间是指设计者在创作特定产品外观设计时的自由度。
如果某类产品的设计空间较大,那么在判断侵权时,对差异的容忍度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设计空间较小,那么即使是较小的差异也可能不被允许。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比如,对于功能性特征,如果其主要是基于功能而不是美学考虑,那么在侵权判断中可能会给予较少的权重。
还有,如果产品的外观设计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那么需要分别判断各个部分的相似性以及整体的组合效果。
法律硕士辅:对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认定外观设计,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款之规定,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有三个步骤:一、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
其中主视图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美感。
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的各项要素。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人们视觉可见的美感外观,后者为符合专利性的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
二、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
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面第3点的比较。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结束我们的侵权判定步骤,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三、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经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结果:(一)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就认定前者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二)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要部上与专利外观设计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将可能根据等同原则,也认定专利侵权成立;(三)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
在认定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行为的审判实践中,要注意依法排除不受外观设计保护的内容。
外观侵权判断标准外观侵权是指在外观设计领域,未经原设计者许可,擅自使用、生产、销售或进口与他人外观设计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因此,对外观侵权行为的判断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外观侵权的判断标准。
1.与原设计相同或相似程度判断是否构成外观侵权的关键是比较原设计与涉嫌侵权设计之间的相同或相似性。
相同或相似性的判断可能从整体外观、结构布局、装饰元素、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如果两者在外观上存在较高的相同或相似性,可能会被认定为构成侵权。
2.原设计的独创性根据法律规定,外观设计应具有独创性,即以独创的创作思路和独特的外观表达来展现产品的外观特征。
因此,在判断外观侵权时,需要审查原设计是否具有独创性。
如果原设计缺乏独创性,即使与涉嫌侵权设计相似,也不能构成侵权。
3.特殊行业规定不同行业对外观设计的保护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一些特殊行业,如汽车行业、奢侈品行业等,对外观设计的保护较高。
在这些行业,因其产品的外观设计更为重要,对外观侵权的判断标准可能更严格。
4.市场反应和消费者的认知市场反应和消费者的认知可以作为判断外观侵权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涉嫌侵权设计在市场上引起了消费者的混淆,即使与原设计在外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可能被认定为构成侵权。
以上是外观侵权判断的一些基本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外观侵权的判断是一个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过程,不能仅从单一标准出发进行判断。
实际判断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市场重要性、设计风格、知名度等。
同时,外观侵权的判断往往需要由专业人员、法律机构或专利局等进行评估和认定。
What we are most proud of is not that we never fall, but that we can get up every time we fall.(页眉可删)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导读:1、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应当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设计人员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
2、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外观设计侵权判断的主要方式。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即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
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应当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设计人员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相同或者相似,不同水平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用不同的眼光,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例如,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普通美术人员与普通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分辨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相似产品之间外观上的细微差别,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普通美术人员能很容易地分辨出来,而普通消费者却极易忽略。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目的,在于防止不正当的竞争,防止抄袭、仿冒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生产者在设计其产品的外观时,应当尽量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的外观区别开来,使消费者不致混淆、误认、误购。
因此,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水平为尺度,判断产品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是较为合理的标准。
普通消费者并非任何公民,而是指该外观设计专利同类产品或者类似产品的购买群体或者使用群体。
因为,只有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或者使用商品的消费者,才需对该产品与同类其他产品的相同与相近似作出比较和判断。
第二,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外观设计侵权判断的主要方式。
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相辅相成的。
对被控产品的外观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外观是否相同、相近似,不应仅从一件设计的局部出发,或把一件设计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而应从其整体出发,从一件设计的整体或其主要构成上来比较判断二者是否相同、相近似。
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组合作出新设计,并通过注册获得独占权利的一种知识产权。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主要是针对产品的外观特征,而不包括产品的功能性特征。
当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制造、销售、倒卖或进口了依法受保护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时,就构成了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行为。
1.设计特征的相似性:侵权判定的核心问题是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设计特征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性要求在两方面上具备:一是在整体上外观特征相似,即外观整体布局、形状、图案、色彩等方面相似;二是在局部上具有相似的外观特征,即在细节设计上相似。
在进行相似性比较时,应充分考虑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设计特征的重要性和显著性。
2.相似性的判定标准:在相似性比较中,判定标准是关键。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判定是否侵权应以“容易引起混淆”为标准。
即,普通消费者能否以外观特征为判别标志来区分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设计特征。
如果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会因为外观相似无法区分,即可能导致混淆,就可以认定为构成侵权。
3.侵权行为的主观恶意:在侵权判定中,如果被告主观上并不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行为构成对他人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法院可以认定为无主观恶意。
反之,如果被告具有侵权意图或明知对他人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法院可以认定为有主观恶意。
4.鉴定证据的角色:在侵权判定中,鉴定证据是至关重要的。
鉴定机构或鉴定专家应根据专利权利要求书和被控侵权产品之间的外观特征相似性,进行鉴定,提供专业的专利侵权鉴定意见。
这些鉴定意见有助于法院做出公正准确的判决。
总之,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主要根据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设计特征之间的外观相似性进行判定,依据是是否容易引起混淆。
此外,考虑被告的主观恶意以及鉴定证据的评估也是侵权判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第1篇外观设计侵权法律规定探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外观设计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外观设计侵权法律规定,分析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外观设计侵权的界定、法律责任以及维权途径,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法律参考。
一、外观设计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 特征(1)独创性:外观设计应当具有新颖性,即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与现有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情形。
(2)美观性:外观设计应当富有美感,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
(3)工业应用性:外观设计应当适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可复制性。
二、外观设计侵权法律规定1. 侵权行为外观设计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复制、生产、销售与授权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观设计的产品;(2)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口与授权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观设计的产品;(3)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在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上使用与授权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图案、形状等;(4)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在广告、展览、展示等活动中使用与授权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图案、形状等。
2. 侵权责任(1)停止侵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不得继续生产、销售、进口与授权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
(2)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消除影响:侵权人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 诉讼时效外观设计侵权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被侵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外观设计侵权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如下:
1.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要部上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则判定专利相似侵权成立。
2.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则判定专利相同侵权成立。
3. 发明专利侵权的免责。
主要是指单位、个人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其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并且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4. 赔偿标准。
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涉及到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比较多,如果您对此类问题存在疑问,建议您咨询法律相关专业人士,以便于更好的为您解答。
外观专利保护范围是什么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怎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的概念是:行为人(包括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例如,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等。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权判定是怎样的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外观设计也是如此,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权是如何判定的?下文为大家介绍,欢迎阅读了解!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权判定是怎样的1、在与外观设计产品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上,采用与授权外观设计相同或者相近似外观设计的,应当认定被诉侵权外观设计落入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
2、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应当用授权公告中表示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与被诉侵权外观设计或者体现被诉侵权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进行比较,而不应以专利权人提交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实物与被诉侵权外观设计进行比较。
但是,该专利产品实物与表示在专利公告文件的图片或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产品完全一致,或者与专利权人应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专利申请程序中为更清楚地了解图片或照片中的内容而要求提交的样品或者模型完全一致,并且各方当事人均无异议的除外。
3、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应当通过一般消费者的视觉进行直接观察对比,不应通过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他工具进行比较。
但是,如果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产品外观设计在申请专利时是经过放大的,则在侵权比对时也应将被控侵权产品进行相应放大进行比对。
4、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应当首先审查被诉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
5、应当根据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状态),认定产品种类是否相同或者相近。
确定产品的用途时,可以按照下列顺序参考相关因素综合确定: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产品的功能以及产品销售、实际使用的情况等因素。
如果外观设计产品与被诉侵权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状态)没有共同性,则外观设计产品与被诉侵权产品不属于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
外观侵权的认定标准
外观侵权是指在产品外观设计方面,未经他人许可或者授权,擅自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外观设计,造成侵权行为。
在我国,外观设计的保护是通过专利法进行保护的。
外观侵权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已有设计的异同:对于外观设计的认定,首先要比较已有设计与所涉设计的异同,判断其是否存在近似相似之处。
如果已有设计与所涉设计的外观相似度高,就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构成侵权。
2.是否具有独创性:在判断是否构成外观侵权时,还需要考虑所涉设计是否具有独创性。
如果所涉设计本身就不具备独创性,或者没有突出的创新点,那么即使与已有设计相似,也不构成侵权。
3.是否存在混淆可能:对于外观侵权的认定,还需要考虑所涉设计的使用是否会引起混淆可能。
如果使用所涉设计容易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已有设计,或者产生混淆,那么就有可能构成侵权。
4.行业惯例:在判断是否构成外观侵权时,还需要考虑所涉设计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如果所涉设计符合行业惯例,那么即使与已有设计相似,也不构成侵权。
总之,外观侵权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个方面的因素,严谨判断是否构成侵权。
法律硕士辅:对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认
定
外观设计,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款之规定,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有三个步骤:
一、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
其中主视图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美感。
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的各项要素。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人们视觉可见的美感外观,后者为符合专利性的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
二、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
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
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面第3点的比较。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结束我们的侵权判定步骤,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三、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
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经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结果:
(一)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就认定前者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
(二)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要部上与专利外观设计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将可能根据等同原则,也认定专利侵权成立;
(三)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
在认定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行为的审判实践中,要注意依法排除不受外观设计保护的内
容。
应当排除的内容包括:权利人专利申请日前该产品已有的外观设计内容;产品的内部构造特征或者技术功能决定的外表特征等。
此外,还应当注意掌握不要把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扩大到技术构思。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